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祁黃羊》教學設計(精選13篇)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祁黃羊》教學設計 篇1
(第一課時)
課題
9 祁黃羊
設計
理念
教學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理解;遵循學生的認知特點;抓住課文的重點內容,體會其感情特點;用好教材,把教材作為一種載體,注重課內外相結合。
教材
簡析
本文主要講春秋時代,祁黃羊在辭職前,兩次向晉悼公舉薦接替自己得的人,他出以公心,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受到晉悼公稱贊的故事。贊揚了祁黃羊不計前嫌、大公無私、顧全大局、光明磊落的高貴品質。
全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分為三部分。分別為祁黃羊
因病辭職——舉薦賢才——受到稱贊
(1、2) (3——11) (12)
教學
目標
知識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會生字、新詞并理解詞語。
能力目標:能復述課文并聯系上下文深入理解“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意思。
情感目標:理解并學習祁黃羊的高貴品質。
教學重點與難點
深入探究體會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思想境界,了解并學習他的高貴品質。
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對課文內容在課前經過閱讀預習已基本了解,但要達到深入理解還需進一步挖掘其思想意義,有待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探究。
教學
方法
引導探究法
教學
課時
二課時
教
學
過
程
(
第
一
課
時)
教學目標:初讀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指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在以前的課上,我們認識了許多歷史人物,如虎門硝煙的林則徐、具有雄才大略的諸葛亮等。這堂課我們要繼續認識一位歷史英才,大家齊聲說(祁黃羊)
板書課題
讓生說說通過查資料對祁黃羊的了解
簡介祁黃羊
祁黃羊是春秋時晉國的重臣,當時擔任中軍尉,主管派遣為將佐駕御車馬的軍吏及訓練士卒。
過渡:祁黃羊對大家來說不是一個熟悉的人物,但通過學習課文,他一定會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學生齊讀課題
交流對祁黃羊的了解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初識人物,設置懸念,集中學生注意力,為下面的學習做鋪墊。
檢查預習、正音、學習生字、生詞
抽讀課文
正音并學習多音字
1、在多年的征戰中,祁黃羊的腿腳
lào
落下了毛病。
xiè
2、我看解狐就很不錯。(“解”作姓時讀xiè)
講多音字“落”、“解”。
學習生字、生詞。
強調容易寫錯的字并指導書寫。(伐、悼、慎)
抽生練習讀課文。
讀含有多音字的兩句話。
學生寫、讀多音字。
讀生字并學習組詞。
生空中練習。
鋼筆描紅課后生字。
鞏固字詞,啟發學生在閱讀中留心學習。
掌握最基礎的知識與技能。
感知課文內容:
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發生在什么時候?
事情的起因、結果如何?
(引導學生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祁黃羊主動辭職的原因。)
相機引導學生概括主要內容并板書。
理清文章脈絡:
課文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
引導學生分段并板書。
初步理解“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及“出以公心”的含義。
生回答:
祁黃羊推薦中軍尉,來接替自己。
區別“推薦”與“舉薦”
(推薦:把好的人或事物向別人或上級介紹,希望任用或接受。
舉薦:向上一級推薦人才。)
春秋時代
生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生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祁黃羊主動辭職的原因。)
結果悼公聽了很受感動,并且稱贊了祁黃羊。
概括并讀主要內容。
事情發展的順序。
作標記并概括段意。
讓學生學會區別理解。(這也可作為學生理解詞語的一種方法。)
引導學生學會概括主要內容,并進行整體感知課文。
再讀課文,提示語氣。
(悼公:王者、疑惑、驚訝、稱贊;祁黃羊:嚴肅認真)
練習感情朗讀。
讓學生在感情朗讀的基礎上,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及豐富的情感,并把這種情感抒發出來。
小結質疑,為下節課做鋪墊。
課文中祁黃羊推薦了兩位與自己關系非同尋常的人物,按常理,必然會招來非議。大家想想會出現哪些問題,我們下節課進一步討論探究。
質疑
透過文本讓學生學會與主人公對話,與周圍的人對話,深入挖掘其思想內涵。
延伸
訓練
寫會生字、詞;
給父母講《祁黃羊》的故事;
閱讀《毛遂自薦》的故事。
鞏固字、詞; 讓學生無形中練習復述課文拓展能力;從課內延伸到課外。
教
后
記
反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總結經驗,彌補不足。
附:板書設計
9、祁黃羊
按事情發展的順序
起因:因病辭職
解狐 外舉不避仇
經過:舉薦賢才
祁午 內舉不避親
結果:受到稱贊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祁黃羊》教學設計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詞,并理解生字詞。
3、初步感知課文內容,能給課文分段。
一、揭示課題
1、出示課題齊讀:3、祁黃羊
2、提問:你對祁黃羊了解多少?可以介紹有關他的故事。
二、初讀指導
1、結合課后生字表讀準字詞,讀通課文。
2、檢查初讀情況。
3、聽課文范讀,邊聽邊思考:
本文主要寫了祁黃羊的什么事?
4、理清文章層次。
⑴本文寫祁黃羊幾次舉薦人選?從那兒寫到那兒?
⑵他第一次舉薦誰?是那幾個自然段寫的?(第3—7自然段)
⑶他第二次舉薦誰?是哪幾個自然段寫的?(第八自然段)
⑷默讀全文,想一想全文可以分為幾段,各段主要寫的是什么內容。
第一段(1—2):祁黃羊因病辭職。
第二段:(3—11):祁黃羊兩度薦賢。
第三段:(12):祁黃羊舉薦受稱贊。
5、分段指名朗讀課文,注意正音。
三、作業
1、用鋼筆描紅。
2、讀一讀,再抄寫。
興亡 舉薦 慎重 人選 推薦 合適
3、課后流利地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借助具體的語言材料,領會學習祁黃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為國的精神。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段,反復誦讀,認真體會,加深對祁黃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為國精神的理解。
教學難點:聯系上下文,體會、理解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悼公所說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中華民族的祖先一向有以國家利益為重的優良傳統。我們今天學習的《祁黃羊》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歷史故事。上節課我們已經初步學習了這篇課文,現在請大家來看填空。
2、出示填空:課文記敘了祁黃羊因為( )而向悼公辭職,并且向悼公舉薦( )和( )的故事。
3、弄清楚了祁黃羊為什么推薦這兩個人后,晉悼公很受感動,他是怎樣稱贊祁黃羊的呢?同學們把有關語句讀一讀。
4:出示課文最后一小節齊讀
教師板書:
外舉不避仇 出以公心
內舉不避親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祁黃羊》教學設計 篇3
《祁黃羊》教學反思
蘇教版教材第八冊課文《祁黃羊》一文介紹了祁黃羊讓位薦賢的故事,表現了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崇高理想境界,表現了祁黃羊出以公心、正直無私的高尚品質。教學難點是通過品味語言文字,感受祁黃羊是一個一心為國,做事公正的人。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抓住對話,朗讀與想象相結合。
一、以“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為切入點,練習分段
這篇課文的重點段是3——11自然段時,可以分成兩個層次進行,引導學生找出3——7自然段是“外舉”部分, 8——11自然段是“內舉”部分。課文中“祁黃羊舉薦人才”是故事的中心事件,作為一個線索貫穿全文。故事正是緊緊圍繞“舉薦人才”展開。于是在讓學生理清文章層次、練習分段時,我先讓學生找找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寫到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品讀相關語句,體會。最后師生確定3——7自然段是“外舉”部分。而后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學生找出8——11自然段是“內舉”部分。由此,課文的分段水到渠成。
二、演讀對話,感受人物
本文主要以人物對話來展示人物品格特征的。但在人物對話的背后,有許多空白之處,在教學時,我就抓住了幾個值得學生探究的空白,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說話,效果還不錯。學習“外舉”部分時,我先挑起學生認知上的沖突,“祁黃羊竟然舉薦他的殺父仇人擔任中軍尉這一職位,不但悼公感到意外,解狐也非常不理解,你覺得他會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呢?”以此充分調動學生的探究欲望。然后讓學生找出關鍵的詞語或句子進行品味。以讀為主線,進行點撥,并讓學生大膽想象。有的說:“解狐很快知道了祁黃羊舉薦他的事,他想:我與他有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難道他忘了嗎?”有的說:“解狐心想:祁黃羊在解狐面前舉薦我會不會別有用心呢?他不怕我當上中軍尉以后謀害他嗎?”……學到這兒,我又拋出一個問題:如果你是祁黃羊,你怎么來說服解狐呢?層層深入,將學生的體驗不斷引向深處,使其充分領悟到文本的內涵。此外,教學這部分課文內容時,我有意識地教給學生一些積累詞語的方法,如“悼公聽了祁黃羊的話,明白了他的用心良苦了嗎?我們可以用學過的什么詞來形容?”“恍然大悟、茅塞頓開”。最后進行學法遷移,自學習“內舉”部分。
三、引入資料,加深體會
學生對文本有了深層的感受后,進行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后讓學生交流,“如果你是祁黃羊的親友,當你聽說他推舉了解狐,你會對他說什么?” “如果是你是朝中大臣,當你得知他推舉了自己的兒子祁午,你會說什么?”再次點擊中心。在此我引入課外資料《祁黃羊的故事》等,學生在了解、討論中知道了祁黃羊的為人,從而被他一心為國、大公無私的高尚品質所感動,從中獲得有益的啟迪。
在這節課中,為了幫助學生理解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做法,我讓學生進行想象說話,使學生的個性在課堂飛揚,學生的生命在課堂成長。正是有了這樣的引導,因此學生的回答相當精彩,教學效果也很理想。
《祁黃羊》教學反思
在執教《祁黃羊》一文之前,我看到網上不少老師對“祁黃羊是否出于公心推薦解狐和自己兒子”教學反思。
我們班孩子一向思維比較發散,教學設想中我預測到的事情果然發生了。
當學生都對祁黃羊推薦解狐和自己兒子表示贊成時,一個孩子站了起來說:“祁黃羊明知道解狐得了病,還推薦他,是想讓他送死,因為這樣他就可以報殺父之仇了。”他說完,下面一片驚訝聲,有的孩子感嘆道:“祁黃羊還真是詭計多端呀。”有的孩子義憤填膺地說:“原來祁黃羊是這樣個人。”還有的孩子舉著手叫著:“我有不同意見。”于是我請了舉手地幾個孩子說說不同意見。一個孩子說:“祁黃羊又不是諸葛亮他不會算,怎么知道解狐病了?”另一個孩子說:“解狐要是病好了,祁黃羊豈不是會被解狐殺了,他怎么會這個傻推薦解狐呢?”還有的孩子說:“如果祁黃羊是這樣一個人,他在當中軍尉的時候就可以找理由殺了解狐,而不是辭去職務之后,還要想這么多辦法。”“不同意”幾個孩子又跳了起來。“解狐是祁黃羊的殺父仇人,他當然會注意他的情況,他生病一定知道。他病的快死了也一定知道”“他當官的時候不好害人,因為那會別人抓,所以在辭去官職的時候,想個辦法除去他的殺父仇人,免得以后解狐來害他。”“不對”有幾個孩子說了話。“如果祁黃羊知道解狐都快要死了,祁黃羊還用得著去謀害他嗎?你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祁黃羊推薦要死的解狐是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當上中軍尉,他很狡猾,沒有直接推薦自己的兒子,而是讓主公以為他是個公正的人。”當這個問題提出時,我已經在網上朋友的貼在中看過了,我班果然也出現了。幾個孩子說出了不同意。“如果祁黃羊這個時候推薦他的兒子,別人還不是要說的”“書上說祁黃羊想了想,鄭重地說,這一段又說了祁黃羊又想了想,鄭重地說”說明他對待這件事很認真,不是早就想好了的。如果他想好了就推薦自己的兒子,他就會馬上說。”此時,我的評價是“很會讀書,能聯系課文中一個細節,找出自己說話的依據。”為了引導學生思維走向文本的價值取向,同時,幫助學生讀書體會。我指導“你們聯系祁黃羊辭職的原由,再想想,他會不會因為祁午是他的兒子而推薦他?”學生讀第二段,“不會,因為祁黃羊多年爭戰,腿落下了毛病。打了很多年的仗,能活著說明祁黃羊有著很高的本領,當他也受了很多傷。如果,他的兒子祁午沒有什么本領,上了戰場,就會被打死或者打成殘廢,那豈不是得不償失。”“祁黃羊生活的時候,是諸侯爭鋒的時候,如果他派上一個沒有本領的兒子做了大官,自己的兒子沒有了,國家也保不住,那不就得國破家亡嗎?所以他不會這樣的。”有時候課堂上學生對文本的價值取向出現質疑的時候,我們不能硬生生否定學生的質疑,也不能含糊其詞的贊成他的質疑,因為,在學生成長其間,我們應該以較為“陽光”的思想來教育他們,幫助他們樹立較為正確地價值觀。我們只有在引導學生進一步步入文本,進一步展開思路,進一步讀懂文本,進一步與文本產生共鳴,這樣的問題就不攻自破了。我們借助的工具不是空談,還應該文本。
《祁黃羊》教學反思
語文文本有著豐厚的人文內涵,學生個體有著敏感多變的內心世界。兩者碰撞,勢必會產生五彩繽紛的火花。正所謂“一千個《哈姆雷特》讀者,心目中會有一千個不同的哈姆雷特形象。”教完課文教師問學生:同學們理解了課文,大家覺得祁黃羊是個怎樣的人?引導學生暢所欲言,無論是學生將祁黃羊理解成奸詐之流,還是祁黃羊不同的事實在學生的心屏中折射出不同的形象,都充分印證了學生對文本感受的獨特多姿。新課標在“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部分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學生對文本材料的多元化感受,正反映了學生較高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對語文學習的投入和熱情。對此,教師沒有將學生一棍子打死,也沒有淡然了之,而是充分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的智慧之花盡情吐艷,并且將學生引入了更為廣泛的語文領域,只有這樣,諸如“我認為……”、“我有不同的看法。”這樣的句式才會如美麗的音符一樣時時跳躍在課堂;也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會喚發出生命的活力,學生的探究創新能力才會得到充分的培養。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祁黃羊》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通過品味語言文字,感受祁黃羊是一個一心為國,做事出以公心的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你推薦的是誰?為什么?(聯系開學初寫的小作《推薦與自我推薦》)
2、有沒有誰推薦的是潘晨曦(一個成績優秀、能力很強但對自己要求不夠嚴格,在班上人緣一般的女孩)?推薦潘晨曦的舉手。為什么?(幾乎沒人舉手,這一點也在意料之中)
3、 請潘晨曦的同桌回答:如果潘晨曦與你的關系比較好但與其他同學關系一般你會選她嗎?(不會)如果潘晨曦與你的關系一般但她改掉了自己的缺點,與其他同學關系比較好你會選她嗎?(會)教師點評:你有很強的辨別是非的能力!希望潘晨曦能夠改正缺點,這樣你一定會得到大家的支持與信任的。
4、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來看看春秋時期的祁黃羊是怎么做的。
二、學習課文。
1、自由讀課文,思考祁黃羊是怎么做的。
2、在向晉悼公推舉人才時,祁黃羊是怎么做的? 板書:外舉不避仇 內舉不避親
3、理解:“外舉不避仇 內舉不避親”。 板書:解狐 祁午
4、一會兒推舉自己的仇人,一會兒又推舉自己的兒子,老師知道了,祁黃羊一定是老糊涂了,推舉前沒有認真思考。
5、從書上哪兒可以看出我說錯了,找出證據來說服我。
6、指名讀。
7、祁黃羊兩次推舉前都想了想,我們也來想一想,他會想些什么?
8、晉悼公聽了祁黃羊的推薦有什么反應?(深感意外、大為驚訝)
9、指名讀晉悼公的話。
10、指導讀(聲情并茂:做表情—雙簧配音—出聲讀齊回答)。(會在下面說明)
11、祁黃羊明明已經推薦了解狐擔任中軍尉,怎么又推薦自己的兒子祁午擔任這個職務呢?
12、哦,剛才老師誤會祁黃羊老糊涂了,其實他一點也不糊涂,他明知解狐得了重病不能上任,就先推薦他,然后再推薦自己的兒子祁午,別人就不好說他偏心眼了。是不是?
13、同意我的看法的請舉手。現在看看誰來說服我。
14、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15、聯系一二兩節內容進行總結,體會祁黃羊大公無私、一心為國的精神。
學生分組討論得非常熱烈,與我辯論得十分激烈,當然,大多數學生還是沒有答到點子上,最后我總結出幾點:1、如果祁黃羊不知道解狐有病就沒有辯論的必要了;2、假設祁黃羊知道解狐有病,但是不知道解狐會病死,他可能會希望解狐知道晉悼公要重用他,并了解到推薦他的居然是祁黃羊的消息后,心情大好,說不定病就好了;3、即使祁黃羊知道解狐會病死,他也可以推薦解狐。因為當時是春秋時期,國與國之間經常打仗,祁黃羊通過這件事可以給其他大臣做個榜樣,就是殺父之仇都可以化解,何況其它矛盾呢?這樣君臣之間、將相之間都會更團結,對國家也大有好處,這也是出于公心;4、介紹史實(這一點不多說了,網上有很多介紹)。
16、當解狐、祁午知道祁黃羊推薦自己擔任中軍尉后,他們會想些什么?
17、指名讀、齊讀最后晉悼公的話。板書:出以公心
18、學了課文,你覺得祁黃羊是個怎樣的人?(回答完整,盡量用成語:出以公心、大公無私、一心為國、知人善任、任人唯賢、以德報怨)
19、祁黃羊有這么多優點,看來我剛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為了表示對他的敬意,我提議我們一起將課文再讀一遍,剛才同意我的看法的人讀旁白和晉悼公的前幾句話,其他人讀祁黃羊的話,我讀最后一小節。
三、作業:編課本劇。
1、激發預習第十課的興趣。
2、鼓勵發揮:設計推舉第三個人,讓學生想想除了仇人、兒子之外還可以推薦什么人?(女人)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祁黃羊》教學設計 篇5
案例
師:“對悼公稱贊祁黃羊的話‘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你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難得呀!’誰說說是怎樣理解的?”
生1:“這是說祁黃羊推薦人才對外不回避有仇的人,對內不回避親人。做事正直,從公心出發。”
師:“對,祁黃羊一切從公心出發,大公無私的品質是值得大家學習的。”(師本意是讓學生理解一下句意,從而來概括一下人物品質就完事了,突然小紅舉手發問)
小紅:“老師,我覺得祁黃羊有點問題。”(我一聽雖有點不耐煩,但不想打擊學生的提問熱情,就說)
師:“你說說看,有什么問題?”
小紅說:“祁黃羊是晉國的中軍尉,身處這樣重要的位置,連解狐大病在身將不久于人世還不知道嗎?如果真的不知道,那他舉薦也是不負責任的。如果他知道的話,他推薦解狐,知道他因病不能接替職位,目的還是舉薦他兒子。我看他不是出于公正,而是出于私心。”
她的話讓我感到很意外,這孩子怎么會有這樣的自私心理呢?我又怎樣去引導,說服她呢?我真犯愁了,但我轉念一想,那就順其自然,用“歸謬法“來讓大家透徹地理解一下祁黃羊的品質吧”。
師:“我覺得她說得似乎有道理,但祁黃羊是否真出于私心,假如真有私心推薦了他兒子會怎樣呢?大家來幫我想想好嗎?”(同學們見老師請他們幫忙,個個興致盎然,紛紛舉手發言)
生2:“祁黃羊如果真有私心,讓兒子當上了中軍尉,他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沒有真本領,肯定馬上會被撤職的,這不更會讓人笑話嗎?”
師(贊揚):高見,有可能。
生3:“如果祁黃羊真有私心,他的兒子沒真才實學的話,帶兵打仗可能會死在戰場上呢,這樣既害國家,不也害了他兒子嗎?”
師(贊揚地):想得深,想得遠!
生4:“我看如果祁黃羊真有私心,就不會推解狐了,因為殺父之仇是任何人也不能忘記的。他之所以推他,一定是從國家利益著想的。”
師(贊許地):“是呀!在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有沖突時,我們應該顧全大局。”
生5:“祁黃羊如果有私心,他就不會辭職了,自己一直擔任下去,既能養病又有高官厚祿,不是更好嗎?所以我看他是出于公心。我也上網查過資料了,歷史上很多事例說明祁黃羊是一個出以公心的人,祁午也真有本領。”
師(點點頭):“你很有鉆研精神,值得表揚!”
生6:“我也有想法,如果祁黃羊出于私心,我們應該引以為戒不能有私心,這樣會害人害己;如果他真從國家利益出發,我們應該學習他出以公心,正直無私的高尚品格。”
師(興奮地):“你說得太棒了,你將來一定是位哲學家、思想家!”(聽了我的贊揚,同學們也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
小紅(又舉手):“聽了大家的話,我終于明白了,祁黃羊一心為公、真了不起!”
師:“祁黃羊是了不起,但你今天能發現這樣有價值的話題也很了不起,我們應該把掌聲送給你!”(此時,教室里又掌聲四起,同學們笑了,小紅也開心地笑了,正是這“意外”資源生成了這一“美麗的風景”)(看到同學們對文本材料的多元解讀和深刻感受,我的心坦然了……)
師(高興地):“我們讀書就該像小紅同學一樣善于思考、大膽設想,因為自己發現所得才是真正的收獲,這樣的學習才是最有效的。”
案例反思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對文本的解讀會有各自獨特的感受和體驗,課堂上學生不可能完全按老師預先構想的進行,常常會跳出我們的預設框架,給我們一些意外和驚喜。因而,教者應巧妙捕捉,開發利用,不能囿于教參的唯一答案,也不應回避或淡然了之,應珍視課堂中的生成性資源,善于抓住契機,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創造性地學習。至于“祁黃羊是否出于公心”這些爭議的結果已經不那么重要了,而重要的是在于討論的整個過程——讓學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發、有所得,這才是文本的意義所在,才是最可貴的、最有效的教學。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祁黃羊》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課文生字詞。
2.能根據人物特點,分角色朗讀課文對話。
3.能根據課文順序,有條理地概述課文。
4.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最后一段話的意思。
5.學習課文對話寫法,聯系課文情境寫一段人物對話。
品析:目標1為工具性目標,指向識字寫字,這是閱讀教學的底線目標;目標2指向“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朗讀的形式是依據文本表達的特點定,這一目標為朗讀訓練;目標3指向“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形象和優美的語言”,“把握”、“復述”的條件是根據課文的順序,訓練的方法是概述;目標4指向“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目標5指向寫的實踐,這個訓練一定不能脫離文本的環境,要做到語言運用與文本內容的完美結合。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板塊一:讀詞語,了解事件
教師逐步出示三組詞語:1.中軍尉 職責重大 興亡 安危 2.推舉舉薦 鄭重 慎重 合適人選 擔次重任 3.祁黃羊 晉悼公 解狐 祁午
教師引導學生逐組朗讀:1.讀后引導學生說話,誰能連起來說幾句話?2.點撥:推薦和舉薦是近義詞;鄭重和慎重意思不同,鄭重是嚴肅認真,而慎重是謹慎小心。3.聯系課文說說他們之間的關系,以此了解事件及人物之間的關系。
品析:(1)此板塊訓練點:主訓練點為課文重點詞語,輔訓練點為說話訓練;(2)重點詞語將近義詞作為教學重點;(3)詞語組塊出現,為復述提供了支架(4)此板塊按照閱讀教學的層次看,屬于低級層次——認知性閱讀。
板塊二:讀課文,概述課文
這四人之間發生了什么事情呢?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特別注意課文人物的對話。
學生自由讀完課文后,教師指名讀課文8、11、12自然段。
概述課文。
品析:(1)訓練點為概述能力訓練,概述及時概括能力,又是表達能力;(2)此板塊為閱讀教學的認知性閱讀層次。
板塊三:讀對話,角色體驗
這篇課文人物對話很多,要讀好人物對話,老師介紹幾條經驗:
要注意人物說話時的神態、動作,也就是要注意提示語。比如第四自然段,祁黃羊說話時候是想了想,鄭重地說。讀得時候要嚴肅認真。誰來讀?又比如,第五自然段,晉悼公深感意外,要讀出疑惑的語氣,誰來讀?第9、10、12自然段照此練習。
沒有提示語的,可以揣摩人物心理,把自己當做這個人物,就可以體會到人物的內心,就能讀好了。我們還可以根據相關的標點來理解朗讀。學生可以結合老師的提示做練習,而后進行角色朗讀練習,即兩個同學一組練習。教師可以指名朗讀,引導其他同學點評。
品析:(1)此板塊訓練點為朗讀;(2)朗讀訓練的載體為角色朗讀;(3)朗讀需要指導,訓練需要指導。指導的點為抓提示語,先進行“點“的指導,然后推廣到所有對話;(4)角色朗讀要有層次感,首先要有”點“的指導,然后在”點“上抓落實,接著自由練習,同桌練習,同桌展示,學生評價。這樣的朗讀有方法,有層次,有實效。
板塊四:讀段落,理解句義。
出示課文最后一段,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體會理解。學生自己朗讀第十一自然段,,然后說說“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含義。教師要引導學生聯系祁黃羊的兩次舉薦談談他一心為了國家的興旺和安危。
板塊五:創設情境,學習寫對話
據說,解狐在聽到祁黃羊舉薦他的時候,與晉悼公的使者也說了這樣的話。請你想像一下,解狐與使者的對話,寫一段人物對話。其中解狐有一句是這樣的:“祁黃羊真是一個……,我不如他啊!”
學生寫對話,然后交流
品析:(1)課堂需要有“動筆“的練習;(2)寫的訓練要結合課文情境;(3)寫的訓練要整合語言文字運用(對話的遷移運用)和文本內容和情感的體驗;(4)寫話需要教師提供支架幫助(“祁黃羊真是一個……,我不如他啊!”);(5)寫完后要有展示和反饋點評。
總評:
(1) 教學設計的理念要直接對應課標的相關理念,主要是語文課程的特點,語文課程的目標,語文教育的特點和年段教學的目標。
(2) 教學設計的特色要依據文本的表達特點,提煉文本的教學價值。
(3) 教學目標的制定要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要依據年段目標的要求和課后習題的要求。
(4) 教學板塊的確定要建立在對文本整合、提煉的基礎上。
(5) 板塊需要以訓練為中心,訓練有主訓練點和輔助訓練點。
(6) 板塊需要以學生的實踐活動來展開。
(7) 板塊內部要目標明確,任務清晰,活動充分,反饋及時。
(8) 板塊外部要呈現逐步推進的態勢。
設計理念
語文教學應該是返璞歸真,將教學的重心真正落在語言文字的學習之中。語文教師要善于發掘教材文本中的有教學價值的因素,設計簡單而有效的教學活動,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尤其是概括、復述、仿寫等基本能力,實現有效的教學。
品析:設計理念的依據:(1)語文課程性質決定的。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語言文字運用包括聽說讀寫活動以及文學活動。(2)語文課程的目的決定的。語文課程的根本目的是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其基本內涵包括: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概括能力是思維能力的核心);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傾聽、發言、讀書、寫字等);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等。
設計特色
充分發掘教材的語言文字的訓練價值,創設樸實有效的語文實踐能力,切實鍛煉學生的語文基本能力。
品析:設計特色的依據:語文課程的特點決定的。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決定學生對文本的解讀是多元的,同時要注意課程內容的價值取向,因此薛老師設計的仿寫練習就是基于對文本的多元解讀和正確的價值取向統一的訓練。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這種能力培養的主要途徑也主要是語文實踐。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祁黃羊》教學設計 篇7
作者:華薇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66
《祁黃羊》教學設計(原創)
華薇 發表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新詞語的意思。
3、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領會祁黃羊公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的精神。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段,反復誦讀,認真體會,加深對祁黃羊公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精神的理解。
教學難點:
聯系上下文,體會、理解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悼公所說話的意思。
教學媒體:投影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七周
板書設計: 9祁黃羊
因病辭職
外舉解狐 不避仇 大公無私
內舉祁午 不避親
第 一 課 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板書課題,認讀生字“祁”,指導書寫“祁”。齊讀課題。
2、學生圍繞課題質疑:祁黃羊是一個怎樣的人?課文敘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3、 檢查預習情況:說說故事發生在什么時候,在哪個國家?
故事中有哪些人物。
隨機出示下列名稱:春秋 晉國 悼公 祁午 解狐
指導讀好上述名稱。
二、自讀課文,要求(投影出示):
1、讀準生字字音,認清字形。
2、朗讀課文,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想想詞語的意思。
3、思考:祁黃羊是一個怎樣的人?課文敘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三、檢查。
1、投影出示下列詞語,注意讀準帶點字的讀音。
前鼻音:晉悼公 人選 舉薦 慎重
后鼻音:興亡
翹舌音:合適 召 慎重
其它:中軍尉 興亡 外舉不避仇 內舉不避親 祁黃羊 祁午
多音字:解狐
2、重點指導讀通下列句子。
(1)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沒想到解狐大病在身,臥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讓祁黃羊再舉薦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2)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個有軍事才能,可以擔此重任,我壓根兒就沒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親人。
(3)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難得呀!
3、同桌分自然段互讀課文后,指名逐段朗讀課文,結合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預習時布置學生查字典):
征伐 鄭重 舉薦 使者
4、快速朗讀課文,說說課文敘述了祁黃羊的什么故事。
板書:舉薦人才
5、交流資料,了解故事背景。
6、理清文章脈落。
(1)默讀課文,思考:祁黃羊向悼公舉薦中軍尉人選,推薦了哪兩個人?分別是哪幾個自然段寫的?
(2)討論,板書:
因病辭職 外舉解狐 內舉祁午
根據上述順序,把課文分為三段。
四、指導書寫生字。
1、給生字按結構分類。
左右結構:祁 尉 慎
上下結構:晉 薦 召
半包圍結構:選 適 避
獨體字:亡
2、說這些字哪幾個字比較容易寫,哪幾個字的什么地方要提醒注意。
祁:左邊是“礻”,而不是“衤”;右邊是“阝”,而不是“卩”。
選、適、避:“辶”的最后一筆要舒展,能托住里面的部分。
慎:右邊的“真”里面是三橫,不能少橫。
3、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邊描邊說出筆畫名稱,記住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五、作業:完成習字冊上的部分習字任務(字、詞部分)。
第 二 課 時
教學過程:
一、導讀課文。
第一段.
1、自由朗讀,邊讀邊想:這段告訴我們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討論、交流。
3、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祁黃羊辭職的原因。
第二段.
1、自由朗讀課文,在描寫人物對話時的神態的詞語下面做上記號,想想人物此時的思想感情。
2、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從悼公的話中,你體會到什么?(悼公對祁黃羊的高度信任)
指導朗讀悼公的話。
3、投影出示祁黃羊回答的話,指名朗讀,說說自己從中體會到什么?是從什么地方體會到的?(在“想了想”、“鄭重”的下面加上著重號)
指導朗讀祁黃羊的話。
4、指名分角色朗讀第五、六自然段。
(1)投影出示第五自然段,理解悼公所說的話,指導朗讀,注意悼公說話時的神態(在“深感意外”下面加著重號)。
(2)投影出示第六自然段,自由朗讀,說說從祁黃羊的回答中,你能體會到祁黃羊是個怎樣的人?(公私分明 心胸寬闊 不計前嫌)
5、指導分角色表演讀對話:同桌分角色朗讀,指名分角色朗讀,小組分角色朗讀,男女生分角色朗讀。
6、小結:祁黃羊外舉不避仇,真是個公私分明,心胸寬闊,不計前嫌的高尚之士。板書:不避仇
二、作業:
1、朗讀課文3遍。
2、辨字組詞。
普( ) 薦( ) 伐( ) 悼( )
晉( ) 存( ) 代( ) 掉( )
第 三 課 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朗讀新詞。
2、聽寫課后習題3的詞語。
3、指名朗讀第一至七自然段。
二、導讀課文第八至十二自然段。
1、師讀第八自然段。
2、自由朗讀第九至十二自然段,同桌分角色朗讀。
3、當祁黃羊舉薦了自己的兒子祁午時,悼公說了什么話?神態怎樣?
投影出示第十自然段,指名朗讀。
與上文比較,為什么不再用“十分驚訝”而用“深感意外”?
4、指名朗讀第十一自然段,討論:祁黃羊為什么要舉薦自己的兒子祁午?你是從什么地方知道的?
投影出示第十一自然段,在“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個有軍事才能,可以擔此重任,我壓根兒就沒去想他是不是我們仇人或親人”的下面加橫線。齊讀,問:祁黃羊一心想的是什么?
小結:由此可見,祁黃羊真是以國家利益為重,一心為公,不但外舉不避仇,還能做到內舉不避避親。板書:不避親
5、既然這樣,為什么祁黃羊不先推薦自己的兒子祁午,而要先推薦解狐呢?你是從什么地方發現的?
投影出示,對比分析:
“我看解狐就很不錯。”祁黃羊想了想,鄭重地說。
“看來只有祁午能擔當此任了。”祁黃羊想了想,又鄭重地說。
提示:祁黃羊前后兩次推薦,說話時的神態有沒有不同?(在“想了想”、“鄭重”下面加著重號)
從中你能看出祁黃羊是個什么樣的人了嗎?(祁黃羊考慮的確實首先是真正能為國出力的能人)
課堂討論,可參考查閱的歷史資料了解祁黃羊的為人。
6、引讀第六自然段。
7、男女生分角色朗讀第九至十二自然段。
三、根據課文的敘述順序,復述課文。
1、理清順序:
因病辭職
外舉不避仇
內舉不避親
2、學生試口述,同桌互述。
3、指名口述。
四、總結全文。
1、齊讀課文。
2、說說祁黃羊是個什么樣的人。你還想到相似的什么人?
五、作業:
1、 寫了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推薦 慎重 才能 重任
2、 照樣子寫詞語。
代替(“代”與“替”意思相近):
安危(“安”與“危”意思相反):
3、拓展練習
解狐聽了祈黃羊的舉薦,會怎么想說做?
祁午聽了祈黃羊的舉薦,會怎么想說做?
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搜索!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祁黃羊》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能聯系上下文體會“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課文內容,聯系上下文體會“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意思。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交流展示:復習第一部分。
1.指名讀,思考:這一部分告訴我們什么?
交流展示: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祁黃羊的身份。
2.用“之所以……是因為……”的句式說說祁黃羊辭職的原因。
板書:辭職
設計意圖:此環節交流展示學生上節的學習成果,提高學生上課積極性,通過交流展示共享學習成果。
二、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既然祁黃羊辭職了,那么他又向悼公推薦誰擔當此重任呢?
板書:薦賢
1.引讀體會悼公與祁黃羊的第一次對話。
從悼公的話中,體會悼公對祁黃羊的重用及高度的信任。
從祁黃羊的“想一想、鄭重”中體會祁黃羊的舉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2.導讀第二次對話。
讀好反問句、疑問句。
小練筆:把反問句改為陳述句。
體會祁黃羊的公私分明、心胸寬闊、不計前嫌的高尚品德。
3. 指導感情朗讀,分角色朗讀對話。
4. 合作交流討論:
解狐聽到祁黃羊舉薦他,會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呢?祁黃羊的親朋好友聽說此事又會怎么想呢?
板書:外舉不避仇
5.自讀第8-12自然段,你體會到什么?
6.討論交流:
從“只有”“想了想”“鄭重”中體會祁黃羊舉薦自己的兒子是既無奈而又慎重的決定。
從悼公的驚訝神態和反問中,體會祁黃羊的舉薦是出人意料的。
小練筆:把反問句改為陳述句。
7.指導感情朗讀,分角色朗讀對話。
8.祁午聽到這番話又會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呢?那些不了解黃羊的人又會怎么想呢?
板書:內舉不避親
9.那么當時的人們又是怎么看待他的呢?朗讀第13自然段。
板書:欽佩 出以公心
設計意圖:此環節要求學生通過互動探究,分角色朗讀理解“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這句話的意思。教師適時進行點撥并予以明確。
三、糾正反饋:
(1)復述課文,按課文內容填空。
人們稱贊祁黃羊 “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是指祁黃羊舉薦了( )解狐和( )祁午從此可以看出祁黃羊做事確實是( )為( )著想。
(2)理解:“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出以公心。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矯正加深對課文內容以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出以公心的理解。
四 、遷移應用:
通過本課學習你一定對祁黃羊有了深刻的認識你能夠用一些學過的詞語形容一下他嗎?
大公無私 不計前嫌
一心為國 光明磊落
正大公明 公私分明
設計意圖:此環節設置主要為豐富學生詞語的積累。
五 拓展閱讀:
1.閱讀《毛遂自薦》
六、 板書:
辭職
外舉不避仇
9.祁黃羊 薦賢 出以公心
內舉不避親
欽佩
七、布置作業:根據課文內容創作課本劇嗎,自由合作演一演。
教材簡析:
這是一個歷史故事。課文主要講祁黃羊讓位薦賢的事,表現他“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崇高思想境界。全文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二部分是本課的重點,在舉薦人才的過程中,用人物的對話來展開故事情節。抓住重點段,通過多形式的誦讀和想象,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特點,加深對祁黃羊公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精神的理解。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 合作探究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祁黃羊》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能根據提示,簡要說出故事內容
2.通過人物身份、提示語等入情入境地讀好對話
3.通過其他人物的介入,想象說話,深挖人物品質
教學重點:
讀好對話的環節處理
教學難點:
對人物品質的把握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豎起耳朵,練練聽力。
a.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b. 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毛澤東
2. 猜測老師為什么要積累這兩句。(憂國憂民的情操……)引到文中的“出以公心”
3. 誰做事出以公心?(板題、讀題)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能根據提示說說嗎?(小黑板)
4. 生練說,指名說,同桌互說
二、 讀好對話
(一)外舉
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瀏覽,發現故事主要是以什么形式呈現出來的?(對話)今天,我們就要來讀好對話,像平時生活中對話一樣自然。
1. 先請同桌之間用心地分角色朗讀3——7小節兩遍,一邊讀,一邊仔細聽,聽同桌的朗讀符不符合人物身份?
2. 生分角色讀文3——7小節。
3. 了解情況 按提示評價
達成共識
悼公:春秋五霸之一,大氣、威嚴,君臨天下的風范、沉穩,語速較慢
祁黃羊:職責雖不高可職責重大,很受重視,他很盡忠職守,辦事認真、慎重,對君主忠誠有禮
你覺得讀好對話還應注意寫什么? (提示語、設身處地地想……)
隨機指讀(兩組)、評價、再讀;推薦賽讀,全班分角色讀
(二)角色介入
1. 祁黃羊推薦人選首推解狐,解狐可是他的殺父仇人哎,這消息若傳入解狐耳朵里,他會怎么說?
2. 想象說話(知恩圖報、感激知遇之恩;奸佞邪惡、伺機報復……)種種想法有沒有可能呀?
3. 他難道沒想過這種種可能嗎?可是他依然這么做了,難道沒有一個人懂他的心嗎?
4. 生說 小結:可見他之所以首先推薦解狐,是因為(解狐的軍事才能出眾、顧全大局、以國為重),他這么做就叫(出以公心)。
(三)內舉
1. 天有不測風云,不久解狐就因病去世了,于是祁黃羊又格外慎重地向悼公推薦了自己的兒子祁午。課文8——11小節就是他們這一次的對話,請同學讀好對話
2. 指讀
3. 這次祁黃羊同樣是冒著極大的風險的,祁午可是他的兒子啊。你聽,消息傳出,別人都在怎么說呀?
4. 隨機指說 (特別提示說兒子)
5. 用一個詞或一句話夸夸他。
6. 他之所以能做事出以公心,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完全是因為他(一心為國、忠君愛國……)
7. 所以悼公聽了也深受感動,說(導讀)
8. 再來認識一下這位可親可敬的人物——(包含敬意地讀課題)
三、 作業
歷像他這樣愛國、大公無私的人還有很多,你能找出幾個這樣的故事來讀讀嗎?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祁黃羊》教學設計 篇10
祁黃羊是春秋時期晉國的重臣,歷經“晉景、厲、悼、平四世”,他以公而無私贏得了朝野內外的贊譽,他的言行成為衡量是非曲直標準。課文《祁黃羊》是一篇歷史故事,但是從題材上看,我們可以歸為寫人的文章,著力表現的應是塑造人物形象,表現人物特點。而人物特點一般通過事例表現,課文通過講述祁黃羊讓位薦賢的故事,表現了他“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思想境界,塑造了這位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
課文共十三個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給我們介紹了故事發生的時間、背景,三至十三自然段寫祁黃羊舉薦人才。
我們先來看故事發生的背景。
社會背景:“春秋時代,幾個大國為了爭奪霸主的地位,經常出兵征伐別的國家。(社會動蕩,戰爭不斷,弱肉強食)當時,晉國軍事力量比較強大,晉國國君悼公決定由祁黃羊擔任中軍尉,負責統領駕馭戰車的士兵。(暗示中軍尉責任重大)
職位介紹:中軍尉是個什么樣的職位呢?課文中有三句話點明了這個職位的職責及重要性。職責:負責統領駕馭戰車的士兵。重要性:“中軍尉職責重大。”“主公讓我推薦能替代我的人,事關國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
辭職背景:告老退休(無法再為國效力)
推薦背景:你在軍中多年(對軍中的人都非常了解),心目中一定有合適的人選。
課文主要贊揚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做事出以公心。對外舉薦殺父仇人解狐,這讓人難以想象,俗話說,“殺父之仇,不同戴天。”他這樣做,在一般人看來是無法理解的,他不擔心家族安危嗎?他的家人會怎么想?解狐又會怎么想?朝中大臣又會怎么想,怎么說?課文沒有說,給讀者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可是解狐沒有福分,大病在身,不久就去世了。祁黃羊于是舉薦自己的兒子祁午。這勢必又會引起軒然大波,祁黃羊推薦自己的兒子,會不會是偏心眼?大家會怎么看這件事?君主又會怎么看?故事充滿懸疑。課文沒有對事件做過多描述,而是用簡練的語言,通過人物對話的描寫,巧妙地將矛盾激化,通過祁黃羊的兩段話,就消解了大家的種種疑惑,顧慮。“主公問我誰可以擔此重任,并沒有問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哪!”“主公讓我推薦能替代我的人,事關國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我只是想(沒想別的),朝中的人哪個有軍事才能,可以擔此重任,我壓根兒就沒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親人。”這兩段話非常值得推敲,中軍尉職責事關國家安危,不能不慎重。說明祁黃羊知道推薦人選的責任重大,他考慮的只是哪個有軍事才能,能擔當重任,壓根兒沒有考慮是仇人或者親人(根本沒想過個人恩怨)。這是兩個角度,一個是國家角度,一個是個人角度,很顯然,祁黃羊是站在國家角度考慮問題,根本沒有考慮到個人恩怨。這就是出以公心,以大局為重,不計較個人恩怨。一個“外舉不避仇”,一個“內舉不避親”,兩個事例充分說明,祁黃羊確實是出以公心,實在難得呀!課文最后借悼公之口贊美了祁黃羊,揭示了文章主旨。
課文從內容來看,應該不是難理解,我們教學時,除了從內容層面上來理解,更要帶領孩子做深入探究,了解文章寫作特點,學習寫作方法。課文寫作特點:1.對話描寫;2.側面描寫。
教學時,我們就可以通過反復品讀人物對話,弄明白文字背后要表達的意思,從表達方式的角度,體會寫作方法之妙。如:
我看解狐就很不錯。“祁黃羊想了想,鄭重地說。
“看來只有祁午能擔當此任了。”祁黃羊想了想,又鄭重地說。
把兩段文字放在一起比較,就會發現,祁黃羊舉薦時是非常認真的,嚴肅的,這恰恰表現了他的出以公心。
側面描寫是通過對悼公的描寫來反襯祁黃羊的出以公心。“深感意外,十分驚訝”不僅是悼公的反應,其實也是大家的反應,文章借悼公之口寫出了大家的疑惑,擔心,可謂高明,通過對話描寫事件這樣的方法,教學時應該讓學生體會一下,
課文最后,我們還可以討論兩個問題:
1.祁黃羊為什么不先舉薦自己的兒子祁午來接替他?
2.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的意義是什么?揣摩編者意圖。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祁黃羊》教學設計 篇11
《祁黃羊》課文解讀及相關閱讀練習
一、導航臺
課文主要內容及全文思路導讀
直接以人物名字為題目的課文,你還學過哪些?有沒有想過,以人物名字作為題目有什么好處?
祁黃羊,春秋時代晉國的大夫,名奚,字黃羊。課文是根據《呂氏春秋》中有關“去私”的內容改編的。編者直接以人物名字“祁黃羊”作為題目,表明文章所敘寫的是關于祁黃羊的故事,給人以顯豁醒目的感受。
《祁黃羊》這篇課文敘寫了春秋時代晉國大夫祁黃羊,為了國家的利益不計個人恩怨,不避個人親仇,兩度為國薦賢的故事,表現了祁黃羊出以公心、正直無私的高尚品格。
課文按照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來安排內容:
起因:祁黃羊因病辭職。春秋時代,大國爭霸,戰事不斷,祁黃羊腿腳有病,不便行走,不適宜繼續擔任統帥軍隊的中軍尉,這才請求辭職。
經過:祁黃羊兩度薦賢。中軍尉職責重大,晉悼公希望祁黃羊推薦合適的替代人選。祁黃羊先薦殺父仇人解狐,后薦自己兒子祁午。
結果:祁黃羊舉薦受稱贊。悼公稱贊他“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真正“出以公心”。
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可以知道祁黃羊是一個做事出以公心,薦才不避親仇的人。
二、精品屋
課文精彩片斷欣賞
“看來只有祁午能擔當此任了。”祁黃羊想了想,又鄭重地說。
悼公十分驚訝:“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你舉薦他,難道不怕人家說你偏心眼兒?”
“主公讓我推薦能替代我的人,事關國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個有軍事才能,可以擔此重任,我壓根兒就沒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親人。”
悼公聽了很受感動,說:“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難得呀!”
欣賞:
讀了這幾段對話,你覺得祁黃羊是個怎樣的人呢?是否也被他“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行為所感動呢?一個國家,有這樣處處出以公心,為國著想的人,怎能不強大呢?
三、金手指
表達方法提示
對話描寫:寫出人物性格
讀了《祁黃羊》這篇課文,我們會發現,課文寫祁黃羊兩次推薦賢才,都采用了對話描寫的形式。
我們再來讀讀這兩部分對話,想想有什么值得學習的地方。
悼公說:“中軍尉職責重大,決定人選的事關系著國家的興亡。你在軍中多年,心目中一定有合適的人選。你覺得誰能替代你呢?”
“我看解狐就很不錯。”祁黃羊想了想,鄭重地說。
悼公深感意外,說:“解狐不是殺你父親的仇人嗎?你怎么會舉薦他呢?”
“主公問我誰可以擔此重任,并沒有問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哪!”
“好吧,我相信你,就照你的意見辦!”
“看來只有祁午能擔當此任了。”祁黃羊想了想,又鄭重地說。
悼公十分驚訝:“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你舉薦他,難道不怕人家說你偏心眼兒?”
“主公讓我推薦能替代我的人,事關國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個有軍事才能,可以擔此重任,我壓根兒就沒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親人。”
悼公聽了很受感動,說:“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難得呀!”
如果不讀課文,只看這兩部分對話,你是不是也能從中感受到祁黃羊舉薦人才不避親仇、出以公心的可貴品格?這就是這篇課文對話描寫的特點:寫出了人物性格。
古人說:“言為心聲”,也就是說,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直接透露,它是人物性格特征的鏡子。因此,語言描寫對塑造人物形象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語言描寫要能把人物的心情、性格反映出來,讓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對話是人物之間的談話,可以反映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面貌,我們在描寫時,要注意選擇那些能夠反映人物性格、精神、特征的話,要簡明、精煉,不能過多過長,避免重復。
課文中祁黃羊的語言就非常精煉,這是他深思熟慮的結果,反映出他身為中軍尉,負責軍隊訓練,干練、嚴謹、考慮周密的特點。
此外,寫對話還要寫出人物說話時的語氣神態,并結合人物的行動、心理來進行描寫。這一點,請注意上面所引課文的加點部分。
四、益智園
創新與實踐
1、這則故事是在司馬遷所著《史記》中有記載,像這樣很有意思的故事,《史記》中還有很多,你可以把《史記》找來讀一讀,如果讀不懂,可以請教老師,或者自己查字典。
2、像祁黃羊這樣做事出以公心的人,歷史上還有哪些人呢?在我們今天的社會里,你發現了這樣了不起的人了嗎?一個國家、一個社會有了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多了,應該是非常強盛的。想想,再找找資料,跟同學們交流交流。
附
課后練習3提示:
見“精彩片段欣賞”。
課后練習5提示:
祁黃羊是一個舉薦賢才不避親仇、做事出以公心的人。
有關語句:
“我看解狐就很不錯。”祁黃羊想了想,鄭重地說。
“主公問我誰可以擔此重任,并沒有問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哪!”
“看來只有祁午能擔當此任了。”祁黃羊想了想,又鄭重地說。
“主公讓我推薦能替代我的人,事關國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個有軍事才能,可以擔此重任,我壓根兒就沒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親人。”
五、萬花筒
相關資料
1、古文賞讀
(晉悼公)三年,晉會諸侯。悼公問群臣可用者,祁奚舉解狐。解狐,奚之仇。復問,舉其子祁午。君子問:“祁奚可謂不黨矣。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隱子。”
——《史記 晉世家第九》
2、晉悼公的小故事:《有備無患》
春秋時候,有一個英明的君主叫晉悼公。他有一個部下叫司馬魏絳,也是一個執法嚴明的好官。有一次,晉悼公的弟弟楊干,他的座車擾亂了軍陣,魏絳就把替楊干趕車的仆人斬首示眾。
楊干跑去向晉悼公哭訴:“哥,魏絳實在太目中無人了,連王室都敢侮辱。”
晉悼公聽了很生氣:“這個魏絳太無禮了,居然讓我的弟弟受到侮辱,我一定要殺了魏絳,替我弟弟出這口氣,來人呀!去把魏絳抓來。”
另一個大臣羊舌赤聽到了,馬上向晉悼公說:“大王,魏絳是個忠臣,如果是他做錯了,他絕對不會逃避責任的。”
話還沒說完,魏絳就到了宮外,他呈給晉悼公一封奏書,然后就拔出佩劍準備自刎。衛兵看到了,立即勸魏絳:“您先不要自殺呀!等大王看了奏書再說。”
晉悼公看完了魏絳的奏書:“原來是我弟弟楊干不對,我錯怪魏絳了。”
晉悼公連鞋子都來不及穿就急忙跑出宮外,把正準備自殺的魏絳扶起來:“都是我的過失,不關你的事呀!”
從此以后,晉悼公對魏絳更加地信任,還叫他去訓練新軍呢!
有一天,北方的戎族來向晉國獻禮,請求晉國能和戎族和睦相處。晉悼公說:“戎族沒什么情義,又貪心,不如把它攻下來吧!”
魏絳馬上勸晉悼公說:“戎狄既然來求和,就是我們晉國之福,何必去攻打它呢?”
晉悼公聽了魏絳的話,和戎族合平相處,從此斷了北方的外患,專心的治理國事。
過了幾年,晉國在魏絳的輔助下,愈來愈強大。有一次鄭國出兵去侵犯宋國,宋國向晉國求救,晉悼公馬上招集了魯、衛、齊、曹等十一個國家的軍隊,由魏絳率領,把鄭國的都城團團的圍住,逼鄭國停止侵略宋國,鄭國害怕了,就和宋、晉、齊等十二國簽訂合約。
楚國看到鄭國和宋、晉、齊等十二國簽訂了和約,非常地不高興,便出兵去攻打鄭國。鄭國無法抵抗強大的楚兵,只好又和楚國簽訂合約。北方十二國知道了,就又出兵攻打鄭國,鄭國沒有辦法,鄭國派使臣來向晉國求和。
晉國答應平息戰爭,鄭國為了要感謝晉國,就送了大批的珍寶、歌女等。晉悼公把一半歌女要賜給魏絳,魏絳不但不要,還勸晉悼公說:“大王,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則無患。”
晉悼公一聽:“嗯!你說的很對!”就把歌女送還給鄭國。
之后,晉悼公在魏絳的幫助下,順利的完成了晉國的霸業。所以,后來的人用“有備無患”形容做事情有了萬全的準備,就不怕任何突發的狀況,可以避免失敗了!
3、春秋時代:我國歷史上的一個時代(公元前722年~前481年),因魯國編史《春秋》包括這一時期而得名。現在一般把公元前 770年到公元前476牛,劃分為春秋時代。
4、中軍尉:官名。春秋時晉國的軍隊設軍尉,主管派遣為將住駕御車馬的軍吏,及訓練士卒。中軍尉為中軍所設之軍尉,大夫爵。
練習1答案提示
1、 讀下面的繞口令,注意分辨平舌音、翹舌音。
提示:
可以將繞口令中平舌音和翹舌音的字分別找出來,反復比較,反復練習,讀準了,再練習讀繞口令。
2、 看圖認識部首,再寫幾個屬于這個部首的字。
提示:
酉:“酉”的古文字像個盛酒的壇子,凡用“酉”作部首的漢字,意義都和“酒”或者發酵的液體有關。例如:酸、酒、醉。
貝:“貝”的古文字像個貝殼,古時候貝殼曾用來當作貨幣,所以以“貝”為部首的字都與貨幣有關。例如:貨、賊、財。
戈:“戈”的古文字像古代的兵器“戈”,以“戈”為部首的字都和戰爭、武力有關。例如:戰、戳、威。
王:“王”的古文字像一根繩子串聯著三塊玉,以“王”作部首的字,很多都和玉有關。例如:珠、瑪、瑙。“王”做部首時,音同“玉”,不讀“王”。
3、 將括號里能跟前邊搭配的詞畫出來。
提示:
意志(固定 堅定) 發揮(先進 作用)
發言(熱烈 強烈) 克服(困難 困苦)
批評(銳利 尖銳) 發明(電燈 秘密)
任務(艱苦 艱巨) 樹立(信心 制度)
4、 讀一讀,說說每組句子有什么不同,再照樣子寫句子。
提示:
(1)不同:第二句在原句的基礎上,擴充了“向誰走來”;第三句在第二句的基礎上,擴充了“怎樣走來”。擴充的是后半部分的內容。
例:
小船駛去。
小船向遠方駛去。
小船緩緩地向遠方駛去。
(2)不同:第二句在第一句的基礎上,擴充了“瞻仰誰的故居”;第三句在第二句的基礎上,擴充了“怎樣在瞻仰”。擴充的是后半部分的內容。
例:
趙小娟看書。
趙小娟看一本有趣的書。
趙小娟聚精會神地看一本有趣的書。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祁黃羊》教學設計 篇12
佚名
教學目標 :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領會祁黃羊公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能聯系上下文體會“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出以公心”的意思。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卡片、磁帶、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主要板書計劃:
3 祁黃羊
因病辭職
兩度薦賢 出以公心、正直無私
舉薦受賞
作業 設計、安排:
課內:1 抄寫詞語;
2 組詞;
3 給帶點字選擇正確讀音;
4 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5 按原文填空;
6 聽寫詞語。
課外:閱讀一段話,并完成練習。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學習生字詞語,理解詞語意思。
3、默讀全文,分段歸納段意。
教學過程 :
一、介紹人物導入 課題。
1.簡介祁黃羊,板書課題:祁黃羊。
2.圍繞課題質疑:課文是以人名為題的,一看就會想到什么?(祁黃羊是一個怎樣的人?課文敘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二、初讀指導。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畫出詞語,理解意思;
思考前面提出的問題。
2.檢查自學情況。
①生字卡片正音。
“適、召、慎”是翹舌音;
“晉、選、薦、慎”是前鼻音。
②分自然段指名讀: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3.理清課文層次。
①聽課文錄音,邊聽邊想課文寫了哪些內容。
②本文寫祁黃羊幾次舉薦人選?(兩次)
從哪兒寫到哪兒?
指名朗讀。
③他第一次舉薦誰?(解狐)是哪幾個自然段寫的?(第3-7自然段)
指名男生讀。
理解詞語:人選、興亡、舉薦、合適。
④他第二次舉薦誰?(祁午)是哪幾個自然段寫的?(第8-11自然段)
指名女生讀。
理解詞語:召、慎重、避。
⑤默讀全文,分段歸納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祁黃羊因病辭職。
第二段(第3-7自然段):祁黃羊兩度薦賢。
第一段(第1-2自然段):祁黃羊舉薦受賞。
4.分段指名讀課文。
三、指導寫字。
1.自學田字格中的生字,注意它們的間架結構。
2.討論生字的寫法。
“祁、尉、慎”為左右結構。
“選、適、避”是半包圍結構的字。
四、作業 。
1.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領會祁黃羊公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的精神。
2、指導復述。
一、復習。
1.分自然段指名讀課文。
二、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思考: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討論交流:
結合理解詞語:幾個大國、征伐
3.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祁黃羊辭職的原因。
板書:因病辭職。
4.練習朗讀。
三、學習第三段。
1.出示句子:悼公聽了很受感動,說:“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難得呀!”
2.齊讀句子。
3.學生質疑,師板書: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出以公心
四、學習第二段。
1.自讀課文,思考:“外舉不避仇”說的是怎么一回事?
“內舉不避親”說的是怎么一回事?
2.指名口述。
3.理解“外舉不避仇”。
①引讀體會悼公與祁黃羊的第一次對話。
從悼公的話中,體會悼公對祁黃羊的重用及高度的信任。
從祁黃羊的“想一想、鄭重”中體會祁黃羊的舉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②導讀第二次對話。
讀好反問句、疑問句。
體會祁黃羊的公私分明、心胸寬闊、不計前嫌的高尚品德。
③指導感情朗讀,分角色朗讀對話。
4.理解“內舉不避親”。
①自讀第8-11自然段,你體會到什么?
②討論交流。
從“只有”、“想了想、鄭重”中體會祁黃羊舉薦自己的兒子是無奈而又慎重的決定。
從悼公的驚訝神態和反問中,體會祁黃羊的舉薦是出人意料的。
讀好祁黃羊的話,理解祁黃羊舉薦兒子的原因。
③指導感情朗讀,分角色朗讀對話。
5.即興表演祁黃羊兩次舉薦人選的情況(課件出示畫面)。
①自讀第二段,記住有關內容。
②分組分配角色表演。
③指名兩組當眾表演評議。
6.小結:
①你覺得祁黃羊是一個怎樣的人?
②再讀末節。
五、指導復述。
1.回憶課文各段大意。
2.同桌互相復述。
3.指名復述、評議。
六、作業 。
1.畫出下列詞語中帶點字的正確讀音。
晉國(jin jing )落下了毛病(lao luo )
統帥(shuai suai )興亡(xing xing )
解狐(xie jie )慎重(sheng shen )
2. 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推薦慎重
才能重任
3.按課文內容填空。
悼公稱贊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是指祁黃羊舉薦了解狐和祁午,從此可以看出,祁黃羊做事確實是出以,為著想。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祁黃羊》教學設計 篇13
《祁黃羊》這篇課文是一個歷史故事,講了春秋時代晉國的中軍尉祁黃羊讓位薦賢的事,表現了他"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個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通過對課文的學習,讓學生認識祁黃羊是一個一心為國,做事出以公心的人,并能將課文進行復述.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領會祁黃羊公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的精神.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段,反復誦讀,認真體會,加深對祁黃羊公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精神的理解.
教學難點:
聯系上下文,體會,理解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悼公所說話的意思.
教法學法:
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先從學生對課文的主要內容的把握和復習的第一段入手,引出問題,而后引出第二段這個重點段落.讓他們到文中去找具體的事情,進一步理解"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意思,并從中感悟到祁黃羊是一個公私分明,不計前嫌,以國家利益為重的人.在此基礎上,第三課時讓學生來復述課文.
本篇課文的主要情節是將祁黃羊先后舉薦兩個人擔任自己的職位,一個是仇人解狐,一個是親人祁午.在熟知這個故事情節的過程中,注意體會他舉薦這兩個特殊人物所闡述的理由,這是體會"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表面含義及深刻內涵的關鍵所在.祁黃羊的人物形象除了從祁黃羊的舉薦理由中可以感受到,還從他的神態中也有所領悟.例如在舉薦人才的時候,兩個"想了想""鄭重",都可以讓人感受到他對這件事是非常認真的,是唯才是舉的.除此以外,文中悼公的表現是對祁黃羊人物的反襯.例如:"深感意外","十分驚訝"等都應作深入探究.
因此,在本節課教學中,我抓住課文中的中心詞:"出以公心",讓學生讀課文,找出能體現祈黃羊做事出以公心的地方,在學生抓住關鍵詞句理解,感受的時候,配以解狐,其他大臣以及祈午的內心想法來想象,最后深入感悟祈黃羊那種一心為國,出以公心的可貴品質.在學生充分讀,充分交流的基礎上,讓學生理解"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
9,祁黃羊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領會祁黃羊公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的精神.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段,反復誦讀,認真體會,加深對祁黃羊公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精神的理解.
教學難點:
聯系上下文,體會,理解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悼公所說話的意思.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理清層次,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1,在以前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很多的歷史人物,比如的越王勾踐,的林則徐.上一課中,我們又認識了的劉備和的諸葛亮. 今天,老師再給你們引薦一位我國春秋時響當當的歷史人物,晉國的中軍尉,名字叫"祁黃羊"的人.
2,師板書課題,提醒"祁"的寫法.相機介紹春秋時代的背景.(春秋是我國第一次全國大分裂形成時期,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當時全國分為140多個大小諸候國,經常發生征伐.其中以晉楚兩國尤其突出.在晉悼公繼位前,曾經稱雄一時的晉先后被楚強占去鄭,陳,蔡等地,晉悼公繼位時又趁機占了東部要邑——彭城.作為當時的國君——悼公,此時最大的的心愿是(振興國家,收復失地,打敗楚國),而這些愿望的實現都要有一位杰出的將領才行.誰能幫他實現心愿呢.讓我們隨著一個關鍵人物祁黃羊-----重回那段紛爭的歷史.)
3,齊讀課題,圍繞課題質疑:課文是以人名為題的,一看就會想到什么 (祁黃羊是一個怎樣的人 課文敘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理解生詞.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認讀,正音.
(2)分自然段指名讀課文: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3)指導讀通長句子.
(4)交流生詞理解情況.
3,快速朗讀課文,說說課文敘述了祁黃羊的什么故事.
三,理清課文層次.
1,默讀課文,思考:祁黃羊向悼公舉薦中軍尉人選,推薦了哪兩個人 分別是哪幾個自然段寫的
2,討論,交流.
3,根據上述順序,給課文分段.
四,學習第一部分
1,指名讀第一,二自然段,思考:祈黃羊想辭去的是中軍尉的職務.中軍尉是什么職務 這個職務重要嗎 哪兒看出它的重要
2,中軍尉是"負責訓練軍隊"的,古代的中軍尉相當于現在的軍訓部部長.當時幾個大國君為了爭奪地位血戰沙場,不顧一切代價,不擇手段.強烈的欲望使他們失去了理性,失去了人性.在這么一個戰亂紛紛的年代里,晉國的軍事力量比較強大,說明什么 (祁黃羊英勇善戰,指揮能力很大.)
3,春秋戰國是多事之秋,弱肉強食,軍事力量關系著國家的興衰存亡,中軍尉這個職位相當重要.中軍尉的職責如此重要,祁黃羊為什么要請求辭職呢 從中你又感受到什么 (指導學生回答:因為祁黃羊為了國家常年征戰而腿腳落下毛病,所以為了國家的安危而請求辭職.他時刻惦掛的是國家的安危,一心為國,一心為公.)
4,齊讀這一部分,讀出贊揚之情.
五,指導書寫生字.
1,自學田字格中的生字,注意它們的間架結構.
2,說這些字哪幾個字比較容易寫,哪幾個字的什么地方要提醒注意.
3,學生描紅,邊描邊說出筆畫名稱,記住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六,課堂作業.
1.抄寫生詞語.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課文,體會人物品質
教學過程:
一,把握內容,設疑引入:
1,出示填空,請學生補充完整:春秋時期,晉國中軍尉( )因病主動請求辭職,( )要求他推薦賢才,他先推薦他的殺父仇人 ( )任中軍尉,后又推薦自己的兒子( )任中軍尉.( )贊賞他( ),真是難得!(補充后齊讀)
2,談話:祁黃羊向晉悼公辭職后,第一次為什么要舉薦了他的殺父仇人解狐擔任中軍尉,第二次為什么又舉薦祁午擔任中軍尉呢 帶上這些疑問我們具體看看課文.
二,品讀課文,分析人物,領悟情感:
外舉解狐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3—7自然段,思考:辭掉中軍尉的職位后,祁黃羊是怎樣向悼公舉薦解狐的 劃出有關句子和重點詞語,讀一讀,想一想,看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2,引導交流:自由發言.(經過反復比較,深思熟慮)
3,出示祁黃羊的話:
(1),祁黃羊首選了解狐,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他是經過再三考慮的 祁黃羊"鄭重地說","鄭重"是什么意思 (慎重,認真,嚴肅…)
(2)此時,祁黃羊會想些什么呢 組織學生全班交流(祁黃羊可能會想:哎呀,中軍尉這個職位真是太重要了,我得認真考慮考慮.現在的人選嘛,到有四,五個,但是最有才能的,最合適應該是誰呢 …)
4,是的,祈黃羊是經過深思熟慮后,才舉薦解狐的,我們一塊兒鄭重地讀好這段話.
5,聽了祈黃羊的舉薦,悼公的表現是——"深感意外","意外"是沒有想到的意思,悼公為什么"深感意外"呢 (組織學生全班交流)
6,請你也用很意外的語氣讀好悼公的這段話.(指名讀:課件出示這段文字.)
7,太讓人感到意外了,居然會推薦自己的殺父仇人來擔當這么重要的職務,祁黃羊的親朋好友聽到這一消息,可能會紛紛找上門了,猜猜他們會說些什么 解狐聽到祁黃羊的舉薦, 他會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
8,是啊,祁黃羊推薦的可是殺父仇人啊,這可是一個爆炸性的新聞,很多人都不理解他,難道真的沒有人懂他的心嗎 你懂嗎 說說看.
9,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
內舉祈午
1,當解狐病逝,這時祁黃羊向悼公推薦了自己的兒子祁午,他又是怎樣舉薦的,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第8—11自然段,劃出有關段落和詞語,讀一讀,看能讀懂些什么.
2,學生交流.(相機出示句子)(從"只有","想了想,鄭重"中可以看出祁黃羊舉薦自己的兒子是無奈而又慎重的決定.)
3,指名朗讀這段話.
4,悼公聽了會如何 (感到驚訝.)集體讀,驚訝,怎么讀 指名讀
5,解狐去世后,祁黃羊有推薦了自己的兒子擔當中軍尉的職務,消息一傳出后,肯定有人會不滿意了,他們會說些什么呢
6,舉薦仇人解狐,舉薦兒子祁午,都會招致他人的不滿,可他為什么還要舉薦他們呢 請學生讀第11小節,讀后談談自己的看法.
7,指導讀好第十一自然段(讀出平靜的語氣,映射著他一顆愛國的心)
感動悼公
1,祁黃羊把國家安危放在第一位,因此把悼公也感動了,讓我們一起讀一讀課文的最后一段.
2,學生談談對悼公話的理解.
3,你還能想到哪些詞來形容祁黃羊 (胸懷寬廣,不計前嫌等)
4,小結:同學們,一個強盛的民族,一個進步的國家,一刻也不能沒有祁黃羊這樣大公無私的人.回去把這則感人的故事講給家人聽,讓更多的人記住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故事,讓更多的人受到感動.
四,布置作業
1,用上我們積累的成語,寫幾句你讀了課文以后的感受.
2,閱讀《毛遂自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