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第七冊)習作三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能夠按照書信的格式給遠方的親朋好友寫一封信,介紹自己的家鄉,表達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確定寫給誰,介紹家鄉的什么方面。祝賀語的格式。
教學準備:揚中的風光片
教法學法設計:
本次習作要求給遠方的親朋好友寫一封信,選擇一兩個方面介紹自己的家鄉。對于家鄉學生并不陌生,家鄉的景色、物產等風土人情,特別是家鄉最近的變化還是比較熟悉的,教師只要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最想向別人介紹的就可以了。問題是,此次習作要求是寫給遠方的親朋好友,這對于學生來說就有問題了。因為學生受閱歷的影響,平時并不太了解自己家究竟有哪些遠方的親戚,自己也很少有遠方的好友。因為地域的限制,學生們的親戚絕大多數都在家鄉生活、工作,所以,一時之間他們根本想不起來或找到自己寫作的對象。對象不明,又怎么可能會針對性地介紹呢?因此,教師要布置學生課前向父母打聽自己家的遠方親友的情況,多長時間不回來了等等。對于那些確實沒有遠方親友的學生,可以寫給其他的人;班上的外地學生可以變通一下,請他們向家鄉的親戚朋友介紹自己現在生活的第二故鄉——揚中。書信的格式可以在閱讀例文時加以指導,還可以在寫完文章后再次點撥。
學情分析:
學生第一次接觸書信,并且要自己學會寫書信,興致頗高。介紹家鄉的風土人情難不倒他們,但確定寫作對象很犯難。班上十多個外地學生尤其如此。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 能夠讀懂例文,領會王磊的家鄉迷人的風光和古老的風俗。弄清他寫作的重點。明白書信的格式。
2、 明確本次習作要求。確定寫信的對象。選擇寫作的重點來介紹家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要介紹一位遠方的同學給大家,大家想認識他嗎?他就是居住在天山腳下的大草原上的哈薩克族小男孩王磊。你們想了解他的家鄉嗎?那就讓我們來讀一讀他寫給遠方的小伙伴李陽的信。
二、學習例文,領悟書信的內容,把握書信的格式。
1、自由讀文,思考;在信中,王磊向李陽介紹了他的家鄉的哪些方面呢?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指名回答。板書:迷人的風光 古老的風俗
3、這些地方為什么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王磊是怎樣來寫的呢?老師建議大家再去讀讀這封信。
4、指名回答后教師總結:用上平時自己了解的關于家鄉特色的材料,將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寫下來,表達自己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把自己最想介紹給好友的地方:古老的風俗——賽馬寫得特別具體。
5、這是一封信,你發現了寫信的格式與我們平時的習作有什么不同了嗎?
6、同桌互相交流。
7、指名交流。一起做批注。教師相機點撥:書信由六部分組成:稱呼、問候語、正文、祝賀語、署名、日期。
(1)稱呼在信的開頭,要頂格寫。稱呼后面加冒號,表示請你注意下面我有話要說;
(2)第二行空兩格寫問候語;
(3)第三行空兩格寫正文。正文是信的主要內容,凡是要說的話,要談的事都寫在這部分。一層意思可以分為一個自然段;
(4)祝賀語另起一行空兩格寫,一般是寫表示敬意、祝愿、勉勵的話;
(5)正文寫完后,另起一行,在靠右處寫署名,在署名的下一行靠右寫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