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讀書的“大眼睛”》教學設計之三
學習目標:1、認會寫會8個生字;理解“蜿蜒、憂郁、瀕臨、豐碑”等詞語。
2、圖文對照,感受“大眼睛”的特點,并結合第一段和查找的有關背景資料,幫助理解作者由此聯想到的內容。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抄寫課文中的“精彩段”。
教學重點:
學會查找資料、篩選資料、使用資料。
教學難點:
通過大眼睛女孩的眼神,感受貧困地區的孩子對學習的渴望。
課前準備:
多媒體電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借課文中的插圖進行說話練習,導入課文。
1、活動:“開火車”說一說有關描寫眼睛的詞語。
2、出示書中的圖片,讓同學們運用自己積累的描寫眼睛的詞語來描述一下圖片中這位小姑娘的眼睛。
。◣煟何覀儊砜纯醋髡邽槭裁匆枋鲞@雙眼睛?他又是如何來描述這雙眼睛的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檢查預習情況。
2、以各種形式的朗讀訓練使學生熟讀課文。
3、引導學生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指名朗讀課文。
四、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ㄔ趯W習課文之前,先向同學們推薦課后的“金鑰匙”欄目。)師:找找課文中的哪一段交代了事情發生的背景?
1、學習課文第一段。
。1)默讀課文第一段。讀完后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ㄒ龑W生說出這張照片從哪里拍到的?山里的孩子上學條件是怎樣的?等等。)
(2)再讀課文,并談談當你知道這張照片是這樣拍到的以后,你對小姑娘的這雙眼睛有新的看法了嗎?能否描述一下?(師: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樣描述這雙大眼睛的。)
2、重點學習課文2-5自然段。在讀讀、說說、議議中體會貧困地區的孩子是多么渴望上學、渴望讀書。
。1)朗讀課文2-5自然段,邊讀邊畫出作者聯想到的內容,然后相互交流。
生:作者聯想到這雙大眼睛正在專心地聽課呢。
生:作者聯想到這雙大眼睛渴望讀書,可是卻擔心著什么。
師:她會擔心什么呢?生:她可能擔心沒錢繼續上學吧。
生:作者還聯想到這雙大眼睛在看著很多人,希望我們幫助像她這樣的孩子。
。2)從課文中的兩個“生怕”你體會到了什么?(引導學生感悟小女孩對知識的渴求。)
生:我體會到小女孩聽課十分認真。生:我體會到小女孩很愛學習。
生:我還體會到小女孩很珍惜學習的機會!
。3)從課文中的兩個“雖然”和一個“可是”你又體會到了什么?(引導學生體會山區孩子學習條件的艱苦,他們對知識的渴望,以及他們內心充滿憂郁的原因。)
生:我體會到小女孩為了上學不怕條件差。生:我體會到小女孩怕遲到連頭發都沒梳。
生:我體會到小女孩上學不容易。生:我想小女孩只要能上學什么都不顧了。
。4)作者為什么能從這雙眼睛聯想到小女孩對知識的渴求,山區孩子學習條件的艱苦,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呢?(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因為了解了山區孩子上學的不易,才會由此聯想到這些內容的,從而知道了解背景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一種方法,也是習作表達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