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天辟地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6、7、8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并能把這個神話講給別人聽。
4.通過對重點句、重點詞的品味,感受盤古的偉大、無私,從而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熟記成涌。
5.認識文章“對仗”的寫作手法,初步感受對仗的特點。
重點與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激發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盤古的偉大形象。
一、猜古文字
人、大、立(“人”的變形)結合成語:頂天立地
為什么古人要把表示人的“大”字放在天之下,地之上呢?
趣解:“人”代表盤古,他手托起的是天,踏著的是地。
二、介紹神話故事特點
我們讀過童話故事,也讀過寓言故事,《開天辟地》是什么故事?
講了盤古的哪兩件事?(開天辟地 化生萬物)連起來說一說。
是我們人類第一個關于世界最初本源的故事,所以這樣的神話又叫創世神話。
三、讀文,感受盤古的樣子
盤古站起來之后開天辟地的樣子。
盤古開天辟地之前世界的樣子。
盤古臨死時身軀化成萬物的樣子。
盤古頭頂天腳踏地的樣子。
請四位學生讀文。
四、古今結合解讀課文
1.出示第一段古文,讀后找出與課文中相關的語句
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 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后乃有三皇。
學習修辭手法(對偶)
辨析:輕而清的東西冉冉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沉,變成了地。讀出文字背后的意思:開天辟地的時間長,很辛苦。
2.出示第二段古文,體會盤古身軀化成世間萬物,無私獻身的精神。
首生盤古,垂死化生,氣成風云,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岳,血液為江河,筋骨為地理,肌肉為田土,發髭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甿。
從第七自然段中找出與之相關的語句,體會神話故事在寫法上想象力的豐富、超凡、神奇與浪漫。
設問,先民們怎樣問自己?反復品讀,練習背誦。
你們覺得盤古垂死化生以后,化成了一個怎樣的世界?感受盤古的獻身精神。
生機勃勃 千變萬化 美麗 神奇 多姿多彩
盤古創造的世界那么的美麗,充滿生機。盤古真的很偉大!同學們,當我們看著這神奇的蛋,說著神開天辟地的故事,看著這神開天辟地化生以后的景象,你們覺得這神話故事有意思嗎?
這只混沌的宇宙蛋,這個開天辟地的盤古大神以及垂死化生的神奇浪漫為神話故事產生出無盡的想象空間,神話真的很偉大。
五、品讀盤古歌,了解三皇五帝。
六、拓展
1.創世神話:印度創世神話、古希臘創世神話、北歐創世神話、圣經創世神話、貴州苗族創世神話。
2.中國神話故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