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讀書的“大眼睛”》簡易綜合型教案
教學目標:1、學會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大眼睛”的特點,并能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小姑娘渴望讀書的強烈愿望。
3、激發學生結合課文背景展開聯想,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
4、培養學生珍視學習、關愛他人的情感。
教學重點:感受“大眼睛”渴望讀書的特點。
教具準備:課件,收集背景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氛圍,導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渴望讀書的大眼睛,和老師一起來板書課題吧!渴字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才漂亮,齊讀課題
師:看,就是這雙大眼睛。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嗎?
生:她叫蘇明娟。
師:觀察照片,你想用一個怎樣的詞語來形容她的眼睛呢?
(經驗性問題:學生能根據自己平時經驗積累到的詞語進行描述和形容,有益學生思維的發展和詞語的應用。)
生:清澈 生:大大的
生:美麗 生:烏黑透亮
師:大家都用自己積累的詞語來描述了你眼中的大眼睛,課文是怎樣描寫這雙大眼睛的?請打開課本。
二、初讀感知,檢查預習情況。
師:課前,同學們都作了充分的預習,在讀課文之前,在生字和詞語方面,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嗎?
(經驗性問題:小學中年級孩子已經可以在工具書的幫助下自學書上的生字了,根據以往教學中學生積累的識字方法和經驗,讓學生進行匯報,也為高年級的自主學習奠定基礎。)
生匯報。
師:誰來說說,這篇文章講了什么?
(事實性問題:學生根據課文的內容及事件進行匯報,概括能力的培養是小學階段培養的能力的重點,讓學生在了解事實的基礎上掌握和鞏固概括文章的方法。)
生:講了有一個攝影愛好者來到……一張照片
師:你是這樣概括的,老師剛才聽大家說的時候,發現這個同學和你說的不大一樣,我們請他來說一說。
生:文章介紹了一張大眼睛女孩的照片,并由這張照片展示了貧困地區的孩子,在惡劣的條件下對讀書的渴望。
師:真不錯,同學們,簡單的概括有別于復述,通過什么,明白了什么,或者通過什么,展示了什么,這些語句都是概括文章內容的好法寶。
三、學習課文,品讀“大眼睛”內涵
俗話說,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就請同學們再一次閱讀課文,看看你是從課文哪些語句中讀出她渴望讀書的?(學生劃出相關的語句)
(事實性問題:這篇文章的題目是《渴望讀書的大眼睛》,全文圍繞著一張曾引起全社會關注的照片展開,展示了貧困地區的孩子在艱苦的條件下仍然渴望讀書的強烈愿望。所以這個事實性問題”你是從課文哪些語句中讀出她渴望讀書的?”成為了貫穿全文的關鍵問題。用它直接牽出文章的最亮點,真正做到“牽一發而動全身”)
3、匯報交流
生1:“她上學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還在一座大水庫上面”
師:讀著這句,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生:看到小姑娘在清晨艱難的行走
師:但是這并不是一段短途啊,有多遠?
生:每天跋涉30里路
師:在現實生活中,你曾走過30里路嗎?
(此問題和上一問題都是經驗性問題,學生根據日常的生活經驗,感受到這些孩子每天跋涉這樣的山路上學的確付出了非常多的辛苦,進而對比反思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