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 《觀潮》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2篇)

《觀潮》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發(fā)布時間:2022-12-30

《觀潮》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2篇)

《觀潮》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

  一、談話引入

  1、今年農(nóng)歷八月十八,中央電視臺和浙江電視臺聯(lián)合現(xiàn)場直播錢塘江大潮,同學們看了嗎?你看到什么潮?感受如何?

  2、對于錢塘潮,你還了解些什么?

  3、生自由暢說。

  4、小結(jié):

  ……那情景真不愧為“天下奇觀”(板書)。

  二、理解課題

  1、“觀潮”(看潮)。

  2、“天下奇觀”(天底下奇異的景象)。

  三、播放錄象

  從同學們剛才的談話中看出,大潮洶涌的情景,大家記憶猶新,錢塘江大潮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學們想不想再看一次?讓我們再次聽聽聲音,看看畫面,感受一下這天下奇觀。

  四、教學“潮來之時”

  1、錄象里潮水的景象,咱們課文也有,在哪呀?

  (3、4自然段。)

  2、自己讀讀3、4自然段,那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你覺得喜歡的,就多讀幾遍,努力把它讀好,待會讀給同學們聽。

  3、學生自由朗讀,師巡視指導。

  4、學生自由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⑴ 從遠處傳來……悶雷滾動。

  ⑵ 那聲音……顫動起來。

  (課件演示,比較句子:潮遠,聲大而悶,潮近,聲巨而烈。指導朗讀。)

  ⑶ 過了一會兒……沸騰起來。

  (模擬“沸騰”。“人聲鼎沸”。讀出“沸騰”感覺。)

  ⑷ 那條白線……橫貫江面。

  (課件演示理解“橫貫”“橫臥”。指導朗讀。)

  ⑸ 浪潮越來越近……飛奔而來。

  (課件演示,比較句子abc。老師a句,小組讀b句,全班讀c句。自由讀、個別賽讀、齊讀。)

  ⑹ 小組賽讀。

  (小組選一精彩片段,自己安排,開展比賽。)

  5、小結(jié):

  這些語句寫得多精彩啊!正如課文預習提示中所說,作者把錢塘江大潮寫得雄偉(壯觀),有聲(有色),使人如臨(其境)。

  五、理清寫作順序

  (課件演示)

  1、填空理解:

  ⑴ 自己讀一讀:

  看看作者是怎樣把這些語句連起來。

  ⑵ 指名填空。

  (課件演示:由遠及近。)

  2、師生分讀。

  (是呀,作者由遠及近地觀察,隨著位置的轉(zhuǎn)變和時間的推移來描寫潮聲潮水的變化。我們一起讀讀,體會一下。)

  六、指導背誦

  1、老師留下括號里的詞語,你能說出剛才那段話嗎?

  2、練習背誦。

  (自己準備。)

  3、會背的一起來。

  (看著屏幕。)

  4、小結(jié):背得多有感情啊!我們仿佛站到錢塘江旁,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來越近,聲音(越來越響),浪頭(越來越高),氣勢(越來越大)。錢塘江大潮真不愧被稱為(天下奇觀)!

  七、積累語言

  1、咱們學習的這兩個自然段中,詞語非常豐富、生動,你們想不想把它們積累下來?

  2、開展比賽。

  (聽老師說詞語的意思,看誰反應快,很快站起來說哪個詞語表達了這個意思。)

  3、做讀書卡。

  4、分組領(lǐng)讀。

  八、運用語言

  1、同學們懂得了詞語意思,不過,會不會用了呢?

  2、選用其中的二三個詞造句。

  (鼓勵選用幾個好詞,說一段話。)

  3、學生交流。

  九、總結(jié)全文

  今天,我們?nèi)缗R其境,觀賞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通過有感情的朗讀,理解了作者按順序,抓特點的敘述方法,積累了好詞佳句。學得不錯。下節(jié)課再學。

  十、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背誦課文3、4自然段。

《觀潮》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潮來時,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

  【教學方法】

  在讀中感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都是在海邊長大的孩子,對大海非常熟悉。你有沒有見過海水漲潮?誰來說說你見到過的海潮是什么情形?剛才同學所說的海潮氣勢雄偉,令人贊嘆。知道嗎?我國的錢塘江大潮可是要比其他地方的海潮更宏偉,更壯觀。想不想去欣賞?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去──觀潮。伸出手,跟老師一起寫課題。

  (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

  對于錢塘江大潮,你都有哪些了解?要想成為知識豐富的小博士,頭腦里不僅要裝進課本知識,還要讓課外知識走進來。

  二、新授

  1、我們已經(jīng)預習了課文,誰愿意起來讀?主動權(quán)交給你了。找?guī)讉人和你合作,給他們分分工。對讀的同學有沒有要求?對聽的同學?老師給大家提個共同的要求:想想,作者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

  這三部分,你最喜歡哪一部分?為什么喜歡?大部分同學喜歡潮來時,這也是本文的寫作重點。那我們就先來學這一部分。自讀3、4段,你覺得哪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你特別喜歡,就努力把它讀得精彩些,待會兒讀給大家聽。現(xiàn)在把你最喜歡的一句有感情的讀給大家聽。先說:我最喜歡的句子是……然后讀!

  ⑴ 午后一點……悶雷滾動。

  (悶雷滾動的聲音是什么樣的?模擬。與響雷的區(qū)別。)

  ⑵ 過了一會兒,……人群又沸騰起來。

  (觀潮的人們從一大早就開始等啊,盼啊,終于聽到了隆隆的響聲,看到了潮水的影子。如果你就是觀潮的人,此時的心情如何?你會怎樣做呢?那么多的人,大家都這樣情不自禁的站起來喊呀,叫呀甚至跳起來,這種場面用一個詞就是-沸騰,還可以用一個成語來形容,就在這一段里。-人聲鼎沸。我們就讀出這種感覺。)

  ⑶ 那條白線,……橫貫江面。

  (白線拉長,變粗,橫貫江面,表示潮水越來越-大,讀的聲音就應越來越-高!)

  ⑷ 再近些,只見……城墻。

  (白浪翻滾,用手做做翻滾的動作。浪怎么樣?大而猛。兩丈多高,能有多高?多壯觀啊!讀!)

  ⑸ 浪潮越來越近……顫動起來。

  (喜歡這句的舉手。再加上我一個。我也特別喜歡這句。多精彩的語句啊!不過,要把它讀好還真不容易。你們在下面準備一遍,看誰能把這種雄偉的氣勢給讀出來了。)

  你們讀的真不錯,能讓我也試試嗎?

  謝謝大家的鼓勵,該你們了,讓我為你們喝彩。

  (模擬動作,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學習興趣高漲,課堂氣氛熱烈。)

  2、理清寫作順序:

  剛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讀了描寫潮水的句子,不過,把觀潮的順序打亂了。其實,作者寫得可有順序了。現(xiàn)在,把書反扣上,看看你能不能把屏幕上這五句打亂順序的話按正確的順序排好。

  作者正是按照時間的推移,抓住了浪潮由遠及近樣子及聲音的變化寫的。先看看樣子的變化,將它變成畫面。剛開始是一條白線,逐漸拉長、變粗;再近些,白浪翻滾,形成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越來越近了,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千軍萬馬)。

  聲音的變化:悶雷滾動──越來越大──山崩地裂

  現(xiàn)在,你就在江邊,目睹著浪潮越來越──近,浪頭越來越──高,聲音越來越──響,你的心情越來越──激動,那咱就把這種變化讀出來。

  (合作,第一排讀第一句,讀到第二句時,第二排加進去……)

  (這種朗讀方法設計新穎,符合課文所寫的浪潮聲音由小到大的特點。)

  讀得棒極了!我都被大家的朗讀震撼了。氣勢如此雄偉的大潮,你們想不想親眼看看?你們的愿望可以實現(xiàn),一起來觀潮。請看大屏幕。

  (故意等一會兒)

  (吊起學生的胃口,同時讓他們體會文中描寫的潮來前人們的心情。)

  你在等著觀潮,此時心情怎樣?

  (激動、著急、興奮……)

  (放錄象)

  (多媒體效果好,符合情境化教學的要求)

  快看,潮來了!用一句話或一個詞說說觀潮后的感受。是啊,多么壯觀的海潮!簡直就是一首激昂的詩,一支澎湃的曲,一段熱烈的舞!也正因如此,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就被稱為──“天下奇觀”(板書)這個“觀”與“觀潮”的“觀”意思一樣嗎?“天下奇觀”什么意思?這樣神奇壯觀的景象在我們中國,你心里怎樣?為之驕傲、自豪。帶著這種感覺齊讀第一段。

  3、簡略分析潮來前、潮退后。

  (內(nèi)容太多,不能進行這一步。)

  三、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nèi)缗R其境,觀賞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文中介紹的還只是一線潮,其實還有交*潮、回頭潮。

  自古以來,很多文人墨客都寫下詩文贊頌這神奇壯麗的景象。唐朝詩人劉禹錫就曾留詩:

  (投影)

  (找一人讀,自己練讀,齊讀。)

  投影: 

  浪淘沙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shù)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課上到這兒,關(guān)于錢塘江大潮,你覺得你還想學什么,了解什么?同學們的提的問題真不錯,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的過程。課后同學可以查閱資料,還有潮來前、潮退后的景象,還可以讀讀課文。下節(jié)課,交流展示你的收獲。

  【板書設計】

  觀潮

  潮來前 潮來時 潮退后

  天下奇觀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主要理解潮來時的壯觀的景象,為了讓學生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雄偉氣勢,課堂上,通過模擬聲音以及觀看錄像、各種形式的朗誦,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課堂學習氣氛高漲。

  【評課】

  課堂上教師注重朗讀的訓練,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如:個人讀,齊讀等。比如:現(xiàn)在,你就在江邊,目睹著浪潮越來越──近,浪頭越來越──高,聲音越來越──響,你的心情越來越──激動,那咱就把這種變化讀出來。(合作,第一排讀第一句,讀到第二句時,第二排加進去……)這種朗讀方法設計新穎,符合課文所寫的浪潮聲音由小到大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

《觀潮》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正確讀寫“觀潮、據(jù)說、籠罩、薄霧、悶雷、水天相接、沸騰、猶如、浩浩蕩蕩、山崩地裂、霎時、余波、風號浪吼、恢復”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3、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fā)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學習作者按照觀潮順序記敘景物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能認讀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積累文中出現(xiàn)的四個字的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3、4自然段。

  2、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觀察能力以及對語言的感悟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感受錢塘江大潮來時的雄偉、壯觀,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風光秀麗,你一定去過許多旅游勝地、大山名川,今天,老師將帶大家一起去欣賞一下自古以來被譽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

  (板書:觀潮)

  (齊讀課題。)

  二、預習入手,了解學情

  1、昨天回家都預習了嗎?讀課文了嗎?老師把檢查的權(quán)力交給大家:

  ⑴ 同桌互讀互查:

  同桌互相讀課文,每人讀一段,合作將這篇文章讀完,看是否讀正確、流利了;如果你的同桌讀得好,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揚他,如果你的同桌在朗讀時遇到了困難,也請你幫幫他,好嗎?

  (反饋情況:獲得表揚的同學請舉手。)

  ⑵ 檢查生字讀音情況:

  課文讀過了,生字詞語一定難不倒大家。

  課件依次出示詞語:

  據(jù)說 籠罩 薄霧 猶如 霎時 余波 恢復 漲高 悶雷滾動 人聲鼎沸 踮著腳 浩浩蕩蕩 山崩地裂 風號浪吼

  (開火車讀,齊讀。)

  ⑶ 通過預習,你知道課文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嗎?

  (相機板書:潮來前 潮來時 潮過后)

  三、朗讀感悟、發(fā)展語言

  1、你們看見過錢塘江大潮嗎?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欢武浵瘢屛覀円黄饋砜纯础?/p>

  課件:

  錢塘江大潮錄像

  看了這段錄像,你有什么感受?

  2、課文中哪些自然段描寫了潮來時的壯觀景象呢?

  3、自由練讀三、四自然段,你覺得哪些寫潮水的語句你特別喜歡的,就多讀幾遍,努力讀得精彩些,待會讀給大家聽,并說說你的喜歡的理由或者你的感受,好嗎?

  (學生練讀。)

  4、學生匯報:

  根據(jù)學生匯報情況依次出現(xiàn)課件內(nèi)容:

  ⑴ 出示課件內(nèi)容一:

  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① 你為什么喜歡這一句?“悶雷滾動”的聲音是什么樣的呢?誰來學學看?

  (指名學,齊學。)

  (板書:悶雷滾動)

  ② 作者用“悶雷滾動”形容潮水的聲音,真是太形象了。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學生齊讀。)

  ⑵ 出示課件內(nèi)容二:

  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① 你從這句話中感受到什么?東邊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人們是怎樣沸騰的呢?我們一起來表演看看。

  (學生用歡呼、尖叫等各種聲音來表示。)

  (板書:一條白線)

  ② 這就是沸騰,課文中還有一個詞語能形容這種場面,能找到嗎?

  (人聲鼎沸。)

  ③ 能讀出這種沸騰的感覺來嗎?

  指名讀,齊讀。

  ⑶ 出示課件內(nèi)容三:

  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① 白線“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氣勢越來越大,你的心情越來越……

  (板書:橫貫江面)

  ② 讀出這種感覺來。

  (指名讀,分組比賽讀,齊讀。)

  ⑷ 出示課件內(nèi)容四:

  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條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

  ① 你從這句話中又感受到了什么?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多么壯觀!你們能讀出壯觀的感覺嗎?

  (板書:白色城墻)

  ② 分男女比賽讀。

  ⑸ 出示課件內(nèi)容五:

  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① 你為什么喜歡這句話?這樣寫好在哪里?

  (板書:白色戰(zhàn)馬 山崩地裂)

  ② 喜歡這句話的舉手。老師也喜歡,多精彩的語句呀!要讀好它還真不容易,下面我們大家再準備準備,待會來比比賽,看誰能讀出這種氣勢。

  ③ 指名讀,評價鼓勵。

  ④ 能讓我也試試嗎?

  教師讀。

  ⑤ 該你們了,喜歡這句的一起來,讓我也為你們喝彩!

  (學生有感情的齊讀。配樂朗讀。)

  ⑹ 出示課件內(nèi)容六:

  ① 我們把出現(xiàn)白線和白線橫貫江面的句子合起來讀一讀,再來體會一下大潮的宏偉氣勢,好嗎?

  課件出示相關(guān)句子,齊讀。

  ② 這些語句寫得多精彩!正如課文提示中所說,作者把錢塘江的大潮寫得雄偉壯觀,有聲有色,使人如臨其境。

  5、作者描寫潮來時的景象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寫的呢?

  (遠──近)

  快速默讀3、4自然段的內(nèi)容,找出表示描寫順序的詞語。

  6、練習背誦:

  ⑴ 這么優(yōu)美的詞句,這么精彩的段落,你們愿意將它背下來嗎?

  ⑵ 你可以根據(jù)板書背誦,也可以根據(jù)這些表示描寫順序的提示語來背誦,老師還可以提供錄像幫助你背誦……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背誦。

  ⑶ 自由背誦,指名背誦,根據(jù)錄像背誦。

  7、提示語練習背誦:

  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      )。頓時(      )。過了一會兒,(      )。那條白線(      )。再近些,(      )。浪頭越來越近,(      );那聲音(      )。

  四、積累詞語

  1、從學過的3、4自然段中找出四個字組成的詞語,用橫線畫下來,讀一讀。

  2、學生匯報。

  3、課件出示詞語:

  悶雷滾動 人聲鼎沸 風平浪靜 水天相接 橫貫江面  白色戰(zhàn)馬 浩浩蕩蕩 山崩地裂 飛奔而來 白色城墻

  (學生帶讀或齊讀。)

  4、詞語運用:

  ⑴ 大家找得非常準,讀得也很好,那么是否會用呢?老師這有幾幅圖,你能用上這些詞語把圖上的內(nèi)容說一說嗎?

  課件出示圖片。

  ⑵ 鼓勵學生用不同的詞語、句式說話。

  五、拓展作業(yè)(作業(yè)任選)

  1、把潮來時的景象講給爸爸媽媽聽。

  2、收集有關(guān)祖國風景名勝的資料、圖片,準備下節(jié)課與同學交流。

  3、了解錢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思考人們?yōu)槭裁催x擇八月十八日這一天來觀潮?

  (能完成第一題,可以得三顆星星,完成第一二題,可以得四顆星星;完成第一二三題,可以得五顆星星。)

  〖板書設計〗

  潮來前 

  悶雷滾動 

  遠       一條白線

  觀潮   潮來時          橫貫江面

  白色城墻

  近       白色戰(zhàn)馬

  山崩地裂

  潮來后

《觀潮》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4

  【教學分析】

  本課作者記敘了觀賞錢塘江大潮時所見所聞的景象,說明它確實是“天下奇觀”。課文按照“潮來之前”、“潮來之時”、“潮退之后”的時間順序記敘的,重點描寫了潮來之時潮水的壯觀景象;從聲音和樣子兩方面寫出了潮水的宏偉氣勢。閱讀這篇課文可以使學生了解錢塘江的有關(guān)情況,激發(fā)熱愛自然,探索奧秘的情趣。文中有許多優(yōu)美的詞句,可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作為最后一組課文的學習,要綜合運用以前學到的閱讀方法來學習,有意識地檢查學生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

  【教學目標】

  1、學會13個生字及相關(guān)的詞語,特別是文中的四字詞和成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3、4自然段。

  3、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領(lǐng)略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4、學習作者按時間順序記敘事物的寫作方法。

  5、通過學習課文,激發(fā)起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潮來之時的壯觀景,能夠根據(jù)語言描寫想象畫面。

  【教法學法】

  以讀為主,讀中想象,讀中悟情。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錢塘江大潮的圖片、資料,教師制作大潮景象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詩仙在《將進酒》中說:“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中國有句俗語叫“水到東海不回頭。”可錢塘江的水則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從東海回趟娘家,她回來時,氣勢非凡,真是天下最雄偉壯觀的景象,從皇帝到平民百姓,都要先睹為快。

  錢塘江觀潮,歷史悠久。有文獻記載的就有兩千多年,為宋朝時最盛。現(xiàn)在觀潮在浙江海寧,但在宋代,觀潮勝地卻在臨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市。南宋定都西安,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八日都要舉行觀潮盛典。迎潮前有水軍演習,潮到時又有吳地少年弄潮爭標表演,當日從宮廷到民間爭相觀看,萬人空巷,十分熱鬧。

  放映大潮錄象,配上進行曲音樂,學生盡情地觀賞。

  看完之后,談談你的感受。

  想知道課文是用什么語言描寫這宏偉景觀的嗎?那就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大意

  1、說說讀懂了什么?理解“天下奇觀”。

  2、再讀課文,理清課文線索:

  快速瀏覽或默讀課文,想想課文先寫了什么?然后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這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磕男┎糠质窃敿殻男┎糠质锹詫憽?/p>

  三、學習重點部分潮來之時的壯觀景象

  1、默讀3、4自然段:

  畫出描寫大潮的句子。

  2、展示自己畫的句子,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

  指名讀,補充讀,齊讀。

  3、再默讀或小聲讀這些句子:

  說說,讀著讀著你仿佛看見了什么畫面。

  4、把想到的畫面說給同學聽,用自己的語言說,盡量用上書上的重點詞:

  悶雷流動、風平浪靜、水天相接、橫貫江面、白浪翻滾、白色城墻等。

  用多媒體投影這些詞語。

  5、指名說,評說,補充說。

  6、品味課文語言:

  同學們,你們讀了課文,能把想象到的畫面說得這么好,除了你們的聰明才智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課文的語言美。

  現(xiàn)在請你們再讀讀自己覺得美的句子,怎樣讀才能把你感覺到的美有感情地讀出來。再說說覺得這個句子美在哪里。

  讀完后品讀,評讀,全班一起讀,充分感受語言美,形象美。

  7、學法總結(jié):

  ⑴ 邊讀邊想畫面,把想到的畫面說一說。

  ⑵ 品味好句子,有感情地朗讀。

  四、學習潮來之前,潮退之后部分

  課文除了潮來之時部分寫得美,潮來之前和潮退之后也非常美,選擇你喜歡的一部分學習,用剛才的學習方法。

  1、找出喜歡的好句子,有感情地朗讀,邊讀邊想畫面。

  2、展示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說說為什么喜歡(或說說想到的畫面)。

  五、總結(jié)談話

  1、同學們,錢塘江大潮是世上少見的偉大奇觀,今天我們見識了祖國這么神奇、壯觀的自然景象。你心中一定有一種情感在涌動,能不能用語言來抒發(fā)一下你心中的情感呢?

  (想說什么,就說什么。)

  學生抒情。

  2、在體會作者表達方面,你能向課文學習什么?

  六、作業(yè)

  1、抄寫課文生字、詞語,按音序?qū)憽?/p>

  2、抄寫文中的四字成詞,并自選兩個詞語造句。

  3、背誦3、4自然段。

  4、根據(jù)課文描述,畫一幅大潮圖畫。

  【板書設計】

  觀 潮

  遠  潮來前  偉壯觀(錢塘江潮) 潮來時

  近  潮過后  有聲有色

《觀潮》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5

  【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根據(jù)上下文理解“若隱若現(xiàn)、齊頭并進、漫天卷地”等重點詞語的含義。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3、4自然段;初步學會按“潮來前、潮來時、潮去后”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3、了解錢塘江大潮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覺自然之壯美。

  【課前準備】

  1、課前發(fā)動學生搜集反映錢塘江大潮的文章和圖片。

  2、課件。

  【學習預設】

  一、直奔“潮”,整體感知

  1、釋題知“觀潮”:

  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預習過課文了,這兒的“潮”,就是指錢塘江大潮。“觀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吧?

  2、入文理“觀潮”:

  ⑴ 導入:

  是啊,錢塘江大潮是我國的一大自然景觀,一個旅游勝地。今天,就讓我們隨著作者一同走近它、觸摸它、觀賞它、感受它!

  ⑵ 讀文:

  請大家快速地讀通課文,讀準字音。找到文中具體告訴我們“觀朝”的時間、地點、事情的這個句子。

  (第2自然段的第2句。)

  句子:

  這一天早上,我們來到了海寧市的鹽官鎮(zhèn),據(jù)說這里是觀潮最好的地方。

  這里的“這一天”和“這里”分別指的是什么?你能聯(lián)系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試著說一說嗎?

  (農(nóng)歷八月十八,海寧市的鹽官鎮(zhèn))

  “據(jù)說”怎么講?自古以來堪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今天“我們”這些人親眼目睹了,究竟是否與“據(jù)說”的一致呢?請同學們認真地讀一讀課文,想一想問題。

  二、品味“奇”,感覺奇觀

  你認為“天下奇觀“奇在哪里呢?

  1、邊默讀課文邊用“  ”畫出最能感受到大潮“奇特”的語句。讀一讀句子,說一說體會。

  (小組交流、匯報。)

  2、重點品讀“潮來時”的“奇”:

  壯觀、奇特。

  (3、4自然段。)

  ⑴ 點撥句子:

  ① 點撥句1:

  “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象悶雷滾動。”

  ② 點撥句2:

  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③ 感悟形象:

  此時此刻,你心中最想說的話是什么?眼看潮水來了,帶給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④ 適時引導學生聯(lián)系“悶雷滾動,一條白線”的情景談感悟。

  (奇:聲音、形狀。)

  ⑵ 精讀第四自然段,立體賞“奇觀”:

  ① 范讀,朗讀感受:

  這時,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② 提高學生咬文嚼字口評“奇”:

  潮水的長:

  你懂“橫貫”的意思嗎?用自己的話告訴大家,好嗎?

  潮水的高:

  想象一下“白浪形成白色城墻”這樣的場面。

  潮水的氣勢高、聲音響:

  “齊頭并進、浩浩蕩蕩”,你能想象得出那是一種怎樣的場面嗎?再加上“山崩地裂”的聲音,那時的潮水又該是一種怎樣的氣勢呢?

  ③ 這三句話能調(diào)換順序嗎?為什么?

  (由遠及近,點撥“移”字的精妙。)

  ④ 欣賞課件:

  同學們談得都挺不錯的,那么錢塘江大潮到來的這一刻是不是與大家剛才想的一樣呢?那就請大家一起凝神觀賞這驚心動魄、壯麗奇特的一刻吧!

  ⑤ 品讀回味:

  欣賞了潮水來臨之際的壯觀,令我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譴詞造句之功夫,我想大家會讀得更好了,是嗎?

  ⑥ 對話追問:

  如果你站在大潮面前,你會怎么想?又會怎么做呢?

  (啟發(fā)學生與課文、作者、大自然對話。)

  ⑦ 美讀升華:

  你能把自己對錢塘江大潮的理解和感悟讀出來嗎?

  ⑧ 配樂朗讀:

  “潮來時”的3、4自然段。

  (語速由緩到急,語調(diào)由平靜到高昂,頓挫有力。)

  更奇的還在后頭!請往下讀。

  3、自主品讀“潮去后”的“奇”:

  ⑴ 讀了之后,你覺得更“奇”的體現(xiàn)在哪些情景里,哪個詞語里?

  ⑵ 適時點撥感悟:

  “漫天卷地、風號浪吼”等詞義及其景象。

  ⑶ “恢復”一詞能去掉嗎?為什么?

  (引發(fā)學生聯(lián)系前文。)

  4、品讀“潮來前”的“奇”:

  ⑴ 過渡:

  的確,錢塘江大潮未出現(xiàn)時,江面是很平靜的。當然,平時的錢塘江就挺美的,也能看到大潮。只不過,在“觀潮日”這一天,我們所看到的大潮更令人神往與期待,于是在江潮來之前,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翹首期盼。

  ⑵ 引讀:

  帶著這種心情讀好句子。

  (舒緩而又神秘、盼望的語氣。)

  三、深悟“奇”,回歸整體

  激情朗讀:剛才我們仿佛追隨作者一起身臨其境地去觀賞了一次大潮,錢塘江大潮一它的壯麗、它的雄奇,令我們嘆為觀止,使我們深深折服!真不愧為“天下器官”,名不虛傳!讓我們再次投入地捧起書讀好課文,回味“觀潮”中的這美、這壯、這奇吧!

《觀潮》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正確讀寫“觀潮、據(jù)說、籠罩、薄霧、若隱若現(xiàn)、悶雷、水天相接、沸騰、猶如、浩浩蕩蕩、山崩地裂、霎時、余波、風號浪吼、恢復”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3、學習作者按照觀潮順序記敘景物的寫作方法。

  4、了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fā)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借助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和體會以及對課文的有感情朗讀,讓學生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確實是天下奇觀,激發(fā)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理解課文,表達自己感受的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ppt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釋題切入

  1、教師背誦一首古詩《浪淘沙》引入新課的學習。

  浪淘沙

  [唐]劉禹錫

  八月濤聲吼地來,

  頭高數(shù)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知道這首詩是寫哪里的景象嗎?寫的是錢塘江大潮,也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觀潮》。

  2、板書課題:

  觀潮。

  (指導寫“潮”字。)

  二、檢查學生預習

  1、檢查生字(音難字):

  罩、薄、沸、踮、崩、霎。

  2、檢查全班學生掌握的情況:

  識字游戲(借助ppt課件完成)。

  三、自讀課文

  1、讀了課文,你覺得錢塘江大潮給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樣的?課文中用了一個詞語來評價錢塘江大潮,找到這個詞語。

  2、初步理解:

  天下奇觀。

  (談一談你對天下奇觀的初步感受。)

  3、再默看課文:

  課文哪些自然段在具體寫觀潮的過程。

  4、再讀課文2~5自然段,看看課文分別寫了哪些時段的景象?

  (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后。)

  板書。

  5、讀了課文,你覺得哪個部分的內(nèi)容最能讓我們感受到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呢?給大家推薦一下。

  既然大家都覺得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最能感受到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那等一會兒我們就把這兩段重點地讀一讀。現(xiàn)在我們先讀一讀寫潮來之前景象的段落,說說你的感受。

  江面:

  平。

  觀潮的人:

  人山人海。

  四、精讀課文三、四自然段

  1、接下來我們就要重點地來讀一讀課文中寫潮來時的段落。自由讀三、四自然段,找出你認為最能看出錢塘江大潮是奇觀的句子,理解,讀好。

  2、學生匯報,教師指導讀書:

  ⑴ 理解:

  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

  體會:

  兩丈多高,六米多高。

  (學生體會感受壯觀,用讀書來表現(xiàn)。)

  ⑵ 理解:

  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

  體會:

  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感受這種氣勢。

  體會:

  飛奔。

  (速度快。)

  體會:

  浩浩蕩蕩。

  (橫貫江面,潮水奔涌。)

  體會:

  (山崩地裂。響聲巨大。)

  體會: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指導學生讀好。)

  3、指導學生把理解后的句子連起來讀一讀。

  肯定學生的讀書,提出新的要求:

  要想讀好,要進一步理解課文,剛才讀課文的時候有沒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教師指導學生發(fā)現(xiàn):

  “再近些”,“越來越近”。知道是作者按照什么順序來寫潮水的(從遠到近)。

  指導學生體會該怎樣讀好這種變化?

  4、男生讀、女生讀。

  教師指導學生如何借助讀書來讓聽的人身臨其境。

  讀完之后學生看視頻資料

  學生看完后,教師用過渡語激發(fā)學生對錢塘江大潮壯觀的進一步體會。再讀課文。

  5、指導學生帶著這樣的激情讀錢塘江大潮潮頭過去的段落。體會潮頭過去時景象的壯觀,人們都被錢塘江大潮的壯觀吸引了。

  (看看堤下,江水已經(jīng)漲了兩丈多高了。人們?yōu)槭裁床抛⒁獾浇呀?jīng)漲了兩丈多高了?剛才人們看什么去了?)

  6、開課的時候,我們對天下奇觀有了初步理解,現(xiàn)在學習了課文,我們一定對天下奇觀有了更深的體會,說說自己的感受。

  學生練習說話:

  理解天下奇觀。說說自己的心情。

  7、教師介紹:

  錢塘奇景古已有之,感受這種雄壯。再一次地讀課文的第一段,再一次品味天下奇觀。

  8、分享感受:

  教師將自己閱讀課文后的感受用一首小詩的形式和學生分享。

  五、積累好詞好句

  〖板書設計〗

  潮來前

  觀潮  潮來時

  天下奇觀

  潮頭過后

  第二課時(略)

  〖教學內(nèi)容〗

  1、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2、指導學生用已有的學習方法學會并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3、指導學生進行練筆。

《觀潮》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7

  ------------------------------------------------------------

  張廣祥主頁、中國語文名網(wǎng)“中學語文在線”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觀潮》這一課,了解到江潮還沒有來,江面很平靜,可是海塘大堤上早已是人山人海,人們等啊!盼啊!直到午后一點左右。聽,從遠處傳來了隆隆的響聲,同學們,那是什么聲音呵? 

  生:潮來了!

  師:對,大潮就要來了,你們想看看嗎?

  生:想!

  師:說去就去,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地輕聲讀課文的三、四自然段。大家要仔細地聽潮、看潮、用心體驗潮,觀后說說錢塘江大潮的哪些方面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讀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

  (學生自由讀三、四自然段,并記下問題。)

  生:大潮給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它的聲音非常大,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生:大潮給我的印象是它氣勢非常的雄偉。

  師:那你所說的氣勢是你聽到的還是看到的呢?

  生:是我看到的!

  師:能看到氣勢嗎?

  生1:我覺得氣勢是想到的。

  生2:我覺得氣勢是感覺到的。

  師:同學們真會觀潮,真不錯。

  生:我不明白的地方是課文中“那條白線很快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這句話前面說白線很快地移來,后面又說它拉長變粗是逐漸的,我不明白這里前后是不是有點矛盾呢?

  師:她真會動腦筋!

  生:我不懂的地方是課文中為什么用白色戰(zhàn)馬,而不用別的什么馬來形容大潮呢?

  師:同學們的問題提得都很好,今天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學習潮來時這一部分。請同學們再讀一讀課文的三、四自然段,用“波浪線”畫出描寫大潮聲音的詞句,用“直線”畫出描寫大潮樣子的詞句。你特別喜歡的,就努力地把它讀得精彩些,待會讀給大家聽。

  (學生自由讀,勾畫。)

  生:我畫的描寫潮來時聲音的句子是——隆隆的響聲、悶雷滾動;描寫大潮樣子的句子是——從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

  師:嗯,你聽到了大潮在遠處時的聲音——悶雷滾動,看到它的樣子——一條白線。

  (師板書:悶雷滾動、白線)

  師:那么大的潮為什么會是一條白線呢?

  生: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就是人們在地平線上能看到的最遠的地方,所以這時的潮頭看起來像一條白線。

  師:原來是這個原因,同學們再讀一讀,體會一下。

  (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師:那條白線就是大潮的潮頭。觀潮的人們從一大早一直等到了午后一點左右,這時才看到了一條白線,如果你們是觀潮的人,你們會怎么樣呢?

  生:喊!

  師:怎么喊?

  生:快看呀!大潮真的來了!

  師:那么多的人,大家都這樣情不自禁地喊呀,叫呀,這就是“沸騰”的場面。來,我們讀出這種沸騰的感覺來。

  (生齊讀)

  師:有一點老師不明白了,怎么說人群“又”沸騰了呢?

  生:我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第三自然段第二句話寫了“頓時,人聲鼎沸,有人告訴我們說,潮來了”,這句話也就是在寫潮來前,人們已是人聲鼎沸,所以在這里他用了一個“又”字。

  生:先聽到隆隆的響聲,人們就議論紛紛,現(xiàn)在既聽到聲音,又看到形狀,所以是又沸騰了。

  生:前面已經(jīng)喊了一次“潮來了!”這里是真的潮來了,所以又喊了起來。

  師:課文既寫出了大潮在遠處時的聲音和樣子,還寫出了觀潮人的情緒,作者觀察得多么仔細啊!讓我們帶著觀潮人的情緒再來讀好這個句子。

  (生齊讀)

  師:同學們真會觀潮,不僅聽到了大潮在遠方的聲音,看到了大潮在遠處的樣子,更難得的是你們還體會到了觀潮人的情緒,真是不簡單。

  師:大潮在遠處時其聲如悶雷滾動,其形似一條白線,難道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潮僅僅是這樣的嗎?同學們自己讀一讀這一個句子,想一想這條白線是怎樣變化的?(提示學生重點理解“橫貫”一詞。與同桌討論剛才同學提到的“那條白線很快地移來,卻慢慢地拉長變粗”是否矛盾。)

  (生自由讀,并與同桌討論。)

  生1:我認為剛才這個問題并不矛盾,課文中它逐漸拉長變粗,我們在美術(shù)課學過遠小近大的道理,那是一種視覺效果,所以我認為這里并不矛盾。

  生2:我想這里是進一步說明錢塘江大潮很大。因為江面很寬,那么寬的江面全都是潮水,所以我從這里體會到它氣勢雄偉,而并不矛盾。

  師:你體會得真好,“橫貫江面”多么壯觀!讓我們閉上眼睛去想像那個情境,再讀一讀。

  (生自由讀,師播放大潮由遠及近的畫面。)

  生:(不由自主)真美啊!

  師:請一名同學來讀這個句子!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想像畫面。

  (生讀“那條白線……橫貫江面”)

  生:我們腦海中出現(xiàn)了那條白線慢慢拉長變粗,向我們涌來,最后整個江面滿是潮水。

  師:咱們一起再體會著讀一讀這個句子!

  (生齊讀)

  師:讀得真好,浪頭越來越近的時候,大潮又是怎樣一番情景呢?

  生:大潮越來越近,就像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

  生:我特別喜歡這個句子:“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師:喜歡這個句子的舉手!

  (學生全體舉手)

  師:(舉手)再加上我一個,我也特別喜歡。多精彩的語句呀!不過,要把它讀好還真不容易。你們再自己多讀幾遍,待會兒我們來比賽,看誰讀得最好。

  (指導學生個別賽讀,并說說自己的感受。)

  師:剛才同學們通過自己讀書去感受了大潮洶涌而來的氣勢,現(xiàn)在老師請大家看一段錄像。

  (師播放大潮通過時的電腦畫面,學生看著,不由自主地驚訝、贊嘆。)

  師:誰能談談你剛才的感受?

  生1:我想到書上“飛奔而來”這個詞。

  生2:我感到潮水真是“浩浩蕩蕩飛奔而來”。

  (師板書浩浩蕩蕩、飛奔而來)

  生3:我覺得浪潮就象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氣勢非常雄偉,聲音非常巨大,大潮好象千萬輛坦克發(fā)動的聲音。

  師:你體會得真好,能讀出你的感受嗎?

  生3:我怕讀不好。

  師:你剛才體會得這么好,一定能讀好!同學們,你們覺得呢?

  (教室一片鼓勵的掌聲)

  (生3讀句子)

  師:讀得真不錯!能讓我試試嗎?

  (學生高興地叫好,教師朗讀這一句,學生熱烈地鼓掌。)

  師:謝謝大家的鼓勵,該輪到我為你們喝彩了,行嗎?

  (學生有感情地齊讀)

  師:讀得棒極了!我都被大家的朗讀給震撼了,學到這兒你們想不想親眼看看大潮的樣子?

  生:想!

  師:現(xiàn)在你們就站在海塘大堤上,每位同學就是海塘大堤上人山人海中的一員,你們現(xiàn)在觀潮是什么心情?

  生:激動!

  生:著急!

  生:興奮!

  師:大家看了畫面后,請你用一句話說一說此時的感受。

  (師播放大潮來時全景畫面,學生發(fā)出驚呼。)

  生1:大潮真是雄偉。

  生2:我覺得錢塘大潮被稱為天下奇觀,真是名副其實!

  師:你們想不想把我們剛才看到的這一天下奇觀講給自己的親人、朋友們聽呢?

  生:想!

  師:那大家自己先試著說一說。

  (生自述)

  生1:我講給我鄰居姐姐聽:姐姐,今年暑假我到錢塘江去了一趟,我們很早就到了那兒,直到午后一點左右,才聽到隆隆的響聲,好象悶雷滾動一樣……

  (三名學生分別依據(jù)課文和畫面,加上自己的想像進行了復述。)

  師:下面老師要給同學們放畫面,請大家當小主持人,給畫面配解說詞,大家高不高興啊?

  生:高興!

  師:當主持人可不容易,你們知道解說詞在哪兒嗎?對了,就在書上的三、四自然段,咱們就來個《話說錢塘大潮》的第二集《潮來時》。

  生:好!

  (兩名學生配解說詞)

  師:作者圍繞著大潮聲音、形狀的變化,將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和想到的具體地描寫出來,我們讀后,如聞其聲,如見其形,我們就是要學習作者這種細致的觀察方法,平時多用眼看,用耳聽,用心去想、去體驗,這樣才能寫出生動感人的文章。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兒,下課!

《觀潮》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8

  一、教學內(nèi)容:

  1、課文中難解字的字音、詞義、生詞釋義。

  2、課文亮點、佳句,課文段落和作者使用的表現(xiàn)手法、個別佳句、段落的作用

  二、教學內(nèi)容分析:

  1、重點是讀懂讀通文章,積累一些文言詞句。

  2、難點是穩(wěn)重作者映襯手法天衣無縫的運用。

  三、教學對象分析:

  我們的學生多是獨生子女,有較好的發(fā)展條件和生活環(huán)境,他們成熟早,智力發(fā)展快。由于年齡、環(huán)境上的原因,生活經(jīng)歷、知識經(jīng)驗和思維方法的不同,因此,他們在語文學習中表現(xiàn)出一些他們與其他年齡段不同的特點。要提高教學質(zhì)量,就要把握小學生的特有的學習心理特征。

  l學習動機特點-學習興趣

  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心理動力。小學生對自己學習的目的是很被動很模糊的。因此,教師要通過各種方式來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然后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有機地結(jié)合課文的內(nèi)容,在語文教學中通過師生對話、表情朗讀、畫圖、板書設計等形式,激起學生的興趣,啟發(fā)和引導他們把自己眼前的學習同社會生活、自然現(xiàn)象聯(lián)系起來,從而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產(chǎn)生學習的需要。

  l學生思維發(fā)展

  隨著年齡增長、生理發(fā)展和對學習目的的深入認識,學生喜歡獨立思考問題。在語文課中,他們開始想更深一層地了解故事的情節(jié)、故事發(fā)展的前因后果,辭藻的優(yōu)美。因此,我們在指導學生學習時,要按照他們的心理特征和需求,逐步把他們的學習思維引向縱深。例如可以針對學生愛提問題的特點,讓學生在預習課文時提出問題,在課堂上讓他們各抒己見,隨著問題的一個個解決,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就會轉(zhuǎn)變?yōu)橹R運用的能力。

  四、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2.能發(fā)揮想象,有條理地說說江潮來時的情景。在學生頭腦中建立形象,體會大自然壯闊的美及無窮的威力。

  3.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色,激發(fā)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4、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在學生頭腦中建立形象,體會大自然壯闊的美及無窮的威力。

  5、培養(yǎng)學生邊朗讀邊思考的習慣,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6、根據(jù)課文表達的情境,用恰當?shù)恼Z音、聲調(diào)表達出來,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教學工具:多媒體課室,ppt課件,

  六、教學設計:

  1、教學策略分析:

  本設計以朗讀為主線,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按不同層次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課始,抓住課題引導學生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義;通過交流課前查閱的資料,了解潮水形成的原因,為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做鋪墊。初讀課文,以“天下奇觀”切入,激發(fā)閱讀期待,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精讀課文,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

  2、教學過程分析:(要求學生運用多媒體進行課前預習,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功能來實現(xiàn)有效教學,需要調(diào)動學生積極參與)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風光秀麗,你一定去過許多旅游勝地、大山名川,今天,老師將帶大家一起去欣賞一下自古以來被譽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

  同學們,你們到過海邊,看過海水漲潮嗎?請說說海潮是什么樣的。(讓學生們發(fā)表自己對海潮的認識,營造學習的氣氛。氣氛起來后,老師中斷討論,并對剛才學生發(fā)表的認識作一個總結(jié)與評價。之后播放有關(guān)錢塘江的一段視頻,讓學生領(lǐng)略一下錢塘江的氣勢宏偉。

  看了這潮水,聽了這潮潮聲你覺得錢塘江潮怎么樣呢?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嗎?說得真不錯,這篇課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錢塘江又是怎么樣的?自由讀課文,找出一個你認為最能體現(xiàn)錢塘江特點的詞語。(讓學生在黑板板書)

  (板書:天下奇觀)理解奇觀

  觀潮的觀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觀的觀呢?

  打開字典查一查。

  師:很少有人能看到這壯麗的景觀,你們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說給大家聽?課文中有許多形象的詞語,咱們講的時候會用到,打開書,在寫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詞語,你動筆畫一畫,然后在找小組讀一讀。

  我國的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這里的潮比別處的潮更加宏偉壯觀,潮來時,激起的白浪達數(shù)米高,像一座城墻,你們見過這種奇觀嗎?為什么這里的大潮如此的與眾不同?(請課前查閱資料的同學介紹“潮的形成”、“潮的氣勢”“或觀潮最佳地點”。)

  了解了潮的形成、潮的氣勢后,下面,就讓我們再次進入到課文中,看看作者是怎樣把錢塘江大潮這一“天下奇觀”寫具體的?

  (1)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頓時人聲鼎沸,有人告訴我們說:“潮來了!”我們踮著腳往東望去,江面還是風平浪靜,看不出有什么變化。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重點體會“人聲鼎沸、踮著腳、沸騰”等詞語的意思。

  這些詞語表現(xiàn)了觀潮人怎樣的心情?能表演一下嗎?(引導學生通過想象、表演,體驗人們看到潮來時的激動、緊張心情。)

  (2)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堵兩丈多高的水墻。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重點體會“橫貫、水墻、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山崩地裂”等詞語的意思。

  (通過理解句子,使學生體會潮來時聲音之大,形態(tài)之壯觀,充分地品味課文中的精彩語言,感受課文中的精彩描寫,把課文中的語言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從而完成第三層次的理解。)

  如果你也在錢塘江大堤上觀潮,你會發(fā)出怎樣的贊嘆?(課堂討論)不僅是現(xiàn)代人,古代人也贊嘆錢塘潮。王在晉在《望江臺》中寫道:“海闊天空浪若雷,錢塘潮水自天來。”唐代詩人劉禹錫寫道:“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shù)丈觸山回。”范仲淹也有一句著名的詩:“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不論是誰,只要看到錢江潮的壯觀景象,都會發(fā)出贊嘆。請你把自己的感受帶入課文之中,再有感情地讀一讀課文第3、4自然段。

  (古詩的引入,使學生知道錢塘江大潮這一天下奇觀自古以來就被人們稱頌,在這樣一種濃郁的學習語文的氛圍中,學生自然會受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

  七、教學評價:

  為了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目標,在教學設計的時候遵循“學生為主體,我為主導,訓練為主線”這一原則,堅持導讀法教學。讓學生在導讀中分析、綜合、比較,在分析、綜合、比較中導讀,以讀代講,寓講于讀,使學生在分析、比較、綜合的思索過程中理解課文,獲取知識,提高聽說讀寫能力。根據(jù)學生對大潮缺乏感性認識,給學習課文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本課程采用情境教學法,在教學中巧用課本照片、掛圖、影視資料等,將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場面顯示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入情入境,降低理解難度,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在教學過程中努力營造一個“實在、有序、輕松”的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參與教學全過程:引導學生緊扣文題,質(zhì)疑問題;讀、找、議,培養(yǎng)自學能力;有機地運用教學插圖,掛圖等強化感性認識;反復訓練朗讀,加深對文章的理解;熟讀成誦,積累知識。

  本次課程的教學設計還是存在不足的地方,例如:如果讓學生學會在讀思中去自發(fā)的發(fā)現(xiàn)問題,不始終圍繞老師一問一答的形式套教材,老師將教得更輕松,學生學得更愉快;如果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細微處弘揚學生個性,教師大膽放開,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將會真正落到實處,所以在實踐中我們會不斷改善我們的教學方法。

  教學對象分析

  我們的學生多是獨生子女,有較好的發(fā)展條件和生活環(huán)境,他們成熟早,智力發(fā)展快。由于年齡、環(huán)境上的原因,生活經(jīng)歷、知識經(jīng)驗和思維方法的不同,因此,他們在語文學習中表現(xiàn)出一些他們與其他年齡段不同的特點。要提高教學質(zhì)量,就要把握小學生的特有的學習心理特征。

  l學習動機特點-學習興趣

  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心理動力。小學生對自己學習的目的是很被動很模糊的。因此,教師要通過各種方式來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然后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有機地結(jié)合課文的內(nèi)容,在語文教學中通過師生對話、表情朗讀、畫圖、板書設計等形式,激起學生的興趣,啟發(fā)和引導他們把自己眼前的學習同社會生活、自然現(xiàn)象聯(lián)系起來,從而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產(chǎn)生學習的需要。

  2 學生思維發(fā)展

  隨著年齡增長、生理發(fā)展和對學習目的的深入認識,學生喜歡獨立思考問題。在語文課中,他們開始想更深一層地了解故事的情節(jié)、故事發(fā)展的前因后果,辭藻的優(yōu)美。因此,我們在指導學生學習時,要按照他們的心理特征和需求,逐步把他們的學習思維引向縱深。例如可以針對學生愛提問題的特點,讓學生在預習課文時提出問題,在課堂上讓他們各抒己見,隨著問題的一個個解決,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就會轉(zhuǎn)變?yōu)橹R運用的能力。

《觀潮》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9

  一、給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①吞天日(    )    ②如平地(    ) ③一無跡(    )

  ④鯨波萬(    )    ⑤珠翠羅(    ) ⑥艨艟數(shù)百(    )

  二、解釋加粗的虛詞

  ①浙江潮________        ②方遠出海門________

  ③此夸能________        ④舞刀水面________

  三、解釋下面加粗的詞

  ①略不相睹________        ②弄旗、標槍________

  ③吳兒善泅________        ④披發(fā)文身________

  ⑤溯迎而上________        ⑥鯨波萬仞________

  ⑦僦賃看幕________        ⑧席地不容________

  四、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煙消波靜,則一舸無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于鯨波萬仞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夸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讀文答題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________________”者是也。

  1.解釋下列詞語

  ①既望(    )  ②際天(    )

  ③既而(    )  ④沃日(    )

  2.翻譯句子

  ①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玉城雪嶺,際天而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橫線上應填寫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總寫大潮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寫潮的描寫順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段所寫的主要內(nèi)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①w^  ②l[  ③g7  ④r8n  ⑤q!  ⑥m6ng ch#ng

  二、①助詞,的 ②代海潮 ③介詞,憑 ④介詞,在

  三、四、(見注解)

  五、1.2.略 3.江橫玉系腰 4.(第1句) 5.由遠及近。 6.狀寫海潮氣勢。

《觀潮》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0

  之九

  執(zhí)教:善耕中心小學 夏靜怡

  課時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在學生頭腦中建立形象,體會大自然壯闊的美及無窮的威力。

  2、培養(yǎng)學生邊朗讀邊思考的習慣,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3、根據(jù)課文表達的情境,用恰當?shù)恼Z音、聲調(diào)表達出來,學習表情朗讀課文。

  一、 新課導入  。

  作者用筆生動地描寫了他第一次觀看錢塘江大潮的情景,把潮來之前、潮來之時、潮來之后的景觀寫得有聲有色。(板書:“聲”、“色”)觀潮人的情緒隨著大潮聲和色的變化越發(fā)高漲,讀了使人如臨其境。

  二、講讀第一段:潮來之前

  1、 課文一開頭就把作者觀潮后的感受寫得清清楚楚,齊讀第1自然段,找出寫作者感受的詞,字(出示卡片:天下奇觀)

  2、 大潮的“奇”充分體現(xiàn)在下面的文章中,讓我們細細體會。

  3、 第二自然段除了告訴觀潮的時間和地點外,還交待了作者占據(jù)了觀潮極好的位置。輕讀第二自然段,說說作者站在海塘大堤上,觀察了哪幾處地方?哪個地方最能吸引你?(板書:寬闊平靜)

  4、哪個詞寫出了寬闊的錢塘江平靜的?(出示卡片:橫臥)

  5、此時的江面因為在雨后,所以有一層薄霧籠罩著、朦朦朧朧,使江面更美麗了,遠處的小山一會兒好像看得清,一會兒又隱隱約約看不清,文中哪個詞是講這個意思的?(朗讀“若隱若現(xiàn)”)

  6、此時,觀潮的人應怎樣?(朗讀:“人山人海”)他們的心情如何?從哪些詞可看出?

  7、齊讀第二自然段,小結(jié)。

  三、講讀第二段(潮來之時)

  1、 各自輕讀,看看潮是如何來的,“聲”、“色”如何變化的?分層。

  2、 講解第一層。

  (板書:風平浪靜)

  聲音呢?(板書:悶雷滾動)這雷聲有什么特點?圈出表示特點的字,聽到悶雷一樣的轟鳴從遠處接連不斷地傳來,頓時人們怎樣?(板書:人聲鼎沸)什么叫人聲鼎沸?為什么會人聲鼎沸?

  3、 講解第二層。

  ① 過了一會兒,“聲”、“色”有什么變化?(板書:越來越大一條白線)

  ② 聲音為什么會越來越大?

  “一條白線”在什么地方?“水天相接”指哪里?(指圖)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什么地方?(地平線)。

  ③ 觀潮的人們呢?(板書:沸騰)想象動作。

  4、 講解第三層。(出示小黑板)

  ① 說說“聲”、“色”的變化。(板:拉長變粗白色城墻白色戰(zhàn)馬山崩地裂)

  ② 拉長到什么程度:?(理解“橫貫”)

  “城墻”有什么特點?有多高?有我們教學樓的兩倍那么高呢!景象多么壯觀。(指名讀)

  比較“戰(zhàn)馬”與“馬”,理解“齊頭并進”“浩浩蕩蕩”。錢塘潮開闊、勢猛,要不然,怎么說它壯觀呢?

  此刻,那聲音更是不可想象。什么叫山崩地裂?文中哪句話是寫這個詞的?哪個詞可以與“山崩地裂”相提并論?(教師給詞)

  大潮發(fā)出的聲音如此驚心動魄,真是太雄偉了。(指名讀)

  5、教師小結(jié),齊讀第四自然段。

  6、此刻,觀潮的人呢?為什么不寫?

  作者已是(給詞:目不暇接),看潮都來不及,但觀眾的表情也一定會有變化。嘴巴張得大大的,眼睛睜大,用哪個詞形容?(板書:目瞪口呆)看的人很緊張,大氣都不敢出,用哪個詞形容?(屏息凝視)還可以用許多詞來說,容你去想象。

  7、齊讀第二段,邊讀邊想象,讀出大潮的“聲”、“色”,更要注意它們的變化。

  四、講讀第三段(潮去之后)。

  1、 可惜,潮頭霎時就奔騰西去了。可是江面上余波未息,找找看,哪些詞寫“余波未息”?(理解并朗讀“風號浪吼”“漫天卷地”)

  2、 江面何時才平息?停息后江面是否如潮來前一樣?

  3、 寬闊的大江在短暫的時間里,江水竟然暴漲了兩丈來高,你想象一下,這時觀潮的人會是怎樣的了?只是作者沒寫而已。

  五、總結(jié)全文。

  1、 根據(jù)板書總結(jié)全文。

  2、 沒讀書前你知道錢塘江大潮嗎?聽到過別的地方或國家有嗎?所以說綺麗的錢塘江,壯美的大潮,真不愧是“天下奇觀”。

  3、 齊聲朗讀全文,想象情景,再次和作者一起飽覽天下罕見的錢塘江大潮吧!

《觀潮》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1

  一. 在帶點字的正確讀音后面劃"√".

  籠罩(lóng lǒng) 薄霧(bó báo)

  余波(bō pō) 風號浪吼(háo hào)

  二. 寫近義詞.

  霎時( ) 昂首( ) 顫動( )

  三. 根據(jù)意思寫詞語.

  (1)形容聚集的人極多. ( )

  (2) 形容隱隱約約. ( )

  (3)沒有風浪,比喻平靜. ( )

  四. 給下面這段話加標點.

  變色玻璃會隨著陽光的強弱而改變顏色的深淺 調(diào)節(jié)室內(nèi)的光線 所以人們把這種玻璃叫做自動窗簾

  五. 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潮來了,作者先聽見遠處傳來 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過了一會兒,浪潮越來越近了,那聲音如同_______________,好像 _______________.當潮頭奔騰西去后,江面依舊_______________.

  六. 按順序排列下面的句子,用序號表示.

  ( )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

  ( )那條白線很快向前移動,逐漸拉長,變粗.

  ( )潮來了,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一條白線.

  ( )潮頭奔騰西去,過了很久,江面才恢復了平靜.

  ( )白線更近了,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

  七.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航天飛機

  一架飛機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飛著. 他一會兒俯(fǔ)沖,一會兒爬高,一會兒翻筋(jīn)斗,覺得很得意.

  突然一聲呼嘯(xiào),一個龐(páng)然大物騰空而起.只見他三角形的翅(chì)膀(bǎng),尖尖的腦袋,方方的機尾,轉(zhuǎn)眼間便無影無蹤(zōng)了.飛機想:"這是什么呀 怎么飛得這樣快呢 "

  他找到智(zhì)慧(huì)老人,想問個究竟.智慧老人笑著說:"剛才你見到的是航天飛機.他比你飛得更高更快.你能飛兩萬米高就不錯了,他卻能飛幾十萬米高.從東海之濱(bīn)到帕(pà)米爾高原,他只需要飛行七分鐘,而你卻要四個多小時呢!"智慧老人停了停,又說:"航天飛機的本領(lǐng)可大了!他能繞著地球轉(zhuǎn)圈圈,在太空中釋放和回收人造地球衛(wèi)星.衛(wèi)星出了毛病,他就伸出巨大的手臂(bì)把衛(wèi)星撈(lāo)回機艙(cāng),帶到地面上來維修."

  飛機越聽越不自在,他想,今后也許再也用不著我去飛翔了,便將起落架放了下來,智慧老人看出了飛機的心思,便開導他說:"航天飛機有他的長處,你也有你的長處.你的作用也是航天飛機替代不了的呀!"聽了智慧老人的話,飛機又重新拌擻(sǒu)起精神,把已經(jīng)放下的起落架收了起來,向著高高的藍天飛去.

  1. 用適當?shù)脑~語替換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使句意保持不變.

  (1)飛機越聽越不自在,他想,今后也許( )再也用不著我去飛翔了;便將起落架放了下來.

  (2)航天飛機有他的長處( ),你也有你的長處.

  (3)聽了智慧老人的話,飛機又重新抖擻( )起精神.

  2. 按要求圈劃.

  (1)用""畫出具體表現(xiàn)飛機"很得意"的詞句.

  (2)用""畫出描寫航天飛機樣子的句子, 并填空:

  ( )的翅膀 ( )的腦袋 ( )的機尾

  3. 讀下面一段話,做練習.

  航天飛機的本領(lǐng)可大了!他能繞著地球轉(zhuǎn)圈圈,在太空中釋放和回收人造地球衛(wèi)星.衛(wèi)星出了毛病,他就伸出巨大的手臂把衛(wèi)星撈回機艙,帶到地面上來維修.

  (1)一段話中,能概括這段話中心意思的句子,稱為中心句.請用""畫出這段話的中心句.

  (2)按"總—分"關(guān)系給這段話分層,在層末用"|"標明.

  (3)航天飛機的作用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在帶點字的正確讀音后面劃"√".

  籠罩(lóng lǒng√)薄霧(bó√báo)

  余波(bō√pō)風號浪吼(háo√hào)

  二. 寫近義詞.

  霎時(忽然) 昂首(抬頭) 顫動(抖動)

  三. 根據(jù)意思寫詞語.

  (1)形容聚集的人極多. (人山人海)

  (2)形容隱隱約約. (若隱若現(xiàn))

  (3) 沒有風浪,比喻平靜. (風平浪靜)

  四. 給下面這段話加標點.

  變色玻璃會隨著陽光的強弱而改變顏色的深淺,調(diào)節(jié)室內(nèi)的光線,所以人們把這種玻璃叫做自動窗簾.

  五. 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潮來了,作者先聽見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過了一會兒,浪潮越來越近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當潮頭奔騰西去后,江面依舊風號浪吼.

  六. 按順序排列下面的句子,用序號表示.

  (4)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

  (2)那條白線很快向前移動,逐漸拉長,變粗.

  (1)潮來了,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一條白線.

  (5)潮頭奔騰西去,過了很久,江面才恢復了平靜.

  (3)白線更近了,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

  七.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航天飛機

  一架飛機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飛著.他一會兒俯(fǔ)沖,一會兒爬高,一會兒翻筋(jīn)斗,覺得很得意.

  突然一聲呼嘯(xiào),一個龐(páng)然大物騰空而起.只見他三角形的翅(chì)膀(bǎng),尖尖的腦袋,方方的機尾,轉(zhuǎn)眼間便無影無蹤 (zōng)了.飛機想:"這是什么呀 怎么飛得這樣快呢 "

  他找到智(zhì)慧(huì)老人,想問個究竟.智慧老人笑著說:"剛才你見到的是航天飛機.他比你飛得更高更快.你能飛兩萬米高就不錯了,他卻能飛幾十萬米高.從東海之濱(bīn)到帕(pà)米爾高原,他只需要飛行七分鐘,而你卻要四個多小時呢!"智慧老人停了停,又說:"航天飛機的本領(lǐng)可大了!他能繞著地球轉(zhuǎn)圈圈,在太空中釋放和回收人造地球衛(wèi)星.衛(wèi)星出了毛病,他就伸出巨大的手臂(bì)把衛(wèi)星撈(lāo)回機艙(cāng),帶到地面上來維修."

  飛機越聽越不自在,他想,今后也許再也用不著我去飛翔了,便將起落架放了下來,智慧老人看出了飛機的心思,便開導他說:"航天飛機有他的長處,你也有你的長處.你的作用也是航天飛機替代不了的呀!"聽了智慧老人的話,飛機又重新拌擻(sǒu)起精神,把已經(jīng)放下的起落架收了起來,向著高高的藍天飛去.

  1. 用適當?shù)脑~語替換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使句意保持不變.

  (1) 飛機越聽越不自在,他想,今后也許(可能)再也用不著我去飛翔了;便將起落架放了下來.

  (2)航天飛機有他的長處(優(yōu)點),你也有你的長處.

  (3) 聽了智慧老人的話,飛機又重新抖擻(振作)起精神.

  2. 按要求圈劃.

  (1)用"__"畫出具體表現(xiàn)飛機"很得意"的詞句.

  (2) 用"__"畫出描寫航天飛機樣子的句子,并填空:

  (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腦袋(方方)的機尾

  3. 讀下面一段話,做練習.

  航天飛機的本領(lǐng)可大了!|他能繞著地球轉(zhuǎn)圈圈,在太空中釋放和回收人造地球衛(wèi)星.衛(wèi)星出了毛病,他就伸出巨大的手臂把衛(wèi)星撈回機艙,帶到地面上來維修.|

  (1) 一段話中,能概括這段話中心意思的句子,稱為中心句.請用""畫出這段話的中心句.

  (2)按"總—分"關(guān)系給這段話分層,在層末用"|"標明.

  (3) 航天飛機的作用主要有在太空釋放和回收人造地球衛(wèi)星,以及把出了毛病的衛(wèi)星撈回機艙,帶到地面維修.

《觀潮》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設想】

  小學語文教材第七冊《觀潮》是一篇講讀課。課文通過“我”的耳聞目睹,介紹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我根據(jù)本課的教學目標,結(jié)合小班化教學的特點,做了如下教學設計: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趣: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興趣,被迫地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向。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因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中,根據(jù)教材的內(nèi)容和學生的認識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的開始部分,我首先提出個問題,引發(fā)學生的興趣,然后播放“大潮來時”的壯觀景象的錄像,讓學生在“觀”中如臨其境,感受到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之情。并為學習理解課文內(nèi)容作了鋪墊。

  2、小組合作,發(fā)展思維:

  在教學中我采用異質(zhì)合作學習,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在小組里學生交流得出討論。如:為什么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這是課文的難點,也是重點。教師先組織學生觀看多媒體教學片,再由小組討論學習,生生互動,教師點拔,解決疑惑,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展。`

  3、嘗試教學,突破難點:

  嘗試教學以“先練后講”、“先試后導”為主要特征。它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滿堂灌”的做法。本節(jié)課理解課文中描寫“潮來之時”的景象,既是重點又是難點。我采用嘗試教學,學生在小組互相合作的基礎上進行“讀──劃──議──悟”然后進行組織交流,教師從中點拔。在嘗試中學生印象深,理解透徹,教師也不必花費大量力氣講解,恰到好處地解決教學難點。

  【教學目標】

  1、了解大潮來時雄奇、壯觀的景象,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之情。

  2、學習作者由遠及近的順序觀察事物和抓住特點描寫的寫作方法。

  3、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賞析佳句的能力。

  4、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進行發(fā)散性思維訓練,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a級生。)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課文中有關(guān)“潮來之時”的記敘。

  2、學習作者有順序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教學準備】

  掛圖、電視機、錄相機、錄像帶、幻燈片。

  【座位排列】

  采用異質(zhì)分組5~6人一組,成馬蹄形。

  注:a級生為優(yōu)等生,b級生為中等生,c級生為學困生。

  評價:優(yōu)☆☆☆、良☆☆、及格☆。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抓中心句,導入新課:

  ⑴ 質(zhì)疑:

  圍繞第一自然段你想知道什么?

  學生各抒己見,提出問題。

  (個體活動。)

  ⑵ 理解“觀潮”與“天下奇觀”中的“觀”字。

  學生查字典,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來理解。

  (小組合作學習。)

  2、播放“潮來時”的錄相:

  師以導游的身份介紹,使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學生在靜觀中體會“潮來之時”的壯觀景象。

  (全體參與。)

  3、提問:

  文中哪幾個自然段是描寫“潮來之時”的景象呢?

  小組討論后派代表匯報。

  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自學課文描寫“潮來之時”的片斷,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

  1、用“  ”畫出描寫“潮聲”的句子,用“△△”畫出描寫“潮形”的句子;用“( )”畫出描寫觀潮人們情緒的詞語。

  學生采用“讀──劃──議──悟”的學習方法:

  生邊讀課文邊分別畫出描寫“潮聲”、“潮形”及人們情緒變化的句子、詞語。

  (個體活動。)

  2、分析這些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組內(nèi)討論交流,a級生帶動c級生。

  3、這部份通過哪幾方面的描寫來體現(xiàn)“大潮來時”的壯觀景象?

  學生反饋學習情況(組際交流)達成學習情況:

  c級生:能比較準確地畫出描寫“聲”、“形”的句子。

  b級生:能準確全面地畫出描寫“聲”、“形”的句子。

  a級生:能準確地畫出描寫“聲”、“形”的句子及人們情緒變化的詞語,能較清楚地說明采用的是什么修辭手法。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得出結(jié)論:是以聲、形、觀眾情緒變化這三方面來寫的。

  (全班齊讀,小組讀,互評。)

  4、師生共同評價給予激勵。

  5、指導朗讀,賞析佳句出示幻燈片(描寫聲、形的句子):

  ⑴ 讀描寫“潮聲”的句子。

  ⑵ 讀描寫“潮形” 的句子。

  ⑶ 讀“潮來之時”這部分。

  ⑷ 讓生從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說出為什么喜歡。

  (學生在找、讀、議中產(chǎn)生共識。)

  (小組合作學習。)

  派代表匯報。

  6、作者是依怎樣的順序來觀察“潮來時”的景象?

  讓學生理解“潮來前”江面平靜與“潮來后”江面恢復平靜,兩個“平靜”意思不同。

  (學生從文中找出表示順序的詞語來說明。)

  (個體活動。)

  三、總結(jié)全文

  1、總結(jié)寫法(點拔、引導):

  ⑴ 理清課文的寫作順序。

  ⑵ 從中學習作者留心觀察抓住事物變化的特點。

  2、回扣題目,強化寫作方法:

  學生從文中體會到,并能概括出“觀”:

  看、聽、想、多種器官一同活動才叫“觀”。

  四、鞏固練習知識延伸

  1、配樂朗讀,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2、摘抄自己喜歡的詞句,并選擇其中兩個詞造句。

  3、寫一篇“觀潮”的導游詞。(學生選做。)

  4、用一、兩段話描寫你留心觀察后的某一種事物,要抓住它的特點。(a級生。)

  【板書設計】

  潮來之前   平靜

  聲:悶雷滾動 越來越大 山崩地裂

  錢塘江大潮  潮來之時   

  (天下奇觀)        形:一條白線 拉長變粗 白色圍墻

  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

  潮過之后     余波洶涌 恢復平靜 上漲兩丈    

《觀潮》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2篇) 相關(guān)內(nèi)容:
  • 《觀潮》第一課時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1、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點】1、理解潮來時,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 《觀潮》第一課時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13個生字,正確讀寫“觀潮、據(jù)說、籠罩、薄霧、若隱若現(xiàn)、悶雷、水天相接、沸騰、猶如、浩浩蕩蕩、山崩地裂、霎時、余波、風號浪吼、恢復”等詞語。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 以讀為本,讀中生情--《觀潮》教學反思(精選15篇)

    這周學習了《觀潮》一文,教學中重點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 在教學過程中,我重點引導學生抓住大潮的特點——聲音大,氣勢壯,抓住聲音和形態(tài)是怎樣變化的來理解詞句。...

  • 語文觀潮說課稿范文(精選2篇)

    一、說教材1、教材分析《觀潮》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精讀課文寫的是作者耳聞目睹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的景象,寫出大潮這一壯麗的“天下奇觀”,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感情。...

  • 觀 潮(精選17篇)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14個生字,正確讀寫“、據(jù)說、籠罩、薄霧、若隱若現(xiàn)、悶雷、水天相接、沸騰、猶如、浩浩蕩蕩、山崩地裂、霎時、余波、風號浪吼、恢復”等詞語。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 觀潮說課稿(精選16篇)

    一、 教材分析《觀潮》是現(xiàn)行初中語文教材八年級上第六單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在單元提示中已明確指出:學生要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整體感知內(nèi)容大意。在反復誦讀中,進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對作品的語言特色有所體會。...

  • 觀潮教學反思范文(精選15篇)

    《觀潮》這篇課文里,描述潮來時的雄偉壯觀的景象這一部分資料是課文的重點。而抓住重點詞句來品味錢塘江大潮的壯觀之美是難點。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我思考運用邊讀書邊想象畫面,播放課件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jié)合生活實際體會詞句的含義的教法...

  • 《觀潮》教材理解(精選15篇)

    學習目標: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錢塘江大潮的雄偉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2.理解重點詞句。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理解本課作者聽其聲、觀其形、察其變、思其序的觀察方法。了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景象。...

  • 觀潮的教學反思范文(通用12篇)

    《觀潮》這篇課文是以寫景為主的散文,文章語言優(yōu)美,詞語豐富,句子變化錯落有致,特別是“潮來時”一段,把錢塘江潮描繪得有聲有色,讀來令人如身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景。...

  • 《觀潮》教學片斷評議(通用15篇)

    教學片斷: 師:誰來給我們讀讀第2自然段?(一個學生讀) 師:聽他讀完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覺得海很平靜 師:你從哪里看出海很平靜? 生:“江面很平靜……”我從這句看出。 生:我從“鎮(zhèn)海古塔、中山……”看出海很平靜。...

  • 語文觀潮的教學反思(精選15篇)

    《觀潮》是一篇以寫景為主的散文。文章語言優(yōu)美,詞語豐富,句子變化錯落有致。特別是“潮來時”一段,把錢塘江潮描繪得有聲有色,讀來令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景。...

  • 《觀潮》語文精品教案設計(通用16篇)

    教學目標1、了解我國南宋時期錢塘江潮的盛景和觀潮的盛況。2、積累詞語,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詞,如“方、倏爾、略、逝、文、溯迎、溢目、江干”等詞語。3、反復誦讀課文,對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獨立翻譯課文,逐步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 《觀潮》說課教案稿(通用13篇)

    [教材解讀]《觀潮》一課是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課文通過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向讀者介紹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

  • 《觀潮》說課稿范文(通用17篇)

    教師們上午好!今日我向大家說課的資料是《觀潮》的第二課時。我們常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下頭,我僅就自我閱讀、理解《觀潮》這篇課文后的感受和初步的設想,與大家做以交流。...

  • 《觀潮》教學設計(通用12篇)

    《觀潮》是人教版第七冊第六組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寫的是作者耳聞目睹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的景象,寫出了大潮的雄偉壯觀.這篇課文的學習目標是:1,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fā)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2,學習作者按照觀...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阡县| 合山市| 德惠市| 元氏县| 理塘县| 天祝| 海林市| 报价| 家居| 三江| 成安县| 桦甸市| 仙居县| 墨竹工卡县| 遵义市| 湾仔区| 库尔勒市| 崇仁县| 平和县| 婺源县| 莱芜市| 邹城市| 新乡市| 曲阜市| 武安市| 永德县| 吴川市| 辉县市| 湘西| 公安县| 临安市| 榆社县| 孟村| 那坡县| 修水县| 福清市| 灵石县| 大荔县| 龙山县| 土默特左旗| 临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