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與信任》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借助課文內容及課外搜集的名人名言,引導學生領悟“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
3、以讀為本,以情促讀,讀中感悟文章“小中見大”“平中見奇”的寫作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讓學生在語言活動中學語言,提高積累語言、鑒賞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并在語文實踐中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逐步形成和發展基本的語文素養。
教學準備:搜集有關誠實和信任的故事、名言警句。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課外積累“誦誠信”。
1、同學們,你們都聽過“狼來了”的故事吧,它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只有誠實,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
2、課前老師讓你們收集了好多有關誠信的名言警句,現在愿意展示給大家嗎?賽背名言警句。(課件播放輕音樂)
師:大家課后積累的名言真多,值得老師表揚。
3、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細讀課文,潛心會文“悟誠信”。
1、過渡:課文中哪些地方體現了我的“誠實”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找出相關詞句標上記號,把你的一些體會、想法可以標在旁邊。
2、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相互補充,達成共識。
3、全班交流:
●行為:一舉一動顯真情
“我環顧四周,看不見一個人,便在路燈下寫了一張字條,壓在小紅車的雨刷下。字條上,我寫明自己的姓名、電話,希望車主與我聯系。”
(結合“天很黑,又有點霧,盡管有路燈,能見度仍很差。”和“這輛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但它畢竟是停著的,責任應該是在我。”體會感悟。)
(1)在這種情況下,“我”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我”沒有這樣做,而是主動寫下字條。“我”為什么這么做?
(2)讀寫結合,活化語言
你能根據課文內容,將這張留言寫下來,把你誠實的行為再現于課堂嗎?注意留言條的格式。
(3)如果你是這輛車的主人,看到自己的愛車反光鏡被撞壞了,又看到了這張留言條,你會怎么想呢?
●語言:設身處地悟深情
過渡:是呀,我的行為令他感動,所以,事隔三天,他不由自主撥響了我的電話號碼。(課件出示鈴聲和對話內容)
1、同桌分角色“打電話”。邊讀邊想象他們說話的動作、神態,想一想:哪些話又進一步表現了“我”的誠實?
2、指名分角色“打電話”。
3、學生結合重點詞語、句子對話交流,教師相應點撥。
抓住主要問題
●正面:首先說“對不起”,表示道歉;后聲明“我不小心把你汽車的反光鏡碰壞了”,主動承擔責任,并表態“這筆費用應由我來支付”,態度誠懇、堅決。
●側面:車主從“我”言行中受到的感動和對“我”的感謝
4、男、女生再次分角色“打電話”,加深體會。
三、合作探究:
1、過渡:無人知曉,無意碰壞,卻主動要求賠償;車子遭撞,物件被損,卻打電話致謝。“我”與小紅車車主在電話中的這段真誠對話深深地打動著我們的心。“我”掛了電話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的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車主說的話很多,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腦海里的是哪一句或哪幾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