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8)》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8)》【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本插圖及掛圖,使學生了解寫日記的意義、要求和方法,培養學生堅持寫日記的好習慣。
2、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本插圖及掛圖,使學生懂得愛護圖書的意義和要求,養成愛護圖書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理解愛護圖書的意義,要求,學會方法。
2、在實踐中養成堅持寫日記和愛護圖書的好習慣。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習慣之一——堅持寫日記
一、故事引入激發興趣
我先來給同學們講一個故事:托爾斯泰是俄國著名的文學家。他有個習慣,就是每天晚上臨睡前都要記日記,通過日記總結一天的生活和學習。他從19歲開始,就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寫了51年的日記,他早年的小說《昨天的事》,就完全是從日記里構思出來的。
請看圖(圖1)。在咱們中國也有這樣的人,魯迅先生一生堅持寫日記,直到逝世前3天,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遺產。雷鋒同志也寫下了大量的日記,《雷鋒日記選》中就留下了自己成長的足跡。很多在事業上有所作為的人都有堅持寫日記的習慣,這對他們事業成功很有幫助。我們是四年級的學生了,已經有了一定的寫作能力,如果養成了堅持寫日記的習慣,對今后的成才也是大有幫助的。
二、自主思考明白需要
1、在我們班有沒有曾經記過日記的同學?誰能談談記日記有什么好處?
2、教師總結:日記不僅能為自己提供寫作的機會,提高寫作水平,還能通過對看到的聽到的事情的思考,幫助自己總結成績或經驗教訓,進一步明白自己該怎么做,從而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一些事情時間長了總是會遺忘的,寫日記可以克服這一點,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就是這個道理。
三、互動交流發表見解
1、那么怎樣才能堅持寫好日記呢?(學生自由發言)
2、請看圖(圖3)。教師在黑板上總結了三條:
(1)要持之以恒。
(2)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為日記的內容。
(3)用自己的語言寫想說的話。
3誰能說說你對這三條的理解?
4在學生廣泛交流的基礎上,教師給予引導:
(1)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暴十寒。寫日記尤其如此,貴在堅持。堅持了,就會形成一種習慣,就成了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2)看看圖上的幾篇日記(圖4),都寫些什么?(和家人尋找春天、學會了打字、描寫自己心愛的禮物等)日記里不僅可以寫景、記事、狀物,還可以寫些什么?寫人、寫讀后感、寫詩……一年有四季,人也有七情六欲,只要善于觀察,善于體驗,處處是日記的好材料。
(3)日記是什么?經常寫,但未必天天寫。攤開本子,記下幾筆幾十筆的,就成了。葉圣陶曾說:“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覺得有意思就記。一句兩句可以,幾百字也可以,不要勉強拉長,也不要硬縮短。”關鍵是用自己的語言寫自己想說的話,真實就成了日記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