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綜合資料
【解詞造句】
[甲板] 輪船上分隔上下各層的板。本課指最上面即船面的一層。例:游客站在甲板上觀賞岸上的景色。
[模仿] 照某種現成的樣子學著做。例:猴子很機靈,能夠模仿人的動作。
[顯然] 清楚明白,很容易看出來。例:這道題的答案顯然是錯的。
[取樂] 尋求快樂。例:在別人痛苦的基礎上取樂,是不道德的行為。
[放肆] 任性,一點兒也不受約束。例:小明一離開爸爸,便放肆起來。
[戲弄] 耍笑捉弄,拿人開心。例:你戲弄一個殘疾人,太不道德了。
[失足] 走路時不小心跌倒,比喻人墮落或犯錯誤。例:違法亂紀的事不能做,一失足將成千古恨。
[桅桿] 本課指輪船上懸掛信號、裝設天線、支持觀測臺的高桿。
[醒悟] 頭腦由模糊而變得清醒。本課當明白講。例:不要再糊里糊涂地混日子了,趕快醒悟吧!
[不然] 不這樣。例:放下武器,舉手投降,不然我開槍了!
[風平浪靜] 水面沒有風浪,比喻平安無事。例:這海面,無風三尺浪,有風浪千尺,哪有風平浪靜的日子?
【近義詞】
放肆(放任、肆意)醒悟(清醒、覺悟)
不然(否則)戲弄(捉弄)
【反義詞】
風平浪靜(狂風巨浪)
【難題講解】
1.它顯然知道大家拿它取樂,因而更加放肆起來。
這句話說明猴子很明白水手們的心理,所以更加放肆。這是它把玩笑開到孩子身上的原因。
2.他看見兒子在桅桿頂端的橫木上,就立刻向他瞄準,同時喊:“跳到水里,趕快跳到水里,不然我就開槍了!”
孩子遇到了生命危險,船長在萬分危急的情況下,急中生智。船長不但想出了辦法,而且做得很果斷。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船長經驗豐富,沉著勇敢,當機立斷。
【佳句賞析】
有一艘輪船環游了世界,正往回航行。這一天風平浪靜,水手們都站在甲板上。
這兩句話,文字簡明樸實,開門見山地介紹了事情發生的環境,為全文作了必要的鋪墊,可以“一筆兩用”:①交代了事情發生的條件。正因為風平流靜。水手們才會輕松悠閑起來,才有興趣拿猴子開心。②暗示了事情的結局。這艘船環游了世界,安全返航,不難推想,這艘船的船長一定是一位久經風浪、經驗豐富的人,他在千鈞一發的時刻表現出了機智、勇敢、堅定、果毅的品質,想出了妙策挽救孩子:正因風平浪靜,孩子跳進水里才能被水手迅速救起,轉危為安。由此可見,這兩句話的含義是跟事情的發生和結局密切相關的,在文章的開頭作了簡明的交待,使文章前后照應,結構嚴謹。
【內容提要】
這篇課文記敘了在一艘外國輪船上發生的故事。一只猴子把船長的兒子戴的帽子掛到了桅桿最高處的橫木上,孩子為了追回帽子,走上橫木,在萬分緊急的時刻,船長急中生智,果斷地命令兒子跳水,使孩子轉危為安。
【章法結構】
【分段段意】
第一段(第1小節):講輪船上一只猴子十分放肆。
第二段(第2~3節):講猴子戲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桿追猴子。
第三段(第4~7小節);講孩子走上最高的橫木,遇到了生命危險。
第四段(第8~9小節):講船長命令孩子跳水,水手們把孩子救上來。
【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