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江主席獻花》(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我”叫?她是?
2.課文寫了在香港回歸前一天,我和香港民眾在機場迎接江主席,我親自獻花給江主席的經歷和感受。
3.讓我們走進課文,跟著姜咪咪一起再回到1997年6月30日。
二、“等候”(1-7)
1.那天,盡管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我和很多香港人一樣,依然冒雨來到了啟德機場等候江主席。此時,我的心情是怎樣的?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1-7自然段,畫出相關的句子。
2.課件1出示:“我捧著準備獻給江主席的鮮花,又是興奮,又是激動,竟顧不得擦一下臉上的雨水。”
(1)我的心情是?(點紅“興奮、激動”)你什么時候會興奮、會激動?指2人讀,齊讀。
(2)我為什么“興奮”“激動”?(要見到主席,要給主席獻花)
(3)想到這些,我“興奮”“激動”得?我此時只想什么?能讀出這種興奮、激動、急切的期盼嗎?
(4)指2-3人讀,齊讀。
(5)僅僅是我一個人這樣興奮、激動嗎?
3.看課文:“興高采烈的人們手拿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秩序井然地等待著中央代表團的到來。”
(1)指名讀:表現人們也很興奮的詞語是?“興高采烈”的意思是?人們為何興高采烈?
(2)你怎么理解“秩序井然”?你有沒有看到過“秩序井然”的場面?用這個詞語說一句話。
(3)指名再讀句子:我們可以想象,這群“秩序井然”而又“興高采烈”的人們,心里和姜咪咪一樣,也是(齊讀課件1)“又是興奮,又是激動”,也是“竟顧不得擦一下臉上的雨水”。
(4)指2人讀此句話。
4.來,讓我們端起書,一起來讀一讀1-2自然段,把等候人群的興奮、激動之情讀出來!
三、“獻花”(8-11)
1.讀得真精彩,我仿佛看到了當時的場景。同學們,你們覺得香港人民僅僅是今天在等待嗎?是的,在經歷了漫長的一個世紀的等待后,來了!來了!
2.請同學們自己大聲朗讀8-9自然段,人們看到專機、看到主席后心情又是怎樣的?課文是怎樣描寫的?
3.看書:“來了!來了!”中央代表團乘坐的專機降落了,歡迎隊伍立刻沸騰起來。
(1)指名讀:最能體現人民心情的詞語是?“沸騰”原來指的是?在這里形容的是?這是打比方的手法。
(2)指名讀此句話:你覺得“來了!來了!”該怎么讀?能讀好它們嗎?
(3)指名讀句子:建議把“來了!來了!”讀兩遍,一遍比一遍高。齊讀。
4.看書:“歡迎!歡迎!熱烈歡迎!”我和大家一樣,揮動著手中的花束,高興得熱淚直流。
(1)還要描寫人們看到主席后心情的句子嗎?指名讀。
(2)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員,你會高興地跟主席說些什么?
(3)指名1人讀,齊讀。
5.課件2出示:在“回歸”的日子里,洗刷了百年恥辱的香港人,首次迎接自己的國家元首,怎能不欣喜若狂、激動萬分呢?
(1)最能體現人們此時心情的兩個詞語是?點紅“欣喜若狂、激動萬分”。
(2)“欣喜若狂、激動萬分”的意思是?你能讀出這種感覺嗎?2-3人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