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
②叫聲嘶啞了,說明什么?
(說明它在拼命,用盡全身力氣,長時間不停地叫,要用這種辦法把獵狗嚇住,這是它唯一的抵抗方式。)
③比較句子。哪句好,為什么?
(第二句好。第二句不僅寫出發抖而且寫出渾身在發抖,說明老麻雀為保護幼兒盡了全力,“嘶啞”比“沙啞”表示的程度更深,第二句更具體,準確。)
3.讀第3、4、5句。
①“呆立”什么意思?
(既是由于吃驚而發呆,又表示著堅定不可動搖。因為后面說它準備一場搏斗。)
②“龐大”什么意思?(龐:大;龐大:特別大)
③在這么龐大的怪物面前,它為什么不能安然地站在沒有危害的樹枝上,是什么力量使它飛了下來?“安然”是什么意思?(選詞意。安然:①平安,安安穩穩;②沒有顧慮,很放心。選②。因為自己的孩子面臨著危險,當媽媽的不能沒有顧慮地,放心地待在樹上,它不能只顧自己的安全,而是不顧一切地飛下來進行殊死的搏斗,這種力量是任何力量也不能比擬的,這就是無與倫比的母愛。)
④比較句子,體會寫法。
“呆立”,把老麻雀當時受到驚嚇而發呆,但同時又很堅定的神態寫出來了;而“站立”只寫出姿式,不如“呆立”形象。“戰斗”這個詞常常形容兩方之間,指多人;而“搏斗”指兩人之間面對面,進行肉搏,拼殺,廝打,因此用“搏斗”更恰當。
⑤再比較:
(第一句好。原因:①第一句更具體,含蓄地點出中心,而第二句沒寫出它怎么樣站在什么樣的樹枝上,最后直接寫出這是母愛,不如第一句耐人尋味。)
4.讀出偉大的母愛的語氣。
(四)學習第三段,思考:
1.獵狗為什么沒料到老麻雀會有這么大的勇氣?
(因為老麻雀比獵狗小得多,在獵狗看來它根本不敢與它對抗。換句話說,在獵狗眼里老麻雀不是對手;又因為它沒想到老麻雀這么堅定,拼著性命來保護自己的孩子,來得又是這么突然,所以它愣住了,慢慢地后退了。)
2.“我”為什么也喚回獵狗?
(作者深深地被這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感動了。)
3.全文運用了什么寫法?舉例說明。
(擬人寫法。只有人才會用“掩護”、“拯救”……等。)
4.再總結。作者是怎樣把事情過程寫具體的?
為什么能寫具體?有什么好處?
(答案:①作者認真觀察,熱愛生活。②運用不同的動詞。③運用擬人寫法,恰當的比喻等修辭方法。④運用恰當的形容,描寫。這樣寫真實、感人,使人受到教育。)
5.感情朗讀全文。
第三課時
一、運用方法,練習背誦
1.復習背誦方法。(同上課書)
2.分個人,小組背誦。
二、學會字詞,指導造句
1.找出生字中的形聲字。
②組詞:
搖撼 身軀 拯救 嘶啞
③聯系上下文理解詞意(先講字義,再講詞意)。
搖憾:撼,搖晃;搖撼:搖晃得很厲害。
身軀:軀,身體;身軀:還指身體。
拯救:拯,救;拯救:從危難中救出。
2.用換偏旁方法學生字。
①揮——渾(h*n) 膊——搏(b$) 楞——愣(l6ng)
②組詞:渾身搏斗愣住
3.加偏旁方法學生字。
①示→奈(n4i) 果→巢(ch2o)
龍→龐(p2ng) 力→幼(y^u)
②組詞:無可奈何龐大幼兒巢里
③聯系上下文解詞。
無可奈何:奈何,用反問形式表示沒有辦法;無可奈何:小麻雀沒有任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