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 關于習作(通用12篇)

關于習作

發布時間:2022-12-05

關于習作(通用12篇)

關于習作 篇1

  習作指要

  1.通過組織學生參觀訪問,查閱資料,使學生弄清蘋果的常見品種,栽培的歷史,生存條件,營養功效等,獲取寫作的第一手材料。

  2.引導學生有條理地介紹蘋果的品種等情況,寫明常見品種、生存條件、營養價值及幾種常見蘋果在外形特征、品質、類別等方面的差異。

  3.經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盡力把文章寫得形象生動、活潑有趣。

  [教學要求]

  1.通過組織引導學生參觀訪問果園、商店認識水果品種以及查閱有關資料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懂得:接觸社會,有目的查閱資料是獲取寫作材料的重要來源。

  2.練習按所提出的問題和所提供的卡片資料及自己在閱讀和參觀訪問時所獲取的新鮮資料,介紹某種事物的方法。

  3.借助寫作練習,“養成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學習摘抄、制作、運用資料卡片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按順序介紹蘋果的品種等情況。

  難點:把文章寫得形象生動、活潑有趣。

  [課前準備]

  1.利用活動課帶領學生參觀訪問本地的幾家水果店,認識幾種常見的蘋果,看看它們的形狀、顏色、品種等,了解它們的特點、產地、什么時候成熟,屬于幾類果等。填好參觀記錄表(表式見書上第65頁)。

  2.組織學生去圖書館查閱有關蘋果的資料并做記錄。

  3.訪問蘋果園的農藝師,了解蘋果的有關知識。

  [教學過程 ]

  一、談話導人

  蘋果是許多人都喜愛吃的水果。它和葡萄、柑橘、香蕉并稱世界四大水果,盡管如此,蘋果的種植史、生存條件、栽種地域和營養功效等人們往往知之甚少,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教材提供的資料,結合我們的參觀訪問以及到圖書館查到的資料,以(蘋果家族)為題寫一篇作文,來向人們介紹一下我們都愛吃的蘋果。(板書:蘋果家族)

  二、自學課文

  1.自學課文第一部分。思考討論:

  (1)這一次作文練習的目的是什么?

  (2)文章要求我們本次習作可從哪幾方面去寫?

  (3)課文對完成本次習作有何具體要求?

  2.討論交流。

  [討論第(2)題時相機板書:蘋果的常見品種、蘋果的栽培史、蘋果的生存條件、蘋果的栽種區域、蘋果的營養功效]

  過渡談話:以上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部分,通過學習我對本次習作練習的目的、內容、要求都有了清楚的了解,但光這還不夠,同學們對寫作的內容掌握得可能還不夠全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

  3.自學課文第二部分。

  思考:教材提供的每張卡片回答了習作練習中提出哪一個問題?

  4.討論交流。

  三.交流所得

  1.思考:我們在課前參觀訪問、查找資料中獲取了哪些資料?它回答了作文練習中提出的哪一個問題?

  2.交流討論,并逐一分類補充到卡片中去。

  四、明確寫法

  1.進一步明確習作要求。

  以(蘋果家族)為題,按所提問的順序介紹蘋果。

  2.交流習作內容。

  (1) 分小組互相練說。

  (2) 指名說。

  (3) 評議(鼓勵學生要大膽想象,避免生搬硬套卡片上的資料,并提示學生要注意運用過渡語句·)

  3.獨立作文。

  4.評議修改,布置學生以習作為藍本,準備做蘋果展銷會上的小推銷員。

關于習作 篇2

  教學要求

  1.認真閱讀例文《我的班主任》,領會作者怎樣通過具體生動的事例,把人物描寫得細膩感人的。

  2. 能通過討論交流,學會圍繞中心選擇材料,能自擬題目。

  3.學會寫好人物動作神態的要領,做到細膩感人。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圍繞中心選擇和組織材料。

  教學難點 :把人物動作、神態寫得細膩感人。

  課前準備

  1.放大抄錄《我的班主任》全文。

  2.布置同學們回憶老師關心幫助過你的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師恩難忘》,明確寫法

  1.指導學生重讀《師恩難忘》。

  (1)師恩“難忘”,師恩“深重”,田老師教了作者4年,發生的事很多,作者選擇了什么事來寫?為什么要回憶這件事呢?

  (2)讀了文章,我們仿佛“身臨其境”,我們為什么會產生這種感受呢?

  2. 學生朗讀思考,教師檢查點撥。

  3. 師生共同小結:由此可見,寫人要選好典型事例,還要把人物寫生動,寫具體。

  二、學習例文《我的班主任》,領悟寫法

  1. 自讀例文,想一想:

  (1)作者選擇的事例有什么特點?

  (2)作者是怎樣把人物寫生動、寫具體的?把描寫馮老師動作、神態的句子畫出來,讀一讀。

  2.分小組討論、交流。

  (1)選取生活中的日常小事,從“小”處見“大”。

  (2)寫時抓住了人物動作、神態來描寫,細致人微,具體感人。如“一只溫暖的手扶著我的前額”,“慢慢地向上抬起”,“一雙眼睛望著我”……

  (3)相應地寫出“我”的感受和反應。

  三、閱讀習作要求,運用寫法

  1. 指導學生閱讀習作要求:“我們的成長無不滲透著老師的心血。像上面上課時糾正寫字姿勢之類的事,哪個老師沒做過?”啟發學生回憶所有教過你的老師(包括課外興趣小組的輔導老師)。確定其中一個,選擇他(她)幫助、教育你的一兩件事,認真想一想后再寫下來。

  2.引導選材:老師關心幫助你的事有哪些,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

  3.組織討論:怎樣才能把這件事敘述得具體生動?

  4. 擬題,完成初稿。

  5. 組織修改。

關于習作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對照插圖讀懂例文《我的自畫像》,了解主要內容,初步感知圖文結合介紹自己的方法。

  2.讀懂習作要求,初步領會介紹人物的基本要領:抓住任務的整體形象,長相、性格、興趣愛好等方面的特點,按一定順序寫并配上自己創作的自畫像。

  3.按習作要求,按照例文的方法,圖文結合抓住主要特點向大家介紹自己。

  過程與方法

  在“說-評-寫-改”的過程中把作文寫得有條理,寫得具體。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自我,完善自我。

  教學重點:

  抓住外貌特征,通過神態的描寫反映一個人的性情。

  教學難點:

  寫出個性特征。

  教學準備:

  教師:投影

  學生:卡紙和小鏡子。

  教學安排:三課時

  第一、第二課時

  課時教學目標:

  1.對照插圖讀懂例文《我的自畫像》,了解主要內容,初步感知圖文結合介紹自己的方法。

  2.讀懂習作要求,初步領會介紹人物的基本要領:抓住任務的整體形象,長相、性格、興趣愛好等方面的特點,按一定順序寫并配上自己創作的自畫像。

  3.按習作要求,按照例文的方法,圖文結合抓住主要特點向大家介紹自己。

  教學過程:

  一、名片導入:

  1.導入: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一張名片,它是用來做什么的呀?

  向新朋友介紹自己。

  2.提問:在名片上都有些什么呢?

  一般會寫上:姓名、職業、電話、通訊地址等。

  二、讀懂例文

  1.談話引入:有個叫杜小虎的同學,就有一張特別的名片,不僅有對他自己的介紹,還有自畫像恩,你想去看看嗎?想去認識杜小虎嗎?

  2.學生自己讀例文,并結合圖說說對杜小虎的印象。

  3.那么你是從圖或例文的哪些地方產生這樣的印象的?說給小組同學聽聽。

  4.小結:介紹自己,就要向人家講清自己的長相、年齡,最重要的是要向大家講出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特點。

  三、認識自己

  1.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自己的長相,請學生把鏡子拿出來,仔細打量自己的外貌。

  2.談話:你的外貌大家都看得見,你的性格、愛好自己了解得最清楚了,仔細想想,用幾句話來說說

  3.同桌互相說說對方的外貌特點。

  4.分小組,分別介紹自己,相互可以補充。

  四、仿照練習

  1、讓學生對著鏡子畫自畫像,畫出自己最有特點的樣子。

  2.同桌相互欣賞,比一比誰畫得最象,并提出修改意見。

  3.把自己畫的,說的寫下來。提供好詞:活潑可愛、熱情大方、興趣廣泛……

  4.完成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板書設計:

  習作2

  外貌

  我的自畫像       性格

  愛好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交流本次習作的心得、體會。

  2、訂正本次習作所出現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知道好的自畫像應把自己的特點寫清楚、把自己的興趣愛好寫詳細。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順利進行了第二次作文。在這次習作中,你們向老師展示了各個活潑、可愛的你們;老師看到了一個個天真、浪漫的孩子。

  本次習作表現非常出色的有:

  二、欣賞優秀習作。

  1、實物投影出示幾篇優秀習作。

  2、師生共同評議好在什么地方?

  3、你學習到了什么?

  你覺得還有什么需要補充或修改的地方?(同學討論)

  4、全班玩“猜猜看”的游戲,貼出自畫像。

  三、講本次習作主要出現的問題。

  1、有漏字的現象。有同學寫:“今年我10啦!”

  “體重25斤”、“身長33厘米”……

  2、錯別字:“剛筆”、“身才”、“令年”……

  3、有同學只寫了自己的長相,而忘了寫興趣、愛好等。

  四、小組交流

  1、小組內交流作文。

  2、互相提出建議,互相評論好句子。

  五、訂正

  學生訂正錯別字。看老師評語,了解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教后反思:

關于習作 篇4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懂得象聲詞的意義和用法。

  2、學會把生活中聽到的聲音用象聲詞寫下來。

  3、能通過一件事的敘述或一個場景的描寫,用上幾個象聲詞。

  教學重點、難點:

  1、細致觀察,放飛想象,用象聲詞說寫兩三個片段。

  2、描寫細致、生動,想象合理,有情趣。

  3、如何恰當,準確使用象聲詞。

  教學準備:

  各種配音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認識象聲詞

  1、同學們,你們對下面這段話一定不陌生吧,(課件出示)這時,一群鴨子“嘎嘎”叫著,“撲通撲通”跳下水。這是小學一年級《魯班和櫓板》一課中的一句話。

  (1)指名讀這句話。

  (2)讀了這句話,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怎樣的場景?

  (3)再來讀讀這句話:這時,一群鴨子叫著跳下水。

  比較一下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

  (4)小結象聲詞的使用(象聲詞用得恰當、用得形象……)

  2、(課件出示)小蜜蜂飛來了,采走了香的粉,釀出了甜的蜜。孩子們跑來了,籃兒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裝著喜盈盈的滿足。

  (1)指名讀

  (2)讀著這句話,似乎缺少了什么?

  (3)出示:“            ”小蜜蜂飛來了,采走了香的粉,釀出了甜的蜜。“            ”孩子們跑來了,籃兒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裝著喜盈盈的滿足。  指名填。

  (4)讀了這句話,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5)有了這幾個表示聲音的詞語,句子就變得更生動、具體,我們一起來美美地讀好這段話。

  3、教師小結:剛才這兩段話中寫了鴨子叫的聲音“嘎嘎”,跳下水時的聲音“撲通撲通”,蜜蜂飛來時叫的聲音“嗡嗡嗡”,孩子們跑來的腳步聲“啪啪啪”。像這種模仿聲音的詞叫象聲詞。    板書:象聲詞 

  在句子中寫的時候一般都加上引號。(點擊引號閃動)

  4、在你們學過的課文和課外書中,你還知道哪些象聲詞,能說兩三個嗎?

  指名說象聲詞。

  二、積累體驗,學用象聲詞

  (一)看錄象,準確、恰當地用象聲詞說話

  1、是啊,大千世界,聲音無處不在。讓我們走進動物世界,去感受動物世界各種聲音的魅力。老師有一個要求:請大家選擇其中最感興趣的動物說一句話,準確地使用象聲詞。

  2、學生看錄象

  3、同桌交流

  4、指名交流,教師評價

  5、小結:剛才幾個小朋友能正確、恰當地使用象聲詞把看到的情景說出來。

  板書:準確  恰當

  (二)聽聲音,合理有序地用象聲詞描述一個場景

  1、我們再來聽一個聲音,你聽到這個聲音想到了怎樣的場景?(播放4個聲音)

  2、(組合這幾個聲音)我們把這幾個聲音連起來聽一聽,你聽了這幾個聲音想到了怎樣的一個場景?

  3、盡管我們沒有看到這個場景,但聽了聲音,就有如聞其聲、如見其影的感覺。同學們也能合理、有序地圍繞象聲詞把這個場景敘述清楚。

  板書:合理  有序

  (三)小結:我們在使用象聲詞描寫一個場景的時候,只要做到準確、恰當、

  合理、有序,就會使我們的文章變得有聲有色。板書:有聲有色

  三、選擇素材,運用象聲詞  

  出示課件:四幅圖                   

  1、接下來請同學們選擇其中的一幅圖,準確、恰當、合理、有序地使用象聲詞,把你看到的場景寫下來。寫作的時候要做到三個不:不抬頭、不停筆、不說話。

  2、學生起草寫作,師巡視

  3、評價習作

  (1)投影出示學生的習作

  (2)教師評價:語句是否通順,象聲詞的運用是否準確、恰當、合理、有序

  (3)學生嘗試評價

  4、總結全課:通過今天的寫作,我們認識了象聲詞,使用象聲詞寫好了一個場  

  景,今后我們在使用象聲詞的時候一定要做到準確、恰當、合理、有序,這樣文章才會有聲有色。

  板書設計:

  習  作  4

  準確  恰當

  象 聲 詞                              有聲有色

  合理  有序

  第二教時:

  (1)小組交流:選擇一兩個場景,用上合適的象聲詞。

  (2)指名交流,有效評議。

  (3)評議后做修改,再指名交流。

  (4)謄寫作文。

  聽課感受

  本篇習作張老師先讓同學們分門別類的認識了一下各種各樣的象聲詞,便于同學們記住,并且在習作中很好的使用.張老師還讓同學們根據幾組象聲詞想象畫面,讓同學們知道象聲詞用的好就能在文中起到很形象的作用,使文章內容更生動.之后還讀了一下好的小朋友的文章,以供別的同學學習.學生自己在寫這篇習作的時候,重要的還是要設想好一個適合的場景,恰當使用一些象聲詞,這樣象聲詞才會在文章中起到畫龍點睛的妙用.

  課前思考:

  本次習作曾聽吳老師上過,效果很好。學生對于象聲詞并不陌生,但卻不太會運用,習作教學中我們可以充分地發揮了聲音的魅力,讓學生聽聲音想象發生了什么事情,這會引起學生莫大的興趣,激勵他們去想去交流。

  授后小記:

  習作四其實吳老師先前在我們班試上過,但上的時間長了,而且當時感覺學生對于象聲詞用得有些過份多,反而失去了文章的和諧與美感,所以,利用一節課時間再與學生一起交流學習,確定的教學方法以吳老師修改后的四種聲音為內容,學生分別聽,并且想象自己看到的畫面,這樣一來他們特別開心,想象力也特別豐富,積極回答的同學也非常的多,這是我樂于看到的。但說是說,如何下筆寫?這也是我們要注意的地方。我指導他們可以先描寫環境,例如:清晨,當第一絲陽光照入臥室,爸爸睜開了朦朧的睡眼,他依依不舍地鉆出了自己的被窩……然后將四種聲音聯想成一幅畫面。因為聲音比較有趣,學生也特別感興趣,所以他們都迫不及待地想寫了。

  授后小記:

  習作4吳老師已在我們班試上過了,但上的時間有些過長了,難免學生對于這篇習作的要點會有所遺忘,于是,我讓他們再一次打了草稿,范圍更廣一些了,可以是一個場景或是一件事情,在敘述的過程中,必須用到象聲詞。在交流草稿的過程當中,我讓學生把自己在生活中積累的象聲詞與大家交流分享,在使自己的積累更豐富的同時,他們一定也會明白,原來生活中還有這么多已存在但平時不太留意的細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前面花大力氣讓學生愿意寫,我想后面的教學環節師生都應該感覺是愉快的、輕松的。在前面層層鋪墊的基礎上,后面的習作交流、互評才會進行順利,進一步突破習作“想象合理有趣、描寫細致生動”的教學難點。

  教學反思

  本次習作的教學設計是從兒童心理出發,用密切聯系實際生活的內容,新穎有趣的活動形式,引導學生動眼看場景,動腦想場景,動口說故事,動手寫習作。在習作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語言,學習寫作的興趣。促使學生主動聽說,主動評議,主動實踐,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學生由于對象聲詞的認識并不多,教學中我讓學生就學過的兩段話來談談有了這些表示聲音的詞語有什么好處,在學生了解象聲詞的概念時,我讓學生說幾個生活中積累的象聲詞。我又借助了媒體來讓學生欣賞自然界的各種動物的叫聲,并選擇自己喜愛的動物用上象聲詞說一句話,讓學生體會準確、恰當的使用象聲詞并不難。這樣,既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又為習作中使用象聲詞作了準備。隨后,又播放四個生活中的聲音,讓學生先用象聲詞各說一句話,再將四個聲音連起來,想象看到的場景,用上象聲詞說一段話,指導學生在使用幾個象聲詞時要做到合理、有序。學生由認識象聲詞到用象聲詞說一句話,再由象聲詞說一段話,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讓學生非常感興趣,說話熱情高,可見循序漸進教學法永遠是教學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在幾次試教中我發現學生在使用象聲詞敘述一個情景的時候,句式很單調,一般都是用“……發出了……的聲音”,使文章的語言顯得別扭,不流暢。同時,由于學生把注意力過多地集中在學習使用象聲詞上,反倒忽視了敘述內容的具體,描寫內容的細致。好在我在指導學生說話時,當學生用不同的句式使用象聲詞時,我對此予以肯定,學生也明確要在敘述具體、描寫生動的前提下使用象聲詞才能錦上添花,象聲詞在句中的位置也可以靈活安排。

  教材上提供了四幅畫面供學生參考,這些場景學生在生活中都比較熟悉,為幫助學生更好地回憶生活中的場景,我先讓學生說說每幅畫的內容,再在剛才說話的基礎上讓學生選擇其中的一個場景寫下來,要求能準確、恰當、合理、有序地使用象聲詞。從學生寫的情況來看,學生已經能跳出純粹地使用象聲詞,將一個場景描寫具體、生動。

關于習作 篇5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真閱讀例文,學會通過對具體事情的記敘來表現人物的特點。

  2、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的長處,并能夠有條理地表達出來。

  3、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學生自信樂觀的人生態度。

  二、教學重點、難點及對

  策重點:通過對具體事情的描述來表現自己的長處。

  難點: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和細致的描寫,表達自己的閃光之處,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對策:例文引路,教師指導,生生交流。

  三、教學準備

  學生自備的相關照片;采訪爸爸、媽媽的相關材料。

  教學過程設計

  一、 導入

  1、昨天,老師接了一個電話,是以前的一個學生打來的。他說一直以來總覺得自己有許多缺點,在同學們面前抬不起頭來,以至于心情郁悶,成績下降。老師請同學們做他的心理醫生,跟他聊一聊,開導開導他。

  2、小組討論討論。

  3、指名說說。(引出“發現自己的長處”這個話題。)

  二、 讀懂例文

  1、請同學們自己讀讀例文

  (一),說說“我”為什么覺得很棒。

  2、自由朗讀例文

  (二),說說“我”有什么長處,從哪些語句中可以讀出“我”的自豪。

  (1)自由交流。

  (2)指名說說。(請丁柏寧說說自己的長處)

  習作2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自選或自擬文題,通過一兩個具體事例,寫寫自己最得意的長處、本領。

  2、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對具體事情的描述來表現自己的長處。

  難點: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和細致的描寫,表達自己的閃光之處,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對策:例文引路,教師指導,生生交流。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激趣練說

  1、同學們,讀了這篇作文,你一定會想,我也有我的長處,我的本領。請你閉上眼睛想一想,自己有什么特別令自己驕傲的地方,說給大家聽一聽,讓大家把贊許的目光投給你!

  2、學生展示自己光輝一刻的相關照片做口頭介紹。

  二、練寫草稿

  請同學們把剛才說給大家聽的內容寫下來,要注意進行具體的描述,字里行間要洋溢著內心的喜悅和自豪。題目可以從課本提示中選一個,也可以自擬。

  三、師生交流

  1、同桌互讀互評。

  2、讀給小組的同學聽,互評互助,作出修改。

  3、大組交流,讀給全班的同學和老師聽,師生評議。

  4、學生修改、完善習作。

  四、學生謄寫習作

  課前思考:

  導入要趣。上述辦法很好,也可采用其他辦法,目的只有一個導出“人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一說。

  學習例文。例文寫得好,語言清新生動,如看見一小孩在那兒娓娓道來。有很鮮明的自豪感,

  指導方面有兩點,一點是引導學生挖掘出自己最值得自豪的,超出別人的,也是別人感到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刻的,易受感受的內容,選材是第一關鍵。可以啟發學生發現自身的某一方面的長處,也可以啟發學生發現自己的某一本領。第二是從方法上講,寫自己的本領、長處要通過自己經歷的事情來寫,內容要真實,具體,這樣讀來可信可親。

  強調當堂習作,當堂交流。盡量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

  聽課感受

  本課張老師叢教導一個后進學生導入,讓另一個同學來說說他身上的長處.讓他知道,自己在別人眼中還是有優點的.從而引出今天的學習主題:說說自己的長處.象這樣的習作課,學生自主討論的時間很多,因此課堂氣氛特別活躍.每一個學生都積極的說自己的長處,尋找自身的閃光點.然后張老師又讓同學們學習書上人家寫的文章,看別人是怎么描寫自己的長處的,自己再學著寫一篇.我覺得其實本課重要的倒不是將文章寫的多優美,而是可以讓學生正視自己的長處,不要以為自己一無是處,并且變的自卑.當然,也不能因為有長處就變的驕傲了.總之,要保留正常的心態.

  課前思考:

  習作二是請學生發掘自己的一項特長,并且通過語言文字展示給大家。這是一個很好的題目,習作的材料來源于自己,身邊的素材應該是隨手拈來,同時它也是培養學生自信的一個很好的依托。學生生活中有不少寫這類習作的素材,但是往往不知道如何合理運用。可以試一試讓學生自己通過閱讀例文,然后小組討論的辦法,來再次作文。如何讓學生有話可說,而有自己的話說呢?首先,請學生說說自己的特長,然后請他就一件能顯示自己特長的事來具體談談。

  教后小記:

  今天上了習作第一課時,感覺比較平淡,力求上得穩一點,簡一點,實在一點。導入課題,主要解決學生自找長處;學習例文,主要解決怎樣寫的問題;習作聯系,主要要求學生不停筆,堅持在課堂上完成。看來這三點大部分都做到了。一些個別學生有些特殊問題,只能特殊解決了。

  本次習作的設計比較好,貼近學生實際,應該覺得有內容可寫。

  課前思考:

  本次習作從學生自身選材,體現他們的優點和長處,我想重點是要激起學生表現的欲望--想表現自己的優點或長處,甚至于是迫不及待地展示,這樣,課堂就活躍了!因此,習作開頭情境的創設很重要。怎樣才能激起他們的這種表現欲望呢?蔣老師設計的電話導入是不錯的,但有沒有更貼近他們生活的例子了呢?能不能從身邊的同學說起呢?(比如,幫幫班級中一些后進的學生,找到他們的特點,找到他們的長處,并大聲地贊美他們的這些長處)我們班級的學生比較有愛心,相信這一點他們都能夠做到。接著是能夠推已及人,將自己的優點或長處表現出來。

  教學反思:(第一課時)

  本單元的習作訓練旨在通過對例文的學習,激發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展示自己的健康情趣,并能夠通過具體情節的描述,表達自豪之情,從而培養自信、自強的健全人格。為此,在教學設計時,引導學生仔細地品讀例文,讀懂例文,從而發現自己的閃光之處,并在師生共同營造的寬松氣氛之中樂于表達。

  授后小記:(第一課時)

  本習作,我以心理醫生導入,設置這樣一個情境:有個女孩子,總感覺自己缺點很多,很自卑,在同伴面前抬不起頭來,于是天天悶悶不樂,您能開導開導她,幫她解決問題嗎?這樣,一下子就激發起了孩子的興趣,紛紛幫小女孩出點子。于是,我自然引出本習作內容: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優點,說說你最棒的地方,再聯系課本例文,孩子們也都找到了自己的閃光點。

  授后小記:

  本次習作情境的創設比較重要,它直接影響上課的質量。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回憶小英(上學期教材中出現的)的經歷,想一想,如果小英出現在我們班,你會怎么去幫助她樹立信心呢?學生踴躍舉手回答了自己的想法,很多小朋友認為要挖掘小英的優點,借著這個機會,引入我們的主題,想想自己有沒有什么優點、長處呢?其實這個問題我昨天也讓學生思考過,有些孩子平時也缺乏自信,所以,沒有什么特別的發現,我讓他們與父母一起討論,看看自己到底有沒有什么特別的。

  授后小記:

  從學生的習作情況來看,都能夠根據要求完成習作,但許多小朋友的速度不夠快,沒能當堂完成習作,這是一個訓練點,今后要加強練習。此外,有些學生語句的表達上還不夠通順,我讓學生通過先自己讀,然后再與同桌交流修改來發現問題,最后再讓教師批閱。

  教學反思:

  我們常常談到的授之以“漁”,不授之以魚。到底什么是漁?我想這篇習作告訴我們,學生生活中積累其實不少,但是他們不知道如何將自己的積累生動的表達出來,于是就開始一味的模仿,而真正是失去了自我,將他人的生活經驗在自己身上大量的復制。如何開發學生的創造呢?我想,絕對不是,再挖掘生活,而是教師在習作教學中,將習作的入門點指點給孩子們,讓學生領悟到習作表達的方式,用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自己的的話表達自己的感情。我們的孩子這樣才是真正的自己捕魚,才能真正捕到自己的魚。

  授后小記:(第二課時)

  今天看了孩子們的作文草稿,感覺還有所欠缺,可能是自己的指導不到位吧,于是,我進行了再一次的點播。對這次習作我有兩點體會:1、是一次和自己對話,認識自己長處的過程;2、引導學生用事實說話的過程。我感覺第2點是教學中一個難點,就是如何引導學生通過具體事例、通過動作、語言、心理等細節描寫展示自己的優點,要用好課本中的兩篇范文,讓這些寫作技巧也滲透到“具體的事例”中!

關于習作 篇6

  一、教學目標 :

  1、圖文對照,讀懂“例文”《打預防針》,初步感知看多幅圖作文的方法。

  2、按“習作要點講座的提示”,通過討論領會看多幅圖作文的有關要求,即“根據圖意”加上適當“想象”,把事情寫得“連貫”、“具體”的要領。

  3、按照“作業 ”的要求,看懂四幅圖的圖意,仿照“例文“的寫法,連貫具體地說、寫《打油》的故事。

  二、教具準備:

  小黑板、掛圖

  三、教學設計

  (一)看圖說話

  1、出示《打預防針》的掛圖。

  2、小組學習:看一看,說一說。

  3、小組匯報。

  4、師生點評。

  (二)自悟要求

  1、自由地讀例文,找一找、劃一劃,比一比,說一說,你們剛才說的和文章有什么不同。

  2、組織學生自由地表達。

  3、教師總結:想象合理、豐富;表達具體、生動、連貫。

  4、明確要求:要想把看圖習作寫好,必須是達到以上要求。

  (三)復習方法,自主學習

  1、說說我們在三年級時學會的看圖的方法。

  2、總結:

  (1)總體看圖,確定人物、時間、地點和事件

  (2)細看每一幅圖,用一句話說說圖意。

  (3)看圖時先看主景,再看背景。

  (4)根據主景和背景,展開合理想象。

  3、用小黑板出示方法。

  4、出示《打油》掛圖,根據上述方法,先自由練說,再小組合作學習。

  5、師巡回指導。

  (四)習作指導

  1、小組推薦或自薦練說。

  2、生生互評,教師點評。

  3、指導如何寫具體:

  (1)人物是活生生的,應該怎么寫才能把他們寫活?引導說出要寫出人物的表情、語言、動作及心理活動。這樣才能寫“具體”

  (2)如何把四幅圖寫連貫?引導學生學會根據地點變化,時間變化、心理活動或語言自然過渡。指名說。

  (3)學會首尾照應的寫法。

  ①小朋友的表情照應。

  ②媽媽的表情照應。

  ③自然環境照應。

  (4)小組練說,師生點評。

  4、教師讀下水作。

  (五)成語超市

  毫不猶豫 熱火朝天 氣喘吁吁 恍然大悟

  一蹦一跳 全力以赴 配合默契 二話沒說

  樂不可支 專心致志 一言不發 疑惑不解

  焦急萬分 不動聲色 萬分羞澀 連連稱贊

  (六)練寫修改

關于習作 篇7

  教學要求

  ⒈認真閱讀古詩句,能了解其出處、作者、意思等。

  ⒉會用研究報告的形式寫出來,語言要清晰,表達要準確。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寫關于古詩句的研究報告。

  難點:用查閱資料的方法,研究古詩句,深刻理解其含義。

  課前準備

  ⒈提供《唐詩三百首》一本。

  ⒉抄寫課文中的五句詩。

  ⒊研究結果匯報表一份。

  教學過程 

  一、以詩導入  ,激發興趣

  ⒈同學們喜歡讀古詩嗎?你最喜歡讀誰的作品?

  ⒉開火車背古詩。

  ⒊老師這兒也有幾句詩(出示),誰來讀一讀?

  二、小組學習,研究古詩

  這些詩句,有的比較深奧,要到四五年級才能學到。這堂課,教師讓你們自己研究、學習,你們有信心嗎?

  ⒈小組同學共同合作,找出你不太明白的詩句進行研究。

  研究指導:詩的出處、作者、意思等,都可作為研究的內容。

  研究方法:可查閱資料,提供《唐詩三百首》。

  ⒉小組同學相互探究,進行熱烈的討論。

  ⒊整理研究結果,填寫研究結果匯報表。

  (內容包括詩人的簡介,詩作的背景,對詩的理解或賦予詩句新的意義。)

  三、集體交流,匯報結果

  匯報:通過這次研究,我又知道了些什么?

  討論:各小組推選一名代表參加班級討論。

  教師可補充介紹詩作的背景,從而更有利于理解詩句的含義。

  四、例文指導,學習寫作。

  ⒈指名讀屈美生同學的《關于“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研究報告》。

  ⒉這份報告中講到了些什么?(詩句的出處、全詩的內容、詩句的含義)

  ⒊你打算怎樣寫自己的研究報告?你還想研究些什么嗎?

  五、撰寫研究報告

  ⒈把你的研究成果寫成一篇研究報告。

  要求:語言要清晰,表達要準確。

  ⒉學生各自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⒊修改評議。

關于習作 篇8

  教學目標:

  1.看清四幅神情各異的畫面,展開想象的彩翼,感受它們分別表示的內心情感

  2.回憶一件親身經歷的事,體驗當時的情感:或喜或憂,或傷心或氣憤,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性的思維。

  3.寫出這件親身經歷的事,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要準確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4.題目由自己來定,可為自己的作文配上合適的表情插圖。教學重點:回憶一件親身經歷的事,體驗當時的情感:或喜或憂,或傷心或氣憤,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性的思維,并寫出這件親身經歷的事。

  教學難點:寫出這件親身經歷的事,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要準確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一、營造氛圍,誘發創作熱情

  1.老師用簡筆畫在黑板上畫出人物臉及五宮,討論概括人物表情:喜、怒、哀、樂。

  2.學生紛紛上臺把準備好的照片或日記、圖片等張貼到相關的表情下面。

  二、積極體驗,調動情緒情感

  1.談話:人們常說,喜形于色。我們總是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把喜怒哀樂寫在臉上。被表揚了,滿足了愿望,而感到開心;遇到不平,受委屈了,感到憤怒;考試成績不理想,好朋友不理你了,感到傷心、難受……

  2.看照片,交流。看看照片上,某同學笑得多歡啊!問:你為什么這樣高興啊?這是某同學被抓拍的照片。問:你為什么愁眉不展地坐在那兒,一動不動?

  三、交流傾訴,表達內心體驗

  1.小組合作,交流各自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準確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2.組員討論事情是否真實,感情是否真摯。

  3.小組代表上臺來講述自己親身經歷的一件事。

  四、寫作,表達真情實感學生各自回憶,提筆寫作。

  第二課時

  一、評優激勵,激發新的創作動機

  1.把優秀作文布置到他的圖片旁,并給予獎勵。

  2.要求學生為自己的作文添畫表情插圖。

  二、評講作文

  1、指名讀習作。

  2、提出修改意見。

  3、學生修改。

  三、謄寫習作

  板書設計:                

  習作5 喜、怒、哀、樂。

關于習作 篇9

  教學要求:

  1、 指導學生讀懂例文讓學生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還不行,還要學會問、查找資料。

  2、 引導學生了解家鄉的一種產品,進行仔細的觀察,培養搜集材料的能力和良好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學習例文獲取作文材料的方法。

  2、訓練學生如何把觀察到的,詢問到的,查閱到的資料整理成文。

  教學對策:從例文中獲取方法,講練結合。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教程:

  一、習作準備

  在習作前的一個星期,要求學生分成小組,通過采訪、上網、閱讀文本資料等方法了解家鄉的一中特產,并做好記錄。

  二、談話導入,激發習作興趣

  1. 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的家鄉有哪些特產嗎?

  2. 今天,我們就來開一個小小的展銷會,向人們推薦、介紹家鄉的這些特產。

  三、閱讀范文,了解習作順序

  1. 閱讀課本提供的例文。

  同學們,在這個展銷回上,我們該從哪些方面介紹這些特產呢?請大家先讀一讀沈平平同學寫的《銀杏》。

  2. 交流閱讀例文的心得。

  閱讀了例文,有什么收獲?沈平平同學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介紹銀杏的呢?

  (先詳細介紹了銀杏的外形,包括枝葉、果實,接著介紹了銀杏果實的作用,最后用簡短的文字介紹了銀杏之所以被稱為

  “活化石”的原因)

  3. 例文的寫法對我們今天的介紹有怎樣的啟發?想一想,你應該按照怎樣的順序來介紹你的產品?現在我們就按照分好的小組來展開討論。

  四、合作交流,整合資料

  1. 學生分小組交流自己搜集的相關資料。(文獻資料、圖片資料、采訪的文字資料、音像資料等等)

  2. 沒個小組推薦一個人做大組發言、交流。

  (1)小組內準備。

  (2)大組交流,本組成員補充。

  (3)其他小組同學補充或者提出意見。

  五、學生寫作

  同學們把自己剛才在展銷會上發言的材料按照一定的順序組織在一起,就是我們今天要完成的習作了。

  1.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并列出提綱。

  2.交流提綱,互相補充意見。

  3.學生按照列出的提綱寫作。

  課前思考:

  本次習作是介紹家鄉的一種產品。習作例文是介紹“銀杏”。我們讓學生寫什么呢?看了本次習作的要求后,我思索著。對,我們昆山有三寶——瓊花不是昆山的市花嗎?很有特色啊!

  提供瓊花的資料:

  瓊花,又稱聚八仙、蝴蝶花。忍冬科落葉或半常綠灌木。4、5月間開花,花大如盤,潔白如玉。聚傘花序生于枝端,周邊八朵為萼片發育成的不孕花,中間為兩性小花。果期10—11月,瓊花枝、葉、果均可入藥,具有通經絡、解毒止癢的功效。

  瓊花是我國特有的名花,文獻記載唐朝就有栽培.現今長江中下游丘陵山區林下和灌木叢中常有野生,在河南、山東以南地區園林中習見栽培。瓊花邊緣有數量不等(多為8個)的白色不孕花。葉大,高通常不超過1米,花期5~7月,花被片4,花色品種豐富,多為紅色、淡藍色,作盆栽或園林地被植物。花期4月中旬到5月上旬,核果橢圓球形,初呈青綠色,果熟時先為紅色,后漸轉為藍黑色,觀果期為8~10月。秋果紅若珊瑚,鮮艷可愛,為花果兼美的觀賞樹種。

  瓊花是我國的千古名花,它以淡雅的風姿和獨特的風韻,以及種種富有傳奇浪漫色彩的傳說和逸聞逸事,博得了世人的厚愛和文人墨客的不絕贊賞,被稱為稀世的奇花異卉和“中國獨特的仙花”。

  課前思考:

  在課前準備中告訴孩子們,因為所寫作的家鄉產品不相同,在介紹的過程中也會有所區別,不能“自古華山一條道”。比如介紹家鄉的一種水果和介紹家鄉的一種工藝品,在介紹過程中的側重點是不相同的。水果要介紹它的外形特征,它的營養價值或者用途,另外,這種水果的種植、習性特點等等都是可以介紹的內容。如果要介紹家鄉的一種工藝品,那么我們就可以從這種工藝品的歷史淵源,以及它的制造工藝,材料選擇等角度進行介紹。

  課后反思:

  本次習作訓練旨在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請教別人、查閱資料等一系列的方法,比較全面地了解家鄉的一種特產,并能夠按照由外部特征到價值到用途的順序作比較進行詳細的介紹。在習作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交往能力、多種學習方法并行的探索能力以及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授后小記:

  學生在上一篇家鄉的美味中積累了一點習作知識,所以相對于習作4信心提升了。例文也十分具有典型性,學生能夠進行模仿,也易于遷移到自己的本次習作中。大部分孩子寫的還是可以的,而且所寫的內容也都是孩子們所熟悉的。因此采用的方法是同學之間對批。效果還不錯,經過同學們共同的努力后,又讓孩子自己立刻修改,感覺文章還是有一定質量的。

  課前思考:

  我是這樣想的,的確統一寫作內容學生似乎沒有個性可言,更談不上以學生為主體,以學定教了。但從寫作指導的角度來看,選定一篇進行詳細指導要更有實效。我決定以大閘蟹為范例進行課堂的指導,教學生怎樣合理取材,注意詳略。再者這個題材比教貼近生活,容易取材,有共性的東西。

  課后反思:

  我搜集了關于大閘蟹的各方面的資料印發給學生,解決了部分學生無處上網、查閱資料的問題。(不知是好,還是不該,這樣學生搜索資料的能力就無法鍛煉了。)這樣做當然也有好處,本次習作主要鍛煉他們如何有序、有詳略地整理資料再成文。在這些資料里,大閘蟹的生活環境、營養價值要特別指導。

  蟹資料

  陽澄湖清水大閘蟹享有"蟹中之王"的美稱;陽澄湖鎮出產的大閘蟹,自古以來便享有至高無上的盛譽。陽澄湖蟹,歷來被稱為蟹中之冠。這與陽澄湖的特殊生態環境有關。陽澄湖湖面開闊,水域百里方圓,碧波蕩漾,水質清淳如鏡,水淺底硬,水草豐茂,延伸寬闊,氣候得宜,正是螃蟹定居生長最理想的水晶宮。所以,陽澄湖蟹的形態和肉質,在螃蟹家族中,大大的與眾不同。形態有四大特征:一是青背,蟹殼成青泥色,平滑而有光澤;二是白肚,貼泥的臍腹甲殼,晶瑩潔白,無墨色斑點;三是黃毛,蟹腿的毛長而呈黃色,根根挺拔;四是金爪,蟹爪金黃,堅實有力,放在玻璃板上,八足挺立,雙螯騰空,臍背隆起,威風凜凜。眾所周知,陽澄湖出產的大閘蟹,歷來是最負盛名的,肉質肥嫩鮮美,食過后再食其它再好的佳肴名菜,都會索然無味。陽澄湖蟹在海外久享盛譽,被稱為“中華金絲絨毛蟹”。

  陽澄湖蟹肉質細嫩,滋味鮮美,營養豐富。同其它螃蟹或別的水產品相比,所含的水份較少,含蛋白質、脂肪質、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a等營養成份特別豐富。每100克蟹肉中含碳水化合物7克;蛋白質14克;熱量139千卡;鐵13毫克;核黃酸0.71毫克;單位); 維生素:a5960(國際脂肪:5.9克(據本草岡木)。

  清蒸大閘蟹     

  這是大閘蟹最經典的做法,這種做法主要突出螃蟹原汁原味,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大閘蟹的色、香、味。珠江春酒店的服務員把蒸好的蟹端上桌,大閘蟹色澤橙黃,肉鮮香甜美。翻開底蓋,連著把蟹背也一同剝開,蟹背里金色的膏黃就展現在眼前,仔細地把膏黃剝下來,澆上醋,放進嘴里,細細地品味,慢慢地咀嚼,果然是“蟹肉上席百味淡”啊。

  吃陽澄湖大閘蟹時的注意事項

  1.死陽澄湖大閘蟹不能吃 因為大閘蟹死后其體內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會變質而致人食物中毒。

  2.生 陽澄湖大閘蟹不能吃 因為其身上有寄生著肺吸蟲及其他病菌。

  3.陽澄湖大閘蟹的胃、腸、 鰓、心不能吃 大閘蟹的胃俗稱“蟹和尚”為三角形囊狀物,在頭胸部前端;大閘蟹的腸子為一條黑色條狀物,裝著消化食物和糞便 ;大閘蟹的鰓位于頭胸部兩側俗稱“蟹胰”,上面常有污物和寄生蟲;大閘蟹的心臟位于胸部中央,為一六角形包囊。

  4.陽澄湖大閘蟹不能與柿子 、茶水同食因為柿子、茶水中所含的鞣酸跟大閘蟹的蛋白質相遇后,會凝固成不易消化的塊狀物,人會出現腹痛、嘔吐等癥狀。

  5.脾胃虛寒者可少吃陽澄湖大閘蟹 因為大閘蟹性寒,多食會引起腹痛、腹瀉。適量吃大閘蟹時蘸姜末醋汁,可去大閘蟹的寒氣,就避免了身體的不適。

  買蟹學問

  怎么挑螃蟹?粗線條的說,蟹一定得新鮮,所以一定得揀活的。大小都可以,但是一定要重。因為母的蟹黃多,所以母的更好。據懂行的人介紹,精細選蟹要“五看”:一看蟹殼。凡殼背呈黑綠色,帶有亮光,都為肉厚壯實;殼背呈黃色的,大多較瘦弱。二看肚臍。肚臍凸出來的,一艘都膏肥脂滿;凹進去的,大多膘體不足。三看螯足。凡螯足上絨毛叢生,都螯足老健;而螯足無絨毛,則體軟無。四看活力。將螃蟹翻轉身來,腹部朝天,能迅速用螫足彈轉翻回的,活力強,可保存;不能翻回的,活力差,存放的時間不能長。五看雄雌。農歷八、九月里挑雌蟹,九月過后選雄蟹,因為雌雄螃蟹分別在這兩個時候性腺成熟,滋味營養最佳。仔細研究并參照這“五看”,就能把優質蟹從眾多的螃蟹中挑選出來。

  秋到人間,菊花開放。水族中的"旅游世家"螃蟹,正是長得最成熟的時期。

  蟹全身披褂帶甲,兼備螯角武器,橫行江湖,使一些魚蝦望而生畏,逃之夭夭。人類的祖先自從吃了螃蟹,發現它是水產品中最佳的美食后,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漸漸摸清了螃蟹洄游繁殖的規律,早就掌握了捕蟹的汛期.流傳下來許多蟹諺,便是捉蟹和食蟹的經驗總結。 "寒露發腳,霜降捉著。" "西風響,蟹腳癢。"說明螃蟹成熟,進行洄游繁殖,正是捕蟹的季節到來了。 "九雄十雌",農歷"九月團臍,十月尖, "分別表示九月雌蟹卵滿,黃膏豐腴;十月雄蟹性腺發育最好、最美,黃白鮮肥。這段時期,正持螯賞菊最佳的食蟹季節。

  陽澄湖蟹為什么又普遍稱為"大閘蟹"呢?"大閘蟹三字來源于蘇州賣蟹人之口。人家吃蟹總喜歡在吃夜飯之前,或者是臨時發起的。所以這些賣蟹人,總是在下午挑了擔子,沿街喊道:'閘蟹來大閘蟹'。"閘”字不錯,凡捕蟹者,他們在港灣間,必設一閘,以竹編成.夜來隔閘,置一燈火,蟹見火光,即爬上竹閘,即在閘上一一捕之,甚為便捷,之是閘蟹之名所由來了。" 竹閘就是竹籪,籪上捕捉到的蟹被稱為閘蟹,個頭大的就稱為大閘蟹。

  課后反思:

  本次習作主要是訓練學生如何把觀察到的,詢問到的、查閱到的資料整理成文。在教學的時候,我要求學生注意說清楚瓊花以下幾點:1、外部特征,如形狀、顏色、大小等;2、瓊化的價值;3、瓊花的美,歷史上的地位及影響。

  對于以上三點,要求學生在介紹的時候,注意詳略得當,不要平均用力,著重注意介紹其外形和影響。

關于習作 篇10

  習作目標:

  1、要激發學生的改寫興趣,使他們在積極、主動的嘗試中達到這次習作的目標。

  2、要在學習改寫《宿新市徐公店》一文的方法的基礎上,把握將古詩改寫成記敘文的要點:一是把握原詩的內容;二是要借助想象,把原詩所描繪的情景和所要表達的感情具體地寫出來。

  3、要根據《村居》這首詩的內容,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指導學生想象詩人看到了怎樣的美景,通過古詩的字里行間,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改寫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2、復習古詩《村居》,能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說出這首詩所描繪的情景。

  3、根據古詩《村居》的內容展開豐富的想象,按要求改寫成一篇記敘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作前回憶,激發興趣

  1、回憶以前改寫的作文。

  2、教師小結改寫的一般方法。

  二、讀析例文,感知方法

  1、讀例文:學生自由讀并匯報自己的所得。

  2、析內容,明方法。

  (1)指名背誦古詩《宿新市徐公店》。

  (2)說一說詩的意思。

  (3)引導學生將例文與詩句對照起來讀,找出哪些內容是圍繞原詩寫的,哪些內容是作者的想象。(第4、5自然段是圍繞原詩的意思,第1—3自然段是作者想象的)

  (4)討論: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

  (5)小結:改寫成記敘文后,就不能像原詩那樣富有詩的跳躍性,而應當把事情寫完整。

  (6)進一步討論:作者是怎樣把詩所寫完整的?

  (小結板書:

  把握原詩內容,展開合理想象——補充前因后果、進行具體描寫、寫進真情實感)

  第二課時

  一、改寫《村居》

  1、背誦古詩《村居》并指名說一說詩意,注意發言的面要廣一些。

  2、出示詩意圖,引導學生展開合理想象。

  (1)引導想象“草長鶯飛二月天”的春意圖,指名用連貫的語句說一說“草長鶯飛”景象。

  (2)引導想象孩子們放飛紙鳶的動人情景。

  3、學生試改,教師巡視指點差生。

  四、交流評析,共賞優作

  1、指名學生讀習作,注意好中差各選一篇。

  2、師生討論提出修改意見,學生修改。

  3、擇優欣賞,表揚先進,激勵后進。

  4、謄寫。

關于習作 篇11

  1.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他們大量查閱材料,以便充分而詳盡地獲取材料,對于查閱得來的有關資料,按書上所提問題的順序寫下來。

  2.指導學生通過閱讀“習作指示”,討論交流,明確這是介紹菊花有關知識的作文,不能寫成看菊展的參觀記或是菊花的狀物作文。

  3.要提醒學生不要羅列資料,而是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和特點比較鮮明的作重點介紹,其他的則應略寫。

  [教學要求]

  1.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探究身邊事物的興趣,培養他們熱愛美好事物的情感。

  2.運用具有開放性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使他們逐步養成查閱資料、觀察事物的習慣。

  3.在實實在在的訓練過程中,學習將查詢的資料與觀察所得整理成文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指導學生查閱有關資料。

  難點:指導學生將查得的資料,有選擇地、按一定的順序寫下來。

  [作前準備]

  1.布置學生觀察、查找資料

  2.作菊花幻燈片或圖片。

  [指導過程]

  一.啟發談話,激發興趣

  金秋時節,是菊花盛開的季節,五彩紛呈的菊花把秋天打扮得更加絢麗多姿,每當這個時候,我們都要去參觀菊展,漫步在菊花的海洋中,看著千姿百態的菊花爭奇斗艷,這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情呀!同學們,你們知道嗎?菊花現在已經成為世界上著名的花卉。令我們自豪的是,菊花的故鄉就在我們中國。今天,我們好好地了解一下菊花,寫一寫菊花。

  二.組織討論,明確寫法

  1.自由讀習作提示,想一想,本次習作有什么要求。

  2.同桌討論交流:本次習作要寫什么?怎樣才能寫好這篇作文?

  3.師引導學生歸納寫作要求:

  (1)查閱資料,弄清菊花原產于哪個國家,人們根據花瓣、花型把它分成多少類、多少型?你認識幾種菊花?它們叫什么名字?它們的花瓣、花型有什么特點?

  (2)按上面問題的順序寫。

  (3)選擇自己熟悉的菊花寫,要有詳有略。

  三.指導觀察圖片

  1.出示:銀針、蒼龍爪;獅子須、紫矛、金繡球、鴛鴦菊等幾種菊花圖片。

  2.觀察思考:這些花是什么顏色的?形狀和姿態怎樣?

  3.同學們還認識哪些菊花,它們各是什么樣子的?

  三.交流查閱資料情況。

  1.同學們通過查閱資料,了解了哪些關于菊花的知識?

  2.閱讀。教師將關于菊花的參考資料印發給學生閱讀。

  菊花,原產于中國,是中國傳統栽培名花之一。傳至國外后用為世界著名花卉。菊花以扦插繁殖為主,亦可嫁接,育種可用種子繁殖。菊花的品種多達數千種。1982年中國菊花學術討論會將菊花分為5類30型,5類即平瓣類、匙瓣類、管瓣類、畸瓣類和桂瓣類。花型也多種多樣,有寬帶型、荷花型、蓮花型、球型、松針型、垂絲型等。

  3.討論。

  通過閱讀,你知道了菊花的哪些知識?

  五、練習說話

  1.按問題的順序,說說你對菊花的了解。

  2.同桌互說。

  3.指名學生說,教師著重指導學生說好菊花瓣、花型的特點。

  六、學生寫稿,教師巡回輔導,指導學生準確用詞

  七、評講

  1.指名學生談自己的習作,教師引導學生修改并給予評點。

  2.學生對照習作要求,修改習作。

  八、謄寫

  [1] [2]  下一頁

  精彩片斷

  師:古往今來,有許多文學家、詩人,他們都非常喜愛菊花,寫出了許許多多詠菊的詩句,如晉代大詩人陶淵明就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同學們還知道哪些寫菊的詩句呢?

  生:“荷盡已無擎雨益蓋,菊殘猶有傲霜枝。”這句寫出了秋菊不畏嚴寒的品格。

  生:“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詩人對菊花真是依依不舍。

  生:“寧可枝頭抱得死,何曾吹落北風中。”也是寫菊花的,菊花萎了,可花瓣不肯飄落。

  師:是啊!詩人愛菊,同學們喜愛菊花嗎?你們喜歡菊花什么呢?

  生:我愛菊花,愛菊花鮮艷的色彩。我家有許多菊花,我經常在學習之余觀賞菊花,心中感到特別舒暢。

  生:我愛菊花的百態千姿,菊花有的像繡球,有的像龍爪,有的像胡須,每年公園舉辦菊展,我都要去看一看。

  生:我爸爸是一位業余畫家,他特別愛畫菊,每到菊花開放的季節,爸爸都要背著畫夾去畫菊。因此,我也跟著學畫菊花,我畫的一幅菊花圖,還得了獎了呢!

  生:我愛菊花艷麗的色彩,愛菊花婀娜多姿,但我更菊花傲霜斗雪的品格。爸爸常說:做人就應該像菊花那樣不怕困難,不怕挫折。

  師:對,菊花是可愛的,菊花以她那多彩的身姿,裝點著我們這可愛的世界,菊花更以她那威武不屈的高尚品格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今天我們寫菊花,應該學菊花的精神。

  [評點]

  這一教學片斷,巧妙地挖掘了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感儲備,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菊花的了解,喚起了學生對菊花的情感,從而為學生寫菊花打下了良好的感情基礎。“情動而辭發”,教者是深諳這個道理的;同時,這一教學片斷還為我們指導學生與出真情實感提供了范例。

  抓住什么來寫(一)

  本單元的作文訓練是要求我們寫一篇關于菊花的作文,可以寫大規模的菊展,也可以寫一種菊花。

  說起菊花,同學們大概會想起在一年級學過的一篇文章,文章的名字叫《看菊花》,課文是這樣寫的:

  星期天早晨,爸爸媽媽帶我去公園看菊花。

  公園里的菊花好看極了。黃的,白的,淡綠的,紫紅的,一朵朵,一叢叢,一片片,它們正迎著深秋的寒風開放呢。人們邊看邊走,邊走邊看,舍不得離去。

  爸爸說:“天冷了,許多花謝了,可菊花一點也不怕冷,大家都很喜愛它。”

  聽了爸爸的話,我覺得菊花更好看了。

  從上面的這篇小小的文章里,你讀懂了該如何寫菊花了嗎、

  其一,這篇課文首先向我們點明了什么時間?誰到哪兒干什么?這是一般文章開頭的寫法,這樣寫簡潔、干練。

  其二,抓住了菊花的特點來寫。在這里主要寫的是作者所看到的。按什么順序來寫的,你看“公園里的菊花好看極了。”這不是一個中心句嗎?在這段話中,它可是“段主”,下面就是圍繞著這句話來寫的啊。分成哪幾個方面來寫呢?一是寫花的顏色,“黃的,白的,淡綠的,紫紅的”;二是寫花多,“一朵朵,一叢叢,一片片”;三是寫看花人的態度“人們邊看邊走,邊走邊看,舍不得離去。”

  其三,是寫菊花的品格,是如何來寫的?小作者把爸爸說的話給記下來了“天冷了,許多花謝了,可菊花一點也不怕冷,大家都喜歡它。”借爸爸的口來寫菊花不怕嚴寒的品格。”這不是很獨特嗎?

  其四,寫出自己的感受,文章寫了在公園里的所見所聞,還要寫所感啊,“舍不得離去”是小作者所感,“聽了爸爸的話,我覺得菊花更好看了。”也是小作者內心的感受啊。

  你看,寫菊花就是這么簡單啊!

  展開想象來寫(二)

  如果再把你看菊花時所產生的豐富的想象也寫出來,那文章就生動起來了,如果你再把菊花當做朋友來寫,那你筆下的菊花就“活”了!你們看寫“高山流水”的這個片段:“高山流水”的莖粗壯挺直,葉子肥大稠密,而且下垂,一片一片的,緊緊的抱在一起,看上去像綠色的山崖。花朵并不大,但花瓣特別長。白白的,細細的,長長的花瓣,稀稀拉拉地從綠葉上垂下來,恰似懸崖上掛著的涓涓細流;快拖到花盆的花瓣頂端,向上一翹,彎成一個個圓圈圈,又像濺起的一朵朵浪花。側耳細聽,仿佛能聽到潺潺的水聲。作者所寫的“高山流水”為什么能給我們留這么深刻的印象呢?

  首先是緣于小作者細致的觀察,他的觀察是非常有順序的,先是從莖開始,然后寫到葉子,最后是花瓣。

  再者是抓住莖、葉、花瓣的特點來寫,莖“粗壯挺直”;葉子“肥大稠密,而且下垂,一片一片的,緊緊的抱在一起j。”;花呢?“特別長。白白的,細細的,長長的,稀稀拉拉地從綠葉上垂下來。”

  光是細致的觀察就夠了嗎?不夠,你還要展開想象,把眼前的景物帶給你的遐思寫出來,比如寫葉子,作者想到了“綠色的山崖”,寫花瓣,作者想到的是“懸崖上掛著的涓涓細流”,想到的是“濺起的一朵朵浪花”。正是因為這樣的想象,所以這“高山流水”才這樣名符其實啊。

  多角度、持續觀察,讓筆下的菊花五彩繽紛

  像這樣的命題作文,很多的同學只進行了一次實物觀察,有的甚至只觀察了幾幅插圖就草草動筆了,應該說這樣做是很難把文章寫好的。你們的觀察不能只滿足于一次靜態的觀看,如果你們能從多個角度,多個側面來觀察它,那效果就大不一樣了。你們可以先確定觀察的順序,比如收莖到葉到花;確定觀察的內容,比如說觀察菊花的莖、葉、花等,觀察它莖、葉、花的顏色、形狀、大小等。你可以觀察菊花的生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它的各部分的變化。除了這些,你們還可以想到去觀察清晨的菊花是什么樣的;房屋中的菊花與室外的菊花有什么不同;盆栽的菊花與根植于地里的菊花不什么異同;雨后的菊花與晴天白日下的有什么不一樣;被秋霜打過的秋菊是什么樣的?靜止不動的菊花給你什么印象?秋風中的菊花又是怎樣的風姿?……這樣一來,你所觀察的菊花就變得豐富起來,你筆下所寫的菊花也就五彩紛呈了!

  (四)關注菊花的其它方面

  在上面我們講了,要想寫好菊花,要多角度地持續觀察,才能讓筆下的菊花五彩繽紛。其實,除了這些,你們還可以把視角放得再寬些,比如說不同種類的菊花是什么樣的?這樣讓你們從單一地觀察一種菊花來過渡到觀察多種菊花。你可以在這篇文章里介紹幾種不同類型的菊花。其次,你們還可以關注菊花的習性,菊花所喜歡的生存環境。你們還可以去搜集一下與菊花有關的詩文,通過引用所搜集的詩文來讓你的文章產生新的魅力。再者,你還可以了解菊花的用途,比如菊花茶有哪些,飲用起來滋味如何,菊花茶的藥用價值等。

  好了,同學們,通過以上的交流,相信你筆下的菊花一定讓人賞心悅目,預祝你這次作文成功!

  上一頁  [1] [2] 

關于習作 篇12

  [教學要求]

  1、讀懂例文《二八月,看巧云》,感知基本內容,了解二八月的云的多姿多彩。

  2、結合“習作要點提示”,明白寫好景物的要領。

  [教學重點]  按照順序,抓住過程,按時間變化細致描寫。

  [教學難點]  抓住景物的特點。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第二周周二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輕聲讀課文,完成練習。

  2、小結:

  3、結合“習作要點提示”,歸納寫法。

  (1)寫景的時候要抓住景物的特點以及它的變化來寫。

  (2)寫作的過程中要按照一定的順序。

  二、學習例文,感知寫法

  1、仔細閱讀例文,啟發討論。

  小作者是怎樣描寫云的形狀奇巧的?

  2、學生同桌討論、交流。

  讀了“習作要點提示”后,你明白了什么?

  3、教師引導學生歸納,明確寫法。

  小作者在云的造型上濃墨潑灑,重點描寫了它形狀的奇巧,而后作者又分三種情況來寫:集中在一起的云、分散的云和魚鱗云。每一處都是抓住景物的特點以及變化來寫的。

  活躍學習氣氛,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文章的寫法有個初步印象,并指導學習寫法。

  三、細讀例文,明確寫法

  1、指導學生明確這次習作的內容和要求。

  2、請同學們說說課前觀察的情況。

  3、組織學生分組填寫下表:

  形狀色彩

  多云

  少云

  云厚

  4、學生練習寫作,教師巡回輔導。

  在學生讀懂例文的基礎上,了解寫法,再水到渠成地學寫。這樣循序漸進,讓學生掌握寫作方法,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使習作有具體內容寫、容易寫。在引導學生明確寫法的時候,讓學生按一定的順序發言,用激勵性的語言對克服學生畏難情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二課時  第二周周三

  [教學要求]

  1、結合“習作要點提示”,明白寫好景物的要領。

  2、能按作業要求,連續觀察春天的晚霞,注意寫出它的特點。自己定題目。

  [教學重點]  按照順序,抓住過程,按時間變化細致描寫。

  [教學難點]  抓住景物的特點。

  一、進行說寫,運用寫法

  1.仔細閱讀例文,思考討論上述問題。

  (1)、《二八月,看巧云》寫的是二八月的云在( )和( )兩方面的特點。

  (2)、作者在云的造型上重點描寫( )的奇巧,又分( )、( )、( )三種情況來寫的。

  2.同桌討論、交流。

  3.自讀這次習作的內容和要求。

  指導學生在寫景的時候要抓住景物的特點以及它的變化來寫,而且在寫作的過程中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從讀例文《二八月,看巧云》,感知基本內容,了解二八月的云的多姿多彩著手,使學生逐步領悟了寫法。

  4.交流課前觀察的情況。

  5.同桌練說,互相交流,相互提示。

  二、開始習作。

  第一篇作文發現有小半同學,因無話寫而只寫1、2百字,就得重做。學生對描繪景物的文章不是太擅長。關鍵原因平時不努力,不會細致觀察。以后得好好引導。

  板書     

  觀察一種自然現象

  按照順序

  形狀

  突出特點  色彩

  變化

關于習作(通用12篇) 相關內容:
  • 《習作3》(精選13篇)

    第一課時教學要求:1、懂得象聲詞的意義和用法。 2、學會把生活中聽到的聲音用象聲詞寫下來。 3、能通過一件事的敘述或一個場景的描寫,用上幾個象聲詞。教學重點、難點: 1、細致觀察,放飛想象,用象聲詞說寫兩三個片段。...

  • 《習作4》(精選13篇)

    作者:宗陽春發表時間:2004-4-29閱讀次數:157選擇細節刻畫一位教師教學要求:1.學習例文,領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具體生動的事例,把人物描寫得細膩感人的。2.通過討論交流學會選擇典型事例,能自擬題目。...

  • 習作2(兩課時)

    第一課時一、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認真閱讀例文,學會通過對具體事情的記敘來表現人物的特點。2、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的長處,并能夠有條理地表達出來。3、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學生自信樂觀的人生態度。...

  • 習作4

    教學要求:1、 通過閱讀例文,知道寫參觀或游記一要按照順序,二要抓住重點寫出特色,三要寫出自己的感想。2、 學習例文的寫法,自定題目,寫一篇參觀記或游記。...

  • 習作1 (蘇教版第十冊教案)

    [教學要求]1、讀懂例文《二八月,看巧云》,感知基本內容,了解二八月的云的多姿多彩。2、結合“習作要點提示”,明白寫好景物的要領。[教學重點] 按照順序,抓住過程,按時間變化細致描寫。[教學難點] 抓住景物的特點。...

  • 習作5

    1.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他們大量查閱材料,以便充分而詳盡地獲取材料,對于查閱得來的有關資料,按書上所提問題的順序寫下來。2.指導學生通過閱讀“習作指示”,討論交流,明確這是介紹菊花有關知識的作文,不能寫成看菊展的參...

  • 習作2(2教時)

    第一教時教學目標: 1、通過認真觀察插圖,讀懂書中的兒童詩,能從詩歌中感受到小作者對雪人濃濃的眷戀之情。2、在真誠的交往中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鼓起勇氣直接或間接地向父母表達真摯的謝意,懂得報答、學會感恩。...

  • 習作5(共2課時)

    教學要求:1、 指導學生讀懂例文讓學生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還不行,還要學會問、查找資料。2、 引導學生了解家鄉的一種產品,進行仔細的觀察,培養搜集材料的能力和良好的習慣。教學重難點:1、學習例文獲取作文材料的方法。...

  • 習作2 (簡案)

    習作2 課前準備提前兩天向父母表達你的感恩之心,把你的感恩之心說出來或者寫在紙上交給父母,父母會有什么反應呢 別忘了把整個過程記下來.教學目標:1,感受親情,感恩父母.2,文章條理清楚,語句通順,結構合理.教學課時 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 習作3(2課時)

    教學目標:1.介紹自己喜歡的一種美味,可以用它的名字為習作命題。2.寫的時候,要從色、香、味、形幾個方面有重點的介紹這一美味,突出其特色。3.適當地介紹這一美味的做法,增加習作的感染力。...

  • 習作 6(我的調查統計)

    教學目標1、找一個感興趣的內容,在同學間做一些調查,及時記錄調查的結果。 2、用統計方法對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并談談自己的感受。 3、重點寫好統計過程與結果,并發表自己的見解。...

  • 習作4

    描寫秋天的……訓練內容:秋天的公園、田野、山林別有一番景致,秋天里的名勝古跡也一定更有色彩,請在老師或者家長的帶領下,到那里去走一走,看一看,然后寫一篇習作。...

  • 習作2

    習作目標:1、要激發學生的改寫興趣,使他們在積極、主動的嘗試中達到這次習作的目標。2、要在學習改寫《宿新市徐公店》一文的方法的基礎上,把握將古詩改寫成記敘文的要點:一是把握原詩的內容;二是要借助想象,把原詩所描繪的情景和所...

  • 習作7

    訓練內容:元旦期間,大家少不了走親串友,少不了和家人、同學一起玩。這學期快結束了,回憶這學期的學習生活,更有許多值得寫的事,如幫助別人的事,取得成功的事,使自己后悔的事,幼稚可笑的事。...

  • 習作6

    修改《媽媽又回到了身邊》訓練內容:根據老師的意見,修改這篇文章,先自己改,然后和同學們交流一下修改的情況,聽聽老師的意見,再作一次補充修改,最后謄寫在作文簿上。...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收藏| 金湖县| 温州市| 南昌县| 隆昌县| 揭西县| 夏津县| 元谋县| 沁源县| 龙里县| 汉沽区| 资溪县| 同德县| 沅江市| 昔阳县| 丹阳市| 安阳县| 延川县| 广德县| 怀远县| 益阳市| 湘乡市| 成武县| 怀来县| 江都市| 阜新市| 新兴县| 望城县| 高唐县| 乳山市| 秭归县| 鄱阳县| 蒲城县| 清镇市| 襄樊市| 新巴尔虎右旗| 寻甸| 贡山| 康乐县| 华阴市| 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