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金幣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生字詞及多音字,學會積累新詞。
2、感知反義詞對刻畫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3、了解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作的思路。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兒子及父親“受不了”的心情
4、理解課文內容,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讓學生明白只有親手創造的財富才會懂得珍惜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圍繞2次“受不了”抓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心情并有感情朗讀。
2、體會父親用心良苦想讓兒子懂得通過辛勤勞動換取金錢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你的父母愛你嗎?說說他們愛你的表現。
(生匯報)
2、我們知道父母是最愛自己的孩子的,可有一位父親寧可將所有的財產送與別人也決不留給自己的兒子,這是為什么呢?請看課文《一枚金幣》。 [板書:一枚金幣]
二、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把課文讀通讀順。
2、說說課文圍繞一枚金幣寫了一件什么事?
生匯報 [板書:父親 兒子]
3、說說這是怎樣的一位父親,又是怎樣的一位兒子?劃出相關詞語。
4、引導學生通過兩組反義詞感受人物的性格特征。
[板書:辛勤、省吃儉用 懶惰、花錢如流水]
5、課文中父親與兒子共有幾場對話?請同學們找出來讀一讀。
在這三場對話中,父親與兒子的神態、心情有什么變化呢?學生分組展開討論并填表。
三、品讀父親的“受不了”
1、師過渡:一位辛勤、省吃儉用的父親眼看著自己的兒子懶惰、花錢如流水,他當時會是一種怎樣的感受?你能用文中的一詞來概括嗎?
生匯報 [板書:受不了]
2、找出文中哪個句子寫出老人的“受不了”?
3、填空引導理解父親的感受:
他躺在床上,把妻子叫來( )地說:“把我們的財產隨便給誰都行,就是不給兒子,這懶鬼什么活都不干,一文錢也掙不來!
4、指導帶著不同感受同桌讀或小組讀
5、指名讀
四、品讀兒子的“受不了”
1、師過渡:這樣的孩子放在誰家也“受不了”,文中還出現了一次“受不了”,誰受不了?找出相關的句子。
2、引導學生自行提問:兒子為什么受不了?
3、劃出描寫“受不了”原因的句子,抓重點詞語與前兩次扔金幣進行對比,理解這一枚金幣的來之不易。
[詞語:前2次——笑了起來 走開了
這一次——忙跑到 抓出來 大聲叫
當牛做馬 整整一星期 苦差使]
適時引導想像:兒子在一星期里吃了哪些苦?受了哪些罪?
4、思考:當父親將兒子辛苦掙來的金幣扔進火爐里時,兒子表現得怎樣? (傷心 氣憤 難以忍受……)
(1)適時引導思考:父親扔進火爐里的僅僅是一枚金幣嗎?
(2)師指導感情朗讀此句,亦可按學生自己的感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