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課堂教學實錄
第一板塊:溫故引新,定向導學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25課,(生齊讀課題)請大家注意“著地”的讀音。(正音)
師:讓我們回憶一下,這篇課文的主人公是誰?主要寫了他的哪些事?
生:主人公是伽利略,寫了他質疑,自己試驗、公開試驗。(師相機板書)
師:這節課,我們將走進這些事例,靠近伽利略,領略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的風采!(生打開書第120頁)
第二板塊:自讀課文,自主探究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出示課件:伽利略是個怎樣的科學家?劃出相關語句,寫出自己感受。),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自讀課文。(生讀文)
師:同學們讀得多認真哇,相信你們心中已有了答案。誰來說說:
生1:我覺得伽利略是個善于思考的人。
師:說說理由。
生1:因為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的話產生了懷疑,不思考就不會有懷疑。
師:回答得真棒,送給他掌聲。 那么亞里士多德說了句什么話呢?你能讀讀嗎?生1:兩個鐵球,一個10磅重,一個1磅重,同時從高處落下來,10磅重的一定先著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師:(出示這句話)請同學們快速讀讀,亞里士多德舉了個什么例子? 他想通過這個例子說明什么觀點?
師:我們先看演示圖,
生:亞里士多德準備10磅重和1磅重的兩個鐵球,并同時從高處丟下來,10磅重的一定先著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師:對于這樣一句話,伽利略是怎么思考的呢?請同學們默讀寫伽利略思考的句子(課件顯示),想想句子中紅色的詞語(即”這兩個鐵球”“一個事實”“兩個相反的結論”)分別指的是什么?
生2:”這兩個鐵球“指那個10磅重的鐵球和那個1磅重的鐵球(老師在黑板上畫出示意圖)
師:“一個事實”指什么呢?
(老師畫出示意圖)
生3:這個事實就是11磅重的鐵球和10磅重的鐵球比。
師:“兩個相反的結論”又指什么?
生4:一種是11磅重的鐵球比10磅重的鐵球慢,一種是11磅重的鐵球比10磅重的鐵球快。( 師出示演示圖)
師:為什么會慢呢?為什么會快呢?
生1:因為11磅重的鐵球比10磅重的鐵球重,根據亞里士多德的觀點,重的先著地,所以11磅重的鐵球落地快。
師:分析得真好,但為什么會慢呢?
生2:因為這個11磅重的鐵球是由10磅重的鐵球和1磅重的鐵球拴在一起,1磅重的鐵球一定會拖住10磅重的鐵球,所以這個11磅重的鐵球就會比10磅重的鐵球慢。
師:一個事實依據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得出兩個相反的結論,這不合乎情理。亞里士多德的觀點肯定有問題。所以,伽利略在思考的時候,他相信亞里士多德的話是正確的嗎?你怎么知道的?
生5:不相信,我從“如果”一詞中看出的,“如果”表示假設。
師:剛才我們仔細地分析了伽利略的思考過程,他的思考真是深入呀。(板書:善于思考)
師:從伽利略質疑亞里士多德的話這件事,我們體會到了伽利略善于思考,從這件事,你還體會到什么?
生6:我還覺得他很勇敢。因為他敢懷疑亞里士多德。
師:是的,亞里士多德被譽為古希臘“最博學的人”,課文中對他作了介紹,你找到了嗎?
生:那時候,研究科學的人都信奉亞里士多德,把這位兩千多年前的希臘哲學家的話當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課件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