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教學設計
一、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章。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二、教學時間
1課時。
三、教學準備
1.放大的書信(便于講解格式)。
2.了解柯巖其人。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一個信封)提問:你寫過信或是收到過信嗎?
談話:書信是交流思想、傳遞快樂、傾訴煩惱的一種很好的方式。一位名叫張國強的小學生遇到了一件麻煩事,就給著名的作家柯巖老師寫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幫助。想聽聽是怎樣的一封信嗎?(課件出示張國強的信)
2.師范讀張國強給柯巖的信,生邊聽邊想:張國強同學遇到什么煩心事了?(課件出示)
3.討論:如果你收到了這封信,會想些什么?(鼓勵生自由發言,暢談個人見解)
過渡:柯巖老師又是怎樣看待這些問題的呢?我們來讀讀柯巖老師的回信。
(二)、指導閱讀
1、自學感悟:(課件出示)
用喜歡的方式自讀柯巖老師的回信,思考:
(1)、柯巖老師幫張國強分析出了什么?
(2)、你從回信中悟出了什么?
引導生邊讀邊勾畫圈點作批注,學習一些讀書法。
2.匯報交流:(課件出示)
我從中悟出了什么?
(1)、我學著發現人家的長處,一點一滴地改正自己的不足,我擁有了越來越多的好朋友,彼此知心交心,患難與共。
(2)、一個人如果總是用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那么他不但會停止前進,還會形單影只,十分寂寞;如果他能不斷找出自己的短處,不斷發現與學習別人的長處,他就會飛快地進步,越來越奮發樂觀。
(三)、學習書信格式
(課件出示)
1、學習書信格式。
結合文后的提示,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出示]放大的書信進行指導)
2、怎樣寫信:(課件出示)
師結合幻燈,總結寫法。
稱呼:第一行,頂格,后面加冒號,表示下面有話要說。
正文:信的主要部分。開頭空兩格,先寫問候的話。
結尾:寫上致敬或祝福的話。“此致”、“祝你”等話,應緊接正文之后,或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敬禮”“健康”之類的話另起一行頂格寫。
署名:信的右下方寫上寫信人的名字。
日期:可寫在署名后,也可另起一行寫。
(四)、拓展活動
給遠在外地的父母、親戚、朋友寫一封信,匯報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