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游到了紙上
教學要求
1.使學生了解我在玉泉結識了一位青年聾啞人,他愛魚,他畫的魚形象逼真的故事,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周圍事物的情趣。
2.了解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和積累材料的。
3.學習本課4個生字、10個生詞,著重理解“賞心悅目”、“唯一”、“一絲不茍”三個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了解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和積累材料的,了解作者是怎樣觀察青年聾啞人畫魚的。
教學難點使學生了解為什么課文以“魚游到了紙上”為題。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準備投影片、投影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觀察過金魚嗎?魚在水里游,魚會游到紙上嗎?教師板書課題:魚游到紙上。魚怎么會游到紙上呢?我們今天來學習課文。
二、教師范讀課文
1.想想課文寫的是誰?(一個聾啞青年。)
2.寫他做什么?(在玉泉認真地畫金魚。)
三、初讀課文、自學本課生字、生詞
1.讀課文、劃生字。
2.利用拼音表和字典認讀生字。
3.讀詞。
4.查字典理解詞語。
唯一 賞心悅目 一絲不茍
四、檢查自學效果
1.讀生詞。
舉止 境界 聚集 忘我 賞心悅目
細致 天真 唯一 驕傲 一絲不茍
2.說出難記的生字。
“罷”字上半部是不是“四”。
3.理解詞語。
唯一:只有一個,獨一無二。
賞心悅目:指因欣賞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暢。
一絲不茍:一點不隨便,一點不馬虎。
五、標出自然段序號(共十四個自然段)
六、練習讀課文、糾正讀音
思考:1.課文描寫了一件什么事?
(我在玉泉結識了一個愛魚的聾啞青年,他畫的魚形象逼真,人們稱贊說魚游到了他的紙上。)
2.“魚游到了紙上”什么意思?
(魚仿佛在紙上游,說明青年畫的魚形象逼真,仿佛和活的一樣。)
七、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生詞。
2.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通讀全文
想想課文每個自然段都寫了什么內(nèi)容?請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分段。
第一段:(1~4自然段)我認識了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他愛魚愛到忘我的境界。
第二段:(5~8自然段)一個星期天,我去玉泉又看到那個人畫金魚,別人稱贊說魚游到他的紙上了。
第三段:(9~14自然段)傍晚,我發(fā)現(xiàn)他是個聾啞人,并把別人稱贊他的話告訴了他,他笑了。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
1.自讀第一段,思考:“我”是怎樣認識那位舉止特別的青年人?他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抓住課文中的語句談談自己的理解。
回答第一問,引導學生從作者到玉泉喝茶觀魚,在茶室的后院金魚缸邊偶然認識了一個舉止特別的年青人。這個問題回答時,要求組織好語言,用自己的話說出來。
回答第二問時,應抓住重點句子談理解:
①說他“特別”,因為他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什么是“忘我的境界”?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指達到忘掉了自己的程度,根本就不想自己了,全身心地投入到觀魚畫魚中去。
②“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你從這句話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特別”?
從“呆呆”可以看出他看魚非常地入迷,對金魚非常感興趣,“靜靜”可以看出他做事很細心,耐心,全身心地投入。“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由此可看出他很特別,也為下文做了鋪墊。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課文。
3.概括本段段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