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教學設計
點評:
本課設計主要體現了三個“注重”。
首先,注重了信息資料的搜集與整理。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作者及課文背景的資料,實際就是讓學生在搜集的過程中,了解詩歌的時代背景,作者的創作激情,從而為準確體悟詩歌所蘊含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礎,使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培養;
其次,注重了學生思想情感的啟迪和熏陶。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本課設計旨在通過大量的學習實踐活動,采用品讀與演唱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所獲得的情感體驗逐步加深,進而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在感受與理解詩歌的過程中,提高欣賞與評價能力,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第三,課內外有機結合,注重學生思維的拓展。觀看香港、澳門回歸的影像資料,設想聞一多先生的感受,改寫詩歌以及搜集其它幾首詩來閱讀,都是把課內知識向課外延伸的有效方法,使學生進一步拓展思維的空間,提高閱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