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朵杏花 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從竺可楨掌握天氣變化規律的過程中,學習他對待科學研究一絲不茍的態度。
教學重點、難點
朗讀課文,能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竺可楨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初讀課文,解決初識課文時產生的疑問。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你初讀課題時,心中曾有過什么疑問?把它寫下來。自己讀讀課文,能否釋開這些疑問。
二、檢查自讀情況
1、認讀新詞
一株 泛起 仰起臉 吹皺 曾(今) 精確 估計 掌握
2、分自然段指讀課文
三、交流質疑
1、疑問:第一朵杏花是怎樣的?
講的是誰的故事?簡單介紹竺可楨爺爺。
……
2、交流初讀課文后獲得的答案。
相機指讀有關段落,檢查自讀情況。
四、作業
1、抄寫新詞
重點指導“仰”“皺”
2、練習朗讀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品讀課文,感受竺可楨爺爺一絲不茍的研究態度。
教學過程
一、品讀課文,感受品質
1、這“第一朵杏花”有沒有打動你的心?為什么?仔細讀課文,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1)為了知道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竺爺爺寧可再等一年。
練習朗讀1—5自然段
從中感受到了什么?(竺爺爺對杏花開放的時間非常關注,要求素材準確)
(2)竺爺爺知道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后極其開心,并鄭重記下。
練習朗讀6—15自然段
從中感受到了什么?(竺爺爺對科學研究嚴謹、一絲不茍)
(3)觀察第一朵杏花竺爺爺是這樣的態度,猜想進行其它研究時也一定如此。
練習朗讀16自然段
3、此時,在你的心中,第一朵杏花是什么?
二、搜集竺可楨爺爺其他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