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舟》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閱讀課文,了解駱駝適應沙漠生活的生理特點,明白人作為什么為什么稱駱駝為“沙漠之舟”。
2 、理解句子間和段落間的關系,學習“總—分”方式構段,圍繞總起句,抓住重點進行具體描述的說明方法。
3 、通過修改資料,插入課文,豐富學生知識背景,提高學生寫摘錄筆記的能力、寫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1 、學習作者抓住特點進行具體描述的說明方法。
2 、理解“沙漠之舟”稱號的原因。
第二課時
一、回憶課文主要圍繞哪兩個問題來寫。
二、深入學習,理解課文內容。
1、駱駝為什么能在沙漠里生活?
(1)速讀課文,思考:駱駝身體各部分有什么特點?這些特點跟駱駝在沙漠里的生活有什么關系?
要求:在書中找出相關重點詞句,畫出來并填表。
(2)交流自學情況。
指名學生展示自己所填的表格。
用“由于……因此”、“因為……所以”、或“是因為”等詞語將相對應的句子連起來。
例如:由于駱駝腿上有胼胝,因此不會被滾熱的沙子燙傷。
(3)小結學習方法(金鑰匙):抓住抓住關鍵詞句,可以很快地搜索到有關的知識。(小結:這一段除了第一句外,其他的句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前半句介紹特點,后半句說明作用。)
(4)指導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后討論:這一段除了第一句外,其他的句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前半句介紹什么,后半句說明什么?
(5)討論:
你還知道有關駱駝的其他資料嗎?學生補充介紹查找到的有關駱駝的資料。
閱讀課后的資料2,3讓學生嘗試用“由于……因此”、“因為……所以”、或“是因為”等詞語將相對應的句子連起來,并插入課文。
(6)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了解本段的觀察、寫作順序。問:看看本段作者是按怎樣的觀察、寫作順序寫。
2、學習到這我們已經知道駱駝適應沙漠生活的原因,那么人們為什么把駱駝稱為“沙漠之舟”呢?我們繼續學習3、4、5自然段,抓住抓住關鍵詞句來回答
(1)小組進行合作學習。先讀讀課文2、3、4自然段,然后討論,找出答案。看哪個小組又快又對。交流前提示:將駱駝的特殊本領和駱駝的特點相結合進行交流。
(2)學生交流。
(駱駝身體高,脖子長,能望到很遠的地方,能夠為旅行的人帶路;駱駝嗅覺靈敏,人們可以用它來預報氣象;駱駝有寬厚的腳掌,,背上有駝峰……,人們可以利用它做沙漠里的交通工具,所以人們把駱駝稱為“沙漠之舟”。)
二、擴展練習。
完成課后練習二:嘗試把下面的資料1做適當修改,插入課文。
板書 沙漠之舟
生理特點 特殊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