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桃花水》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三月桃花水》是北師大版第八冊第二單元“春潮”中的一篇主體課文。本課是一篇優美的散文,用優美的語言為我們勾畫了一幅美麗的春水圖,贊美了春天的美麗。課文篇幅雖然較短,但由于作者在文中運用了大量的排比句、擬人句、比喻句、對偶句等多種句式,文質兼美,適合學生反復品讀,積累語言。同時把《三月桃花水》安排在《春潮》之后,便于與《春潮》對比閱讀,感受兩篇文章的不同。
教學目標:(出示課件)
(1)知識目標:
能結合上下文及生活實際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比較閱讀的能力,讓學生在熟讀成誦中,理解課文的意境,積累語言、提高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出示課件4)教學重點:培養學生比較閱讀的能力,讓學生在熟讀成誦中,理解課文的意境,積累語言、提高表達能力。
教學難點:引導孩子展開想象,讓學生在層層推進的想象中感受語言美的熏陶。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素質教育的新思想和語文課標的新理念,充分考慮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學生的實際,綜合“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的要求,我遵循“初步感知——整體感知——精讀品味——整體回顧”的閱讀規律,采用“層進性教學模式”設計教學。以讀為主線,以讀代講,以讀促表達的教學方法,在朗讀中創設情境,理解課文的意境。這節課,我主要教給孩子們邊讀邊悟并及時批注自己閱讀感悟的學習方法,再抓住段后的省略號,引導孩子展開想象,讓學生在層層推進的想象中受到語言美的熏陶。
三、說教學流程:(出示課件5:)
情景渲染,直奔重點
與作者對話,品詞悟情引發共鳴
層進對話,感悟美景 與文本對話,感受“水聲如琴聲”
小組間對話,想象“水清如明鏡”
對比閱讀,感受風格的不同
熟讀成誦,自主積累
回顧重點,總結全文
推薦作業,自主選擇
板塊一:情景渲染,直奔重點
上課伊始教我與學生談話:(課件展示)學生通過欣賞美妙的畫面,聆聽潺潺的水聲,再現教材的情境,給學生以強烈的真實感,較快地把學生帶入文。此時我問:三月桃花水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書:水聲如琴聲水清如明鏡)學生的情感被調動,順利回答老師的問題輕松又積極。這樣的導入既創設了情景,又讓學生的注意力完全回到了全文的重點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