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進藏》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這篇課文主要寫文成公主進西藏時的動人故事。文章語言清新明快,情節動人,深受學生喜歡,通過讀文學生感受到文成公主為促進民族團結和進步的自我犧牲精神,懂得要為民族團結作貢獻。但本文是一篇歷史故事,學生學習時需要足夠地背景材料,以便能更好地理解文成公主偉大的品質。
[學情分析] 學生對本文涉及的歷史很感興趣味,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不多。同時,作為五年級已具備一定的研究性閱讀和上網等多種收集材料的能力。
[設計意圖]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法的選擇,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本教學設計就力圖體現這一教學理念,整個教學過程以情為主線,(感知——感受——探究——想象——感悟)層層推進,環環相扣;以讀為根本,以“動人”為研讀專題,開展研究性閱讀,采用板塊式設計,從整體感知形成專題、深入研讀、推理想象到拓展延伸,從整體入手(初步整體感受)——部分(抓住重點、難點、特點研讀)——整體(感受和領悟寫法、學法的升華),體現閱讀教學的基本規律、基本程序。另外,通過研究性閱讀這一載體,努力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發展學生個性,在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的同時,促使學生“收集資料——推理假設——對照驗證”等科學方法論的初步形成。
[學習目標]
1、通過學習,理解課文內容,能正解、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探究閱讀,體會故事的“動人”,初步培養探究、推理的能力。
3、感受文成公主為促進民族團結和交流的自我犧牲精神,懂得要為民族團結作貢獻。
[教學重點] 通過探究,體會故事的“動人”,感受文成公主的自我犧牲精神。
[課前準備] 投影片,中國地圖。
[課時安排] 1課時
一、初讀理解,感知“動人”
今天,我們一起用心來感受一位偉大的女性——文成公主。
齊讀課題。
我們要去感受她,了解她,那該怎么做呢?(認真讀課文,讀了一遍就舉手,帶拼音的生字詞多讀幾遍,)
選擇性檢查:
1、讀一句你覺得最難的句子,說說為什么?
2、讀一句你覺得最重要的句子,說說為什么?
3、讀一句你認為讀得最棒的句子,好在哪?
4、讀一句你不理解的句子,說說哪里不懂?
二、建立專題,感受“動人”
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呀?(動人)
三、研讀專題,探究“動人”
那課文哪些地方寫出了這故事的動人呢?請再讀課文,用橫線劃出,用序號標出。劃好地請先去讀一讀,體會它的動人。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匯報。(1、2、3、4、)
請自己選擇一動人之處進行研究。
(自讀理解—體會想象—交流體會—朗讀展示)
板書:樂意遠嫁他鄉 歷盡千辛萬苦 受到熱情歡迎
(勤勞建設西藏 )
四、推理擴充,想象“動人”
本文重點只是講了進西藏時的動人故事,她在西藏生活了四十多年,和西藏人民一道建設西藏,肯定還發生許許多多的動人故事。請根據課本提供和你自己掌握的信息,推想一個動人的場面,并用筆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