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學設計
4.練說。用“伽利略如果 ,就會 ;但是,如果 ,就會 。最終,他選擇了 。” 適機滲透說話練習和朗讀指導,再感受人物品質。
[設計意圖:亞里士多德的話與伽利略的“懷疑”涉及科學知識,學生比較難懂。但不宜講得太多,以免使課堂糾纏于知識之中。要緊緊圍繞“語言學習”這個核心,安排了“研讀弄清句意、聯系感受人物、仿說訓練表達”幾個小板塊,引導學生經歷語言學習的過程,在學習語言的同時,感受到伽利略寧可犧牲自己也要追求真理的精神境界,促進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二)品讀“妄為”,體味“試驗”之嚴謹
1.找畫描寫伽利略“妄為” 的語句:“伽利略帶著這個疑問反復做了許多次試驗,結果都證明亞里士多德的這句話的確說錯了。”
2.交流,朗讀感受“反復試驗”。
(1)提出問題:伽利略做試驗有什么特點?(反復、許多次)
(2)換詞比較:用“重復”換“反復”行嗎?兩者有什么不一樣?
(3)設境想象:伽利略反復做試驗,每次做的都不同,可能有什么不同? (高度不同、球的質量不
同、試驗地點不同、天氣、風力等試驗條件不同……)進一步理解“反復”“許多次”的語言內涵,進而感受伽利略治學的嚴謹。
[設計意圖:“反復”是伽利略私下試驗的重要特點,也是敢公開試驗的根本所在,蘊含著豐富的內涵,理當成為教學的關鍵點,但往往為人所忽略。這里,我們緊扣 “反復”做文章,在弄清“反復”與重復”的差異后,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體會在不同情境下,伽利略是如何得出同一結論的,從而感受伽利略求證之不易,體會伽利略認真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三)練讀“固執”,感悟“真理”之堅守
1.理解伽利略的“固執”。
(1)出示語句:“他向學生宣布了試驗的結果,同時宣布要在比薩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開試驗。”
(2)指導策略:指名學生扮演伽利略,教師和其他學生扮演伽利略的學生,進行現場口語交際。扮
演伽利略的學生用本段話中的語言向“學生”宣布試驗結果及要在比薩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開試驗的消息,“學生”或提出問題,或給予勸阻,或支持助威,在雙方互動中理解明白伽利略堅持公開試驗的根
本原因不僅僅在于證明亞里士多德是錯的,更重要的是使人們樹立起正確的科學觀,那就是不迷信權
威,執著地追求真理,從而感受到伽利略對真理的堅守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2.體會伽利略“固執”堅持公開試驗前后人們的反應。
(1)當伽利略要公開試驗的時候,人們有什么反應?畫出來,讀好語氣。你讀出了人們對 他的什么
態度?用幾個詞來概括當時人們的態度。(不屑一顧、譏笑嘲諷、嗤之以鼻等)重點指導學生用聲音和肢體語言讀好人們責備伽利略的話語。
(2)想象補白:當看到兩個鐵球同時落地,伽利略走下斜塔時,人們有什么表現?用“伽利略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