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貫注》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學習課文,了解羅丹全神貫注工作的情景。
2.理解關鍵詞語“上前”、“后退”、“嘰里咕!薄跋窈茸砹司啤薄,體會人物工作時的全神貫注、如癡如醉。
3.嘗試復述重點段落。
4.感受并學習羅丹工作全神貫注的好品質。
第一課時課時目標:
1、學習一、二小節,了解羅丹全神貫注工作的情景。
2、理解關鍵詞語“上前”、“后退”、“嘰里咕嚕”“像喝醉了酒”……,體會人物工作時的全神貫注、如癡如醉。
3、嘗試復述重點段落。
第二課時課時目標:
1、學習三、四、五小節,繼續體會羅丹工作時的全神貫注
2、感受并學習羅丹工作全神貫注的好品質。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一、直奔主題,營造閱讀期待
1、讀課題《全神貫注》
理解字意全神 貫注
理解詞義
在什么狀態下,人會全神貫注呢?
都預習過課文了,文中是誰全神貫注?
2、引出羅丹
師介紹:羅丹——法國大雕塑家。168年前,也就是1840年,他生于一個貧窮的基督教家庭,14歲起學畫,后學雕塑。瞧,這一尊尊充滿生命力的雕塑。每尊雕塑似乎都有思想,有靈魂。它們,都是羅丹的杰作。羅丹,他塑造出了無數神態生動、富有力量的藝術形象。
聽了老師的介紹,看到了這些栩栩如生的雕塑。你想對羅丹說什么嗎?
羅丹啊,你——————。
3、怪不得,有人會飽含深情地寫下了心目中的羅丹
他,一個在藝術激浪中的漂流者,
他,會用很長的時間去凝視一塊石頭。
哦,不!
他不只是藝術家。
他,是一個賦予石頭靈魂的人。
他。正是——羅丹!
4、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就是發生在羅丹身上的一則故事——再讀課題:《全神貫注》
二、整體感知,把握文章基點
1、故事的起因是這樣的
一天,法國大雕塑家羅丹邀請他的摯友——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他家里做客。
指名讀。
句子中用一個詞語介紹了茨威格,他是羅丹的摯友。用自己的語言來理解摯友。
齊讀句子。
就是這樣一次看似普通的做客,卻引起了茨威格太多的思考。
2、自讀課文,想想:茨威格看到了什么?
(羅丹全神貫注地修改雕塑)
三、潛心會文,品讀詞句意味
(一) 學第一節
1 原來是羅丹在修改一座雕塑。
2快速讀第一節,這是一座怎樣的塑像?
3交流:剛剛完成 儀態端莊的 一件杰作
4但是羅丹滿意了嗎?
出示句子“羅丹自己端詳一陣……請等一等”他立刻……
關鍵詞:端詳、 皺著眉頭、立刻
5、學到這兒,你有什么疑問嗎? (為什么別人認為是杰作,而羅丹說有毛?)
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羅丹?
(追求完美、精益求精)
好一個追求完美的羅丹,因為他覺得這項工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
(二) 重點學習第二節
1、引讀,用直線劃出表示時間的詞語。
2、一刻鐘過去了半小時過去了 大約過了一個小時時間在滴答滴答地流逝,似乎很慢,又似乎很快。請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讀這些詞語
3 作者正是按照時間順序記下了羅丹全神貫注工作時的一幕幕
l只見羅丹一會兒上前……手不停地揮動……
(1) 指名讀
(2) 學著他一樣投入地一起來讀一讀
(3) 再讀一遍。這樣的文字,讀一遍兩遍顯然是不夠了。再讀一遍,細細地讀,不要放過一個字,一邊讀一邊感受,你會發現,這一段話中突然有一個詞從你的眼中跳出來。哪個詞跳入了你的眼簾?把它抓住,不要放過了,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