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讀書的“大眼睛” 教學實錄
一、創設情景
透過同學們一雙雙甜美無比、炯炯有神的眼睛,我能感受到你們的學習、生活是幸福的、快樂的。同時也讓我想到,在我國西部的一些偏遠山區,有著一群和你們同樣可愛的孩子,他們家境貧寒,幾度失學、輟學,在求學的道路上艱難地行走。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西部,走近這些貧困山區的孩子。
2、(課件播放貧困山區孩子學習生活的圖像,在舒緩的音樂聲中,教師激情描述。)
3、此時此刻,你內心有什么感受,想說些什么?(學生暢談感受。)
二、解說背景,導入新課。
1、1992年,《中國青年報》記者解海龍 深入大別山地區考察“希望工程”,在安徽省金寨縣萬頭村的一所小學里,他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30多里路來求學的孩子。在眾多的孩子中間,他發現一個女孩子有一雙閃亮的大眼睛,這個大眼睛的小姑娘年齡最小,但卻十分堅強。雖然她每天上學走的是蜿蜒的山路,還要經過一座大水庫,但不管刮風下雨,她總是按時到校,從來都沒有遲到過。小姑娘不畏艱難、頑強求學的精神使記者的心靈受到深深的震撼。當小姑娘抬起頭凝視黑板時,那瞬間的眼神被記者的相機捕捉到了,從而留下了這張彌足珍貴、令世人關注的照片。(課件出示照片)
知道她叫什么名子嗎?她叫蘇明娟,當時只有7歲。請同學們認真觀察照片,你覺得這是怎樣的一雙眼睛呢?
同學們各有各的感受,就是這雙眼睛,引起了作者無限的聯想,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篇文章,就是關于這雙眼睛的故事,題目是《渴望讀書的大眼睛》咱們一起寫寫吧。想知道文章中是怎樣描寫這雙眼睛的嗎?那就打開課本46頁,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
第一次讀書,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就算你們完成了任務,如果再能解答自己的疑問,那可就是超額完成任務了。怎么 樣?有信心嗎?
有了收獲就在旁邊記下來。遇到生字讀音解決不了的,我隨時愿意為你們服務。開始吧。
生:讀書
師:,這真是個好辦法。第一次讀書,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就算你們完成了任務,如果對自己提出的問題能讀出點收獲,那可就是超額完成任務了。怎么 樣?有信心嗎?
生:有
師:那好,請同學們找開課本46頁,認真地去讀吧。有了收獲就在旁邊記下來。遇到生字讀音解決不了的,我隨時愿意為你們服務。開始吧。
二、初讀,解決生字新詞,初步感知
1、生 讀,巡視。學生到黑板上板書難讀的詞:跋涉、蜿蜒、瀕臨、崛起)
2、糾正字音、檢查朗讀情況
師:大家讀得特別用心,剛才大家讀的過程中,普遍反映這幾個詞比較難讀,咱們一起來讀讀,
瀕臨是同學們覺得最難讀的一個詞,我們再來讀讀,在課文中找到這個詞所在的句子讀一讀。
瀕,在字典上有兩種解釋,一種是緊靠著,第二種是臨近、接近,你覺得在這個句子里應該是哪一種意思?
師:這么難讀的詞我們都解決了,相信大家一定把課文讀通順了。誰想讀一讀?那就選擇你認為讀的最好的段落來讀一讀吧。
師:能把課文讀通順,說明我們已經勝利完成了第一次讀的任務,真不錯。不知道你的疑問解決了沒有?
師:那好,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最能概括眼睛特點的詞語
生:專心、憂郁、渴望
師:第一次讀書,我們讀通了課文,還弄明白了自己的疑問,看來我們同學很會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