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哨說課稿
《麥哨》是人教版新課標第八冊第六組中的一篇略讀課文,《鄉下人家》《牧場之國》分別介紹了中外典型的鄉村田園風光,《古詩詞三首》體會田園詩情,《麥哨》是本單元最后一篇,描寫了盛夏時節鄉間田野里即將豐收的景象和孩子們在其間玩耍嬉戲的情形。本課文質兼美,許多語句值得學生去品味積累。經典的文本語言是一條絕美的長徑,連著讀者的心,作者的情,文中的境。讓學生以文本語言為通道,一路“讀、聽、賞、抒”,細品田園之美,最終到達文本所描繪的唯美境界,產生情與美的共鳴,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的目的。
一、學習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重在綜合,它以語文能力(識字,寫字,閱讀,習作?谡Z交際)為核心,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審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質,學習方法習慣的融合。”據此,我擬定《麥哨》一課的學習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作者豐富生動的語言,感受鄉村孩子淳樸自然,歡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積累文中的優美語言。
2過程與方法
(1)以讀代講,以讀求悟
(2)通過感悟和積累優美的詞,句,段,培養學生語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鄉村孩子淳樸自然,歡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4課文重難點
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品味優美語言,豐富語言積累。感受鄉村孩子淳樸自然,歡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二、教法與學法:
“教學方法靈活化”是創新課堂教學的基本特征之一。這一課,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采用多媒體課件,補充最美的鄉村的圖片,播放歌曲《美麗的田野》等,激發學生對田園美好生活的向往。
朗讀感悟法:有疑問時,多讀茅塞頓開;有感悟時,多讀理解深入;品位語言,多讀朗朗成誦。
自主感悟法: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課堂教學應用生本自讀自悟、生生互讀互悟,師生共讀共悟等形式,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
三、教學策略:
本課是略讀課文,基于有本單元前幾課的學習,只安排了一課時。如何引領學生走進田園,熱愛鄉村,感受田園詩情,體味優美語言,積累精彩句段,下面我從“讀、聽、賞、抒”談談本課的教學策略,其中讀是滲透在教學的每個環節中,在讀中聽田園歡歌,在讀中賞田園畫意,在讀中抒田園詩情,在讀中疑,在讀中品,在讀中悟:
[一]、聽田園歡歌
語文學習重在感性把握是語文教育的特點之一。所以我們要盡可能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大量的實踐機會,讓學生自然走進語文材料,融入語文材料的情境之中。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欣賞課件《美麗鄉村》圖片,聆聽著優美的笛子曲。誦讀前面學過的鄉村生活古詩詞。
2、談話導入課題:欣賞著如此美麗的鄉村美景,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鄉村孩子的生活,去傾聽他們那一聲聲歡快柔美的麥哨吧!想想麥哨是什么?(用麥稈做成的哨子)
3.讀一讀: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聽聽吹響麥哨的聲音是怎樣的?看看課文幾次寫到“麥哨”?是怎樣描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