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古詩兩首 表格式教案(《池上》《小兒垂釣》)
課 型新授課課 時2教學日期第十七周教學要求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 理解這兩首古詩的意思,想象古詩描繪的情景,感受鄉村兒童鮮明的形象,體會純真的童心和樸素的美感。教學重難點讀中理解詩句的含義,讀中感悟詩文的意境,體會童真童趣。有感情的朗讀、背誦《池上》、《小兒垂釣》,豐富古詩積累。教具學具幻燈片教 學 活 動 內 容教學活動內容與主要問題的設置學生活動方式教師活動要點及教學意圖第一課時一、調動積累,導入新課。1、師:現在已是初夏時節,星期天我路過南湖邊的一個小池塘時,看到有幾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臉,我想到了詩人楊萬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說到池塘、荷花,你們還想到哪些詩句呢?2、學生交流自己積累的關于池塘或荷花的詩句。3、師:今天我們要學的一首古詩也是講的夏日池塘上發生的事,它的題目就叫《池上》。(板書詩題:池上)相機顧名思義理解詩題:荷花池塘里。 回憶詩句 交流詩句 讀題,理解題意 談話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板書:池上指導理解題意 教 學 活 動 內 容教學活動內容與主要問題的設置學生活動方式教師活動要點及教學意圖4、學生齊讀題目。5、簡介作者白居易。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1、學生自由讀《池上》。要求:讀準字音,把詩句讀通順。2、檢查初讀情況。(1)指名讀古詩,集體正音。①讀準后鼻音:撐、艇、萍②學習新詞:浮萍,理解詞義,練習書寫。(2)齊讀詩歌(3)學生簡單說說池塘上發上了一件什么事兒。 (一個小孩偷采白蓮。)3、學生再次自由讀古詩。要求:邊讀邊想詩句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句。4、小組合作學習,弄懂詩意。(1)學生結合前后句和插圖,借助工具書,自己理解詩句含義。(2)小組逐句內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啟發、補充。5、集體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說自己對詩句的理解) 三、吟詩煉字,體會意境。 (一)前兩行——小娃偷采蓮。1、學生自由輕聲誦讀古詩,邊讀邊想象畫面。2、學生交流“看”到的畫面。(1)怎樣的荷塘,怎樣的白蓮?(2)小孩如何偷采白蓮的?①學生暢談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蓮圖。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蓮蓬,而不經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撐船去采池中蓮蓬。簡介作者 自由讀詩 指名讀 交流 理解詩意 指名說 邊讀邊想 交流 出示初讀要求 及時正音 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古詩后,簡單說說內容。 鼓勵學生動手解決遇到的難題。 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想象到的“蓮葉何田田”的美好畫面,喚起學生對荷花池和嬌嫩蓮蓬的向往之情。教 學 活 動 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