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月亮》教學設計
這詩情畫意的文章,把我們帶入了愛的天堂,到處充盈著快樂、幸福、溫馨、甜美之情。讓我們再一次細細品讀課文吧!(學生讀全文,指名讀文)師:讀完這篇課文后,你最想說什么呀?(生:媽媽,我愛你!媽媽我也想和你一起去走月亮;媽媽我們之間的母子情最深……)師適時地給以表揚
三、拓展延伸
課下請同學們搜集一些描寫月亮的古詩或小短文,積累在你的“采蜜集”上,下節課我們一起來欣賞。
教學反思:我今天執教的是冀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第7課《走月亮》的第二課時。這組單元的主題是感悟真情。真情是一種自然生命的洋溢,真情從不解釋,從不喧嘩。這里的真情有三個方面即鄉情、親情、友情。這篇課文反映的就是親情,用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形式表現出來,文章不僅描寫的意境美,情感也真。因此引導學生體會文章“哪兒美,怎么美”是本課的學習重點。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雖然意識到了應抓詞抓句去重點體會,但卻沒能走得扎實。
在學生談論聽教師范讀后的感受時,有一個引領點我卻給忽視了。當時有的同學談到了這篇文章寫得美,還有的同學提到了母女之間的感情深。如果借此就往下引導學生讀課文,找出文中哪些地方寫了意境美,哪些地方體現了母女情深,邊讀邊畫出有關語句會使學生們很快投入進去,調動積極性。在小組內交流的時候也會有明確的目的,體會的會更深;而在實際教學時我給學生放了一個大問題: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用心去體會它的美吧!學生讀文后在組內交流漫無目的,只是找出了自己認為很美的語句,并沒有如我想的那樣在談自己的體會,為此浪費了時間,效果也不佳。在匯報時并沒有采用小組匯報,互相補充,而是個人匯報,比較零散。雖然那些重點語句學生們都提到了,但我在引導他們感悟時,比較粗糙,并沒有咬文嚼字去使學生深入領會。比如:卵石間有多少可愛的小水塘啊,每個小水塘,都抱著一個月亮。”學生談到了月亮照在小水塘里,水塘里的水環抱著月亮。這時應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深入理解這個“抱”字,可我就這樣結束了。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讀的重要性沒能很好的發揮,學生互相質疑的積極性沒能開發出來,致使小組合作失去了意義,課堂氛圍沒能調動起來。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定會把每一步都走扎實,使語文課豐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