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認識3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根據(jù)上下文理解“信奉、固執(zhí)、膽大妄為”等重點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試驗過程,學習伽利略不迷信權(quán)威,執(zhí)著求實地探求科學真理的精神。
4、初步學習通過典型事例和人物心理、言行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看圖導入新課:
出示課文插圖,認識這座塔嗎?這就是世界聞名的——比薩斜塔。它之所以聞名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它在建筑過程中就已經(jīng)傾斜,但至今不倒;另一個原因是在1590年年輕的數(shù)學教授伽利略就是在這座斜塔上做了著名的實驗——“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板書)
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課文主要寫什么。
2、讀后交流:
(1)出示第一組詞:著地 當作、膽大妄為 不容更改的確、違背
發(fā)現(xiàn)了什么?(多音字)
(2)出示第二組詞語:辨辯辮 ( )論家 不尋常 解答
你覺得應該填哪個?怎么區(qū)別這三個字?(一點一撇仔細辨,中間有言來爭辯,找根絲線扎成辮)
用這三個詞,說說讀書時期的伽利略。
(3)出示第三組詞語:伽利略、疑問、試驗、比薩斜塔
用上這四個詞來介紹一下課文主要講什么?
三、聚焦“膽大妄為”
1、當伽利略宣布要在比薩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開試驗時,人們有什么反應?
出示:有的說:“這個青年真是膽大妄為,竟想找亞里士多德的錯處!”有的說:“等會兒他就固執(zhí)不了啦,事實是無情的,會讓他丟盡了臉!”
2、自由讀這兩句話,說說你讀出了人們對伽利略是一種怎樣的態(tài)度?從哪些詞看出?
3、你能通過朗讀來表現(xiàn)出當時人們對伽利略的態(tài)度嗎?
4、過渡:當時的人們對伽利略的評價是“膽大妄為”、“固執(zhí)”,請你再細細地品讀全文,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伽利略真是“膽大妄為”,極其固執(zhí),用浪線畫出有關(guān)句子。
四、感悟人物形象
(一)研讀“膽大”,感受“懷疑”之勇敢
1.出示語句:“他想:如果這句話是正確的,那么,把這兩個鐵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會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兩個鐵球看作一個整體,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快。”
2.研讀。通過圖解、數(shù)學算式理解伽利略通過假設推出的兩個不同結(jié)論。
3.深思。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的觀點進行大膽地懷疑,會遇到什么麻煩?請自由讀第二自然段來回答。
(1)抓住“信奉、不容更改、責備”等詞語感悟人們對亞里士多德的信奉已經(jīng)到了盲目迷信、盲目崇拜的地步。
(2)補充資料:亞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臘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馬克思和恩格斯曾稱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他把科學分為理論的科學、實踐的科學、創(chuàng)造的科學。他在生物學、生理學、醫(yī)學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貢獻。他還被人們稱為“人類的百科全書”。
(3)引讀:難怪那時候,研究科學的人——(生接讀),把這位兩千多年前的希臘哲學家的話當作——(接讀) 誰要是懷疑亞里士多德,人們就會責備他——(接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