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米修斯》教學設計
【研討的主要問題及對策】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引導”上,使學生擺脫了過去那種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成了學習的主體。教師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和知識的固有特點,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思考、討論、聽講等途徑主動去研究問題,總結規律,以達到獲取知識、發展能力、提高覺悟的目的。注重學生獨立活動,著眼于創造性思維能力和意志力的培養。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各種優秀品質的形成。教師充分利用新奇、懷疑、困難、矛盾等因素引起學生的思維火花,使他們主動地發現問題和思考問題,進而積極地解決問題,這樣能使學生對所學課程本身產生興趣。
【主要的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名稱:“引導──發現”式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
美國認知心理學家布魯納所倡導的發現法,又稱探索法、問題教學法。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時,只是給他們一些事實(例)和問題,讓學生積極思考、獨立探究,自行發現并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方法。它的指導思想是以學生為主體,獨立實現認識過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屬性。
在以上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的指導下,在教學的實踐中,應用引導──發現教學模式能適應新課程理念。
【主要教學環節】
1、第一環節:
抓住文章的中心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教授學法。
2、第二環節:
通過前文的聯系,進一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3、第三環節:
聯系下文,使學生心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飽滿。
4、第四環節:
希臘神話的介紹,延伸課堂至課外,鼓勵學生多看書。
【具體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提煉研讀專題,利用閱讀期待,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考和情感活動中理解、感悟、體驗文本,獲得思想啟迪,從而實現學生與文本、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有效對話。
〖學習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火種、噴射、火焰、驅寒取暖、驅趕、領袖、氣急敗壞、懲罰、敬佩、造福、違抗、狠心、雙膝、啄食、肝臟”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普羅米修斯的勇敢和獻身精神。
3、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抓住有關語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課前準備〗關于普羅米修斯的閱讀材料。
〖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
通過一個神話故事,談自己對人物的理解,從而引出課題。
師:今天我們要走進《普羅米修斯》這個希臘神話,相信故事主人公也能深深地打動你。
一、導入
快速瀏覽課文,介紹文中出現的天神,并用一句話來形容一下天神的品質。
師:通過你們的介紹我們已經知道了普羅米修斯是一個……的天神。請大家快速在課文中找出最能淋漓盡致地展現他這種品質的一段話。
二、自讀課文
師:自由讀這段話,說一說你為什么認為這段話最能體現他的品質?
師:你能替普羅米修斯讀出這種堅決的態度嗎?
師:剛才我們巧妙地運用了抓重點詞句的方法,體會了普羅米修斯品質和他當時的心情,這是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點的一種好方法,希望同學們注意運用。(板書──重點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