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圖教學設計
預習提示:
本課用生動、優美的語言為我們勾畫了一幅瑞雪圖:描述了膠東半島的第一場雪,雪前、雪中和雪后的美景。同時,文本產生的特殊年代,還賦予了文本自身獨特的人文內涵――本文寫于1962年,當時我國連續幾年遭受自然災害,糧食欠收,人們都期盼豐收年的到來。因而,一場及時的大雪也給膠東半島上的人們帶來了吉祥、幸福和喜悅。仔細讀讀課文,看看作者運用了怎樣的寫作順序, 學習作者是怎樣在描寫景物中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的。
教學目標
1.隨文認識“瑞雪、膠東半島、驟然、彤云密布、萬籟俱寂、咯吱、嗬、極目遠眺、粉妝玉砌、擲雪球”10個生詞,達到正確流利地認讀,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感知詞意。
2.學習書寫“簌、籟”,做到寫規范、正確,同時滲透寫字習慣的養成教育。
3.讀懂課文,理清課文的寫作順序。
4.抓住描寫雪后美景的語段,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在朗讀中體會文章表達的情感,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重難點
精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想象、感悟雪中、雪后的景象。 理解“好一幅北國寒冬瑞雪豐年的圖畫”的含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補充資料、謎語等
教學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隨文認識“瑞雪、膠東半島、驟然、彤云密布、萬籟俱寂、咯吱、嗬、極目遠眺、粉妝玉砌、擲雪球”10個生詞,達到正確流利地認讀,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感知詞意。
2.學習書寫“簌、籟”,做到寫規范、正確,同時滲透寫字習慣的養成教育。
教學重難點
正確流利地認讀,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感知詞意。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文。
1、大家喜歡下雪嗎?
2、講述:四十幾年前,在我國的膠東半島上,下過一場大雪。當時,正是自然災害嚴重,農業欠收的時候,這時候下一場雪是多么的及時啊!著名作家峻青懷著異常高興的心情寫了一篇文章《瑞雪圖》,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
二、整體感知,學習字詞。
(一)、學習字詞
1、師范讀,生邊聽邊劃記生字詞。
2、認讀生字,相機釋義。
瑞雪膠東半島驟然彤云密布簌簌萬籟俱寂咯吱嗬眺望粉妝玉砌投擲
3、給生字擴詞。
4、比較形近字。
瑞端;眺挑逃桃;擲鄭
5、默讀課文,推薦好詞語,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師生答疑。
(二)、整體感知課文
1、生默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什么內容。
2、生有感情的自課文,對照金鑰匙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思考課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4、師總結: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可以分為4部分,一、下雪前;二、下雪時;三、下雪后;四、點題,贊揚雪景。
三、再讀課文,要求準確流暢。
1、點名讀,師生評議。主要側重字音準確,是否流暢等。
2、全班齊讀。:
課堂檢測
理解課文內容,再次有感情朗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