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子》教案
第三環,師引讀“且須還”,生對讀“不須歸。”
對答完畢,師問“賢弟啊,你為何不歸?你喜釣魚卻每每不放釣餌”你釣著了什么?(美景、美好的生活……)很自然地引出張志和向往淡泊、與世無爭的心境。
2、 再次引誦《漁歌子》后,他的二哥還因此特地為他在水邊蓋茅屋一間,從此每天一開窗就能欣賞到---生接讀前兩句“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從此過上了這樣的生活---生接讀后兩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五、結語
《漁歌子》教案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自學,理解詩意.2,想象詩的意境,化詩為畫.3,吟詩成誦.教學過程:導入新課:(音樂)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南風景一直被文人墨客所鐘愛,許多詩詞佳作流傳至今.還記得嗎 白居易曾在《憶江南》中寫到:日出江花紅勝火,...
【設計理念】1、把握詞眼不須歸,以不同層次的讀貫穿課堂,努力營造一個詩意的課堂。2、通過品味詞的語言,還原、豐富詞的畫面,理解古詩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寫作特色。...
一、談詞,了解詞牌:師:在中國的詩歌寶庫中,有很多詩詞是寫釣魚的。這節課,我們去欣賞唐代詞人張志和的詞,感受他的釣魚世界。師:咱們先來讀讀“漁歌子”。漁歌子是這首詞的詞牌,古人用漢字表示音樂的節拍、旋律,這就是詞牌。...
教學目標:1、認識詞中的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詞。3、體會到詩中畫面的美麗,并從這美麗景色中體悟到作者悠閑自在的情感。4、培養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目的:1、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這首詞。2、通過詞中的關鍵字了解“詞”義。3、通過這首詞了解江南水鄉打魚人悠閑自在的生活。重難點、關鍵:了解詞的意境。教具準備:小黑板、圖片。...
教學目標:1、認識箬、笠、蓑,會寫塞、鷺、笠,正確讀寫箬笠、蓑衣等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詞。3、理解《漁歌子》的詞意,會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體會作者蘊涵在詞中的思想感情。教學過程:一、 感知形象,釋題入情。...
一、談詞,了解詞牌: 師:在中國的詩歌寶庫中,有很多詩詞是寫釣魚的。這節課,我們去欣賞唐代詞人張志和的詞,感受他的釣魚世界。 師:咱們先來讀讀“漁歌子”。漁歌子是這首詞的詞牌,古人用漢字表示音樂的節拍、旋律,這就是詞牌。...
【設計理念】1、把握詞眼不須歸,以不同層次的讀貫穿課堂,努力營造一個詩意的課堂。2、通過品味詞的語言,還原、豐富詞的畫面,理解古詩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寫作特色。...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自學,理解詩意.2,想象詩的意境,化詩為畫.3,吟詩成誦.教學過程:導入新課:(音樂)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南風景一直被文人墨客所鐘愛,許多詩詞佳作流傳至今.還記得嗎 白居易曾在《憶江南》中寫到:日出江花紅勝火,...
教學目標:1.認識詞中的生字,會寫3個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詞。3.體會詩詞所表現的內容、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4.培養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目的:1、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這首詞。 2、通過詞中的關鍵字了解“詞”義。 3、通過這首詞了解江南水鄉打魚人悠閑自在的生活。重難點、關鍵:了解詞的意境。教具準備:小黑板、圖片。...
教學目標:1、認識箬、笠、蓑,會寫塞、鷺、笠,正確讀寫箬笠、蓑衣等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詞。3、理解《漁歌子》的詞意,會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體會作者蘊涵在詞中的思想感情。教學過程:一、 感知形象,釋題入情。...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韻味地朗讀《漁歌子》,自學生字詞。2.通過賞畫、吟誦、想象與寫話,理解詞意,并能投入詞中感受意境。3、借助拓展延伸進一步感受作者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教學目標:1、朗讀《漁歌子》,理解《漁歌子》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陶冶愛美的情趣。2、能對《漁歌子》描寫的景象展開想像。教學重點:學習詞的內容,想像詞中描寫的情景。教學難點:結合詞句展開想像,并能描述出來。...
作者:佚名轉貼自:轉載點擊數:46詩意與畫面的結合——說張志和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李白以后,唐代文人填詞的漸漸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