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銷煙教案
教材分析:課文以簡練的筆觸,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了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的經過,揭示了虎門銷煙的偉大歷史意義,謳歌了中國人民愛國御辱的斗爭精神,是一篇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
全文結構嚴謹,重點突出,記敘有敘,本文重點是銷煙的經過。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11個生字詞,理解生字詞及課文。
3. 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讀懂課文,理解銷煙的主要經過,懂得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教學準備:掛圖,錄像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利用圖片與相關錄像了解虎門銷煙的經過。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悟其中的歷史意義。
3. 培養學生的愛國激情。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扣圖引題
你認識圖上這位人嗎?你對林則徐有那些了解?
(簡介林則徐)
2.板書課題,解題
3.引導質疑
讀了課題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
1.了解學生掌握生字詞的情況。
2.相機出示學生有困難的生字詞,幫助學生學有重點。
銷 寨 毀 泄
鴉片 欺侮 頓時 偉大壯舉
3.輕讀課文,要求:
⑴輕聲練讀課文,爭取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⑵邊讀課文邊畫出生字組成的詞語。
(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
4.檢測
⑴指名分段、分句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
⑵結合課文的重難點引導學生讀課文
⑶通過朗讀課文,你理解了那些詞語?
⑷對那些詞有困難?
(引導學生互幫互助,教師做適當的指點。)⑸⑹
三、整體掌握課文的脈絡
1.討論事情發展順序(起因、經過、結果)
2.小組學習,討論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分段,概括段意。
(指導幫助)
3.師生共同討論
4.小結
第一段:(1—2)交代了虎門銷煙的時間和虎門海灘的場面。(銷煙前)
第二段:(3—5)具體寫虎門銷煙的經過。(銷煙時)
第三段:(6)寫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銷煙后)
四、總結
五、作業
1.抄寫課后詞語各三遍
2.繼續預習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利用相關資料認識虎門銷煙的經過。
2.理解課文中的詞語,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
3.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
4. 用“先……再……然后……”表示順序的詞語寫一段表示動作的話。
教學過程:
一、復舊引新
1.播放錄象(鴉片的危害)
想一想:看了這段錄象你有什么想說的?
提示:中國人為什么不能容忍鴉片?
(或提示:看了錄象,我想說 。)
2.小結
鴉片是一種強烈的麻醉劑,毒性很大,上癮就不易戒除。外國侵略者把鴉片販賣到中國來,這不僅侵蝕著我們中國百姓健壯的身體,使他們無精打采,意志萎靡,做工種地的喪失勞動力,當兵的失去戰斗力,還使我們中國的白銀、黃金源源不斷地流向侵略者。因此,我們國家的實力越來越弱,從而成為外國侵略者刀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但是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林則徐在政府支持下,突破重重壓力,到虎門銷煙來了。
3.指讀課題
二、學習新課第1—2節
1.問:虎門銷煙,這令中國人民揚眉吐氣的事,發生在那一天呢?
齊讀第一節。
2.輕讀課文,用不同的符號畫出銷煙的地點、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