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金幣教案
本篇課文為北京師在演出版社出版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材。《一枚金幣》是第十主體單元“金錢”中的一篇主體課文。(執教第一課時)教材分析
課文講述了辛勤勞動、省吃儉用把兒子養大成人的老人,看到兒子長大后懶惰成性、花錢如流水,萬般痛心與無奈,只好決定將所有財產送給別人,而決不留給兒子的失望心情。它記敘了一個好吃懶做的兒子通過勞動終于懂得金錢來之易的故事,告訴人們要靠自己的勞動成果掙錢,不能不勞而獲;要懂得珍惜勞動成果。
“金錢”這個主體單元的目的是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讓學生知道金錢包涵的文化內涵,懂得要以誠實的勞動換取金錢,懂得金錢所包含的勞動價值。《一枚金幣》是一篇童話,故事告訴我們,金錢是辛勤勞動換取的。
《一枚金幣》的重點、難點是:通過朗讀課文,復述故事,學習課文,懂得勞動換取金錢的道理;學生學會通過重點、關鍵詞句理解課文;繼續學習摘錄筆記。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學會了獨立識字的能力及初步理解課文的能力。但是,對于課文中的關鍵詞語及課文隱含的道理還不是特別能把握住,上課時應在這兩方面多加指導。
教學目標:
1、生字詞的學習,繼續習寫摘錄筆記。
2、理解“懶惰、省吃儉用、辯解、辛勤、堅決、筋疲力盡”等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懂得用勞動換取金錢的道理。
教學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獨立識字,并做好摘錄筆記。
2、教師準備教學用具。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1、師:你們喜歡聽故事嗎?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
從前有個老人,他有一個花錢如流水而且很懶惰的兒子。老人一輩子辛勤勞動,省吃儉用把兒子養大成人。到自己年老了,見兒子還是這樣,再也受不了了。
2、師:想知道接下來發生了什么事情嗎?這個故事就在我們的語文書中。題目就是《一枚金幣》。
(師板書課題,生齊讀。)
3、請同學們翻開書本100頁,帶著各自的小問號讀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檢查字詞。
1、師:請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
3、指名讀課文。
三、品讀課文,理解感悟。
(一)體會父親的“受不了”。
師:默讀課文,思考:《一枚金幣》講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生:課文圍繞一枚金幣寫了父親讓兒子去掙錢的事。
師: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父親,又是一個什么樣的兒子呢?
(板書“父親兒子”)(板書“辛勤省吃儉用,懶惰花錢如流水”)
師:從這兩組詞語中你發現了什么?
生:這兩組是反義詞。/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人。
[點評:引導學生抓住文中重點詞語體會人物特點,并在這一過程中進行了基礎知識的訓練——反義詞的應用。學生也從中感悟到這對父子截然相反的性格特點,突破了難點,也為后邊理解父親“受不了”的原因奠定了基礎]
師:一位辛勤勞動的父親卻有一個很懶惰的兒子;父親一輩子省吃儉用兒子卻花錢如流水。你能用書上的詞來說說面對這樣一個兒子父親是一種什么感受嗎?
生:父親受不了了。(板書“受不了”)
師:你能讀讀書上的句子嗎?
(生讀)老人一輩子辛勤勞動,省吃儉用把兒子養大成人。到自己年老了,見兒子還是這樣,再也受不了了。
師:一輩子省吃儉用、辛勤勞動的父親卻養了一個很懶惰、花錢如流水的兒子,他再也受不了了。老人躺在床上,把妻子叫來會怎樣說呢?
他躺在床上,把妻子叫來()地說:“把我們的財產隨便給誰都行,就是不要給兒子,這懶鬼什么活都不干,一文錢也掙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