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之思》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幽靜、碧波粼粼、魅力、交*、巍峨、構筑、普遍、和諧”等詞語意思。
2、通過學習、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課文三部分的聯系。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無形的橋”的含義,結合個人經歷交流自己的看法。
【重難點、關鍵】
1、了解橋的功能、材料及其樣式,理解橋給人帶來美的享受。
2、理解“無形的橋”的含義,體會路橋雖不可少,但心橋更為珍貴。
【課時劃分】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感悟大意。
2、學習第一部分。
3、學習生字,理解字詞含義。
〖教具準備〗小黑板、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出示掛圖,激趣導入
1、出示各種橋的掛圖,生說說對橋的理解
2、板書課題:橋之思
3、生齊讀課題后體會“思”的意思。
4、設疑導入:作者由橋想到什么?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出示小黑板、讀生字,正音:前鼻韻母:粼;翹舌音:*
2、自由讀、畫出不理解字詞
3、字詞質疑,全班討論解疑
幽靜:幽雅寂靜
波光粼粼:碧綠色的水波顯得很明凈的樣子
魅力:吸引人的力量
交*:互相穿過、交錯
巍峨:形容高大的樣子
構筑:建筑、修筑
和諧:配合得適當勻稱
延伸:延長、伸展
4、指名課文(分節)
三、學習第一部分
1、默讀第一部分,思考:這部分寫什么?
2、思考匯報,你從第一部分了解到什么?
(1)我了解到橋是路的連續和延伸
師導:為什么說橋是路的連續和延伸?用文中的話說。
(橋也是路,是沒有路的地方的路)
(2)我了解到橋有各種各樣,有木橋、石橋、鐵橋、水泥橋
師導:這是從什么地方來形容橋?(材料:木、石、鐵、水泥)]
(3)橋還有獨木橋、石拱橋、浮橋、斜拉橋幾種式樣。
師范導:生結合圖片上臺介紹某一種橋。
(4)我了解到橋的基本功能是溝通、交流,使沒有路的地方有了路。
師導:誰能舉例說說橋的溝通與交流作用?(連接兩岸、方便生活……)
師導:誰能例舉家鄉哪些橋起到這些作用。(港仔渡橋、美林大橋)
師導:第一部分的前后兩句有什么關系?(相照應)
3、指導朗讀
四、指導書寫生字
1、你覺得哪些字的書寫要特別注意
2、師強調生字書寫
幽:中豎稍長。“山”中間不是“纟”
魅:不能少了“厶”
巍:是上下結構不能寫成左右結構
諧:右下方是“白”,不是“日”
3、區別形近字
鱗( ) 俄( ) 溝( )
粼( ) 峨( ) 構( )
五、作業
1、寫生字
2、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功能:溝通、交流
橋——路橋 材料:木、石、鐵、水泥
樣式:獨木橋、石拱橋、浮橋、斜拉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第2、3部分,了解橋在給人方便的同時,也給人以美的享受。體會心靈的橋促進世界的和諧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