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三顧茅廬 教案3
8三顧茅廬
教學目標:
1、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學會生字新詞,讀準多音字“舍”,理解“大賢、輔佐”等詞的意思。
2、學會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物心理活動和個性品質,培養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3、初步感知劉備禮賢下士的品質,能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教學重難點:
抓重點詞句,體會人物心理活動和個性品質。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談話揭題,質疑導入
1、 談話揭題。
同學們,中國曾經有過一個時代叫做三國,那可是一個戰火紛飛、風云際會、群雄逐鹿、英雄輩出的時代。正是因為這個偉大的時代造就了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那就是——《三國演義》,在《三國演義》中,你最喜歡的英雄是誰?(劉備、關羽、諸葛亮、張飛……)
同學們有的喜歡(諸葛亮),有的喜歡( ),說不定還有沒說的同學喜歡(趙子龍、黃忠、馬超)的。那么諸葛亮、關羽、張飛、趙子龍這一些智慧的化身,這一些五虎上將都是誰的手下?(板書:劉備)這些智勇雙全的人為什么都愿意跟著劉備打天下呢?看來劉備這個人物值得我們好好研究研究。今天咱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劉備的歷史故事。(板書:三顧茅廬)讀題
2、 解題。
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題目的意思?(劉備三次拜訪住在茅草房子里的誰?(板書:諸葛亮)順帶講解復姓、字、號。(包括劉關張的)
3、 質疑。
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問我,想問問你自己?
(劉備三顧茅廬為了什么?劉備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親自去?派個人去不行嗎?)
二、 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1、 學生帶問題自由讀課文。
2、 交流反饋:
(1) 生字新詞。
(2) 劉備三顧茅廬是什么時代?是為了什么?(東漢末年)(請諸葛亮出山幫助自己完成統一國家的大業)
(3) 諸葛亮答應出山沒有?(答應了)像諸葛亮這樣智慧超群的人請他的人肯定很多很多:曹操有沒有派人去請過他?孫權有沒有派人去請過他?董卓、呂布這些個群雄有沒有派人去請過他?為什么諸葛亮前面人家請他,他都不出山,偏偏劉備請他,他就出山了呢?劉備的哪一點打動了他?同桌交流交流看。(a、同桌交流b、全班交流:說說看,劉備的哪一點打動了諸葛亮c、還有不同的嗎)
三、 細讀課文,推敲重點
1、 學生讀課文,圈劃出重點詞句。
(看來劉備打動諸葛亮的地方不少,最關鍵的就是誠心誠意。下面請你們拿出筆來,到課文中找找看,哪些地方表現了劉備的誠心誠意,把關鍵的詞和句劃出來,看看誰找得準,誰找得多。)(教師巡回)
2、 同桌交流,彼此看看找了幾處,說說理由。
3、 交流反饋:“你是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劉備的誠心誠意?”
(劉備在三顧茅廬的整個過程中,其心到底有多誠,其情到底有多真,你體會到了嗎?你準備怎樣把你體會到的東西傳達給大家呢?[學生發言]那好,接下來我們或者讀,或者說,當然也可以演。用你認為最佳的方法表達你體會到的一些東西。誰先來?)(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作隨機教學)
主要抓詞:“立即”、“斥責”、“大聲斥責”、“下馬步行”、“恭
恭敬敬”、“趕緊下拜”、“謁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