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進藏》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學會"金碧輝煌、仰慕、能工巧匠"等詞語,能用"因為…所以"練習概括性說話;
2、抓住課文主要內容,了解文成公主進藏遇途中遇到的困難和克服困難的辦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走進文成公主樂意進藏的內心世界,感受漢藏民族團結教育。教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感知人物
1、西藏在我國的西南部,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峰就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媒體、音樂】西藏是一個神秘的地方、神圣的地方,也是一個幸福的地方。每年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游客前去朝圣和觀光旅游。
2、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早在唐朝,為了邊疆的安定和平,不再連年打仗,朝廷采取"和親政策",先后有19位公主嫁給了吐蕃、契丹、吐谷渾等邊塞小國的國王或王子。在這些公主當中,最有名的當數嫁到吐蕃的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這張照片就是文成公主--看,多么聰明、美麗的姑娘!文成公主的父親就是唐太宗,名字叫李世民。【唐太宗】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40多年,她跟藏族人民一起,用勤勞的雙手建設西藏,做了很多好事。直到現在,在拉薩的大昭寺內,還供奉著她和丈夫松贊干布倆人的塑像。
3、打開課文,誰來讀第一自然段。【媒體】
我國西藏自治區的首府拉薩,有一座金碧輝煌的大昭寺。寺內有一男一女兩尊塑像,男的是松贊干布,女的便是文成公主。(齊讀)
4、讀了這段話,發揮你的想象,展現在你眼前的是一座怎樣的大昭寺?
5、這句話中有幾個詞語,誰來讀?【媒體】西藏 拉薩 大昭寺 塑像 松贊干布 文成公主(指名讀;齊讀)
誰能用上這些詞語,用一句話來概括?越簡潔越好。(拉薩大昭寺供奉著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兩尊塑像。)
二、了解原因,進入內心。
1、【媒體】那么,文成公主為什么會進西藏呢?自學第2-3自然段,思考:文成公主為什么會進西藏?
2、檢查提問:(1)"仰慕"是什么意思?找一個近義詞?(羨慕)松贊干布向唐太宗求親的時候,他心里怎么想的?身邊的大臣們會怎么想?(贊成的人怎么說?反對的人怎么說?(2)文成公主知道父親答應了松贊干布的求親請求之后,心里怎么想?身邊的丫鬟會怎么說?
3、【媒體】
松贊干布仰慕唐朝的文化,想和唐朝加強友好往來,便到長安向唐太宗求親。為了藏漢兩族人民能永遠團結,文成公主樂意地接受了。
指名讀;誰能用上"因為( ),又因為( )所以( )"回答文成公主為什么會進藏這個問題?誰能用"因為( ),所以( )" 簡潔地回答這個問題?
三、走進西藏,感知智慧
1、文成公主是怎么進藏的?【媒體"第4自然段"】指名讀;齊讀。文成公主帶了哪些東西?(能工巧匠、農作物的種子、生產工具、書籍……)
"能工巧匠"是什么意思?(指工藝技術特別高明的人)帶了哪些能工巧匠呢?(鐵匠、木匠、石匠等);帶了哪些農作物的種子呢?(青稞、豌豆、油菜、小麥、蕎麥……)
2、再讀第四自然段。文成公主在進藏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難,請打開四年級課文146頁,分組快速閱讀第6-13自然段。分組閱讀有關自然段,完成表格【媒體、音樂】遇到哪些困難,怎樣克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