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教案
1.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蜿蜒起伏、疏疏朗朗、清澈見底、青翠欲滴、景色宜人;體會比喻句前后兩部分之間的關系。 2.通過文章中劉備的語言、動作,體會他對人才尊重的優秀品質。 3.學習課文通過人物語言、動作,刻畫人物形象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通過體會文章中劉備的語言和動作,感受劉備的誠心誠意,學習劉備尊重人才的優秀品質。 (2)難點:理解比喻句前后兩部分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 (1)教師:多媒體課件 (2)學生:閱讀《三國演義》(學生版) 教學過程: 一、播放《三國演義》主題曲,導入新課 課前二分鐘播放《三國演義》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 (設計意圖:雄渾豪邁的歌曲把學生帶入到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中去,再由教師的敘述把學生自然地引入到本課的學習。)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對歷史人物劉備、諸葛亮有了初步地了解。這節課我們繼續深入學習課文《三顧茅廬》,體會人物特點。 板書課題:三顧茅廬。齊讀課題 二、復習詞語,把握全文 1.出示詞語:片2,分小組齊讀: (1)劉備、張飛、關羽、諸葛亮 你發現了什么?指名說,(這些都是課文的主人公的名字) 出示片3: (2)疏疏朗朗、清澈見底、青翠欲滴、秀麗宜人、 你發現了什么?(這些都是寫隆中景色的詞語) (3)下馬步行、輕輕敲門、輕輕走進、恭敬等候 你發現了什么?(這些詞語都是寫劉備動作的) (4)群雄紛爭、三分天下、最后取勝、統一中國 你發現了什么?(這些都是寫諸葛亮策略的詞語) (5)一起讀這四排詞語。你發現了什么? (把這些詞語連貫地說出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 2.用上這些詞語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指名說。 過渡:是的,說得真好。課文主要寫劉備誠心誠意到隆中拜訪諸葛亮。 出示片4,思考:1、劉備的誠心誠意表現在哪些方面?2、劉備為什么對諸葛亮這樣誠心誠意?3、劉備對諸葛亮的誠心誠意得到了哪些回報?下面,請同學們帶著問題,隨劉備第三次拜訪諸葛亮。我們先解決第一個問題:劉備的誠心誠意表現在哪些方面? 三、精讀感悟,體會人物特點。 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劉備的誠心誠意表現在哪些方面?劃出有關句子,找出關鍵詞語,讀一讀,旁邊寫好自己的批注。 學生交流、匯報。 (一)分析人物對話,感悟人物品質。 出示片5,男生齊讀。 (1)張飛嚷道:“這次用不著大哥親自去,他如果不來,我只要一根麻繩就把他捆來了!” 什么叫“嚷”?誰來讀一讀張飛的話?指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