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筆直書》教案2
一、交流資料,鼓勵提問。1、同學們,喜歡聽歷史故事嗎?歷史是一本充滿智慧的書,了解歷史才能變得更加聰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個戰國時期在齊國發生的小故事――《秉筆直書》。(板書:秉筆直書)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2、戰國時期離我們太久遠了,在欣賞故事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幾個特殊的詞語。(課件出示)詞語:“戰國”“竹簡”、“伯、仲、叔、季”、“相國”、“太史”)誰能把你所知道的向大家介紹一下,交流歷史資料,有助于我們了解課文。
二、自讀文章,整體感知。
1、下面就請同學們打開書第五頁,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結合學過的方法說一說文章主要講了什么?
2、剛才同學們都讀得很認真,我們先來認認課文中的生字。(課件出示)齊讀、開火車讀讀吧!
3、能這么快記牢生字,真不錯!現在誰來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8)
三、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崔杼謀殺了國君,還要顛倒是非,讀了這個故事,你覺得崔杼是個怎樣的人?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1、2段,劃出描寫崔杼的語句。(找到句子后,多讀讀,找到關鍵詞語)
2、誰最先把你找的語句和大家交流一下?從這句話中你可以體會到什么?(引導學生通過“殺國君”、“獨攬大權”等詞語體會崔杼有很高的地位但仍舊不滿足,很殘暴。)(板書:崔杼 殘暴、位高權重)
3、可以想象,人們面對這樣殘暴并且又手握生殺大權的崔杼,會怎樣?
4、師:但謀殺國君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這樣做的人會遭到天下人甚至后世幾代人的唾罵,可以說是遺臭萬年,那么崔杼希望這樣嗎?
師:那么崔杼要求太史們怎樣記錄歷史呢?(崔杼要求寫:“先君是害病死的”)
師:但太史卻如實記載:夏五月,崔杼謀殺國君光。一個是……,另一個是……
4、太史們是如何拒絕這種無理要求的?讓我們先來看看太史伯的做法!請同學們默讀課文2、3自然段,畫出有關太史表情和語言的關鍵詞句,把表格填寫完整。
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
我們先來看太史伯的態度怎樣?(嚴肅)從中我們能體會到什么?此時此刻,面對崔杼他心里會想些什么?
剛才我們多次提到了本分,太史的本分是什么?(按照事實寫歷史)也就是記錄真實的歷史,這就是秉筆直書。
師:同學們,當崔杼發現以死來威嚇太史是行不通的,那么他還會不會使用其他的方法呢?(崔杼也許還會對太史說:“如果你們能按我的要求記載,我可以給你們加官進爵,讓你們榮華富貴。”)
師:真是太讓人心動了,那太史伯又會怎樣想?怎樣說?
師:說得好,那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朗讀太史伯的話?把你的想法讀給我聽!你覺得哪句最能表現太史伯這種秉筆直書的特點就讀哪一句。
崔杼聽了這樣大義凜然的話,有什么反應?他一怒之下,殺死了太史伯。太史伯毫不畏懼,寧肯去死也要堅守自己的本分,這就是慷慨赴死(單擊課件)
5、我們剛才結合表格,找到了描寫太史伯表情、語言的關鍵詞句,并結合上下文以及自己的想象揣摩了人物的心理,談出了體會,并把自己體會到的通過朗讀表現了出來,下面,就請同學們運用這種方法,在小組中自學另外三位太史的做法,把表格補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