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1)認識4個生字,會寫12個字。結合上下文體會“呆呆地、工筆細描、揮筆速寫、融為一體”等詞的含義。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關系。
(3)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培養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2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體會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良好品質。
(2)教學難點: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句子含義及相互關系。
3 教學準備:綠色班班通教學設備 教學課件
4 教學過程:
(1)交流談話,導入新課
①學生相互交流去西湖旅游的經歷
同學們,今天我們和八班的同學互動學習一篇新的課文。老師了解到很多同學都喜歡旅游,那么你們去過西湖嗎?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班班通使用及分析:利用班班通,兩個班的同學互動介紹自己去西湖時的旅游感受;這樣可以較好地實現兩個班同學的知識經驗的分享。】
②欣賞西湖視頻,感受西湖的美麗
剛才我們分享了兩位同學的旅游感受,現在讓我們通過一段視頻走近西湖,去感受一下西湖的美麗。
【白板使用及分析:利用白板播放西湖風景視頻,使學生在情境體驗中了解西湖,為學習課文奠定基礎。】
③提示課題
杭州西湖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那里景色秀麗迷人,被人們稱為“人間天堂”。在西湖的旁邊,有一處美麗的景點,叫玉泉,今天我們要學的這個故事就發生在玉泉池邊。
(2)用心讀題,大膽質疑
①同學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預設學生會提出如下問題:a 魚原本是游在水里的,為什么會游到紙上呢?b 課文中講的誰讓魚游到了紙上?c 魚是怎樣游到紙上的?)
②帶著這個疑問請大家來讀課文
讀的時候要字字響亮,不錯一字,不多一字,不漏一字。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初讀檢查,反饋質疑
①出示本課生字詞,認讀,練寫難點字
花 港 繡 花 罷 了
廠 徽 聾啞 細 致
a 指名讀,齊讀
b 仔細觀察畫線的生字,看看哪個字比較難寫,你能提醒大家寫時要注意什么嗎?
c 教師范寫,學生觀察后練寫一遍。
【白板使用及分析:利用白板出示本課生字詞后,首先用放大鏡突出顯示學生感覺難寫的字,可以使學生更為清晰地觀察難點字;其次,教師在白板上范寫完“港、徽”兩個字后,運用白板的回放功能呈現教師書寫過程,在字體書寫的動態演示中鞏固學生對于這兩個難點字的記憶。】
② 指名說講了一件什么事?(在師生交流中反饋質疑時提出的第二個問題:文中講的一位青年讓魚游到了紙上)
③ 故事中告訴我們這是一位怎樣的青年?(舉止特別)
(4)朗讀課文,感悟“特別”
從課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這是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呢,用心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有關語句。
① 品讀“看魚”部分,感受青年的專注
a 誰來讀讀你畫的句子?
b 你從哪些詞語中感受到他的舉止特別?(呆呆地)
c 理解“呆呆地”:老師課前查了一下工具書,呆在字典中有三種解釋,分別是:
第一種:傻,愚蠢。
第二種:臉上表情死板,發愣
第三種:停留
指讀三種解釋,想想在這句話中應該選哪一種,說出理由來。
透過呆呆地你能感受到什么?
d 想象著這位青年看魚時的情景,看怎樣把他專注和入神的樣子讀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