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的皮膚》教學設計之二
聯系生活實際,教學《手上的皮膚》 】《手上的皮膚》教學設計之一
教學目標:
基礎性目標:
1、教給學生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2、了解手上皮膚的特點和功能,增強學生對雙手的情感;
3、培養學生快速收集信息的能力。
發展性目標:通過學習,要學生了解手的用途和特點,感受手的奇妙,珍愛我們的手。
教學過程:
一、交流信息,引入新課
1、今天我們進行一次新聞發布會,這次發布會的主題是:“我的手。”下面進行發布會的第一個環節:在小組中交流“手的日記”。(學生自由介紹,讓學生充分了解自己的雙手在自己生活中的用途,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手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
2、進行發布會的第二環節,請各位專家將自己知道的有關于手的知識向大家作宣傳。
3、在全班交流學生收集到的有關于“手”的知識,在學生交流完畢了之后問:“你們從剛才的介紹中都獲得了那些有用的信息?”
(這既是對學生傾聽的培養,同時也是對剛才介紹資料的同學的一個評價。設計這樣一個環節是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情感體驗。)
二、初讀感知,認讀生字
我們的新聞發布會到這里同學門已經獲得了那么多的信息,看來同學們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現在就請同學們再來閱讀一篇文章,來更加系統的認識我們的雙手。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
3、交流識字方法。反饋生字詞掌握情況,指名分段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4、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落實教學目標中的“交給學生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在這一個教學環節中引導學生學會用找出課文的總述段落或者是總述句的方法來歸納主要內容。)
三、品讀課文,深入感悟
1、“金鑰匙”今天又有學習的好方法要教給大家了,我們一起來聽聽。出示“金鑰匙”中的學習方法,學生清楚之后,根據“金鑰匙”的方法自己默讀課文,劃出自己喜歡的重點句,記下不懂的問題。(學生自主學習。)(到了四年級一是要養成做摘錄筆記的習慣,二是會做批注筆記,結合課后思考題和“金鑰匙”的提示,通過批注體會和運用歸納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以此減少環節,提高閱讀效率。)
2、現在發布會進入自由交流時間,把你在學習中的所得和疑問提出來在小組中交流一下。(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先讀出你劃出的句子,再說一說你的批注。小組進行總結,選出一名同學作為發言人,一名為記錄人。)
3、進行全班交流。
(1)課文從那幾個方面介紹了手的皮膚?(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脈絡)
(2)朗讀課文的起始段。
(3)現在我們的新聞發布會進入“你問我答”階段。你們小組在第二小節有哪些批注?請小組進行交流,先請一名同學讀出課文的第二小節,再請發言人介紹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其他小組成員可以補充。根據學生的提問組織全班進行交流學習,質疑答難。在第2小節中處理“你還知道哪些人的雙手的特點?”為什么從手可以知道一個人是從事什么工作的?3―5小節采用同樣的方法學習,在第3小節中處理的問題是“如果有人要去看手相,你會怎樣去勸他?”在第4小節中處理的問題是“手指肚的紋路作用有哪些?”第5小節處理的問題是“手指的作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