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 教學《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有感(精選14篇)

教學《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有感

發布時間:2023-07-11

教學《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有感(精選14篇)

教學《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有感 篇1

  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是一首兒童詩,它從一個孩子的視角,揭示了戰爭給世界帶來的創傷,發出對和平的深切呼喚。教完課文,我深深感受到放手給孩子一片學習的空間,課堂就能煥發春天的生機。

  一、放手談,走近詩歌背景

  “激發學生對戰爭的憎恨、對和平的祈盼之情”是我這節課的情感目標定位。對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孩子來說,要激發他們對戰爭的厭惡之情是不易的,因為孩子們完全沒有這一方面的體驗。為了讓學生走近“戰爭”,在教學“導入”中,我設置了“時事談話”環節。

  【片段一】

  師:孩子們,我們的生活是多么快樂,多么幸福啊!但是現在的世界上,還有一些地方的孩子卻不能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他們仍然生活在戰火中。你們知道是哪些地方嗎?

  生1:伊拉克,直到現在還在打仗呢!

  生2:我知道阿富汗,美國打擊塔利班,戰火不斷。

  生3:還有巴基斯坦。

  生4:不對吧?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種族沖突,那里的巴勒斯坦人和猶太人之間的仇怨越結越深,造成了大規模的流血沖突。

  生3:我說的是巴基斯坦。目前,印巴軍隊正在邊境相互進行炮火攻擊呢!

  在上課之前,我總以為和平年代的孩子對戰爭一無所知,擔心他們談不出內容來。我把他們對戰爭的了解估計為“零”,但事實并非如此。

  陶行知說:“人人都說小孩小,誰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孩子還要小。”可見,了解孩子的起點非常重要。我們不能憑著自己的“想當然”,不能“小看孩子”。只有充分運用孩子的原有認知,才能讓孩子走近“戰爭”。

  二、放手問,理解生字新詞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是一篇略讀課文,我放手讓學生自己理解生字新詞。在初讀環節,我讓學生自己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然后質疑: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詞語?孩子們不時地提出了自己不理解的詞語。

  【片段二】

  生1:老師,什么叫“不速之客”?

  師:“速”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有三個意思:a.迅速 b.速度 c.邀請。你認為是哪一個?為什么?

  生2:我覺得是“邀請”的意思。

  生3:不速之客,就是不受歡迎的客人。

  師:讀讀這首詩,你覺得詩中的“不速之客”指誰?

  生4:巡弋的戰艦和水雷。

  師:僅僅是它們不受歡迎嗎?

  生5:還有轟隆隆的大炮,頻頻發射的導彈,散落著的地雷。

  是呀,孩子的疑惑,才是我們教學的起點。“夫童心,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站在孩子的立場,孩子自己提出疑惑,孩子自己解決困難,才是有效的學習。

  三、放手讀,發現寫作特色

  這首詩,詩人抓住了自然界人們熟知的景物──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將其原有的美好景象與因戰爭遭破壞的景象加以對比,并一次又一次地發出痛心的質問:“這究竟是為什么?”詩歌的前面四個小節,都是運用了這樣的寫法──對比中浮現畫面、反復中推進情感。

  如何讓學生感悟這首詩歌的寫作特色?如何在對比中層層推進有感情的朗讀?我力求體現略讀課文的特點,在詩歌的教學中“舉一反三”。

  在學習第一小節的時候,教師通過畫面的想象,輔助學生感悟朗讀;然后在學習二至四小節時,討論:“詩歌還有哪些畫面也讓你產生了這樣的心情?”接著,在連起來讀四個小節的過程中,發現寫作特色,并推進朗讀的情感。

  【片段三】

  師:詩歌向我們展示了四組不同的畫面,詩人的情感也在不斷推進。再讀讀這四個小節,你們又發現了什么?

  生1:我還發現這首詩前四個小節中,都有“本來”“可是”,一共出現了四次。

  師:是的,作者都是先描寫本來美好的畫面,再描寫戰后的畫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剛才,我們在朗讀每一小節的時候,讀出了這樣的畫面對比。

  生2:“這究竟是為什么”這句話重復了四次。

  師:你們發現了嗎?每小節最后的一句話都是相同的,詩人重復用了四次。我們該怎么樣讀好這四句相同的話呢?是用一樣的語氣還是有所變化呢?自己連起來試試讀讀。(生自由練讀。)

  師:誰來試著讀讀這四個小節?特別要注意最后一句話的變化。(指名讀。)

  師:你聽出了什么?

  生:我發現他讀這四句話的聲音不一樣,好像越來越響了!

  生:我覺得他讀的這四句話,表達的心情也是不一樣的。有時好像是疑惑的;有時好像是悲傷的。

  師:你們還聽出了怎樣的心情?

  生:有時好像很生氣!

  生:我聽出的是悲憤的語氣,好像在控訴戰爭!

  師:是的,這四句話看似重復,表達的語氣卻不一樣,有疑惑,有悲傷,有憤怒……語氣一次比一次沉重,感情一次比一次強烈。

  四、放手寫,真切表達心聲

  這首詩歌,在最后一個小節表達了詩人的希望與祈盼──讓戰火中的孩子有一張平穩的課桌,一間潔白的教室。為了進一步推進孩子們對戰爭的感受,我播放了一組“戰爭中孩子”的凄慘畫面。

  師:看到這些畫面,你有什么話想說?你可以聯系詩歌的一至四小節來表達自己的心聲,也可以展開想象表達自己的心聲。

  出示練習:

  我們希望,我們祈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我們一樣享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1:我們希望,我們祈盼──讓戰火停止,讓硝煙散去,讓人人和我們一樣享受和平的生活。

  生2:我們希望,我們祈盼──讓世界充滿愛,讓世界充滿幸福,和我們一樣擁有一個和諧的家園。

  師:這兩位同學都是直抒胸臆,表達了他們的心聲,也表達了我們的心聲。誰有不同的表達方式?

  生3:我們希望,我們祈盼──讓海鷗不再無家可歸,讓蜥蜴和甲蟲不再逃避,讓星星和月亮擁有安寧,讓孩子們能踢起歡樂的足球,和我們一樣享受美好。

  師:你能結合詩歌,描繪出美好的畫面。誰還描繪了不同的畫面?

  生4:我們希望,我們祈盼──讓戰火中的孩子,有一片天空,寧靜的天空,讓放飛的風箏能自由地翱翔,和我們一樣享受自由!

  生5:我們希望,我們祈盼──讓戰火中的孩子,有一片綠茵茵的草地,孩子們在上面歡樂地奔跑、翻跟頭,和我們一樣享受快樂。

  在學生的練筆中,有的同學直抒胸臆,更難能可貴的是很多同學,學習詩歌14小節的寫法,借助畫面表達了自己的心聲,同時也在練筆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春天”的含義。

  師:是呀,我們多么希望,多么祈盼,讓戰火中的孩子和我們一樣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中,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這個“春天”,僅僅是我們課前談論的大自然的春天嗎?你覺得是一個怎樣的春天呢?

  生(眾,一個接著一個):安寧的春天、幸福的春天、快樂的春天、和平的春天……

  略讀課文的教學,教師需要放手。但“放手”意味著對老師自身更高的要求。我們只有更深入地解讀文本,更多地了解學生,更靈活地實施教學,才能在“放手”中使學生學到更多。

教學《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有感 篇2

  學習目標

  ①認識4個生字。

  ②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受到熱愛和平的教育。

  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時安排:一課時。

  一、導入:現在是什么季節?

  是啊,現在是春天,在人們眼中,春天是最美好的。大海的春天是蔚藍的,那里有海鷗在嬉戲;沙漠的春天是金黃的,那里是蜥蜴和甲蟲的樂土;春天的夜空或者星光燦爛,或者明月皎潔;春天的操場,綠草茵茵,灑滿了孩子們玩鬧時的歡聲笑語。

  但是,在某些地方,春天的美好卻遭到了無情的破壞摧毀!這究竟是為什么?我想,在學習了第16課以后 ,我們就會知道了。揭題《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這首詩歌,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完以后想一想,這首詩主要講了些什么?

  2、這里一共有五小節,那么哪五位同學能夠讀好這首詩?

  (分節朗讀,注意正音)

  誰來當當評委,評點一下這五位進行朗誦表演的同學?

  3、同學們讀得努力,評得也相當認真負責。相信大家也一定思考地非常透徹。現在來比一比,誰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最棒,請問,這首詩主要講了什么?

  詩歌主要講了孩子們呼喚和平的心聲,希望全世界的兒童都能有潔白的教室,平穩的課桌,都能在鮮花中讀書,共同享受美好的春天。表達了人們對世界和平的期盼。

  三、研讀課文,指導朗讀。

  1、同學們,讓我們先看一看美好的春天。(出示圖片:大海、海鷗、沙漠、夜空、草地、鮮花、整潔明亮的教室)

  看,這一切是多么的美好,它們本應該受到每一個人的愛護、珍惜,但是,很不幸的,它們卻受到了摧殘。這究竟是為什么?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1至第4小節。

  2、讀好了嗎?現在請四人小組討論一下,你們從這四個小節中讀懂了什么?你們是怎樣理解“這究竟是為什么”的?

  3 、全班交流。

  是啊,正像同學們說的,使美好的春天遭到破壞的正是戰爭!(出示圖片)

  看,剛才還平靜美麗的一切,現在已經變得面目全非!。看到這樣的情景,你的心情會是什么樣子的?

  ( 預設:傷心、厭惡戰爭、憤怒……)

  所以,你要傷心(憤怒、痛苦……)地問(出示:這究竟是為什么?)

  (出示星空圖)記得上個學期曾經寫過一篇小短文,題目是《我喜歡星星》(出示片斷),他說:“今晚,我走到陽臺坐在搖椅上,仰望著天空,一顆顆像寶石一樣的星星掛在天上,猶如一群天真可愛的孩子調皮地眨著眼睛。”多么生動的語言,把星星描繪地活潑又俏皮。但是,這樣可愛的星星,卻被戰爭的導彈攪得不得安寧。(出示圖片,空戰)。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會抱著怎樣的心情?

  好,現在你正面對著發動戰爭的罪魁禍首,請你問問他:這究竟是問什么?(如果在這里回答不出,我可以說:“我想,感情到了最濃烈的時候,往往說不出話來,看到自己喜歡的星星遭到戰火的波及,一定非常震驚,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幫問一問吧!”)

  我們全班一起來問一問:這究竟是為什么?

  4、瞧,同學們一個個都仿佛成了維護和平的斗士,那么,愛好和平的同學們啊,你們覺得要怎樣讀課文才能讀出你對和平的熱愛,對戰爭的控訴呢?請你們自己先練一練。

  誰來?

  我聽到的仿佛不是一次朗讀,而是一場讓人血脈沸騰的反戰演說!

  5、是啊,這究竟是為什么?這一切都是因為——戰爭啊!

  同學們,看看我們四周吧!我們的教室寬敞、明亮,教室的墻壁潔白、平整,我們的課桌椅漂亮、平穩。此時此刻,我們正在和暖的春日里,翻閱彩色的課本。但是,還有那么多孩子在炮火中掙扎,還有那么多孩子,被春天遺忘。(出示圖片:戰爭中的兒童)

  現在,請讀一讀課文的第5節吧,在五彩的插圖上,這些黑色文字,表達了作者怎樣情感?

  善良的同學們,我想,剛才你們說出的一定不僅僅是作者的情感,你們的語言中同樣包含著自己的呼喚,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希望、一起期盼(一起讀第5自然段)

  四、小練筆。

  其實,受到戰爭危害的難道僅僅只有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嗎?大家想象一下,你們覺得,還有哪些地方,也會受到戰爭的破壞?

  請大家模仿課文中1至4節的樣子,也寫五句話。

  同學們,在我們在呼喚愛與和平的歌聲中讀一讀自己創作的詩歌吧!

  看,戰爭的罪惡真是說不完、道不盡,在同學們的補充下,這首反戰的詩歌也越來越長!它就代表了我們新時代少年兒童的心聲——反對戰爭、呼喚和平!

  五、布置作業:熟讀課文。

教學《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有感 篇3

  一、我能看拼音寫漢字。

  wèi   lán         hǎi   ōu           xún   yì             xī   yì

  (     )       (       )         (     )           (      )

  pín   fán        lǜ  yīn  yīn        qí  pàn          zhàn  jiàn

  (     )       (        )        (     )           (      )

  二、我能根據詩歌內容來填空。

  (     )的大海               (     )的教室

  (     )的沙漠               (     )的腳步

  (     )的草地               (     )的課桌

  (     )的戰艦               (     )的坦克

  (     )的導彈               (     )的地雷碎片

  三、我會加量詞而且不重復。

  一(    )課桌      一(    )教室       一(    )鮮花   

  一(    )草地      一(    )星星       一(    )海鷗

  一(    )坦克      一(    )家園

  四、我能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近義詞

  近義詞: 巡弋(   )    阻擋 (   )     祈盼(   )

  夢幻(   )    歡樂 (   )     平穩(   )

  反義詞: 潔白(   )  

  五、我理解了課文內容,我能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題目。

  1.本文是一首呼喚和平的詩,它以            的視角,揭示了                      

  ,發出了                 

  2.詩歌的前四節序數結構形似,將         與        加以對比,表達的意思是                                                    

  ,最后,作者發出疑問:這究竟是為什么?表達了詩人                                    。

  3. “和我們一樣在鮮花中讀書,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是詩歌的最后一句話,表達了一種                                                                          。詩中的省略號,省略的是                                                        ,這美好與希望用兩個字概括就是    。

  參考答案

  一、

  蔚藍    海鷗        巡弋       蜥蜴

  頻繁    綠茵茵      祈盼       戰艦

  二、

  蔚藍       潔白

  金黃色     奔跑

  綠茵茵     平穩

  巡弋       轟隆隆

  頻頻發射   散落著

  三、

  一張課桌     一間教室     一束鮮花

  一片草地     一顆星星     一只海鷗

  一輛坦克     一座家園

  四、

  近義詞: 游弋   阻礙    企盼   夢想     快樂

  反義詞: 骯臟

  五、

  1.一個孩子戰爭的自然世界帶來的種種不安寧,發出對和平的呼喚

  2.自然界的原樣與現實加以對比    因為戰爭的普壞,大自然不再安寧,戰爭使自然界滿目瘡痍,使人們的生活不得安寧   表達了詩人對戰爭的憤慨與不解

  3.強烈的祈盼,讓飽受戰爭之苦的孩子們回到校園,讓飽受戰爭之苦的孩子們享受春天與祥和   省略的是美好、無限的希望     和平

教學《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有感 篇4

  【教材解讀】

  這是一首呼喚和平的詩,它以一個孩子的視角,揭示了戰爭給自然世界帶來的種種不安寧,發出對和平的呼喚。

  全詩共五個小節。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四小節)描述了戰爭給自然世界帶來的種種不安寧。第二部分(第五小節)發出祈盼,讓戰火中的孩子和我們一樣在鮮花中讀書,一同享受春天的美好。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改,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又指出:“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個方面進行評價,以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素養。”在教學設計中,力圖體現這個理念,始終重視“以讀為本”,突出感悟;重視“三維”目標的評價,突出素養;注重拓展延伸。

  【設計意圖】

  1、緊扣“春天”,激發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注意情感體驗,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在設計本課教學過程當中,我緊緊抓住了“享受春天”──“春天幻滅”──“再享春天”這一情感主線激發學生憎惡戰爭,希望和平的情感。先讓學生學習改編的詩歌《享受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再學習課文1~4小節體會戰爭的苦澀,將其原有的美好與寧靜的景象與因戰爭遭破壞的景象加以對比,并發出痛心的疑問:這究竟是為什么?最后,在學生感受戰爭的殘酷后激發學生說出心中的希望,停止戰爭,還孩子一片純凈的天空。

  2、“讀悟”為主,促進內化: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因此,在設計中,堅持“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悟,悟中讀,通過讀書有所感悟,通過感悟促進內化。本課教學設計中,閱讀形式多樣,注重學生個性化閱讀。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

  2、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到熱愛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詩句,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品讀詩文,享受春天

  1、第一次到咱們四年⑹班上課,送給大家一首詩吧!詩的題目叫:《享受春天》

  板書:享受春天

  示:享受春天

  蔚藍的大海

  是海鷗們的樂園

  金黃色的沙漠

  是蜥蜴和甲蟲的天下

  藍得發黑的夜空

  屬于星星和月亮

  綠茵茵的草地

  滾動著歡樂的足球

  我們在鮮花中讀書

  享受春天……

  2、自己讀讀這首小詩,讀通順,能讀出感情最好。

  3、再讀課文,選擇你認為最美的一小節反復品讀,邊讀邊想象:讀了這些句子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什么樣的畫面?

  4、交流:

  學生描述眼前的景色之后,讀相應的句子,并指導朗讀。

  在學生描述時,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內心的感受,并指導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通過學生描述想象中的畫面,反復朗讀,讓學生感受春天的美好與寧靜。

  5、齊讀小詩,說說:

  讀了這首詩,你們想對在鮮花中讀書的我們說些什么?

  此處的說話訓練讓學生體會到享受春天的幸福和快樂,也為下文體會戰爭的殘酷,不能享受春天的遺憾奠定情感對比的基礎。

  二、研讀詩文,回味苦澀 

  1、是呀,在鮮花中讀書的我們多么幸福,盡情享受蔚藍的大海,金黃的沙漠(……享受著出天)然而此時此刻,在世界上還有許多國家的孩子,他們的生活在隆隆的戰火中,想了解他們的生活嗎?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世界。

  2、示:詩歌1~4小節,自由讀,讀著這首詩,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

  課件演示:戰爭摧毀了平靜 

  隨機重點指導朗讀詩歌后兩句。

  當學生說到“轟隆隆的坦克和大炮擠走了蜥蜴和甲蟲的夢幻”時,教師追問:“轟隆隆的坦克和大炮還擠走了什么?”

  學生回答:“擠走了人和動物們的家園、擠走了寧靜的生活、擠走了親人的生命、擠走了快樂……”

  “留給我們的又是什么呢?”

  “痛苦、悲傷、憎恨,還有殘缺的家庭、殘缺的夢幻……”

  通過觀看戰爭的畫面以及老師的引導,學生感受到了戰爭了戰爭強大的破壞力以及帶給動物和人類的傷害,體會到了戰爭的苦澀,從而憎惡戰爭的情感早已悄然萌發!

  3、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四小節有一個共同點?(每一小節都有一句:“這究竟是為什么”)自己再去讀課文,你能根據每小節的內容把作者心中的疑問說出來嗎?

  示練習:

  為什么?是啊,這究竟是為什么?

  為什么?是啊,這究竟是為什么?

  為什么?是啊,這究竟是為什么?

  為什么?是啊,這究竟是為什么?

  這四句“這究竟是為什么?”語氣一樣嗎?該怎么讀?指導練習朗讀。

  這一練習可以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課文內容,通過一次次的提問和朗讀激發出學生對戰爭的厭惡,對戰爭的控訴,一種對戰爭的抗議!

  4、是啊,這究竟是為什么?這些問題我們無法解答,我們唯有通過朗讀再次去品味戰爭的苦澀。齊讀1~4小節。

  5、讀到這,你有什么話想對誰說的嗎?

  示:我想對________說。

  三、充滿希望,再享春天

  1、如果這時有個希望,你最希望什么?

  2、是啊,這是我們×年×班的孩子的心聲,讓我們說出我們的心聲吧!

  示:最后一小節,生讀最后一小節。我想這也是全世界善良的人們的心聲,讓我們代表每一個善良的人,大聲地說出我們的心聲吧!生再讀最后一小節。

  3、我想有這么多人美好的祝愿,這些處于戰火中的孩子,總有一天會擺脫戰爭,不再有戰艦和水雷,不再有坦克和大炮,不再有頻頻發射的導彈,不再有到處散落的地雷碎片,不再有傷害,不再有痛苦,他們會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板書:和我們一起。再讀小詩《享受春天》。

  4、反復引讀課題:

  我想不久的將來這些處于戰火中的孩子會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到那時蔚藍的大海,金黃的沙漠,美麗的夜空,綠茵茵的草地,所有美好的東西也會屬于他們,到那時他們會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經過前兩個環節情感的對比、積淀,學生情感上升到了更高的層面,自然地流露出希望戰爭停止,讓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春天的美好心愿。

  四、作業拓展(二選一)

  1、就讓我們帶著美好的祝愿結束今天的這堂課,最后留給大家一個作業:上了這堂課你有什么想說的,請你把它寫下來。

  2、搜集、閱讀一些關于戰爭的作品,然后和同學交流你的感受。

  拓展作業環節,讓學生搜集相關的作品,寫下感受,可以促進學生對戰爭的多元理解,讓維持和平的信念一直貫穿下去,融入內心!

  【教后反思】

  語文課要以情動人,不須明言。從這節課上,創設了“享受春天”──“春天幻滅”──“再享春天”這一情感主線激發學生憎惡戰爭,希望和平的情感。教師以情啟情,以情動情,以情激qing,以情燃情,整堂課情味盎然,情絲叢生。但語文課只有“情”的激發,沒有“理”的啟迪,師生的“情”往往會失去依托。這節課上,不僅有師生情感的互相激蕩,還有師生思想的互相碰撞。四十分鐘里,師生共同經歷了享受春天的幸福,又遭受戰爭的苦澀,最后希望停止戰爭,重享幸福的春天。整堂課師生一起享受激qing,享受心靈的震撼,享受和平的春天!

教學《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有感 篇5

  一、課文簡說:

  這是一首呼喚和平的詩,它以一個孩子的視角,揭示了戰爭給自然世界帶來的種種不安寧,發出對和平的呼喚。全詩共五個小節,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1-4小節)描述了戰爭給自然世界帶來的種種不安寧;第二部分(5小節)發出祈盼,讓戰火中的孩子和我們一樣在鮮花中讀書,一同享受春天的美好。

  二、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

  2。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受到熱愛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課堂教學實錄

  1。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在學習《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時,你們讓我感動得淚流滿面,因為戰爭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人們希望和平,渴望安寧。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6課《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板書課題,齊讀兩遍。

  2。課題激疑:

  師:讀了這個題目,你們有什么想問的?

  生1:老師,我想問:誰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板書:誰)

  生2:老師,我想問:他們怎樣和我們一起享受春天?(板書:怎樣)

  生3:老師,我想問:這里的“春天”是指什么?(板書:什么)

  生4:老師,我想問:他們為什么要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板書:為什么)

  ……

  3。導讀釋疑:

  師:同學們提了這么多的問題,我們該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呢?

  生:讀課文,找答案。

  師:真聰明,就這么辦。現在,請同學們認真地讀讀課文,看誰最快發現這些問題的答案。

  (生帶著這些問題讀課文)

  師:哪幾位同學能自告奮勇地來讀讀課文?

  (生分小節讀課文)

  師:誰來告訴同學們,讀了課文,你知道了哪些問題的答案?

  生1:老師,我知道了第1個問題的答案是:戰爭中的孩子”。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最后一個小節告訴我們的。

  師:你真聰明,懂得抓住重點來領悟。還有誰知道其它問題的?

  (學生無語)

  師:不知道?好,聽老師把這首詩讀一讀,看看同學們又會有什么新的發現。

  (師范讀詩歌,引得學生一陣熱烈的掌聲)

  師:同學們的掌聲告訴了老師,你們聽了以后,有了更多的發現。來,說說看。

  生1:我知道了,他們能夠像我們一樣在鮮花中讀書,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生2:我知道了,這里的春天指的是“和平的環境”。

  生3:他們享受的春天就是能像我們一樣在和平的環境中讀書。

  ……

  師:同學們真聰明,戰火中的孩子們多么希望能在和平的環境中讀書,那我們該怎樣把這段話讀好呢?

  (生試讀,評議)

  師:聽了同學們的朗讀,老師也想來讀讀。你們可以小聲地跟著老師讀,注意停頓和重音。(師范讀后生再讀,讀得精彩極了)

  師:我們通過朗讀理解了戰火中的孩子們的希望。作者也給我們提了一個什么問題呢?你們知道嗎?

  生:作者的問題是:這究竟是為什么?

  師:是啊,這究竟是為了什么呢?作者為什么要提出這個問題呢?再讀讀課文,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生讀前四個小節,一邊讀一邊思考)

  生1:老師,我知道了,前四個小節都是講戰爭給大自然帶來了嚴重的破壞,你看,戰艦和水雷破壞了海鷗的樂園大海,坦克和大炮破壞了蜥蜴和甲蟲的天下沙漠,導彈破壞了屬于星星和月亮的夜空,地雷阻擋了孩子們在草地上奔跑的腳步。

  生2:這句話是作者對發動戰爭的人們的嚴厲質問。

  生3: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戰爭的憤怒之情。

  師:是啊,誰都不希望戰爭,但世界并不太平。作者在這里發出了憤怒的質問:這究竟是為什么?我們該怎樣讀好這句話呢?(生用憤怒的質問的語氣讀這句話)

  4。拓展延伸:

  師:同學們,世界并不太平,有些地區的人們還在飽受戰爭的折磨。讀了這首詩,你們想說些什么呢?

  生1:我想說,和平,和平,我們要和平,不要戰爭。

  生2:我想說,戰爭讓多少的家庭家破人亡,希望不要再發生戰爭了。

  生3:我想說:我們渴望和平,讓孩子們有一個安寧的環境,讀書學習,把我們的世界建設得更加美好!

  ……

  師:讓我們帶著這種美好的心愿,再來讀讀這首詩吧!

  (生大聲地飽含激qing地朗讀這首詩)

教學《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有感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的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整首詩。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直觀展示和想象畫面,體會字里行間所蘊含著的感情,感悟作者對于戰爭的控訴、對于和平的期盼和對于戰火中的孩子的憐惜。

  (2)通過啟發、引導、了解詩歌的表達形式,初步感知詩歌對比、反復等表達方式。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內心蘊藉著的情感,用自己的個性化的方式表達對戰火中的孩子的美好祝福。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體會詩人作者對于戰爭的控訴、對于和平的期盼和對于戰火中的孩子的憐惜。

  【教學難點】

  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質疑導入

  1.師板書:享受春天

  2.導引:同學們,春天已經悄然來到我們的身邊,在這樣一個百花盛開,陽光明媚的美麗季節,你們想去做些什么事情來享受它的美好?

  3.指名說。

  4.老師也很享受這美麗的春天,想和你們一樣去踏青游玩。我們大家非常享受這個春天。我們大家真快樂,真幸福!板書:我們

  5.誰能用“幸福、快樂、”的語氣來讀一讀? 個別讀、齊讀課題。

  6.老師把課題補充完整,按師的指點順序再次讀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指名說。

  7.指導有感情地齊讀課題。

  二、初讀詩句,整體感知

  1.過渡質疑: 是呀,當我們與家人在溫暖的春風里領略春天的美景之時,這個地球上還有一部分人卻不能像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帶給他們的快樂和幸福,是誰呢?打開課本,請同學們大聲讀一讀課文,找一找答案,并完成以下幾個任務:

  ①思考:一共有幾個小節?用序號標出來。

  ②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檢查詞語認讀。

  出示詞語:蔚藍色 巡弋 不速之客 沙漠 轟隆隆 夢幻 頻頻 攪得很不安寧 綠茵茵 散落 碎片 阻擋

  (個別詞語借助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理解。)

  (2)檢查自讀情況。誰能把第一節詩讀給大家聽?指讀——點評——齊讀,再依次把第二節、第三節、第四節、第五節進行指讀——點評——齊讀。

  三、誦讀感悟,體會入情

  1.請同學們再次默讀第一小節,圈出作者所描寫的是什么地方,并把這個地方前后不同的景象分別用“_”“﹏”標出來。

  2.作者在第一小節描寫了什么地方的情景?(大海)

  大海原來是什么樣子?(海鷗的樂園)現在呢?(巡弋的戰艦和水雷)“不速之客”是什么意思?能用一句話概括這一小節內容嗎?(戰艦和水雷成了海鷗的不速之客。)評議學生所說。

  3.同學們,蔚藍的大海本來應該是海鷗飛翔,魚兒嬉戲的地方,可是現在卻戰艦在巡弋 和密布著水雷,面對此景,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說什么?

  4.指名說,你能把自己的感受通過讀表達出來嗎?學生練讀,然后指讀。(只讀小節的前四行)師生評議。

  5.詩中還寫到了哪些地方,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二、三、四小節,然后用學習第一小節的方法自學第二、三、四小節。

  6.全班討論交流,明確二、三、四小節的內容:(課件出示相應的內容)

  第二小節寫了沙漠,本應是蜥蜴和甲蟲的天下,現在卻充斥著坦克和大炮的轟鳴;

  第三小節寫了夜空,本應屬于星星和月亮,現在頻頻發射導彈打擾了星星的安寧;

  第四小節寫了草地,本應滾動歡樂的足球,現在卻滿是地雷的碎片。

  7.通過剛才的學習,同學們一定發現了第二、三、四小節和第一小節在結構上的相同點,誰給大家說一說?指名說。

  8.對,它們的相同點就是這四個小節都把原先的情景和現在的情景放在一起寫,這種方法叫什么?(對比)

  9.你們能把這種對比讀出來嗎?自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前四小節。再指名接力讀。

  10.男女生分讀:男生讀“原來的樣子” 的句子 女生讀“現在的樣子”的句子。(師提示,不讀:“這究竟是為什么?”)

  11.讀著讀著,你們體會到了什么?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要說給大家聽嗎?指導說朗讀體會。(圍繞“戰爭給世界帶來的不安寧”來談。)

  12.現在大家知道了嗎?是誰不能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戰火中的孩子們)為什么他們不能?(因為戰爭)

  三、補充資料,直面戰爭

  1.1990年8月爆發了震驚世界的海灣戰爭,詩人高洪波親眼目睹了在戰火中孩子們那一雙雙充滿恐懼和渴望的眼睛,內心極不平靜,于是提筆寫下了這首詩。同學們,請再好好讀一讀,你發現詩人內心深處發出了怎樣的質問?

  2.反饋:“這究竟是為什么?”詩人這樣的問有幾次?(四次)

  3.為什么作者發出了如此震耳發聵的聲音?生活在戰爭環境中的人們遭受的僅僅是我們剛才讀到的這些嗎? 下面請大家看一組數據:

  4.幻燈片出示:

  在過去20xx年里,200多萬兒童在戰爭中被殺死,另有600萬兒童受傷,100萬兒童成為孤兒。伊拉克每個月約有5000名兒童死亡,是世界上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的國家之一,每8名兒童中就有1名以上在5歲前夭折。

  這是戰爭中的加沙兒童,自20xx年12月27日以軍對加沙地帶發動大規模軍事打擊以來,已經造成數千人傷亡。而根據加沙當地急救部門的統計,中兒童占了15%。

  阿富汗,每四個孩子中就有一個不到周歲生日就死去;每5名兒童中就有3名在戰亂中失去了一位親人;在阿富汗境內仍有1000萬顆地雷,而被地雷炸死者中34%是兒童。

  八十七個國家的兒童生活在6000萬枚地雷的陰影中。每年陸續有1萬名兒童成為地雷的受害者。

  從埃塞俄比亞到巴勒斯坦,從烏干達到塞拉利昂,戰爭奪走了他們的童年。這些戰爭孤兒,小小年紀被丟在未知的世界,有時不得不使盡渾身力氣扛起槍,成為小戰士,甚至人體炸彈!當今世上,這樣的兒童仍有30萬之多。

  看著這些鮮紅的數據,有沒有刺痛了你的眼睛?你想說什么?

  5.戰爭中沒有幸福,沒有歡笑,有的只是災難和死亡。遺落的兒童在大聲呼救,在苦苦掙扎。他們害怕,恐懼,失去了親人,他們在哭泣!

  6.這些照片是否震撼了你的心靈?看到這些悲慘的畫面,你還想說什么?

  7.每一個看到以上圖片的人都會像詩人一樣充滿憤怒地質問,引讀——“這究竟是為什么?”

  8.“這究竟是為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這四句的語氣一樣嗎?該怎么讀?應該用什么樣的感情朗讀這一句?(、憎恨、憤怒)

  9.讓我們來讀一讀詩人的四個質問,每組讀一遍。再來一次,好嗎?如果是你,看到我們的家園被毀,你會用怎樣的語氣來問一問?(痛心,憤怒,遺憾,不解…)指名讀,齊讀。

  10.這究竟是為什么?同學們,你能回答為什么嗎?(學生圍繞戰爭的罪惡來談。)

  11.帶著對戰爭的和憎恨,一起來讀1—4小節。

  四、升華情感,拓展補寫

  1.除了這些,詩人內心深處還有什么?請你讀一讀第五節。

  2.從這節中你體會到什么?(學生暢所欲言。)你覺得應該抓住哪個詞用什么樣的感情來朗讀第五節?(希望、祈盼)

  3.希望和祈盼有什么不同嗎?請你用祈盼的語氣來朗讀一下。帶著你體會到的情感盡情地朗讀第5節。

  4.指名讀,師評議,讀得真有感情,“一張課桌、一間教室”對于我們這些和平社會環境里少年兒童來說是一個多么簡單的要求,可是“戰火中的孩子們”竟然要用“祈盼”,這都是因為——(學生齊說:戰爭)這罪魁禍首是——(戰爭)。

  5.戰爭給自然世界帶來了種種不安寧,讓我們發出對和平的呼喚,一起來高聲朗讀第5節吧!

  引讀:

  我們希望,我們祈盼——

  讓戰火中的孩子

  有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被導彈的氣浪掀翻!

  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_,

  免遭炸彈的彈片擊穿!

  和我們一樣__________,

  和我們一樣__________……

  6.從這個字里行間你體會到了什么?是啊!雖然在我們看來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但對于戰爭中的孩子們來說是何等的珍貴,他們的愿望是那么的強烈。再次齊讀第五小節。

  7.同學們,詩結尾處運用的省略號,省略的是什么?

  (自由回答 :和平、幸福、美好、快樂……)

  8.仿照第5小節,補寫一節詩歌。

  課件出示:

  和我們一樣在鮮花中讀書,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和我們一樣

  和我們一樣

  和我們一樣

  和我們一樣

  9.指名說,師生評議。

  五、回歸課題,閱讀鏈接

  1.師:我想,有你們這么美好的祝愿,處于戰火中的孩子,總有一天會擺脫戰爭。我想,不久的將來處于戰火中的孩子會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到那時蔚藍的大海,金黃的沙漠,美麗的夜空,綠茵茵的草地,所有美好的東西也會屬于他們,到那時他們會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2.享受春天就是享受什么?(希望、自由、快樂、和平、幸福) 板書:享受和平 享受幸福

  3.此時此刻,享受著春天的我們,是否想做些什么?

  出示:兒童和平條約

  (1)介紹條約的背景:(出示)

  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五日,世界各國的兒童代表共聚美國紐約,共同簽定了《兒童和平條約》。這條約表達世界兒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是全世界兒童至真至純的心一起跳動的聲音。

  (2)自由朗讀,交流體會。

  (3)這就是我們希望的(春天);這就是我們祈盼的(春天);這就是我們呼喚的(春天)

  4.齊讀課題及板書,讓戰爭中的孩子《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享受和平——享受幸福。(師把板書連成和平鴿的樣子),讓和平鴿永遠飛翔我們的地球之上,讓它們把和平和幸福帶到世界上的每個角落吧——希望世界和平,人們幸福!(在《明天更美好》的旋律中結束。)

教學《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有感 篇7

  教學分析:

  教學內容分析

  本組共有四篇課文,主題是“戰爭與和平”。前兩篇課文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外兩個小英雄的故事。第三篇課文是一個中國孩子給聯合國秘書長的一封信,信中飽含了孩子失去親人的悲憤和對和平無比渴望的真摯情感,讀來催人淚下。這三篇課文讓學生直面血腥殘酷的戰爭,了解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激發學生憎恨戰爭,熱愛和平的情感。第四篇課文《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正是本組課文情感的延續,主題的深化。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是一首呼喚和平的詩,它以一個孩子的視角,揭示了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種種不安寧,發出對和平的呼喚。全詩共五小節。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四小節)描述了戰爭給自然世界帶來的種種不安寧。第二部分(第五小節)發出祈盼,讓戰火中的孩子和我們一樣在鮮花中讀書,一同享受美好的春天。

  教學對象分析

  我們的學生生活在和平的環境下,離戰爭很遙遠,戰火紛飛的鏡頭只在電視、電影中見過。因此,教師要從學生現有的經驗出發,給學生廣闊的視野,感性的材料,讓學生真正走近戰爭,更多地了解戰爭中孩子的生活,了解戰爭給人類帶來的苦難,從內心深處發出憎恨戰爭,熱愛和平的呼喚。

  教學環境分析

  為營造氛圍,教師要采用多種方法,鏈接教材以外的豐富資源,以直觀的畫面和豐富的內容沖擊學生的視覺,震撼學生的心靈,使學生的情感走進課文,走進戰爭年代。多媒體是實現這一目的的最好幫手。

  教學方法分析

  讀貫穿于整個教學環節中,學生在朗朗的讀書聲中能感悟課文,理解課文。各種各樣的讀體現了教師的獨具匠心,巧妙的引讀更能提升讀的質量,使“悟”得到升華。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四個生字。

  2.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受到熱愛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句,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從課題入手,抓關鍵詞,導入新課

  1.教師板書“春天”一詞。

  2.看到“春天”這個詞,你腦海中會浮現怎樣的畫面?在這個美麗的季節你喜歡做什么?

  3.看來同學們很會享受春天。老師也很喜歡美麗的春天。我這里有一首和春天有關的小詩,你們想聽嗎?

  課件出示相應圖片,教師朗讀:

  蔚藍色的大海,是海鷗的樂園;

  金黃色的沙漠,是蜥蜴和甲蟲的天下;

  藍得發黑的夜空,屬于星星和月亮;

  綠茵茵的草地,滾動著歡樂的足球。

  過渡:同學們,春天如此美好,但是,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像我們一樣享受這美好的春天,享受這燦爛的生活。為什么呢?讓我們一起走進16課,共同尋找答案。

  (二)初步感知課文

  1.要求: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勾畫不理解的詞語,在每小節的前面標上序號。

  2.指名逐節朗讀,檢查字音,解決不理解的詞語。

  (三)細讀課文,體會情感

  1.過渡:細心的同學可能發現了,老師剛才出示的那首小詩,就是從這首詩中截取出來的。你們想再讀讀嗎?

  2.生讀。

  3.課文中這些美麗的景象不在了,為什么呢?是什么破壞了這景象的美好?請同學們自由讀詩的1—4節,讀完后和你的同桌交流看法。

  4.匯報交流。

  5.引讀:

  是啊,巡弋的戰艦和水雷使蔚藍色的大海再也不是

  ——生答:海鷗的樂園

  轟隆隆的坦克和大炮使金黃色的沙漠再也不是

  ——生答:蜥蜴和甲蟲的天下

  頻頻發射的導彈使藍得發黑的夜空再也不屬于

  ——生答:星星和月亮

  散落著的地雷碎片使綠茵茵的草地再也不會

  ——生答:滾動著歡樂的足球

  6.說戰爭。

  過渡:找到了,我們找到了答案。是戰爭讓春天失去美好,是戰爭不讓所有的人享受春天。其實,戰爭帶給人類的傷害遠不止這些,誰能結合查找的資料說說戰爭帶給我們的傷害。

  (1)生說。

  (2)老師也找了一些,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音樂起),師出示戰爭帶給人類巨大傷害的一組數據。提問:這些鮮紅的數據有沒有刺痛你的眼睛?此時,你想說什么?

  (3)繼續出示一組戰爭圖片,描述(配樂):這是一個八歲的孩子,她的身邊是死去親人的尸體;他痛苦地呻吟著,腿已被炮彈炸斷;她遍體鱗傷,已經再也聽不到親人的呼喚;她握著僅有的一塊干糧,雙眼充滿了恐懼;母親領著三個孩子逃離家園,身后是此起彼伏的爆炸聲。

  (4)看到這些圖片,你想說什么?

  (5)這一切都是戰爭帶來的。因此,詩人發自內心深處大喊:這究竟是為什么?

  這句話在文中出現了幾次?這中間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同學們再讀讀前四節詩,然后在小組里議一議。

  (6)匯報交流。

  7.引讀:

  同學們,

  當巡弋的戰艦和水雷成了不速之客,我們不禁要問

  ——生答:這究竟是為什么?

  當轟隆隆的坦克和大炮打破了蜥蜴和甲蟲的夢幻,我們大聲地問——生答:這究竟是為什么?

  當頻頻發射的導彈把星星的家園攪得很不安寧,我們重重地問——生答:這究竟是為什么?

  當散落著的地雷碎片阻擋著孩子們奔跑的腳步,我們痛心地問——生答:這究竟是為什么?

  8.全班合作誦讀1—4節。(女生讀每小節的前兩行,男生讀三、四行,全班齊讀最后一行。)

  9.做小詩人,在書的空白處仿寫詩句。

  (四)突破中心 升華情感

  1.過渡:可惡的戰爭,奪去了那么多人的生命,給人們帶來那么多的痛苦,此時此刻你最希望什么?

  2.是啊,這是你們的心聲,也是全世界善良的人們的心聲,讓我們大聲說出我們的心聲吧!請同學們齊讀最后一段。

  他們的要求苛刻嗎?不,僅僅是一張平穩的課桌,僅僅是一間潔白的教室,你還希望、祈盼他們擁有什么?

  生自由答。

  3.當我們的希望,我們的祈盼,實現的那一天,

  (引讀)

  蔚藍色的大海,一定是——生答:海鷗的樂園;

  金黃色的沙漠,一定是——生答:蜥蜴和甲蟲的天下;

  藍得發黑的夜空,永遠屬于——生答:星星和月亮;

  綠茵茵的草地,永遠滾動著——生答:-歡樂的足球。

  4.相信有了這么多人美好的祝愿,總有一天,這些戰爭中的孩子會和我們一樣享受著春天。(板書:“和我們一樣”)

  齊讀課題。

  5.你還希望“誰”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難道僅僅是戰爭中的人嗎?

  6.學到這里,你覺得享受春天,其實就是享受什么?(生自由回答),引導歸納:享受春天也就是——享受和平(板書)(齊讀)

  7.讓我們在“讓世界充滿愛”的旋律中大聲地、盡情地朗讀這首詩吧!

  五、板書設計

  16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享受春天——享受和平

  反思: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是一首呼喚和平的詩,它以一個孩子的視角,揭示了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種種不安寧,發出對和平的呼喚。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句,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整首詩雖然看似簡單,但如果沒有充分的情感體驗,那學生的朗讀就是空洞的,理解也是膚淺的,我們的教學也就是無效的。我想:我們的學生生活在和平的環境下,離戰爭很遙遠,戰火紛飛的鏡頭只在電視、電影中見過。因此,只有從學生現有的經驗出發,給學生廣闊的視野,感性的材料,讓學生真正走近戰爭,更多地了解戰爭中孩子的生活,了解戰爭給人類帶來的苦難,他們才會真正從內心深處發出憎恨戰爭,熱愛和平的呼喚,我們的教學目標才會落到實處。

  為營造氛圍,我采用多種方法,鏈接教材以外的豐富資源,以直觀的畫面和豐富的內容沖擊學生的視覺,震撼學生的心靈,使學生的情感走進課文。在教學中我設計了“說戰爭”這一環節,以下內容是我在課堂上呈現的一組數據:

  戰爭是造成兒童意外傷害的重要因素之一。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統計,自1990年以來,全球共有200多萬兒童在武裝沖突中喪生,有600多萬兒童受重傷,1200萬兒童無家可歸。伊拉克每個月約有5000名兒童死亡,是世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每8名兒童中就有1名以上在5歲前夭折。伊拉克戰爭的爆發將使總數達130萬的伊拉克兒童面臨嚴重的饑餓、疾病和死亡的威脅,傷亡人數高達數十萬。

  當我用低沉的聲音再配以哀傷的音樂讀完這段文字后,一雙雙眼睛里流露出的是對這些孩子的無比同情。緊接著,我又出示了一組畫面,并繼續配樂解說: “這是一個八歲的孩子,她的身邊是死去親人的尸體;他痛苦地呻吟著,腿已被炮彈炸斷;她遍體鱗傷,已經再也聽不到親人的呼喚;她握著僅有的一塊干糧,雙眼充滿了恐懼;母親領著三個孩子逃離家園,身后是此起彼伏的爆炸聲。”此時,學生們的心靈被震撼了,他們有太多的感情需要宣泄,所以當我請大家談談此時的心情時,就連平時不發言的學生也高高舉起了小手……

  正是有了這樣的鋪墊,貫穿于整個教學環節中的“讀”才格外有效,學生在朗朗的讀書聲中感悟課文,理解課文。巧妙的引讀更是提升了讀的質量,使“悟”得到升華。最后,當全班在“讓世界充滿愛”的旋律中大聲地、盡情地朗讀這首詩時,整堂課達到了高潮。

教學《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有感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蔚、弋、頻、茵”4個生字。

  2、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情感,懂得維護世界和平,制止戰爭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志愿。

  3、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2、讀出詩歌的節奏和韻律。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題設疑

  1、板書: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齊讀課題。

  問:讀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生可能會說:誰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和我們怎么樣享受春天?如何享受春天?……

  2、讀書就要思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這些問題答案就在詩歌當中。請同學們打開書本自己讀讀這首詩。

  二、初讀感知,掃除障礙

  1、出示導讀提示: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邊讀邊想象:讀了這首詩后想想每小節寫了什么?

  戰艦和水雷破壞了海鷗的樂園……

  2、學生朗讀,概括內容

  請五位同學一人讀一小節,其余同學注意聽他們是不是都讀通順了,并且想一想每一小節寫了什么?

  (每讀一小節就評論)

  三、誦讀感悟,體會入情

  1、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在讀這些句子的時候,你眼前仿佛出現了什么樣的畫面?

  出示“蔚藍色的大海,是海鷗的樂園……”

  師:是的,大海使海鷗快樂的飛翔,星星和月亮在夜空中是那么明亮……

  2、出示:本來

  師:如果加上了這個詞語,你再讀讀,有什么不同?

  生:那是以前的,現在沒有了……

  3、出現了什么樣的變化?

  出示:可是巡弋的戰艦和水雷成了不速之客……

  這時候留給我們的是什么?(痛苦、悲傷、憎恨,還有殘缺的家庭、殘缺的夢幻……)你想說什么?從哪些詞語看出了作者對戰爭的厭惡?

  生:不速之客、頻頻……

  (解釋:不速之客:沒有被邀請的客人,意料不到的客人。

  頻頻:屢次、連續幾次。)

  4、面對這一切的轉變,作者也產生了這樣的疑問:這究竟是為什么?

  5、這四小節都有一句 “這究竟是為什么?”

  一起來讀讀它們的語氣一樣嗎?

  戰爭使蔚藍色的大海再也不是海鷗的樂園,我們不禁疑惑:……

  戰爭使綠茵茵的草地上再也沒有了孩子們歡樂的笑聲,為此我們悲憤:……

  戰爭使很多人無家可歸,妻離子散,我們要質問:……

  戰爭使那么多人不能享受春天,不能享受快樂,我們堅決抗議:……

  6、文中還從哪兒讀出了作者對戰爭的憎恨? 

  出示:最后一小節,生讀最后一小節。

  7、提示:這里那句話讓你有話想說?

  師:真是讓人揪心吶,僅僅只是一張平穩的課桌,一間潔白的教室,在我們看來是再普通不過的,但是對于戰火中的孩子們來說是何等的珍貴。

  四、仿寫課文,遷移運用

  1、請帶著你們所理解的傷心、難過、遺憾、悲憤的心情,再來讀讀這首詩,相信你們會讀得更有感情。

  指名讀、男女讀

  2、這首詩歌在寫作上有什么特點?

  前四段是并列的,最后一段是祈盼。

  我們模仿這種方式來寫一寫。

  3、出示:

  ……的田野,(森林、牧場、草原、城市……)

  本來……

  可是……

  ……

  這究竟是為什么?

  我們希望,我們祈盼——讓蔚藍色的大海,永遠是海鷗的樂園。

  我們希望,我們祈盼——……

  我們希望,我們祈盼——……

  我們希望,我們祈盼——……

  4、交流

  師:我想有你們美好的祝愿,這些處于戰火中的孩子,總有一天會擺脫戰爭,不再有傷害,不再有痛苦,他們會(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到那時蔚藍的大海,金黃的沙漠,美麗的夜空,綠茵茵的草地,所有美好的東西也會屬于他們,到那時他們會(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5、學到這里,你覺得享受春天就是享受什么?(板書:享受和平)  

  五、享受春天,深知責任

  1、雖然大家都希望和平,祈盼和平,但是很多地方仍舊戰火連年,孩子們受到了很大的傷害,他們因為戰爭而導致殘疾,他們因為戰爭失去了父母,他們也因此失去了美好的童年,這些陰影在他們心中是永遠揮之不去的。(出示圖片,教師感情旁白)

  于是1986年9月25日,世界各國兒童代表共聚美國紐約,共同簽定了《兒童和平條約》,這條約表達了全世界兒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是全世界兒童至真至純的心一起跳動的聲音。

  2、出示:《兒童和平條約》

  一起來讀一讀,分角色。

  六、小結。

  這就是我們想要的春天,這就是我們祈盼的春天,這就是我們呼喚的和平。

  希望全世界的人們都能和我們一樣——齊讀:享受春天

  和我們一樣——齊讀:享受和平

教學《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有感 篇9

  教學目標:

  1、 學習這首詩,理解詩句的含義,懂得維護世界和平,制止戰爭,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從而受到熱愛和平的教育。

  2、 了解詩的結構,初步懂得詩歌的表現手法。

  3、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的含義。

  教學難點:

  讀出詩歌的節奏和韻律,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課前準備:

  1、課前播放美好春天的視頻

  2、圖片、課件、愛心卡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對話春天,導入新課。

  1、同學們,剛才我們看了一段視頻,你看到這些春天的美景有什么感覺?

  你們還想到那些詞啊?引導學生說出春天美好的感覺。

  2、是呀,春天給我們帶來了生機和希望,老師也很喜歡春天。所以,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首享受春天的詩歌,你能用享受的語氣讀一下嗎?(詩歌內容是摘自課文中的美好景象部分)

  生有感情的朗讀(《享受春天》)。

  3、看來你們都很會享受春天。但同學們,你們有沒有想過,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地方正籠罩著戰爭的陰影,那里許許多多的孩子不能像我們一樣享受春天,他們正飽受戰亂之苦……

  (放戰爭殘酷場面的視頻)

  師:看了這一幕幕觸目驚心的畫面,你有什么感覺?

  引導學生說出對戰爭的感覺,使學生在心理上對春天美好與戰爭殘酷產生不同的感覺。

  4、戰爭太可怕了,所以我們心中呼喚和平。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呼喚和平的詩《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一起來讀一下。

  生:齊讀課題《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設計意圖:因為生活在和平環境下的孩子對戰爭很陌生,所以,先給他們播放春天美好的視頻,再給他們播放戰爭殘酷的視頻,讓美好與恐怖進行實際景象的對比,使學生對美好生活與戰爭殘酷在心理上產生不同的感覺,更能激發他們維護和平,制止戰爭的情感。我發現兩段不同的視頻放完后,孩子的情感被調動起來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現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朗讀時, 1、要讀準字音。2、想想這首詩講了什么內容?

  (大屏幕:自主學習要求)學生自由朗讀。

  2、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些生字詞,一起讀一下!

  齊讀生字詞。

  3、恩,大家讀得不錯。現在誰來回答:這首詩講了什么內容呢?

  學生回答

  4、你說得真好。下面讓我們繼續學習。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我采用學生帶著問題自學的方法,通過自由朗讀,通過回答“這首詩講了什么內容?使學生對詩歌內容有個整體感覺。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體現。】

  三、品讀課文,體驗情感。

  (一)品讀第一至四節

  1、小組合作學習:(大屏幕出示:合作要求)

  (小組合作完成表格,在書上用藍線標出原來寧靜美好的句子,用紅線標出遭受戰爭破壞后景象的句子。)

  學生小組里討論,教師巡回指導。

  2、匯報小組合作成果

  (學生邊說,教師邊在課件上填空)

  3、師:全填對的舉手。恩,很不錯。現在老師還想知道你們讀的怎么樣。誰來讀第一小節。

  (大屏幕出示第一小節畫面)一小組齊讀。

  指生評價

  4、同學們,你們想一想,這邊美好景象的時候是怎樣的?這邊遭到戰爭破壞后又是怎樣的?這種把好的事物和不好的事物放在一起寫的方法叫什么?

  生:對比。

  師:那我們讀書的時候把好的事物和不好的事物也應該怎樣讀?

  生:對比著讀。

  師:你們想不想聽老師讀一遍?

  5、老師有感情范讀

  學生評價

  6、說的非常好,你們想不想用老師的方法來試一下?

  生齊讀第一段。

  7、讀得很不錯。現在同學們用老師總結的方法:讀得時候,要注意語調的變化,要融于自己的感情,特別是最后那句“這究竟是為什么?”表達了作者對戰爭的控訴,要讀出那種強烈的指責的情感。好,現在請同學們用老師教給你的方法和你自己領悟到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朗讀2——4小節。現在開始。

  8、學生小組合作美讀2——4小節,教師巡回。

  9、小組展示讀

  10、同學們都會讀了,下面我們一起來有感情地朗讀第1——4小節。

  全體學生齊讀1——4小節

  【設計意圖:1、借助課件生動的畫面,將自然界原本的美好景象與因戰爭破壞的景象進行對比,深化了學生對戰爭的破壞性認識,從而激起學生對戰爭的憎恨,對和平的呼喚。2、在教授過程中,教師只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然后放手學生小組合作完成,是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3、采用反復朗讀,體現閱讀教學讀中感悟的學習方法。通過以上環節的學習,我發現學生不僅了解了學習詩歌的方法,而且,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制止戰爭,維護和平的情感。】

  (二)學習第5小節

  師:同學們讀得很有激情。是呀,可惡的戰爭帶來了那么多災難,所以我們心中怎么樣啊?(呼喚和平)。我們心中呼喚和平。請同學們用呼喚和平的語氣讀最后一小節。“我們希望,我們祈盼——”

  1、全體學生齊讀第五小節

  2、讀完后,教師指課件上的“祈盼”兩個字問:同學們這兩個字音讀什么?

  理解“祈盼”

  3、一張課桌、一間教室對于我們來說算什么要求呢?可是對于戰火的孩子竟然用“祈盼”,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戰爭)

  師:是呀,這一切都是戰爭惹的禍。所以我們要一起行動起來,呼吁和平,我們要一起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板書)

  4、理解“春天”

  師: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同學們這里的春天除了我們大自然里所說的春天,還指什么呀?(就是沒有戰爭的春天,就是和平環境下的春天。)

  5、理解省略號。省略的內容就是和我們一樣享受和平,享受幸福,享受快樂……

  6、說心愿

  享受和平,享受幸福,享受快樂等等還有很多美好的心愿。我想你們也有很多美好的心愿對戰火中的孩子說是吧?先在小組里說

  7、現在拿起你手中的筆,在你的心愿卡上寫下你的希望,寫下你的祈盼。

  學生寫心愿卡,教師巡回。

  8、指生交流心愿卡

  9、多么美好的愿望。老師相信有這么多美好的愿望,戰火中的孩子他們總有一天會擺脫戰爭,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10、讓我們帶著這些美好的心愿再讀一遍課文。“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生有感情地齊讀全詩。

  【設計意圖:通過拓展寫心愿卡,達到升華感情的效果,同時通過模仿創作,培養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

  四、拓展延伸,升華主題。

  1、師:同學們,制止戰爭,維護和平,這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也是世界兒童共同的心愿,1986年在美國紐約舉行了世界兒童聯歡會,會上世界兒童代表簽署了《兒童和平條約》。下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然后說一下,從《兒童和平條約》中你讀出了什么?

  2、學生快速瀏覽

  3、哪位同學說一下,你從條約中知道了什么?

  學生交流

  4、讓我們帶著這些美好的希望再讀一遍第五小節,“我們希望,我們祈盼——”

  生有感情齊讀(輕松愉快的音樂起)

  師:就讓我們帶著這美好的心愿結束本課的學習吧。

  課后給大家留兩個作業

  1、繼續完善你的心愿卡和同學交流。

  2、寫一寫,你能為和平做什么?

  下課!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讓學生了解維護和平,制止戰爭是全世界人民、全世界兒童的心愿,我們每個人都有維護和平的責任。激發他們熱愛和平,呼吁和平的思想感情。】

  板書設計:

  20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希望 祈盼

  ↙ ↘

  制止戰爭 呼喚和平

教學《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有感 篇10

  教學目標:

  1、認讀4個生字。

  2、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憎恨戰爭,維護和平的情感。

  重點難點:

  體會、品味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入

  同學們,我想問問大家,《一個中國的孩子》這篇課文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這個孩子發出什么呼聲?

  ——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

  這僅僅是這個孩子的呼聲嗎?不,這也是千千萬萬孩子的呼聲,這也是全世界熱愛和平的人們的呼聲!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呼喚和平的詩——《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板書課題,齊讀)

  二、質疑讀文

  1、讀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自由提問)

  2、解答這些問題,有什么辦法呢?別忘了,我們語文口號是……(生齊喊:歌曲是唱出來的,功夫是練出來的,語文是讀出來的。)

  3、請大家放聲讀課文,先把課文讀準讀順。不懂的字可以問問旁邊的同學或老師。

  (學生自讀課文)

  4、檢查自讀情況并解疑。

  先把本課要求會認的幾個字詞讀準。請一個同學讀給大家聽。

  誰能把第一節詩讀給大家聽?——點評——齊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5、怎樣才能把詩讀得更好?引導學生喊一喊“吟誦”口號(雖不一定搖頭晃腦,但卻可以有意拖長腔調,夸張抑揚,讀出節奏。)

  6、學生自選一節詩練讀

  7、展示吟誦

  三、理解想象

  過渡:學習詩歌,光會讀還不行,還要邊讀邊想象,才能更深地理解詩意。請大家輕聲讀詩,看看能讀懂什么?可以先自己比較喜歡的一兩節詩細讀、體會。

  1、學生小組內學習。

  2、交流匯報

  自由匯報后師引導思考:“這究竟是為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這些會讓你產生一句怎樣的心里話?

  如果讓你讀讀詩句,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你會怎樣讀?

  小結:從大家的朗讀中,可以知道同學們能較深地理解詩歌,體會到戰爭的可惡,和平的可貴。

  四、簡析詩歌

  如果讓你把全文的內容分成兩部分,你會怎樣分?為什么?

  小結:前四節,都是寫戰爭破壞了自然環境的安寧。

  這里都寫了哪幾個地方?用筆從每詩中畫出來。那是什么?

  小結:是啊,戰爭是殘酷的,它使大自然不得安寧,讓人類的生活不得安寧。

  五、組畫激情

  1、下面請大家來看兩組圖片。

  (課件出示第一組圖)

  2、看了這些圖片,哪句心里話又要蹦出來了?你想發出怎樣的呼吁?

  3、那么,我們來看看作者祈盼的是什么?

  請部分同學讀第五節詩。問:祈盼是什么?如何理解“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六、配樂朗誦

  讓我們帶著作者的祈盼,帶著對和平的呼喚,伴隨著音樂,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七、總結拓展

  同學們,維護和平,制止戰爭,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讓我們一起為世界和平而呼吁吧!我們可以為和平做些什么呢?

  八、布置作業

  讀一讀課后“閱讀鏈接”,把感想寫下來。

教學《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有感 篇11

  教學要求:

  1、學習這首詩,理解詩句的含義,懂得維護世界和平,制止戰爭,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從而受到熱愛和平的教育。

  2、了解詩的結構,初步懂得詩歌的表現手法。

  3、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歌表達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句的含義。

  2、讀出詩歌的節奏和韻律。

  課前準備:

  收集世界上目前仍處于戰火中的兒童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聯系已有知識,談話導入

  我們學習了《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了解到了當今世界并不和平,還有許多地方的孩子在飽受戰爭帶來的痛苦,因此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都發出了呼吁──我們需要和平。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呼喚和平的詩歌──《和我們一起享受春天》。

  1、板書: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齊讀課題。)

  2、質疑:讀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3、讀書就要思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這些問題答案就在詩歌當中。請同學們打開書本自己讀讀這首詩。

  二、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導讀提示: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邊讀邊想象:讀了這首詩后想想每小節寫了什么?

  戰艦和水雷破壞了海鷗的樂園……

  2、學生朗讀,概括內容

  請五位同學一人讀一小節,其余同學注意聽他們是不是都讀通順了,并且想一想每一小節寫了什么?

  三、學習一至四小節

  1、自由讀第一小節詩歌,說說你讀懂了什么?詩中“這究竟是為了什么?”你是怎樣理解的?

  2、指導朗讀第一小節,注意讀出節奏。

  3、齊讀第二小節,思考這一小節講什么?

  4、默讀三、四小節,學生讀后交流:

  課文中四次提到“這究竟是為了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5、指導朗讀一至四小節。

  四、學習第五小節

  學生自由讀第五小節,討論交流:作者的心聲是什么?

  五、升華情感,祈盼和平

  1、師:可惡的戰爭奪取了那么多無辜的生命,給人們帶來了那么多的痛苦,此時此刻,你最希望什么?

  2、是啊,這是我們的心聲,也是全世界善良的人們的心聲,讓我們說出我們的心聲吧!

  出示:最后一小節,生讀最后一小節。你體會到了什么?

  3、是啊,雖然在我們看來是再普通不過的,但是對于點火中的孩子們來說是何等的珍貴,他們的愿望是那么的強烈!讓我們為戰火中的孩子來祈盼吧—

  我們希望,我們祈盼——蔚藍色的大海,永遠是海鷗的樂園

  我們希望,我們祈盼——

  我們希望,我們祈盼——

  我們希望,我們祈盼——

  六、享受春天,深知責任

  1986年9月25日,世界各國兒童代表共聚美國紐約,共同簽定了《兒童和平條約》,這條約表達世界兒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是全世界兒童至真至純的心一起跳動的聲音。

  出示:《兒童和平條約》自由讀,齊讀重點段落。

  小結:這就是我們想要的春天,這就是我們祈盼的春天,這就是我們呼喚的春天。希望全世界的人們都能和我們一樣——齊讀:享受春天,享受和平!

教學《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有感 篇12

  一、照樣子寫詞語

  例:綠茵茵

  黃_______  紅_______  黑_______  白_______

  二、語句解析。

  “這究竟是為什么?”

  1、這一句是( )

  (1)疑問句  (2)反問句  (3)設問句

  2、在文中共出現(  )次

  3、這句話重復出現,表達了詩人(            )

  三、填空

  (  )的大海  (  )的沙漠  (  )的課桌

  (  )的夜空  (  )的草地  (  )的教室

  四、寫近意詞

  夢幻(  )  安寧(  )  祈盼(  )

  阻擋(  )  歡樂(  )  平穩(  )

  五、造句

  蔚藍;

  夢幻:

  六、仿寫詩句:

  (    )的(    ),

  本來(      ),

  可是如今(     )

  (         ),

  這究竟是為什么?

教學《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有感 篇13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學反思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以一個孩子的視角,揭示了戰爭給自然界帶來的種種不安寧,發生對和平的呼喚,表達對戰爭的憎恨,對和平的渴望。教學中,我覺得以下幾個方面比較成功:

  其一,開課時,讓學生看課題質疑,說你想提什么問題?學生紛紛提出“誰和我們一樣?什么是享受春天?為什么說是享受春天呢?”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入情入境地讀。在學生初步感知詩歌所要表達的情感,認讀生字后,全班同學齊讀課文,營造一種震撼心靈的氣氛,學生的朗讀興趣被點燃了。

  其二,以讀代講。本課詩歌生動易懂,教師不用講解學生也明白,所以我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學生的自主閱讀上,讓學生在反復閱讀中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其三,注重學生的想像力,加深感悟。當教學第一小節中,當講到海鷗因為戰爭而失去家園時,我問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如果你就是海上的一只海鷗,你看到自己的家園被破壞了,你心里想什么呢?”大部分同學進入沉思狀態,完全走入文本,深刻體會到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在充分感悟課文的基礎上,我讓學生展開想像:“戰爭僅僅是破壞了大海、沙漠、夜空和草地嗎?”請你們展開想像,還有哪里遭到災難?仿照本詩寫法,續寫一節小詩。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學反思

  轉貼:

  戰爭,是一個多么沉重的話題。雖然,我們身處和平之中,沒有經歷硝煙和炮火,但我們親眼目睹了呼嘯的導彈頃刻間讓美麗的家園化為廢墟,親眼目睹了鮮血淋漓的兒童和失聲痛哭的母親,我們也感受到了,那些身處戰爭中的人們該是如何在水深火熱中煎熬,那種整天都提心吊膽地日子,又是怎樣的一番滋味啊!不太平的世界,讓人們不知道后一秒鐘等待我們的將是什么?

  罪惡的子彈我們無法阻止,戰爭的局面我們無力扭轉,是的,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的力量是多么渺小,但我們可以把自己對戰爭的憎恨,對和平的渴望,通過課堂、通過文本、通過語言傳遞給學生,讓更多的人來呼喚和平,讓戰爭遠離明天的世界!

  一、對文本的挖掘

  首先,我把第四組有關“戰爭與和平”主題的幾篇課文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進行專題備課,《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這首詩歌便是作為前一篇課文《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情感教學的延續。在前一篇課文里學生已經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看到了充滿血腥的戰爭打破了世界的和平,也體驗到了罪惡的戰爭使孩子失去了父親的那種極其悲痛的心情。帶著對戰爭間接的感受和體驗,再來學習《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這首詩歌,學生已不再難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憎恨戰爭、維護和平的情感。

  詩歌前四小節的敘述結構比較相似,都是先講美麗的自然景物本來應該是怎樣的:蔚藍的大海本來是海鷗的樂園……然后通過“可是”轉折,描述現實狀況:巡弋的戰艦和水雷成了不速之客……在原有美好與寧靜的景象與遭受戰爭破壞的景象的對比中,迸發出一聲聲痛心的疑問:“這究竟是為什么?”我抓住這句重復的疑問作為教學的切入點,先引導學生在有感情地反復誦讀中質疑:“這究竟是為什么?”再帶著疑問進行探究:詩人為什么會發出這樣的呼聲?讓學生選擇一個“這究竟是為什么”去深入地讀一讀,抓住重點的詞句,反復讀,用心體會。在探究讀的基礎上知道學生進行交流反饋,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是怎樣理解詩中的“?”,這四個 “?”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通過探究“?”,讓學生在品讀中感悟,這個“?”不僅僅是疑問,更是一種對戰爭的控訴,一種對戰爭的抗議。最后我又對這個“?”進行遷移運用,引導學生模仿詩歌的格式來小練筆,也來質問一句“這究竟是為什么?”。因為有文本可依,學生寫起來并不難,也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如果說,前四節,我從文本中挖掘出的是一個“?”,那么我從最后一節的希望與祈盼中挖掘出的是“……”,這是詩歌中的最后一個標點符號,我覺得這個省略號意味深長,它省略的不僅僅是無限美好的希望,更是千千萬萬人對和平的祈盼。抓住“……”,我通過導語不斷地引導學生有感情地反復讀,讓學生在讀中去感悟,讓學生讀出發自肺腑的呼喚:(師)我們希望,我們祈盼--(生)讓蔚藍色的大海,永遠是海鷗的樂園;(師)我們希望,我們祈盼--(生)讓金黃色的沙漠永遠是蜥蜴和甲蟲的天下;(師)我們希望,我們祈盼--(生)讓藍得發黑的夜空永遠屬于星星和月亮;(師)我們希望,我們祈盼--(生)讓綠茵茵的草地永遠滾動著歡樂的足球……這樣的處理,意在讓學生拓展運用文本的語言,也達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評課中,金老師對這一點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課文最后對教材的獨到處理,令人叫絕。用一句“我祈盼,我希望”開頭,把前面幾節內容重新做了消化、吸收、重組,三維目標得到了很好的落實。”

  二、對情感的挖掘

  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是手段,是過程,也是目標。語文課堂應該是情感奔流的河,課文蘊涵的思想感情,教師必須先沉醉其中,才能引領學生浸染在課堂情感的流水之中。

  這首詩歌情感強烈,富有感染力,飽含著詩人對戰爭的無比憎恨、對和平的無限渴望。引導學生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激發學生憎恨戰爭、維護和平的情感是本堂課的教學重點。挖掘情感,是我實施本課教學的另一著眼點,我主要從以下的幾個通道進入情感的世界。

  一是以情動情。教師豐富的情感、飽含激qing的導語,抑揚頓挫的語調是喚起學生情感的號角。我是一個非常感性的人,動情之處,我總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看到感人的文章我常會禁不住地熱淚盈眶,記得在上《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時,我就課堂上哽咽了,結果引起了幾個女生的唏噓聲,那是情感的傳染。這堂課上,我激qing澎湃,一句句悲憤的話語,一聲聲深情地呼喚,把學生帶入了詩歌的激qing中。一位聽課老師這樣評價道:整堂課,教師如詩般的語言讓人沉浸于詩歌的遐想之中,教師豐富的情感、抑揚頓挫的語調喚起了我們對戰爭的的憎恨,對和平的殷殷期盼!“這究竟為了什么?”就在那一剎那,老師的眼圈微微泛紅,語調低沉但卻底蘊十足,這就是一位語文老師的語言功底、情感底蘊!

  二是感情朗讀。讀是理解詩句的基礎,是啟發情感的基本手段,課堂中,我首先通過激qing的導語引導學生反復地讀出感情,如我一次次地引導學生讀“這究竟是為什么?”,讀出疑惑、悲憤、質問、控訴、抗議的語氣。其次,將讀、想、說有機地結合起來,做到讀、品、感。如讓學生自由選擇一個“這究竟是為什么”深入地讀一讀,抓住重點的詞句,反復讀,用心體會,讀后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最后把自己的感受送入朗讀,在有感情誦讀中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讀出維護和平、制止戰爭的心愿。

  三是利用多媒體畫面和背景音樂渲染情感。課前我精心選擇一組有代表性的圖片制作成課件為我的課堂教學服務,課堂初始,一幅幅殘酷的畫面,一張張哭泣的臉,直入學生眼球,立刻激起了學生情感的波浪。一曲《祈禱》更是揪住了學生的心,喚起了心頭那一股強烈的祈盼之情:讓我們敲希望的鐘,多少祈盼在心中,讓世界沒有戰爭,讓和平永遠在!

  “不能只挖一個坑,要挖一口井。一個教師有多遠,就能引著孩子走多遠。”這是我在聽一位特級教師的講座時記下的。對比這些特級教師,我知道我現在為學生挖掘出的僅僅只是一個小小的“坑”,但我相信通過不斷挖掘,不斷努力,我的“坑”定會越挖越深,最后成為一口“井”。

教學《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有感 篇1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的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整首詩。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直觀展示和想象畫面,體會字里行間所蘊含著的感情,感悟作者對于戰爭的控訴、對于和平的期盼和對于戰火中的孩子的憐惜。

  (2)通過啟發、引導、了解詩歌的表達形式,初步感知詩歌對比、反復等表達方式。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內心蘊藉著的情感,用自己的個性化的方式表達對戰火中的孩子的美好祝福。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體會詩人作者對于戰爭的控訴、對于和平的期盼和對于戰火中的孩子的憐惜。

  【教學難點】

  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質疑導入

  1.師板書:享受春天

  2.導引:同學們,春天已經悄然來到我們的身邊,在這樣一個百花盛開,陽光明媚的美麗季節,你們想去做些什么事情來享受它的美好?

  3.指名說。

  4.老師也很享受這美麗的春天,想和你們一樣去踏青游玩。我們大家非常享受這個春天。我們大家真快樂,真幸福!板書:我們

  5.誰能用“幸福、快樂、”的語氣來讀一讀? 個別讀、齊讀課題。

  6.老師把課題補充完整,按師的指點順序再次讀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指名說。

  7.指導有感情地齊讀課題。

  二、初讀詩句,整體感知

  1.過渡質疑: 是呀,當我們與家人在溫暖的春風里領略春天的美景之時,這個地球上還有一部分人卻不能像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帶給他們的快樂和幸福,是誰呢?打開課本,請同學們大聲讀一讀課文,找一找答案,并完成以下幾個任務:

  ①思考:一共有幾個小節?用序號標出來。

  ②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檢查詞語認讀。

  出示詞語:蔚藍色 巡弋 不速之客 沙漠 轟隆隆 夢幻 頻頻 攪得很不安寧 綠茵茵 散落 碎片 阻擋

  (個別詞語借助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理解。)

  (2)檢查自讀情況。誰能把第一節詩讀給大家聽?指讀——點評——齊讀,再依次把第二節、第三節、第四節、第五節進行指讀——點評——齊讀。

  三、誦讀感悟,體會入情

  1.請同學們再次默讀第一小節,圈出作者所描寫的是什么地方,并把這個地方前后不同的景象分別用“_”“﹏”標出來。

  2.作者在第一小節描寫了什么地方的情景?(大海)

  大海原來是什么樣子?(海鷗的樂園)現在呢?(巡弋的戰艦和水雷)“不速之客”是什么意思?能用一句話概括這一小節內容嗎?(戰艦和水雷成了海鷗的不速之客。)評議學生所說。

  3.同學們,蔚藍的大海本來應該是海鷗飛翔,魚兒嬉戲的地方,可是現在卻戰艦在巡弋 和密布著水雷,面對此景,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說什么?

  4.指名說,你能把自己的感受通過讀表達出來嗎?學生練讀,然后指讀。(只讀小節的前四行)師生評議。

  5.詩中還寫到了哪些地方,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二、三、四小節,然后用學習第一小節的方法自學第二、三、四小節。

  6.全班討論交流,明確二、三、四小節的內容:(課件出示相應的內容)

  第二小節寫了沙漠,本應是蜥蜴和甲蟲的天下,現在卻充斥著坦克和大炮的轟鳴;

  第三小節寫了夜空,本應屬于星星和月亮,現在頻頻發射導彈打擾了星星的安寧;

  第四小節寫了草地,本應滾動歡樂的足球,現在卻滿是地雷的碎片。

  7.通過剛才的學習,同學們一定發現了第二、三、四小節和第一小節在結構上的相同點,誰給大家說一說?指名說。

  8.對,它們的相同點就是這四個小節都把原先的情景和現在的情景放在一起寫,這種方法叫什么?(對比)

  9.你們能把這種對比讀出來嗎?自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前四小節。再指名接力讀。

  10.男女生分讀:男生讀“原來的樣子” 的句子 女生讀“現在的樣子”的句子。(師提示,不讀:“這究竟是為什么?”)

  11.讀著讀著,你們體會到了什么?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要說給大家聽嗎?指導說朗讀體會。(圍繞“戰爭給世界帶來的不安寧”來談。)

  12.現在大家知道了嗎?是誰不能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戰火中的孩子們)為什么他們不能?(因為戰爭)

  三、補充資料,直面戰爭

  1.1990年8月爆發了震驚世界的海灣戰爭,詩人高洪波親眼目睹了在戰火中孩子們那一雙雙充滿恐懼和渴望的眼睛,內心極不平靜,于是提筆寫下了這首詩。同學們,請再好好讀一讀,你發現詩人內心深處發出了怎樣的質問?

  2.反饋:“這究竟是為什么?”詩人這樣的問有幾次?(四次)

  3.為什么作者發出了如此震耳發聵的聲音?生活在戰爭環境中的人們遭受的僅僅是我們剛才讀到的這些嗎? 下面請大家看一組數據:

  4.幻燈片出示:

  在過去10年里,200多萬兒童在戰爭中被殺死,另有600萬兒童受傷,100萬兒童成為孤兒。伊拉克每個月約有5000名兒童死亡,是世界上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的國家之一,每8名兒童中就有1名以上在5歲前夭折。

  這是戰爭中的加沙兒童,自20xx年12月27日以軍對加沙地帶發動大規模軍事打擊以來,已經造成數千人傷亡。而根據加沙當地急救部門的統計,死亡人數中兒童占了15%。

  阿富汗,每四個孩子中就有一個不到周歲生日就死去;每5名兒童中就有3名在戰亂中失去了一位親人;在阿富汗境內仍有1000萬顆地雷,而被地雷炸死者中34%是兒童。

  八十七個國家的兒童生活在6000萬枚地雷的陰影中。每年陸續有1萬名兒童成為地雷的受害者。

  從埃塞俄比亞到巴勒斯坦,從烏干達到塞拉利昂,戰爭奪走了他們的童年。這些戰爭孤兒,小小年紀被丟在未知的世界,有時不得不使盡渾身力氣扛起槍,成為小戰士,甚至人體炸彈!當今世上,這樣的兒童仍有30萬之多。

  看著這些鮮紅的數據,有沒有刺痛了你的眼睛?你想說什么?

  5.戰爭中沒有幸福,沒有歡笑,有的只是災難和死亡。遺落的兒童在大聲呼救,在苦苦掙扎。他們害怕,恐懼,失去了親人,他們在哭泣!

  6.這些照片是否震撼了你的心靈?看到這些悲慘的畫面,你還想說什么?

  7.每一個看到以上圖片的人都會像詩人一樣充滿憤怒地質問,引讀——“這究竟是為什么?”

  8.“這究竟是為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這四句的語氣一樣嗎?該怎么讀?應該用什么樣的感情朗讀這一句?(*、憎恨、憤怒)

  9.讓我們來讀一讀詩人的四個質問,每組讀一遍。再來一次,好嗎?如果是你,看到我們的家園被毀,你會用怎樣的語氣來問一問?(痛心,憤怒,遺憾,不解…)指名讀,齊讀。

  10.這究竟是為什么?同學們,你能回答為什么嗎?(學生圍繞戰爭的罪惡來談。)

  11.帶著對戰爭的*和憎恨,一起來讀1—4小節。

  四、升華情感,拓展補寫

  1.除了這些,詩人內心深處還有什么?請你讀一讀第五節。

  2.從這節中你體會到什么?(學生暢所欲言。)你覺得應該抓住哪個詞用什么樣的感情來朗讀第五節?(希望、祈盼)

  3.希望和祈盼有什么不同嗎?請你用祈盼的語氣來朗讀一下。帶著你體會到的情感盡情地朗讀第5節。

  4.指名讀,師評議,讀得真有感情,“一張課桌、一間教室”對于我們這些和平社會環境里少年兒童來說是一個多么簡單的要求,可是“戰火中的孩子們”竟然要用“祈盼”,這都是因為——(學生齊說:戰爭)這罪魁禍首是——(戰爭)。

  5.戰爭給自然世界帶來了種種不安寧,讓我們發出對和平的呼喚,一起來高聲朗讀第5節吧!

  引讀:

  我們希望,我們祈盼——

  讓戰火中的孩子

  有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被導彈的氣浪掀翻!

  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_,

  免遭炸彈的彈片擊穿!

  和我們一樣__________,

  和我們一樣__________……

  6.從這個字里行間你體會到了什么?是啊!雖然在我們看來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但對于戰爭中的孩子們來說是何等的珍貴,他們的愿望是那么的強烈。再次齊讀第五小節。

  7.同學們,詩結尾處運用的省略號,省略的是什么?

  (自由回答 :和平、幸福、美好、快樂……)

  8.仿照第5小節,補寫一節詩歌。

  課件出示:

  和我們一樣在鮮花中讀書,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和我們一樣

  和我們一樣

  和我們一樣

  和我們一樣

  9.指名說,師生評議。

  五、回歸課題,閱讀鏈接

  1.師:我想,有你們這么美好的祝愿,處于戰火中的孩子,總有一天會擺脫戰爭。我想,不久的將來處于戰火中的孩子會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到那時蔚藍的大海,金黃的沙漠,美麗的夜空,綠茵茵的草地,所有美好的東西也會屬于他們,到那時他們會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2.享受春天就是享受什么?(希望、自由、快樂、和平、幸福) 板書:享受和平 享受幸福

  3.此時此刻,享受著春天的我們,是否想做些什么?

  出示:兒童和平條約

  (1)介紹條約的背景:(出示)

  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五日,世界各國的兒童代表共聚美國紐約,共同簽定了《兒童和平條約》。這條約表達世界兒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是全世界兒童至真至純的心一起跳動的聲音。

  (2)自由朗讀,交流體會。

  (3)這就是我們希望的(春天);這就是我們祈盼的(春天);這就是我們呼喚的(春天)

  4.齊讀課題及板書,讓戰爭中的孩子《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享受和平——享受幸福。(師把板書連成和平鴿的樣子),讓和平鴿永遠飛翔我們的地球之上,讓它們把和平和幸福帶到世界上的每個角落吧——希望世界和平,人們幸福!(在《明天更美好》的旋律中結束。)

教學《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有感(精選14篇) 相關內容:
  •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練習題(精選12篇)

    一、我能看拼音寫漢字。wi ln hǎi ōu xn y xī y( ) ( ) ( ) ( )pn fn lǜ yīn yīn q pn zhn jin( ) ( ) ( ) ( )二、我能根據詩歌內容來填空。...

  •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優質教學設計(通用16篇)

    教材分析:《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是一首呼喚和平的詩,它以一個孩子的視角,揭示了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種種不安寧,發出對和平的呼喚。全詩共五個小節。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四小節)描述了戰爭給自然世界帶來的種種不安寧。...

  •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學案(精選16篇)

    一、自學(5分鐘)學習目標(我們要到那里)1、認識4個生字。2、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受到熱愛和平的教育。3、有感情朗讀課文。自學方法(我這樣到那里)1、通過查字典等方式認識4個生字。...

  •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課堂教學實錄(精選16篇)

    一、課文簡說:這是一首呼喚和平的詩,它以一個孩子的視角,揭示了戰爭給自然世界帶來的種種不安寧,發出對和平的呼喚。全詩共五個小節,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1-4小節)描述了戰爭給自然世界帶來的種種不安寧;第二部分(5小節)...

  • 小學四年級語文《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案(精選15篇)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學會本課的4個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整首詩。2.過程與方法(1)通過直觀展示和想象畫面,體會字里行間所蘊含著的感情,感悟作者對于戰爭的控訴、對于和平的期盼和對于戰火中的孩子的憐惜。...

  • 公開課《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案(通用16篇)

    教學目標:1、認識4個生字。2、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受到熱愛和平的教育。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點: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難點: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新課標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案范文(精選16篇)

    教學目標:1、 學習這首詩,理解詩句的含義,懂得維護世界和平,制止戰爭,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從而受到熱愛和平的教育。2、 了解詩的結構,初步懂得詩歌的表現手法。3、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 滬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案設計(精選12篇)

    教學要求:1、學習這首詩,理解詩句的含義,懂得維護世界和平,制止戰爭,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從而受到熱愛和平的教育。2、了解詩的結構,初步懂得詩歌的表現手法。3、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歌表達的感情。...

  •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學生習作(精選16篇)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學生習作茂密的森林,本來是動物的家園,可是燃燒的火焰使動物的家園被毀滅,這究竟是為什么?綠茵茵的草地,本來是花兒的樂園,可是如今頻頻發射的導彈弄得花兒妻離子散,這究竟是為什么?潔白的教室,本該是我們...

  •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學小議(精選12篇)

    上完了我的教學研討課《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后,在緊張、興奮之余,我有很深的感受。這篇獨立閱讀課文是一首兒童詩,內容很簡單,通過對大海、沙漠、夜空、草地等幾個場景中戰爭的描寫,在最后一節中發出祈盼,希望制止戰爭,維護和平,...

  •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案(精選11篇)

    教學目標:1、認識四個生字。2、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受到熱愛和平的教育。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難點:對戰爭的憎恨,對和平的熱愛。...

  •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練習設計(精選12篇)

    一、照樣子寫詞語例:綠茵茵黃_______紅_______黑_______白_______二、語句解析。“這究竟是為什么?”1、這一句是()(1)疑問句(2)反問句(3)設問句2、在文中共出現()次3、這句話重復出現,表達了詩人()三、填空()的大海()...

  •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說課稿(精選6篇)

    一、教材分析:《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是小學語文第八冊第16課,這是一首呼喚和平的詩,它以一個孩子的視角,揭示了戰爭給自然世界帶來的種種不安寧,發出對和平的呼喚。全詩共五個小節。...

  • 四年級語文下冊:《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學設計(精選17篇)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 學習這首詩,理解詩句的含義,懂得維護世界和平,制止戰爭,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從而受到熱愛和平的教育。2、 了解詩的結構,初步懂得詩歌的表現手法。...

  •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學設計(精選14篇)

    教學要求:1、學習這首詩,理解詩句的含義,懂得維護世界和平,制止戰爭,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從而受到熱愛和平的教育。2、了解詩歌教學特點,注意培養學生的發展想象力。...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岭市| 页游| 商城县| 汝州市| 金昌市| 石门县| 家居| 江都市| 武威市| 武清区| 海宁市| 台北市| 介休市| 苏尼特右旗| 延安市| 玛沁县| 台湾省| 新平| 循化| 留坝县| 贵定县| 富民县| 冕宁县| 布拖县| 北碚区| 汝南县| 惠东县| 赤壁市| 大埔区| 同仁县| 巫溪县| 当阳市| 政和县| 泰兴市| 咸阳市| 合川市| 兴安盟| 隆尧县| 凤翔县| 庆安县| 高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