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您好!》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和掌握本課重點句子。
3、理解教師工作的崇高,激發學生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和掌握本課重點句子。
教學難點:理解教師工作的崇高,激發學生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是四年級的小學生了,在我們成長的歷程中是誰傳授給我們知識,是誰教育我們做人的道理(是老師)同學們發自內心地對教過我們的老師道一聲“老師,您好!”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們對天下所有的老師再道一聲“老師,您好!”板書課題老師,您好!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標出整首詩共有幾個小節。
2、找兩名同學分別讀詩歌中的兩個小節,其他同學一邊聽讀,一邊看書,想一想這首詩歌寫了什么?
三、合作探究,精讀感悟。
(一)學習第一小節
1、同學們,讀了這篇課文,你感受到什么?
(老師工作很辛苦……)
2、你從哪里知道的?
(從“古今中外,哪個人的成長不浸透著教師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項創造不蘊含著都是的辛勞!”看出來的。)
3、我們一起來讀這兩句,看看這兩句中哪些詞更能說明老師的辛苦?
4、學生齊讀。
(心血、辛勞)
5、為什么呢?
(因為無論哪個人的成長都有老師的心血、辛勞,因為……)
6、說得好,那我們再來讀讀。
7、生齊讀。
8、老師聽了同學們的朗讀,發現同學們不約而同地重讀了一個詞,知道是哪個詞嗎?我們再來試試,
9、生再讀。
(是“哪個人”、“哪一項”。)
10、不錯。“哪個人”指誰?
(每個人。)
11、“哪一項”呢?
(每一項。)
12、噢,那我們試著把這句話改一改,用上“每個人”、“每一項”。
13、生齊讀。每個人的成長不浸透著教師的心血……
(學生全笑)
(應該把“不”改成“都”)
14、說得好,那我們再來試試。
15、學生再讀。
16、你們覺得這樣一改,有什么不同?
17、我們把兩種句子對比讀一讀,好不好?女生讀改了的句子,男生讀原文。
學生對比讀。
(我發現了,課文中的原句感情強烈些……更能突出教師的……辛勞。)
18、是啊,原文更能讓我們感受到教師的事業是多么……
(崇高偉大神圣)。
19、好,我們再讀這兩句,好好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感情。
20、指名讀。小組賽讀。
21、同學們讀得真好,看看第一節,你還能從哪里感受到教師事業的崇高?為什么呢?
(在昨天與今天之間鋪設大道,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架起金橋。因為教師的事業連接了過去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