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貫注》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文中羅丹對待工作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作風和全神貫注的精神,教育學生學習、做事要有執著的態度和全神貫注的精神,培養一絲不茍的作風。
2、知識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認識本課6個生字。
3、能力目標:結合上下文體會新詞的意思,并初步學會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來反映人物品質的寫作手法。
二、教學重難點:抓住重點詞、句、段(人物語言、動作、神態)來體會“全神貫注”的含義,感受人物精神;并初步學會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來反映人物品質的寫作手法;聯系實際體會課文最后一段話的含義。
三、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思想者》圖)同學們,見過這座塑像嗎?哪里?知道它的名字嗎?
2、對,這座塑像叫《沉思者》,它的創作者是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羅丹一生創作了很多作品。(欣賞作品)沉思、行走者、上帝之手、加萊義民、巴爾扎克等都是他的作品。其中《雨果》、《青銅時代》、《巴爾扎克》、《思想者》等人物雕塑,神態生動,內涵豐富,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
3、請大家再仔細觀察這座雕塑,誰能用一兩句話來描繪一下這個人的動作、神態?(指名說說。)
4、能用一個成語來描繪嗎?(冥思苦想、凝神深思、一心一意 專心致志 聚精會神 全神貫注)(隨機板書:全神貫注,提醒“貫”的筆順。)
5、這座雕塑塑造的就是一個正在全神貫注思考問題的思想者的形象。其實,羅丹就是這樣一個對藝術創作全神貫注的人。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學習課文26全神貫注,深入了解羅丹。(出示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大家打開課本124頁,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讀完后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自學情況
(1)字詞
羅丹 斯蒂芬·茨威格 摯友
(《詞語手冊》98頁,了解斯蒂芬·茨威格)
不禁 似乎 輕輕地吁了口氣
打擾 徑自 儀態端莊 莫名其妙
(2)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指導學生圍繞羅丹全神貫注做什么,結果怎樣來說)
(三)品味語言,感受專注
1、課文哪個自然段具體描寫了羅丹全神貫注修改女塑像?(第二自然段)
“不動筆墨不讀書”。請大家默讀第二自然段:1、用波浪線畫出最能表現羅丹工作時全神貫注的句子。2、圈出感受最深的詞語,細細加以體會。
2、交流,研讀,品悟重點句;
句一:羅丹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后退,嘴里嘰哩咕嚕的,好像跟誰在說悄悄話;忽然眼睛閃著異樣的光,似乎在跟誰激烈地爭吵。
(1)這句話作者采用了什么描寫手法?(動作、神情 板書)拿筆在書上標出動詞。
(2)他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后退,在干什么呢?
上前,是為了看清楚——(塑像細微之處有沒有毛病),往后退,是為了看——(整個塑像),如此細致觀察,就是為了把塑像修改得——(更完美)
(3)羅丹嘴里嘰哩咕嚕的,好像跟誰在說悄悄話;忽然眼睛閃著異樣的光,似乎在跟誰激烈地爭吵。他這是跟誰說悄悄話,又是和誰爭吵呢?(自己)
(4)這里的“好像”、“似乎”是作者的聯想。讓我們也發揮想象,羅丹他自言自語地說些什么呢?(補充空白,想像說話:)
只見羅丹一會兒皺著眉頭說:“ ”;一會兒捋(luō)著胡子說:“ ”;一會兒 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