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的故事教學設計
教學《天鵝的故事》(蘇教版第9冊第7課),我們可抓住“四點”,層層探究,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群天鵝在老天鵝的帶領和感召下破冰的壯舉,深刻感悟老天鵝聰明、勇敢、頑強,為拯救同伴不惜犧牲自己的精神以及天鵝們團結協作、齊心協力的品性,培養學生珍愛動物的情感。
一、找準切入點,引導探究
文章第5-6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段,直接描述了天鵝借助下落的沖力,用自己的身體破冰的場面。可以“這位頑強的‘破冰勇士’沿著冰窟窿的邊緣繼續撲打著,水面在慢慢地擴大”為切入點,組織、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深刻體悟。
1、泛讀找句。要求學生默讀第5-6自然段,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找出具體描寫老天鵝破冰的句子,說說自己的感受。
2、細讀提問。鼓勵學生自己思考、自己提出問題。突出重點:為什么說老天鵝很頑強?是“勇士”?
3、精讀體會。精讀描寫老天鵝破冰的句子,品詞析句,披文入情。體會老天鵝飛得快、高,“石頭似的”、“撲打”等感悟老天鵝落得快、重、有力、奮不顧身。啟發學生思考:除了用“頑強”、“勇士”外,還能用哪些詞語來形容這只老天鵝?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描寫老天鵝破冰的句子,表達出自己對老天鵝的敬意。
二、緊扣發散點,啟發想象
文章中有三處描寫了天鵝的叫聲:清脆的啼叫聲、勞動的號子聲、勝利的歡呼聲。可將此作為發散點,引領學生通過“讀、想、議、說”,理解群天鵝破冰的原因、場面、結果及精神。
請學生找出文章第3自然段中描寫天鵝叫聲的句子,展開想象:天鵝們的叫聲,可能表達了什么意思?讓學生體會到:天氣突變,湖面結冰,天鵝因找不到食物而面臨生存危險。
抓住第6自然段中描寫天鵝叫聲的句子,讓學生想一想:天鵝們的叫聲,還可能有什么意思?學生進入了生活的情景,不難理解群天鵝破冰熱火朝天、神奇悲壯的場面及它們同心協力的精神。
文章第7自然段中還有一處描寫天鵝叫聲的句子,又會是什么意思呢?引導學生結合上文聯想,了解天鵝破冰的結果,領悟“人心齊,泰山移”等人生哲理。最后再引導學生綜合比較,讀好三處描寫天鵝叫聲的句子。
三、設置支撐點,幫助復述
課文練習要求復述描寫天鵝破冰的幾段內容。怎樣讓學生樂于復述,能夠復述呢?
1、播放課件,強化表象。課件可再現天鵝破冰的過程。
2、分組“配音”,練習復述。組織學生以小小組為單位,當“配音演員”,給課件所呈現的場景配“解說詞”。要求學生將天鵝破冰的過程復述得既有條有理,又有聲有色。
四、觸發情感點,培育感情
斯杰潘老人為天鵝的舉動所震撼,所以,他“把槍掛到肩頭,悄悄地離開了湖岸。從此以后,這枝獵槍就一直掛在墻上,再也沒有動過。”可引導學生悟情、蓄情、抒情,培養現代生態觀。
1、悟情。引導學生閱讀文章第8自然段,說說老人為什么“把槍掛到肩頭悄悄地離開”?獵槍“一直掛在墻上,再也沒動過”?“深情”是什么“情”?充分體會斯杰潘老人深深的感動之情、敬佩之情、愛憐之情。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