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穗》教學實錄及思考
昨天校長宣布本周教學重點工作——全面推開備課,聽課研討。今天第一節尋課,碰到姜南,很委婉地表達要聽我的課。我當然不能推諉這友好的“點殺”,人家聽課還算是看得上馬老師哈。于是誠懇而大方地答應并邀請他們聽課。為表示禮貌,課間去教室的途中繞道前去邀請同年級的兩個妹妹。姜南開課4、5分鐘后,因為有家長找而離開,老師的工作總是有這么些偶然的因素干擾。還有同伴因為工作忙,不能常走進教室聽課。那就把這課教學實錄按回憶發于此。供大家一起來討論課堂教學。
開課場景:鈴聲響后,在教室里的孩子都安安靜靜地靜息了。七八個位子還空著,主人下課玩,跑得太遠。鈴聲響完了,才陸陸續續地跑進來。我陰沉著臉批評了這些孩子。課堂也就這么嚴肅地開始了。孩子們這樣進課堂有些影響我上課的心情。
第一課時:因為課前沒有布置預習,就在課堂上做得預習,花費的時間比較多,至少讓孩子們讀通順課文,然后檢查信息反饋,接下來重點賞讀3、4、5段,默讀,勾畫,簡單批注)
第二課時: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拾穗》。打開書,課文開篇很美,請孩子們把開頭一句讀一讀,讀好。
生讀 (沒有稻子飄香的美)
師:女孩子再讀,讀出香味彌散——慢慢、優雅的散開那樣的感覺。
女生讀 (感覺好些)
師:全班再讀。
生讀。
師:面向馬老師,已經積累下來的孩子背給老師聽。
生 大部分能背 (教學意圖:學生的作文為什么平淡,還是積累的東西太少。意在課堂讓孩子輕松地做些積累。)
師:昨天我們初步學習了《拾穗》,并重點練讀了課文第二自然段。端起書來,再把二段好好地讀一讀,再感受觀圖寫實與聯想的巧妙結合。
生 在我的指令下較認真地讀。
師:現在我們重點要讀好三、四段,一二組的孩子讀3段,三四組的讀4段,各自練習兩分鐘。
生 都還是練習得很認真( 2分鐘后)
師:請展示大家的朗讀, 作者寫得好,我們也應該讀得好。請大家讀的過程中去發現,去思考你們讀的那部分內容寫得好的地方。
師 做無關痛癢的點評 (這種團隊讀書,不點評,很不利于激發孩子參與的激qing。現在的孩子個們個人意識特強,團隊意識不夠。怎樣做精當又直指孩子內心的點評迅速激發孩子積極參與集體活動的意識,我還在學習中,思考中。)
師:請代表團隊,匯報你的賞讀發現。
課堂情景:開始舉手的人不多,過了一會,舉手的人有些增加。(我在這個現象的觀察中思考,我們一定要在課堂上給孩子思考的時間。讓過程細膩地展開。)
一生發言:三段中,我覺得婦女的動作寫得好。(并讀了相關語段)
一生發言:這段中,我覺得“緊緊”這個詞用得很好。要是我們寫肯定只寫:她攥著麥穗。(多么有用的發現!)
師:是啊,感謝你智慧的讀書。全班孩子齊讀這句話,說說你從“緊緊地”這個詞中讀出了什么?
生:我讀出了她對這一根根稻穗的珍惜。
生:我讀出了他對全家人的愛。她不會放過任何一點給家人帶去糧食的機會。
師:對,是愛,一種很樸素又很偉大的情感。是的,她“緊緊地”攥住的是機會,她雙眼搜尋的也是—— 生:機會
那是讓全家人活下去的—— 生:機會
(這個“緊緊地”一詞的妙用與深刻,是我在課前閱讀,研究文本時同樣的發現,有了我自己的發現,走在孩子前面的發現,才有了我這里的深刻引領。自己閱讀文本多么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