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夫的故事教學案例
《漁夫的故事》是個充滿智慧的故事,學生一開始就對它很感興趣,因此展開本課的教學并不難。為了能錦上添花,我針對本課的特點,設計了表演環節,以求加深他們的記憶:
師:同學們,我們了解了課文的內容,讀得也很好。那誰能給我們演一演這個故事呢?(在我的設想中會有幾個膽大的敢演。誰知話音剛落,竟有一大半的學生舉起了手。我一時有些不知所措,這么多學生,該讓誰演呢?畢竟課堂上時間有限。想了一會兒,我決定把這個難題拋給學生,看看他們怎么解決。)
師:老師現在遇到了一個難題,你們能幫我解決一下嗎?(學生一臉詫異地看著我.。)
師:這節課還有十二分鐘就結束了,你們有這么多人要表演,那該怎么辦呢?
生1:那就石頭、剪刀、布誰贏誰表演。(大部分同學都搖頭反對。)
生2:我們要看精彩的。
生3:那就誰演得好誰上去表演唄。
師:可是我們不知道誰演得好,而且課文中有兩個角色該如何安排呢?(教室里頓時靜了下來,大家都陷入了沉思。時間不長。生1又站了起來。)
生1:我的建議是組內先進行評選,然后由各組組長把好的表演者綜合在一起,讓他們自由組合,再評選出“最佳搭檔”,做最后展示。(生1的想法讓我為之一振——真不錯!我朝他點了點頭,其他的學生自然也都表示贊同。)
說干就干,瞬間每個小組內,都熱鬧了起來。表演者聲情并茂,傾聽者認真專注。八分鐘后兩名“最佳搭檔”走上了講臺。他們的精彩表演贏得了同學們陣陣掌聲,而我從他們的掌聲中聽出了另一層含義——老師,我們能行!
反思:
課堂教學永遠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學生對教師來說永遠都是一個未知數,每位教師在課前都不能準確地預測課堂上學生的反應肯定是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始料不及的偶發事件。對此,教師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靈活地作出判斷,迅速地形成方案。然而采取何種方法進行應變,直接關系到整節課的效果。相信學生,把問題交給他們解決,也許會是一種不錯的應變方法。
就拿這節課來說,問題出現時,如果我指定某兩個學生表演,必然會挫傷其他學生的積極性。不但不會達到錦上添花的效果,而且會起到反作用。當我以一個求助者的身份,把問題留給學生,給他們創設思考的空間,去挖掘他們的潛能,效果就不一樣了。我們都知道對于學生來說,老師遇到了問題,哪個不想去幫忙呀?思維的火花就在這一瞬間爆發了,學生們都能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個別學生的想法還很縝密,絕不亞于我們的老師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出來了,不妨讓他們試一試,你就會得到一種意想不到的收獲。
總之,學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的潛能是無窮無盡的,只要我們相信他們,為他們提供展示的機會,我們的課堂將會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