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伽利略不迷信權威,認真求實的科學態度。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段與段之間的聯系。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段。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了解課文內容,認識事件中的兩個人物。
(二)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正確朗讀課文。
。ㄈ┌醋匀欢巫x懂課文意思,劃分結構段,初步理解段與段之間的聯系。
二、教學重點、難點
按自然段讀懂意思,劃分結構段,初步理解段與段之間的聯系。
三、教學過程
(一)讀課文。按“預習”要求,了解初讀課文的情況。
1.提問:《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故事,寫了兩個人物,一位是伽利略,一位是亞里士多德,他們是怎樣的人物,按你的了解,簡單地做個介紹。(必要時教師做補充)
。ㄙだ裕17世紀意大利偉大的科學家。是一位敢于提出疑問,大膽試驗的人。具體說,是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他是利用望遠鏡觀察天體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他發現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木星有四個衛星,太陽黑子、銀河由無數恒星組成的等等。今天我們學的《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也是伽利略的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物理現象。
亞里士多德,兩千三百多年前希臘的哲學家,研究科學的人都信奉他。他說的話被看作是不容許更改的真理。馬克思和恩格斯都稱他是古希臘哲學中“最博學的人物”。)
2.兩位科學家,一位是兩千三百年前古希臘的,一位是三百年前意大利的。兩位科學家相距兩千年,怎么走進一個故事里?是誰起了作用呢?
(是伽利略在起作用。因為亞里士多德早在公元前322年就已經不在人世了。)
(二)讀課文,正音正字,檢查預習中讀解生字詞情況。
1.讀準字音(帶點的字):
哲(zh6)學家 教授(sh^u)固執(zh0)(以上字是翹舌音)
比薩(s4)斜塔(“薩”是平舌音)
2.“當(d4ng)作”的“當”不要讀成“d1ng”的音,這里是看成,作為的意思;
“同時著(zhu$)地”的“著”是接觸到的意思,不要讀成“zh2o”、“zh8”等音;
“驚訝(y4)”的“訝”不要讀成“y1”的音。
3.注意字形:
區別“宜”和“宣”,“妄”和“忘”的不同。
4.檢查讀解生字新詞情況:
哲(zh6)學家:哲,有智慧,或有智慧的人。哲學家,是研究人們對世界總的看法和對各種問題怎樣正確處理的學問的專家。
教授(sh^u):授,傳授,如授課。教授是大學里職務最高的教師。如,伽利略,25歲已經是大學里的教授了。
比薩(s4)斜塔:薩,是一個姓;“拉薩”的薩。比薩,意大利西部古城,著名的比薩斜塔建于1174年,高54.5米,因地基打得不好,塔身傾斜,因此得名。
違(w7i)背:違,不依從。違反、不遵照的意思。
膽大妄(w4ng)為:妄,不是分內的,胡亂的。膽子大得不管不顧,胡作非為。
宣(xu1n)布:宣,公開出來。正式告訴大家。
固執(zh0):執,掌握。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改變。
磅(b4ng):英國和美國用的重量單位,一磅合453.6克,不足一斤。