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橋》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老羚羊勇于獻身、團結合作的精神,知道我們不應該侵害、剝奪其它生物的生存,應該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深入理解,體會老羚羊把生的希望讓給“他人”,把死亡留給自己時從容不迫的獻身精神。
教學過程:
一、背景導入,奠定感情基調。
師:(指黑板上粉筆畫描述)同學們,這就是戛洛山上的傷心崖,它像被一把利斧從中間剖開一樣,陡峭險峻。一群羚羊被狩獵隊逼到了這里,前面是萬丈深淵,后面有冰冷獵槍,羚羊們陷入了進退維谷的絕境,一場生命的救助已經拉開了帷幕。這節課就讓我們繼續聆聽這個憾人心魄的故事——生命橋
師: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細讀悟情,凸顯生命本色。
1、上節課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這節課我們將深入文本去感受那悲壯神圣的一幕。同學們再來輕聲地讀一讀這篇課文:你覺得哪一幕最令你感動或震撼,畫出來多讀幾遍。(生自由讀文)
師:對文本敏感的同學找到了一兩處,習慣好的同學還做了簡單的批注。
2、指名讀、學生齊讀。
3、學生匯報讀,教師總結:
懸崖飛渡的救助方式,以一半的生來換取一半死的生命抉擇,真的是震憾人心啊,所以作者在文中用一個什么詞來形容這一幕?
生:“奇跡”
師:這個詞語是什么意思?
生:(不平常的、意想不到的、超乎尋常的)
3、師:同學們那你們知道羚羊們選擇這樣意想不到的救助方式,做出這樣超乎尋常的生死抉擇僅僅用了多長時間嗎?
生:幾分鐘
大屏幕出示:幾分鐘之后(讓學生在下面點圓點)
4、師:本課選自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的《斑羚飛渡》,在原著里作者對羚羊們在這幾分鐘之內的活動和表現做了整整617個字的詳細描寫,但我們課文卻省略了,同學們能聯系當時羚羊的處境想像當時的場面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師提示:在這樣危急的形勢下,它們肯定有驚慌、有無助、有悲傷、有猶豫、有不舍、有矛盾、有開心、有希望……聯系這些詞語來想一想。
生1:我仿佛看到了一只老羚羊仰天長嘯,無可奈何地走到了老羚羊那群里。
生2:我仿佛看到了有一些半大的羚羊也自覺地走到了老羚羊那里,一步一回頭,我分明看見了兩行眼淚從眼角滴落……
生3:我仿佛聽到了老羚羊簡單的問話:誰跟我來?聽到了小羚羊簡單的回答:我來!
5、師經歷了這漫長而又短暫的幾分鐘以后,羚羊們想出了逃生的辦法,也下定了決心。指名學生讀:
幾分鐘以后,羚羊群分成了兩類:老羚羊為一類,年輕羚羊為一類。一只老羚羊走出羊群,朝年輕羚羊叫了一聲,一只年輕羚羊應聲跟老羚羊走到了懸崖邊。年輕羚羊后退了幾步,突然奔跑著向懸崖對面跳過去,隨即老羚羊緊跟后面也飛躍出去,只是老羚羊躍起的高度要低一些。
師:你讀懂了什么?有沒有令你特別感動的地方?
學生交流,師生點評。
生1:我覺得羚羊群很偉大,面對危險不慌亂,很冷靜,很快就把隊伍分好了,我很感動,換了我們人類,恐怕也做不到!
師:你的理解很深刻!
生2:我覺得到老羚羊這撥去的羚羊很了不起,他們明明知道去了就沒有任何希望了,可他們依然心甘情愿地到了那撥。
師:是呀,沒有任何生的希望,還是那么心甘情愿,所以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