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昌學射》教學設計
(隨機板書:注視 聚精會神地盯)
你聽出來沒有,他特別強調了“注視”、“聚精會神地盯著”,那是怎樣地看啊?
各指名1~2名學生讀,男女同學比賽讀。
② 創造情境,展開對話:
你說,紀昌練眼力累嗎?
作為紀昌的妻子,看在眼里,心里一定有很多話想對紀昌說。
提示:那是妻子對丈夫的勸阻,可能妻子很支持丈夫,她怎么說?
預設:
(勸阻型):
夫君,學射箭練眼力那么辛苦,你就休息一下吧!
夫君,你就別練箭了,你種田我織布,日子也能過呀!
(鼓勵型)
夫君,你再累也要堅持,家里的一切你都不用操心,有我呢!
夫君,我相信你一定會成為一名射箭能手,只要你能堅持下去不怕苦不怕累。
紀昌會怎么回答?
不行,不努力練習,我怎么能成為一名射箭能手呢?
夫人,大丈夫應該胸懷大志,干一番大事業,我一定要成為一名射箭能手!
謝謝夫人,有你的關心,我就放心了。我一定會加倍努力,不讓你失望!
謝謝夫人,我一定會堅持下去,成為一名出色的射箭能手!
⑷ 學習“結果”部分,理解破折號,換說積累句式:
古代女子幾乎天天織布,紀昌幾乎天天這樣練。兩年以后,一起讀──
你是怎么理解“到家”的?是回到家的意思嗎?
本領強,本領高,本領好都是指本領練得──(相當到家)具體說明一下,就是──
你覺得紀昌看虱子的本領到不到家?誰也能夠這樣來具體解釋一下?
紀昌的本領相當到家了──
但是,第三自然段中是這樣寫的嗎?一起讀讀課文中的話。那只小虱子──
虱子多少大?車輪呢?
紀昌整整聚精會神地盯了三年,一千多個日子,那只比芝麻還小的虱子──
(大得竟然像車輪一樣)
(板書:竟然)
你覺得讀這句話有一種怎樣的感覺?
(驚喜的,驚奇的,出乎意料的)
我們一起再讀一遍。
練到這種程度,紀昌用竹篾做弓,蠶絲當弦,繡花針是箭,看準虱子射過去,發現針穿透了虱子的身體,綁虱子的頭發絲兒卻沒有斷。這就是流傳的“紀昌貫虱”的故事。
(副板書:紀昌貫虱)
⑸ 復述“練眼力”部分:
請大家自己選擇其中一個練眼力的小故事,讀一遍,再看著板書試著說一遍。
(請2生分別說一個小故事)
這份設計重在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在比較異同中深入學習文本──不僅練習朗讀,還體會作者的寫作特色,遣詞造句的匠心獨運,而且降低了對課文復述的難度。這樣的教學設計力圖守住了語文教學的根脈,更加體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教學過程中,學生處在積極思考狀態,自主、深入的解讀文本,朗讀非常到位。“遺憾永遠隨實踐而存在。”由于設計不是非常成熟,尤其是部分引導語過于羅嗦,指向性不明,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另外揭題時對“文眼”一詞的引入認識上也有失誤,最后寓意的揭示也顯得有些突兀與灌輸。
本次教學中肯定還有更多的不足,期待同仁指點,讓我有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