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繼光說課稿
一、說教材課文選自浙江省編教材小學語文第八冊的第22課《黃繼光》。
本文記敘了抗美援朝時期的戰斗英雄黃繼光,在上甘嶺戰役中,為了消滅敵人的一個火力點,為了戰斗的勝利,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最后壯烈犧牲的事跡,頌揚了黃繼光為人民利益英勇獻身的偉大精神。
全文以“上級命令——請求任務——英勇獻身——占領陣地”為主線,字里行間都流露出黃繼光為革命利益,英勇頑強、奮不顧身的偉大精神,具有較強的教育意義和文字感染力,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情感訓練的好文章。
根據教材特點及學生實際,將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制定為:學會本課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會給課文分段,感受黃繼光為革命利益,英勇頑強,奮不顧身的偉大精神。
由于本課是感悟型的文章,通過感情朗讀,豐富積累,從而體會黃繼光的光輝形象,為下一課時復述課文奠定一定的基礎,則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
二、說教法
注重情感體驗,是《語文標準》關于閱讀的基本要求。“如果沒有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學生就不可能對文章所描寫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節等留下深刻印象,更不會對表現這些內容的語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鑒于此點,我構思以情激qing(即情感熏陶法),讓學生在熏陶中體驗,在體驗中豐富積累,在積累中復述課文。
“音樂使人類精神爆發出火花。”在教學的過程中,恰當地配于音樂,能很大程度地激起學生的情感,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收到意外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說學法
《語文標準》提出:運用朗讀,能幫助讀者以聲解義,領略文章的精妙之處,并對提高讀者的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只有讓他們多讀課文,從讀中去感知、感悟,這樣才能正確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說教學設計
教學環節
教學程序
設計意圖
創設情景
讀詩解詩
1、教師配樂,感情朗誦詩歌《永恒獻給黃繼光》。
2、讓學生說說聽了之后的感受。
3、學生帶著自己對詩歌情感上的理解讀一讀。
4、提問:這首詩是寫給誰的?
1、激起學生情感的波瀾,堆積學生情感的浪潮。
2、引出課題。
簡介背景
埋下鋪墊
1、簡介黃繼光。(學生說,教師補充)
2、簡介上甘嶺戰役。(學生說,教師補充)
教師用充滿感情的語言把黃繼光與上甘嶺戰役作結合介紹,讓學生初步了解黃繼光,了解他在上甘嶺戰役中的重要作用和特有的光輝形象,從而地一步抨擊情感的內心世界。
初讀感知
理清脈絡
1、學生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并思考哪一部分令你最為感動?(配樂)
2、讀讀最令你感動的那一段話。(插播黃繼光堵槍口的錄像)
3、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選擇2~3句述寫黃紗光的句子,進行重點朗讀,然后從這幾句話中去評價黃繼光,最后用一個詞來概括。(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和概括,加以肯定、表揚,并把他們概括的文字寫在黑板上。)
4、聽課文錄音(配樂)按“上級命令——請求任務——英勇獻身——占領陣地”給課文分段。(交流、糾正)
1、在反復的朗讀中讓學生去體會、去感知、去理清文章的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